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油致脫髮?專家闢謠
「無矽油」到底有什麼好處呢?首先或許應該先了解一下為什麼目前市場上的絕大多數洗護髮產品都會用到矽油,以及矽油本身的優缺點。
為何洗髮水中要用到矽油?彭儒霖將其主要功能概括為:減少摩擦,保護頭髮,提升亮度,增強美感。具體說來,頭髮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如果將頭髮絲放大,就可以看見頭髮表面布滿參差不齊的毛鱗片,如同魚鱗一般。洗髮是為去除頭髮及頭皮上的灰塵和多餘油脂,但水和去汙用的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會使頭髮絲吸水膨脹、溼潤、變軟,同時附著於毛鱗片外起到潤滑保護作用的油脂也被洗去。如果有毛鱗片受損翹起,就會增大頭髮之間的摩擦力,導致頭髮糾纏,相互的摩擦又進一步加劇毛鱗片損傷。此外,陰離子表面活性劑也會吸附在頭髮上,電荷同性相斥,頭髮變得毛躁不堪。
這時,頭髮便需要油脂的潤滑,以減小梳理頭髮時造成頭髮損傷的機率。古代女人用桂花油梳頭,如今人們用矽油。矽油的作用也恰恰在於能夠附著在髮絲之上,填補毛鱗片受損的部位,使頭髮的表面變得更平滑,帶來發質「修復」的效果,使頭髮更加強韌易梳,光滑亮麗。此外,矽油形成的保護層還能明顯保持頭髮內水分含量穩定,起到護髮效果。
而關於矽油的缺點,民間流行的一個說法是:如果洗髮水中含有矽油,就會導致脫髮、掉發、頭皮發癢等問題。因為矽油本身所具有的不透水性和其他惰性,會封閉毛孔,造成頭皮發癢,甚至可能並發落髮、脫髮等後遺症。
然而,記者從日化行業專家們那裡得到的信息卻並非如此。
彭儒霖表示,雖然大部分洗髮水都會添加矽油,以期在清潔頭髮的同時也達到一些護髮效果,但其實矽油的含量大都在1%以下,因此即使在經過表面活性劑清潔以及大量水衝洗之後依然還有矽油殘留在頭皮上,量也很少,堵塞毛孔的可能性也極低。而護髮素、發膜這些含有較多矽油的護髮產品,一向都有提醒說「不推薦用於頭皮上」,只要「塗抹在發梢及以上部分」即可,這一方面固然是因為髮根部位的毛鱗片損傷較少因此不需要護髮素,同時也可以減少矽油在頭皮的殘留,減輕髮根的油膩感與沉重扁塌。
由此也可知,含矽油的洗護髮產品真正的弊端其實在於,它會吸附在頭髮上,造成頭髮變粗、重量變大,同時又減少了頭髮之間的靜電,從而使頭髮乾燥後顯得扁塌、不蓬鬆,這對於細軟的發質以及短髮便不太適合了。因此,這類消費者會比較適合使用「無矽油」產品,即以鯨蠟醇、硬脂醇、葵花籽油之類的成分代替矽油。而專家也提醒,這些替代成分中倒有某些是的確被證實具有致粉刺性、致痘性等副作用。「沒有一種成分是絕對完美無缺的,消費者只能選擇適合自己的。」彭儒霖說。
消費者不要迷信「概念」
基於以上對於矽油成分的優缺點分析,有部分日化行業專家判斷認為,所謂的「無矽油」洗護髮產品,其實「概念營銷」的色彩會更多。
吳志剛認為,「含矽油」的產品並不對人的健康有實質性危害,而「無矽油」產品也並不那麼神乎其神,只能說是各有優劣,消費者應該根據自身發質特點和需求來進行選擇。而對於品牌和廠商來說,運用「無矽油」的概念會有利於品牌和產品的差異化定位,特別是作為國產品牌,可以與寶潔等國際品牌形成一定的區隔,這種意識也是無可厚非的。
而彭儒霖的看法則相對更加尖銳。對於定位為「無矽油」的洗護髮品牌,他提出三個觀點:首先,「無矽油」並不等於這類產品的性能相對於「含矽油」產品具有任何的優越性。其次,矽油是國際國內日化行業通行的、合法的添加物,「含矽油」產品並沒有被事實證明的明顯缺陷,只能說不同的添加物各有優劣,不能絕對化地一概而論。第三,「無矽油」品牌可以自我宣傳,但不能反過來宣揚「含矽油」產品具有危害性,否則就將涉嫌「貶低競爭對手」,違反我國廣告法有關不正當競爭的規定。
總的來說,專家對消費者的建議是:不要迷信「概念」,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最重要。( 趙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