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今天再次與大家見面,分享川菜十大名菜
作為中國四大傳統菜系之一的川菜,自古就有許多耳熟能詳的經典傳統名菜,如名不見經傳的麻婆豆腐、東坡肘子、宮保雞丁等四川傳統名菜,在這些經典名菜的後面,還有什麼是川菜傳統名菜呢?還有什麼是四川傳統的代表性菜餚?
【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是四川省的一道傳統名菜,是上河幫的蓉派川菜,屬於川菜。名菜典故源遠流長,麻婆豆腐起源於清代同治年間,由成都萬福橋的陳興盛飯店老闆娘陳劉氏創立。因為臉上有幾顆麻子,所以叫做麻婆豆腐。陳家的豆腐,色澤紅亮,牛肉粒酥香,麻、辣、香、酥、嫩、燙、形全,極富川味特色,很快就有了播遐爾的豆腐,求食者趨之若鶩,文人騷客常來此求食。有善者觀其陳氏臉部有麻痕,便戲稱其為「陳麻婆豆腐」,此言不假思索便成了美談。餐廳因此被冠為「陳麻婆豆腐店」。清代後期,陳麻婆豆腐已成為成都有名的美食。
【眉山東坡肉】
東坡壇肉又稱「東坡肉」,又名燒肉、滾肉、東坡燜肉,是眉山的一道傳統名菜;據史書記載,這道菜是蘇東坡首創,蘇東坡親自烹飪,其中以燒肉最為著名。在詩中,他描述了自己的烹飪經驗:「以慢來火,以少來水,以火來足來美。」然而,人們以他的名字燒制了「東坡肉」,據說這是他第二次回杭州當地方官員時所發生的一件趣事。在此不再贅述。關於這道菜的烹調方法,在蘇東坡的《食肉記》中有詳細記載:「東坡肉色、香、味俱佳,入口肥而不膩,帶著酒香,十分可口。這是漢族傳統佳餚,在江浙很受歡迎。川菜廚師在吸取四川精華的基礎上,對川菜烹調的技巧進行了較好的繼承,以適應四川人口味特點的需要。烹調時,將五花肉切成塊狀,在鍋底鋪上蔥姜,加酒、糖、醬油等調料,加入高湯再微火上燜。
【宮保雞丁】
宮保雞丁是四川成都官府的代表菜餚,屬於川菜系,民間又稱宮保雞丁,宮保雞丁中的「宮保」就是清朝鹹豐年間的太子少保「丁寶楨」,太子少保也叫宮保,因此這道菜的名字就取了丁寶楨的名字。名菜典故由來,清代山東巡撫丁寶楨曾調集濟南數十名名廚,為之烹飪各式名菜。有人說,他在宴會的每一桌上都要放一塊油爆雞丁,而且每次這道菜都讓客人讚不絕口,深受歡迎。後來升任四川總督,又把這道菜帶到四川。經過四川廚師長的加工改造,工藝更講究,質量更好。後來被四川官員用作貢菜供奉皇帝,發展成名菜御用。
【回鍋肉】
回鍋肉屬於上河幫的蓉派川菜,在川菜中佔有重要地位。一直以來,回鍋肉被認為是川菜之首;也被稱為熬鍋肉,是名菜的典故來源,傳說這道菜曾是四川人初一、十五打牙祭(改善生活)的當家菜。那時的做法多為先白煮後爆。晚清時期,成都有一個姓凌的翰林,因宦途失意而隱居在家,專心研習烹調。把原來的炒好後的回鍋肉改為先把豬肉去腥,然後用隔水容器密封的方式蒸熟,再炒成菜。由於經過長時間的蒸煮,減少了可溶性蛋白質的流失,保持了肉的鮮豔香味,原味不失,色澤紅亮。從此,名噪錦城的久蒸肉餅便流傳開來。
【東坡肘子】
