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粉,中國特色小吃,是中國南方地區非常流行的美食。關於米粉的起源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當年秦皇攻打桂林的時候,秦軍將士不習慣吃米飯,不得已用米磨成粉狀並做成麵條的形狀,來鼓舞士氣,緩解將士們思鄉之情。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五胡亂華時期,北方人避居南方也是吃不慣米飯,因而產生了米粉。總之米粉是北方人發明的南方美食。如今全國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米粉,但是米粉味道還是以南為最,我們今天就來盤點下最著名的米粉,你都吃過嗎?
邵陽米粉
邵陽米粉用純米製作,不加任何其他材料,新米陳米的配比讓做出來的米粉彈性十足,雪白順滑容易夾斷,一口嗦下去嘴唇沾上油湯,嚼起來滿口米香味!
常德米粉
常德米粉的主要原料是大米,早秈米經過十幾小時水浸,打漿,加熱定型特殊工藝製成潔白、混圓、細長且有彈性的粉條,只要用開水燙熱,加上作料後即可食用,吃起來潤滑可口、風味獨具。
客家米粉
客家米粉是客家人在長久的遷徙及生活過程之中發明出來的一種食物,客家米粉便於攜帶,健康衛生,粉條色澤白淨,易煮快熟,久煮不爛,口味香滑爽口,具有原始的大米清香。
重慶酸辣粉
「重慶酸辣粉」是純天然綠色食品,由於重慶的酸辣粉口味獨特、酸辣開胃,長期以來一直深受重慶人的喜愛,其特點是「麻、辣、鮮、香、酸且油而不膩」。素有「天下第一粉」之美名。
綿陽米粉
綿陽米粉是四川綿陽地區漢族傳統名吃之一,米粉由來綿陽米粉有著1800多年歷史。綿陽米粉緣以一偉人,他文有諸葛遺風,武俱姜維之勇——蔣公琰
上饒米粉
上饒米粉以大米為原料,經浸泡、蒸煮和壓條等工序製成的條狀、絲狀米製品,而不是詞義上理解的以大米為原料以研磨製成的粉狀物料。上饒米粉質地柔韌,富有彈性,水煮不糊湯,幹炒不易斷。
安泰橋米粉
安泰橋米粉的特點,條細而勻,色澤潔白,輕鬆晶瑩,煮炒易熟,湯幹均可,飲食便利,獨具一種風味
雲南過橋米線
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米粉以其白、嫩、爽、香的特點吸引了八方食客。米粉製作工藝源於傳統,優於傳統,以獨創的米粉香滑、滷水香濃、佐料豐富等優勢,這也是正宗桂林米粉所要具備的獨特口感優勢。
河源米粉
早在三百年前,河源人民就用自己的智慧,以大米為原料,經磨漿、脫水、臼夯、水蒸、切絲、晾曬、成形等近10道工序,製造出一種俗稱「手排」的大米製品,這種「手排」因經千錘百鍊,細膩晶瑩,不僅可蒸、可煮、可炒、可炸,還可配以不同湯料或佐料,調製出適合各地的風味,令人百食不厭。
作為「嗦粉大省」,貴州無疑是最低調的存在。就像說起米粉,你大概和我一樣永遠不會第一時間想到這裡。但事情的走向是,原本抱著嘗遍各種酸湯美味跑去貴陽的我,卻意外被街頭隨處可見的「XX粉」店圈了粉。如果你因為畏懼黔菜的「酸辣」不敢造訪貴州,這裡的粉絕對會打破你的慣有印象,「因為一碗粉,愛上一座城」,貴州一定不會讓你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