漢景帝有十四個兒子,為何讓十子劉彘繼承皇位?歷史見證其真精明

2021-02-07 雷雨看彩虹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雷雨看彩虹」,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愛你們,麼麼噠!


非常榮幸大家能夠閱讀我的文章,希望您閱讀愉快,您的閱讀能讓小編創作更有動力,小編以後會源源不斷的創作更多更精彩的文章奉獻給大家!


西漢皇帝的諡號都有一「孝」作前綴,比如漢惠帝劉盈又稱「孝惠帝」,以此類推便有了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等。所謂「孝」,自然是對長輩的孝順,對母親尤甚,也為天下百姓做了表率。西漢皇帝確實是孝道的楷模,如惠帝劉盈對母親呂后百依百順,文帝劉恆親自給母親薄太后餵藥,而漢景帝對母親竇太后也是畢恭畢敬。

漢景帝有一個兄弟叫劉武,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梁孝王,前幾年他的墓葬被考古發掘,出土了蜚聲世界的金縷玉衣。劉武生前也想做皇帝,不過他的夢想一多半是母親「慣」出來的,因為竇太后非常溺愛這個小兒子,甚至不惜動用自己的權威讓兒子過把「皇帝癮。」這樣一來,漢景帝就只能先容母親折騰,自己的兒子靠邊站,因為不能同母親對著幹。

但是,漢景帝雖表面上答應母親的要求,暗地裡卻鼓動大臣的上疏抗議,動靜越大越好。結果,那幫博古通今的大臣很會講一些危言聳聽卻又真實發生過的故事,明事理老太后只好作罷。但劉武仍不甘心,一來夢才做了一半,二來曾經在「七國之亂」中為大哥拼了命。如今的感覺像是被漢景帝給忽悠了,所以他開始派人暗殺那些曾經反對他當皇帝的大臣。漢景帝被搞的很頭疼。

表面上看,皇帝錦衣玉食、稱孤道寡、睥睨四方,活的最瀟灑,也最威風,實際上他的煩心的事兒也得多。因為,在外需要保境,在內需要安民,身后妃子爭寵,身邊兒子爭嗣,而漢景帝又還需要「安撫」弟弟那顆受傷的小心臟。可謂是焦頭爛額。好在劉武最終消停了。怪不得後世梁武帝不停的往寺廟跑,看都看不住,皇帝「看破紅塵」成為歷史一大怪談。

梁王退出,這才輪到漢景帝的兒子們。漢景帝劉啟在漢朝眾皇帝當中算是「高產戶」,共十四個兒子,說起後世劉姓皇族多出劉啟一脈。也正因為如此,

漢武帝劉徹即位後才將「推恩令」搞的不亦樂乎,因為「市場廣闊」。就連三國時期常以皇叔自詡的劉備的祖上可追溯到中山靖王劉勝。劉勝何許人也!漢景帝的第九子,可見劉啟對歷史的「貢獻」之大。

漢武帝是漢景帝的第十子,按「宗法制」,他無緣皇位,只能站一邊涼快。但有兩個關鍵點讓不可能變為可能:一、漢景帝的薄皇后沒有生育,還不受寵幸,在她去世後,漢景帝沒有即刻立皇后;二、皇帝沒嫡子,眾皇子等於處於一起開跑,只有當其母親被立為皇后,他才可能被加速。所以,劉彘還是大有希望的,因為誰都無法預知終點。

然而,漢景帝詭譎多變,他先立長子劉榮為太子,但沒將其母親慄姬立為皇后。漢景帝在觀望猶豫的時候,等於在給別人機會。因為很少有妃嬪灑脫到視「皇后」為無物,於是圍繞太子及皇后的位置的角逐馬上展開。最終,王夫人(王娡)及她的兒子劉彘(劉徹原名)艱難勝出。

那麼,劉徹為何成了幸運兒呢?