東坡肘子是四川地區的一道經典地方名菜,眉山地方名菜,屬於上河幫的蓉派川菜,是一種川菜系,製作原料有豬肘、雪山豆角等。名菜的典故由來,由來相傳,蘇東坡的妻子王弗在家燉肘子時,因一時疏忽,肘子上粘著黃油,她連忙加了各種材料,再細細烹煮,以掩蓋肘子的焦味。沒想到這麼一來,這小黃肘子味道出乎意料的好,頓時樂壞了蘇東坡。蘇東坡不僅自己反覆炮製,並留下了記載,而且還大力宣傳親朋好友,因此,「東坡肘」也得以傳世。
【夫妻肺片】
夫婦二人的肺片是四川成都傳統名菜,屬於上河幫的蓉派川菜,由成都郭朝華、張田政夫婦創製;名菜的典故由來,傳說30年代成都少城附近,有一個男子叫郭朝華,和他的妻子一起做涼拌牛肺片的生意,夫婦二人親自操作,走上街頭,提籃叫賣。因其生產的涼肺片製作精細,風味獨特,深受人們的喜愛。為了區分普通肺片的分布,人們稱之為「夫妻肺」。開店運營後,在原料上更加講究,用牛肉、心、舌、肚、頭皮等代替原來單一的肺,品質越來越高。為保持這道菜的原味,「夫妻肺片」這個名字一直延續到今天。
【太白鴨】
太白鴨又叫太白鴨,是川菜之一。名菜的典故來源,相傳始於唐朝,與詩人李白有關。詩仙李白年少隨女兒移居錦州隆昌,25歲時離開川。他在四川生活了20年,非常喜歡吃當地的名菜——紅燒鴨。李白在天寶元年被唐玄宗寵愛,入京供奉翰林。年少時,他以燒煮鴨子為原物,用百年陳釀花雕、枸杞子、三七等蒸熟的鴨子供奉玄宗,皇帝非常高興,把這道菜命名為「太白鴨」,從此世代相傳,成了四川名菜。
【東坡墨魚】
東坡墨魚,又名糖醋東坡墨魚,是四川地區的一道傳統名菜,屬於上河幫的蓉派川菜,以新鮮墨魚為主要原料。該菜品色澤金黃,外酥內嫩,甜酸微辣,風味濃鬱。「東坡墨魚」是與北宋大文豪蘇東坡在四川樂山共同享用的一道美食。傳說蘇東坡到凌雲寺讀書,常到凌雲巖下洗硯,江邊的魚吃它的墨汁,皮色黑如墨,人們稱它為「東坡墨魚」。成為樂山有名的菜餚,享譽國內外。
【開水白菜】
開水白菜是四川名菜,是成都宮廷菜的經典代表菜,屬於川菜系列;原為川菜名廚黃敬臨在清宮御膳房創建,後由川菜大師羅國榮繼承,成為國宴上的佳餚。據傳,開水白菜是由頗受慈禧賞識的川菜名廚黃敬臨在清宮膳房中製作而成。當廚師的時候,黃敬臨經常貶低川菜「只會辣,不好吃」,為了破謠立證,他沉思多時,經過百次的嘗試,終於開先河地創造了「開水白菜」這道菜中的極品,將極繁、極簡歸於化境,一掃川菜積鬱百年的冤屈,之後,黃敬臨將這道菜製作方法帶回四川,廣為傳播。開水白菜在建國以後就成了國宴菜餚,成為宴請貴賓的佳餚。
【五柳魚】
五柳魚屬川菜系,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地方名菜。詩聖杜甫,雖非四川人,卻長期住在四川草堂,在《不雅觀捕魚歌》中唱出了有關「太白鴨」的詩,還寫下了「青青竹筍迎船,日日江魚入饌」的詩句,足見他對川菜豐富原料的興奮。五柳魚是四川名菜,唐宋以來已有流傳,是杜甫發明的。蘇東坡的另一種版本,是杭州西湖邊的名菜,後人又稱東坡魚。
今天分享就到這裡,歡迎朋友們的點讚、留言和轉發,最後別忘了關注一下,我們明天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