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誠儒#
隨著流量藝人大量湧入影視圈,整個行業的門檻越來越低,作品的質量也是每況愈下。
而在《我就是演員》等打著發掘好演員的旗號的綜藝節目總是邀請一些流量明星參賽的情況下,大眾的牴觸情緒就越發高漲。
李成儒的出現無疑打破了某種由粉絲們營造出來的假象,雖然很多參加節目的明星都變得如履薄冰,但觀眾們卻不禁感慨終於有專業人士能站出來說句大實話了。
其實娛樂圈中比李成儒資歷更深的藝人還有很多,但他們卻沒能或者說是沒有機會面向大眾直抒胸臆,這也就令李成儒的行為顯得更加難得。
而要說為何李成儒願意做這些吃力而不討好的事情,就不得不從他的演藝經歷說起。
出身梨園世家的李成儒從小就耳濡目染對藝術有一定的見解和追求,按照陳凱歌的話來說李成儒的思想的確有些傳統,但這並非是缺點。
李成儒曾短暫地離開過演藝圈去商海鏖戰,幾經沉浮之後李成儒還是放不下對表演的這份執著。
用近期李成儒在接受採訪時所說的話來講,李成儒正是因為熱愛所以又在41歲的年紀重返娛樂圈,這才有了《重案六組》等優秀的作品面世的機會。
而正是源於對表演的熱愛,李成儒不允許有人玷汙這門藝術,或許這也是他選擇站在綜藝舞臺上發聲的原因之一。
李成儒直言自己並非是為了彰顯實力而「炮轟」選手,實在是因為有些流量演員演得太差了。
當然,不只是李成儒,很多看過陳宥維、何昶希等人在《演員請就位》中的某場表演之後的觀眾也深有同感。
反而是那些沒有給出否定意見的評委和嘉賓們遭到了質疑,就連觀眾都能一眼看出的問題,不知道那些知名導演和影視從業者們為何看不出,或者是看破不說破。
其實李成儒一直以來做的都是吃力而不討好的事情,有人喜歡聽他說實話,也有人覺得李成儒是拿腔拿調。
有人願意支持李成儒發表看法,也有人希望李成儒就此「閉麥」。
更多的,還是出於李成儒的感受考慮,希望李成儒眼不見心為淨。
不過李成儒也給出了自己頻繁登上綜藝舞臺的原因,他表示自己實在太喜歡表演了,所以不允許有人玷汙它。
而如果不參加綜藝節目,李成儒連一個發聲的出口都沒有,所以他必須頻繁參加綜藝節目為自己贏得更多的話語權。
聽到李成儒這樣的說法,大部分人都不覺得意外,因為現實往往就是這麼殘酷,但大家多少還是覺得有些氣憤。
演了一輩子戲的老演員就連想要表達觀點都很難,如今沒有經驗的愛豆們卻動輒就可以在首次出演影視作品的時候就成為絕對的主角。
而李成儒恰恰也提到了自己如今只能演「爺爺」、「老頭」這類角色的窘境,好在他並沒有為自己鳴不平,在他看來直面當下的處境也是一種境界。
當然,如果要在李成儒這個年齡再去演什麼霸道總裁一類的角色,也絕不可能獲得認可,陳建斌的例子就擺在眼前。
除了解釋了自己為何頻繁參加綜藝之外,李成儒在接受採訪的時候還談及了關於部分流量演員臺詞差這類的問題。
近期李成儒受邀參加了某檔聲音競技類的節目,他和邊江等配音演員一起為選手們進行指導,所以李成儒也算是很有發言權。
其實早在多年之前李成儒就曾公開吐槽過「數字小姐」、「數字先生」等問題,他甚至還曝光了鄭少秋普通話不好說臺詞用一二三四代替的事情,在當時引發了不小的轟動。
對於李成儒來說,說好臺詞是表演的基礎,但想要說好臺詞絕不是學會怎麼說話就能夠做到的。
針對演員說不好臺詞究竟是何原因這個問題,李成儒給出了一個確切的答案,他表示沒文化才是癥結所在。
而造成這一點的原因則是現在很多藝人普遍心浮氣躁,把更多的時間都用來玩遊戲了而不是讀書或者是提升自己的素養。
但連臺詞裡所描述的內容都無法理解,又何談能夠說好臺詞,演好角色呢!
而提到文化素養以及臺詞等相關問題,王一博首當其衝又受到了牽連。
他曾在《陳情令》花絮中直言自己開拍以來都沒怎麼背過詞,甚至還在《這!就是街舞3》的火鍋聚會上鼓勵王嘉爾演古裝戲,臺詞不好後期可以用配音。
此外,這次在《有翡》中,王一博依舊啟用了配音演員,但由於配音演員的聲音與王一博的形象不是很貼合,他也再次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
雖然有粉絲事後指出王一博在《陳情令》中總共也沒有多少臺詞,藍忘機這個角色時常一集也說不了幾句話,所以不用背臺詞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演員總是依靠配音的力量完成角色的塑造對自身的成長與進步不會有任何的好處,如果養成了所有作品都用配音的習慣更是會後患無窮,所以王一博似乎也應該有所改變才能夠取得進步。
不過李成儒只是闡述了一種現象並沒有直接點名,所以大家也沒有必要太有針對性。
況且有網友曬出了一段王一博在片場用原聲說臺詞的視頻,總體來看王一博還是敬業地完成了表演。
雖然他的臺詞沒有達到很高的水準,至少態度還不錯,我們也可以期待他能夠取得更大的進步。
不可否認,李成儒的出現讓一部分已經向市場妥協的觀眾重燃希望,也給影視行業帶來了新的思考。
同時,正是因為有像李成儒這樣的老藝術家們做參照,觀眾才得以知道什麼是真正的高水準。
市場有它的包容性,但是藝術也有一定的門檻,還是希望未來影視行業的狀況能夠越來越好,從業者們也能平衡好市場需求和藝術追求之間的關係。(DM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