其實,劉徹能夠登上皇位,是漢景帝導演的一場戲,讓四個女人做主演,最終他再出來謝幕。四大主角分別是劉徹母親王娡、姑姑劉嫖、祖母竇漪房老太后及慄姬。

一、王娡

王娡入宮之前曾嫁予平民金王孫,但她的母親臧兒(漢初燕王臧荼孫女)從相士之口得知女兒是金枝玉葉之體。所以臧兒堅信女兒不能就此埋沒,硬是將其從金王孫家搶回,然後託人送入漢宮。

漢朝是一個美貌暢通無阻的朝代,因此姿色出眾王娡馬上進入太子劉啟的射程。隨後,王娡接連生下兩女。劉啟當上皇帝後,王娡被冊封為美人,當生下兒子劉彘後,遂被冊立為夫人,地位僅次於皇后。

王夫人很有心計,她在懷孕劉彘的時候就曾悄悄地對漢景帝說夢到太陽入懷。在古人心目中,「太陽」喻意天子,景帝暗自竊喜。

公元前153年,漢景帝立長子劉榮為太子,封十子劉徹為膠東王。按理說,劉榮繼位沒有懸念,但是她的母親一錯再錯,轉而遭劉嫖算計,最終給了王夫人機會。

二、劉嫖

劉嫖是漢文帝長女,所以又稱「長公主。」劉嫖最大的特點是勢利,為實現利益四處奔波、不擇手段。為了討好漢景帝,劉嫖用美女開道,漢景帝心花怒放,劉嫖炙手可熱。然而,劉嫖還想給女兒陳阿嬌謀個皇后的位置,於主動向慄姬提親,將來劉榮登上皇位,女兒的皇后水到渠成。

然而,劉嫖胸有成竹的願望卻被慄姬無情拒絕。原因不外乎兩點:一、慄姬看不慣劉嫖的作風,因為漢景帝身邊的女人越多,意味著對自己失寵的機率越大;二、得意忘形,認為母以子貴即成現實,所以無需逢迎劉嫖。

劉嫖碰了一鼻子灰,惱羞成怒,於是經常在漢景帝面前讒言慄姬。不久,劉嫖又主動示好王夫人,推劉彘上位。王夫人順水推舟,心領神會。劉嫖能力爆棚,成就女兒的同時,劉彘命運必然改變。

三、慄姬

顯然,慄姬低估了劉嫖,不僅沒有意識到危險的來臨,反而依舊我行我素,整天擺一副目中無人、高高在上的表情出來。甚至連漢景帝都不放在眼裡,從而忘記了「吃不水不忘挖井人」的道理。一日,慄姬惡語中傷漢景帝,從此失寵,而劉榮的太子之位即將化為泡影。

四、竇老太后

竇太后曾經的夢想是小兒子劉武接班漢景帝,但是她最終意識到那是一種後果嚴重的「取亂之道」,於是放下夢想,接受現實。其實於竇太后來說那個孫子繼承皇位都一樣,但最終她還是支持子劉彘。因為,一來疼愛長女劉嫖,又喜歡外孫女陳阿嬌;二來王夫人侍奉的很周到;三來小劉彘聰明伶俐、人見人愛。

天時地利人和,機不可失。王夫人愈加謙卑、恭順、識大體、顧大局,讓漢景帝沒有回絕的理由。再加上劉嫖在耳邊吹風,又回想起「太陽入懷」的暗示,漢景帝決定冊立王夫人為皇后,廢劉榮而改立劉彘為太子。

公元前150年6月6日,王夫人被立為皇后,十二天後,劉彘被立為太子,後改名劉徹。只見新人笑,那見舊人哭。兩年後,被廢為臨江王的劉榮就因「越制」被彈劾。漢景帝命酷吏郅都審訊,劉榮被逼自盡。事後漢景帝並沒有降罪郅都,可見劉榮的結局是經過他的默許。

