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演員請就位》即將收官,咱們一期一會吐槽的快樂要沒了,同類型綜藝《我就是演員》就風風火火官宣了。
但看到選手內容,瘋君兩眼一黑:李汶翰、金子涵、謝可寅、馬嘉祺、張藝凡……
這是哪門子的我就是演員?明明是愛豆請就位!
儘管導演吳彤表示,新一季引入「愛豆」這個群體,是希望觀眾和業內看到新市場下新演員群體的現狀,並給到這些新演員成長的空間。
然而除參賽愛豆粉絲以外的大部分觀眾並不買帳——
原來為了收視可以說得這麼冠冕堂皇,清新脫俗。
要說新演員,那些專業院校畢業的表演系學生不是更適合嗎?
節目組就是饞愛豆們自帶的流量,下流!
而要說到給這些愛豆轉型的演員機會,難道這幾年的影視劇市場給得還不夠多嗎?
這些年大火的演員近一半兒都是愛豆出身。
往遠了看,有李易峰、井柏然、馬天宇、歸國四子;
往近了瞧,偶練選拔出來的九位、創造營出來的前三名,誰不在拍戲?
再定睛一看,連嘉倫兒都是中韓組合出身!
居然還敢說市場和觀眾不給他們機會。
不是不給,是給多了才對。
機會太多,名利太多,裝滿了大腦和心,哪還有功夫去琢磨演技和劇本,踏踏實實演好一個角色,演好一部戲呢?
真真兒應了鹿晗以前採訪時說的——
「要讓我去塑造一個角色,從頭到尾,包括性格、特點、小動作。抱歉,我們小鮮肉是不可能的,現階段很忙的一些流量明星,我敢發誓是不可能的,哪有時間啊!」
愛豆們大部分都不是表演專業畢業的學生。
沒經過系統的訓練,演技差在所難免。
觀眾並非不能理解,但是你可以學嘛!
想要當演員就老老實實參加表演訓練班,踏踏實實去演好一部戲。
而不是為了博眼球、博話題、博名氣,連演員最基本的要求都沒達到,就去上什麼勞什子表演競技類節目,和一群表演經驗豐富的真正的演員爭奪表演冠軍。
差得肉眼可見,爛得驚世駭俗,最後被導師保送上位,被觀眾罵得狗血淋頭然後還要賣慘叫屈,說自己脆弱,嫌觀眾刻薄。
說真的,看到這種表情管理,觀眾真的很難不笑場啊。
喏!連臺上導師都笑了,你看到沒?
說到這裡,我不得不再提一下鹿晗。
今年7月份播出的鹿晗的新劇《穿越火線》我已經誇了好幾遍了。
還有《在劫難逃》,這部劇雖然爛尾爛得猝不及防,但鹿晗在這部劇裡的表演還是不錯的。
在鹿晗還不是一個演員卻硬要演戲的時候,我罵過,無數人都罵過。
但這一次,當他跳出了偶像的框架,蛻變成一名真正的演員的時候,觀眾也從未吝嗇他們的讚美、掌聲和鮮花。
從鹿晗可見,愛豆並非不能成為一個好的演員。
只要肯靜下心來,花時間,花心思,下功夫,認認真真去琢磨表演,鑽研劇本。
去參加表演綜藝被保送上位算是靜下心來去琢磨演技嗎?
還是先做好表情和儀態管理吧。
還是先學會用眼睛而不是用嘴巴演戲吧。
還是先明白什麼叫演戲吧。
很多愛豆的粉絲說,觀眾和路人對愛豆和小鮮肉有偏見。
這話錯了,因為大部分愛豆演技很差是事實。
觀眾們激情開麥不叫偏見,但粉絲無腦護崽卻是偏心不假。
當然,瘋君也希望《我就是演員》播出後,這些愛豆演員能驚豔全場,狠狠打瘋君的臉。
因為我太心疼李成儒了!
真的不想再看到李老師如坐針氈如芒在背如鯁在喉了!
真的不希望李成儒出了虎穴又掉狼窩。
兩個節目,不能逮著一個老實人坑吧。
從10月2號到現在,整整兩個月,憑藉一堆菜雞鮮肉選手和4位戲精導師加一個老實人嘉賓,再加一個攪屎棍主持人。
《演員請就位》不負眾望,成功蟬聯熱門綜藝No.1。
一路追到現在,眼見著演技派、童年女神、兒時記憶一一淘汰,李成儒退出節目,瘋君總算看明白了——
節目一開始的定位就不是什麼表演競技,而是:博眼球、捧人。
其實這個真相從郭導第二期發房卡,不是,發s卡給小鮮肉的時候我們就該領悟了。
只可惜戲內愚子選手不可教也,戲外朽木觀眾不可雕也,看都看了,誰能忍住每周不去罵兩句呢,平白貢獻了熱度。
從開分7.4到現在的5.9,足以見證觀眾對這個節目有多麼失望。
一開始就不被看好的幾位小鮮肉,被四位「牛啤哄哄」的導演手把手,逐字逐句,一幀一幀地教怎麼演戲,然後有了微末的進步,便淘汰了無數比他們更優秀的前輩藝人進入決賽——
這不叫逆襲,這叫掛比。
兩位德高望重的導演加一個演而優則導的「小燕子」和一個戲比選手還多的郭小四,睜著眼睛說瞎話,閉著眼睛給s卡——
這不叫提攜新人,這叫恰飯。
如果這個節目叫《演員訓練營》或者是《成長之路》,定位是見證新人演員們的成長和蛻變,那《演員請就位》這個決賽入選名單尚且可以理解。
但打著競技比賽的旗幟,結果卻違背了比賽最重要的公平公正的原則,就不要怪觀眾吐槽了。
《我就是演員》同理。
為什麼引入「愛豆」選手會被罵?
因為這不是成長類節目。
憑什麼那些更優秀的選手要成為愛豆演員們出位的墊腳石,憑什麼要觀眾看這麼爛的表演,等著你們成長。
觀眾不是你的父母,只是一個脆弱的消費者。
貨不對板、上當受騙還不能投訴嗎?
史鐵生說:我常以為是醜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為是愚氓舉出了智者。我常以為是懦夫襯照了英雄。我常以為是眾生度化了佛祖。
這句話在這些節目上卻變成了:鳳凰舉出了菜雞,演技派度化了小鮮肉。
還是希望《我就是演員》能高於《演員請就位》,因為這個節目真的曾捧出了不少好演員,比如周一圍。
但回顧這個節目組前兩季的騷操作,我覺得很難。
最有名的袁立事件。
賽前籤了晉級合同卻被導師一個不爽踢了下去,後期袁立直接被節目組惡意剪輯成了蛇精病。
原來選手和導師都拿了劇本。
看似犀利真實的章子怡也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當年這事兒鬧得沸沸揚揚,袁立是否過激咱先不論,且說惡意剪輯是否存在。
顯然,這是一個鐵板釘釘的事實。
因為不止袁立,很多選手都因為這個節目的惡剪吃夠了苦頭。
選手在臺上演戲,導師在臺下演戲。
差生保送,優等生淘汰。
真的夠了。
請《我就是演員》第三季以《演員請就位》為鑑,踏踏實實做一季節目吧!
年底了,心疼心疼脆弱的觀眾們吧。
我是瘋君,專注追劇磕cp一百年,關注我,娛樂八卦,每月熱播好劇一手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