如果從表面上看,漢景帝立劉徹為太子是受了「四個女人」的擺布,而實際主導權一直握在他的手中。因為,心思縝密的漢景帝把劉榮當做一枚棋子,一來徹底撲滅梁王的念想,二來好從容地找出最佳人選。因此,漢景帝始終冷眼旁觀、不動聲色地讓妃嬪們最爭,獲勝者自然就佼佼者。而漢景帝最後只需出來頒獎謝幕即可。事實證明漢景帝很正確,很精明。

公元前141年,漢景帝去世,時年16歲的劉徹繼位,是為漢武帝。縱觀中國歷史,漢武帝是一位頗具雄才大略的皇帝,他擊敗了六十年來如劍一般懸在漢朝頭上的匈奴,奠定了中國的版圖基礎,構建出了漢民族的雛形,締造了一個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帝國。因此,漢景帝最大的成功不僅是開創了「文景之治」,而且還選擇培養出了一位偉大的帝王。從而,歷史也見證了漢景帝的英明。




相關焦點

  • 漢景帝為何讓第十子劉徹繼承皇位,他的十四個兒子封地在哪裡?
    景帝生的十四個兒子,很多都不是省油的燈。漢景帝的江山,最終被劉徹繼承,就是漢武帝。不過,劉徹本來是沒有機會繼位的,因為他只是父親劉啟第十個兒子。劉徹其實也知道自己沒有繼位的希望,老老實實地接受了膠東王的封爵,準備安穩地做個快樂的王爺。膠東國,一看這名字,就知道就位於山東省東部的膠東半島上。
  • 漢景帝一共有14個兒子,為什麼讓庶十子劉徹即位?漢景帝看人準
    大家都知道,漢武帝是我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皇帝之一,也是漢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但是其實漢武帝只是庶子出身,而且還是漢景帝的第十個兒子,那麼漢景帝一共有14個兒子,為什麼要傳位於庶十子的劉徹,難道真的是因為漢景帝看人很準嗎?
  • 彘是豬的意思,漢武帝叫劉彘,漢景帝為何給兒子取名「彘」?
    並沒交代他的名字是「劉彘」。名彘的說法出自作者不詳細又是雜史傳類志怪小說——《漢武故事》。館陶公主女兒陳皇后小名「阿嬌」就來源於此。漢武帝小時候劇照漢景帝為什麼要給漢武帝取名「劉彘」?王娡得幸,進而懷孕。
  • 劉徹被立為儲君後,漢景帝為什麼要逼死廢太子劉榮?
    漢景帝劉啟是西漢子嗣最昌盛的皇帝,僅兒子就有十四個,其中當過太子的有兩個,其一是皇長子劉榮,其二才是皇十子劉徹,即後來的漢武帝。漢景帝之所以廢長立幼,是慄姬與王姪兩位妃子後宮博弈的結果。早在景帝四年(公元前153年)四月,慄姬所生的皇長子劉榮就被立為了太子,同時,王娡所生的皇十子劉彘(後改名為劉徹)被封為了膠東王。薄皇后不能生育,漢景帝沒有嫡子,劉榮作為長子,在儲位之爭中具有天然優勢,偏偏敗在了有個愚蠢的母親。
  • 王娡給金王孫生了個女兒後,為何還能成為漢景帝皇后?手段不簡單
    等到劉啟登基以後,王娡也跟著入宮成為了王美人,給漢景帝劉啟生了三個女兒一個兒子。其中一個兒子就是後來的漢武帝劉徹。由此可見沒有臧兒在關鍵時候推一把,王娡根本不可能再改嫁給漢景帝。02漢朝娶老婆,不太忌諱嫁過人這件事。
  • 古代宗法制倡導嫡長子繼承制度,庶十子劉徹為何卻能登上帝位?
    自周朝開始,歷代王朝在繼承順位上,基本嚴格遵循宗法制,而其核心便是嫡長子繼承制。那麼,漢武帝劉徹作為漢景帝的第十子,又是如何繼承大統的呢?其實這要感謝四個女人,即皇后薄氏、館陶公主劉嫖、慄姬和母親王娡,尤其是後三人的博弈,直接使得劉徹從庶十子變成了唯一嫡子。
  • 王美人之子劉彘是「太陽轉世」?揭秘王美人的身世
    雖說這是皇帝劉啟(即漢景帝)的第十個兒子,但這個兒子可不同凡響!因為據他的親生母親王美人說,她在懷皇子兩個月的時候做過一個夢,夢見一輪紅燦燦的大太陽撲通一聲,落進了她肚子裡。嘖嘖,這可不得了,這不是說小皇子是天上的太陽轉世,將來是要當皇帝的嗎?可是,根據漢朝的傳位制度,只有嫡長子才可以繼承皇位。
  • 中國歷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劉徹,在他之後是誰繼承了皇位?
    漢武帝劉徹(前156年—前87年),漢景帝之子,劉徹,原名劉彘,立為太子時改名為徹,西漢皇帝(是漢朝的第七個皇帝)。漢武帝是漢景帝劉啟的第九子,漢文帝劉恆的孫子,劉邦的曾孫,其母是王娡,皇后為衛子夫。他七歲時被立為太子,16歲登基,七十歲駕崩。
  • 漢景帝的愚蠢妃子,因拒絕公主的橄欖枝,導致兒子失去皇位
    宮鬥在歷史上由來已久,由於參與宮鬥者的地位的特殊性,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政治上的影響。比如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他登上皇位就有宮鬥的色彩。本來太子的位置並不是漢武帝,因為太子的母親慄姬因為嫉妒,拒絕館陶公主的橄欖枝,才失去了太子之位。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這件事。
  • 康熙的九個兒子為何非要爭奪皇位呢,當個無憂無慮的王爺不好嗎?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就會說了,當個無憂無慮的王爺,沒事多造造小人不好嗎,為何非要爭奪皇位,甚至爭個你死我活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雖然王爺表面來說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是僅次於皇帝的尊貴存在,但說得再好,皇帝也只有一個,可是天下之主,正所謂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王爺再尊貴也只是臣子,君臣有別,看似只差一步,實則天壤之別。
  • 朱棣明明更喜愛朱高煦,可為何最後偏偏將皇位傳給了朱高熾?
    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商朝的時候曾經出現過兄終弟及的繼承制度。也就是說哥哥死了以後,弟弟繼承哥哥的王位,不過這種繼承制度,給殷商王朝帶來了長達9代的戰亂,這在被歷史上叫做「九世之亂」。當初,西漢景帝在位期間,漢景帝的母親竇太后,主張漢景帝冊立自己的弟弟為皇位繼承人,繼承漢景帝的皇位,結果遭到大臣的反對,大臣反對的依據就是援引歷史上的「九世之亂」,竇太后見朝廷裡面反對聲音太大,也只好作罷,就這樣,才有了漢武帝繼位的機會。
  • 竇太后為什麼非要讓梁王繼承皇位,是因為偏心?專家:不完全是
    蒙元最多,因為他們有議會選舉制度(庫裡臺大會)。例如成吉思汗鐵木真的兒子窩闊臺汗死後,大家推舉窩闊臺的兒子貴由繼承汗位。貴由假意推脫,他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大家答應以後汗位必須讓其子孫世代相傳。但最終在貴由死後,大家還是推舉了貴由的弟弟蒙哥為汗。然而在「家天下」的漢人封建王朝中,兄終弟及是不合常理且並不被大家認同的。
  • 唐太宗弒兄殺弟的報應:十四個兒子,十三個死於非命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間,文治武功卓越,開創大唐盛世,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代明君,不過有一點,唐太宗一直為後世所詬病,就是他發動玄武門之變,弒兄殺弟,得位不正,唐太宗一生妃嬪眾多,一共為他誕下十四個兒子,但非常不幸,除了九子唐高宗李治,其餘十三個兒子大都下場悽慘,基本都死於非命,有人認為,這是唐太宗弒兄殺弟的報應。
  • 趙匡胤明明有兒子,為何就不立兒子為太子?反而把皇位給弟弟?
    大家都知道,趙匡胤死後,弟弟趙光義繼承皇位,是為宋太宗。有人就產生一個疑問,為何趙匡胤不立自己的兒子呢?趙匡胤一共有四個兒子,長子滕王德秀,次子燕王德昭,三子舒王德林,四子秦王德芳。趙德秀和趙德林都早夭,所以實際上趙德昭就是長子,趙德芳就是次子。
  • 盤點日本歷史上那些不可思議的皇位繼承制度
    提到歷史上的王位繼承,中國人的概念往往是父死子繼,天經地義。但在遙隔一海的日本,由於社會形態進步較晚,政治制度確立較遲,受到母系社會殘餘的影響,在涉及到皇位繼承的問題時,往往會有許多令人驚掉下巴的選擇。兄終弟及,夫死妻繼,甚至子死母繼。
  • 明武宗有多少堂弟?為何選擇了群臣都無法駕馭的朱厚熜繼承大統?
    查看了一下歷史記載,明憲宗的十四個兒子:長子,未滿周歲夭折,無名,無後;次子,悼恭太子朱祐極,四歲夭折,無後;三子,明孝宗朱佑樘;四子,興王朱佑杬,去世後諡號「獻」,稱「興獻王」;(世宗追封睿宗獻皇帝);五子,岐王朱祐棆,二十四歲去世,諡號「惠」,稱「岐惠王」,無後;六子,益王朱祐檳,去世後諡號「端」,稱「益端王」;七子,衡王朱祐楎,去世後諡號「恭」,稱「衡恭王」;八子,雍王朱祐枟,二十六歲去世,諡號
  • 他曾被封為皇太子,卻因其母親鼠目寸光,最後僥倖成為臨江王
    漢景帝的長子劉榮因為長子的緣故,其母慄姬又很受寵,所以儘管慄姬出身低微,他依舊被封為了皇太子,成為儲君。但是後來,因為一件很小的事情,他的母親慄姬拒絕館陶公主的聯姻請求,最後不但失去了皇太子的身份,就連臨江王也沒做多久就去世了。你知道這當中有什麼緣由嗎?
  • 漢景帝有14個兒子,他廢掉太子劉榮後,為何偏偏選中劉徹
    劉榮不是嫡子,卻被立為太子,這當中有三個原因。 一是漢景帝劉啟的皇后薄氏,一直不受寵,也並未生下子嗣,因此漢景帝沒有嫡子;二是劉榮為長子,有嫡立嫡無嫡立長,他當太子也是理所應當;三是劉榮生母慄姬,深受漢景帝寵愛,使得劉榮地位更加穩固。 不過地位穩固只是暫時的,景帝七年,漢景帝正式廢黜太子,同年改立劉徹為太子。
  • 史稱秦皇漢武,那漢武帝為何能與秦始皇並論?
    後元二年,漢武帝崩於五柞宮,享年70歲,在漢武帝在位的五十四年中,他在各個領域都有建樹,更被後人譽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之一,甚至與秦始皇並成為秦皇漢武。劉徹是漢景帝第十子,為何他能成為太子繼承皇位?
  • 唐武宗有五個兒子,為何卻冊立皇太叔,把皇位傳給十三叔?
    武宗明明有兒子,為何把皇位傳給叔父?在中國古代,正常皇位的繼承制度一向是以「父死子繼」為主,「兄終弟及」為輔。如果皇帝沒有兒子,才會有可能將皇位傳給弟弟。可是唐武宗有兒子,而且是五個,「武宗五子,杞王峻,開成五年封,益王峴、兗王岐、德王嶧、昌王嵯」。那麼唐武宗為何放著兒子不立,卻立自己的叔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