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教養的孩子比惡狼更可怕

2020-08-27 六扇門總捕頭

先講一個關於熊孩子的笑話:

丈夫下班回家,看見妻子在揍孩子,忍了忍沒理她,走到廚房看見餐桌上有一鍋煮好的混沌,於是吃了一碗。吃完後,看見老婆還在揍兒子,於是終於忍不住對妻子說:教育小孩不能老用暴力,要多講道理嘛!

妻子說:好好的一鍋混沌,他居然撒了一泡尿進去,你說氣人不氣人,丈夫聽後馬上說:媳婦你歇一會,讓我來揍!


就在前天發生了一個熊孩子引發的血案在網上引發熱議:

廣東佛山一名12歲小女孩,私自把村民拴養在家門口的狗牽出來玩,遛狗時,狗掙脫約束繩,在奔跑過程中狗繩將一位88歲的老人絆倒,老人騰空面朝下摔地,送醫院救治無效死亡。

狗把老人絆倒後,女孩並沒有上前看望老人,而是繼續尋找狗,然後原路返回,加速逃跑。

事發監控裡,記錄了她逃跑的一幕,引發網上鋪天蓋地的負面評價,但她卻說「不在乎別人怎麼評價,愛怎麼評價就怎麼評價」。

本以為這件事女孩會懺悔,會自責,但她的回應卻讓人大跌眼鏡,我們不得不再次懷疑她的人性、道德與教養。


熊孩子的事例我們屢見不鮮,一個沒有教養的孩子比狼更可怕:

2014年6月8日,江陰市剛辦過喜酒的22歲王芳跟同事路過桃花源小區。彼時一幢24層的高樓頂層上,兩名頑童因「無聊」將天台上堆放著的雜物逐一砸下。一塊磚塊飛落擊中王芳頭部,造成準新娘當場死亡。

2011年4月13日,惠深沿海高速公路上,曾收養183名孩子的「感動中國」人物叢飛的妻子邢丹,被突如其來的飛石擊破擋風玻璃傷到左額動脈,不幸身亡。事發時「熊孩子」三人組用小石塊和混凝土塊向高速路上過往汽車投擲取樂,一人砸中邢丹。

2014年8月25日,因為嫌樓外施工的電鑽聲太吵,正在8樓屋內看動畫片的小男孩,一氣之下用小刀子將施工者下方的安全繩割斷,施工者說看到孩子割繩就馬上出聲喝止,但小孩還是不聽,等消防大隊緊急出動後才將人安全救下。

孩子的教養比教育更重要

教養,是一個孩子最基本的素質,也是決定孩子能否成功最基本的品質。一個孩子若沒有教養,意味著他進入社會的第一個敲門磚就已經被沒收,註定是走不遠的。在家裡,有父母為孩子的沒教養承擔後果,而在社會,沒有人會為你的沒教養買單。

「熊孩子」的背後多半有一個縱容孩子的「熊家長」, 大多數不教育孩子的家長都有一個共同的想法就是:孩子還小,做錯了也沒人和他計較,就由他去吧,孩子開心最重要。家長對孩子沒教養的行為視而不見,默許孩子的行為甚至縱容,不加以制止,總把「孩子」還小掛在嘴上當擋箭牌。

可是事實證明,家長對孩子的錯誤做法不加制止,不教育孩子懂得禮貌待人,那麼這個世界遲早會幫你教育。


孩子是小,可做事也有對錯之分,你可以對他沒教養的行為一筆勾銷,因為你是他的父母,可是在外面,誰有慣著他的義務,當遇到比你更刁蠻的人時,你能護孩子一時,能護孩子的一世嗎?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的教育中,時時刻刻要謹記,讓孩子做一個有教養、有素質的人。教養小到扔垃圾,體現在生活的角角落落;大到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他看世界的視角大小。所以家長一定要從小培養的教養,給孩子一個正確的三觀。

對於父母來說,含辛茹苦不就是想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嗎。教育孩子學會尊重,學會感謝,學會有禮貌,不做讓別人反感的事,待人接物、大方自然就是最大的成功。

相關焦點

  • 那些被惡狼追逐過的孩子
    每個孩子的內心都有兩隻狼,一隻善良,一隻是那隻陰影變成的惡狼,起初它是不存在的。兩隻狼一同長大,最終長得如何,看孩子給哪只狼投餵食物,但我們知道,孩子是沒有自給能力的,他的投餵來自於家庭或周邊環境。當他不停地投餵給惡狼時,惡狼就會長大,並一步步控制他的思想和性格,主導他的一些行為,這是很可怕的。
  • 請告訴孩子:沒教養,比沒錢更可怕
    因此,在孩子成長的每一步,都需要關注孩子的教養問題。當你帶著孩子出門,給孩子帶上小書包、小水壺的時候,別忘了給他帶上教養。有教養的人在哪裡都會受到尊重,而沒教養的樣子,真的很醜。這時孩子的母親不僅沒有歉意反而埋怨道:「哎呦,你下班洗洗不就行了麼,折磨大人了怎麼還跟孩子一般見識」,轉頭對孩子說,「你不好好學習將來就像她一樣,當個服務員。」
  • 請告訴孩子:沒教養,比沒錢更可怕
    一個孩子的教養是成功的基本因素,而教養是從小就要開始培養的,是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影響的。因此,在孩子成長的每一步,都需要關注孩子的教養問題。當你帶著孩子出門,給孩子帶上小書包、小水壺的時候,別忘了給他帶上教養。有教養的人在哪裡都會受到尊重,而沒教養的樣子,真的很醜。這個故事告訴你,孩子為何會缺乏教養。
  • 餘秋雨:惡狼
    我認為是沒有具體理由的那一種。有理由,就有邏輯,傷害具有針對性,人們也有可能提防;如果沒有理由,只能聽天由命,誰都手足無措了。其實,沒有具體理由的犯罪,總還是有心理理由的。因此,我們有必要更加關注人類的心理黑箱,說不定什麼時候,那裡會躥出來一條惡狼。
  • 《殺死一隻知更鳥》:孩子眼中的愛、公正、勇敢、教養
    他完全就是種族偏見的犧牲品,成為了一隻被殺死的知更鳥。而事實證明,白人中也有「人渣」。黑人中也受過良好教育,良好的品行和教養的人。不僅是種族間有這種固有的偏見,在人與人相處的時候,沒有真正了解一個人之前,不要對他人妄下定論。
  • 孩子,你沒有教養的樣子,真的很醜
    中年司機就那樣看著男孩子,再也沒有吭聲。男孩子罵罵咧咧地帶著發洩的快意揚長而去。日子仍然繼續,這個路口仍然上演著不同的故事。但那個男孩卻讓我再次感覺到教養對一個人的重要性。沉默是最大的蔑視,中年男子用他的沉默表達了他對沒有教養孩子的不屑。這不是怕與不怕,一個乳臭未乾的毛孩,怕從何來?
  • 人民日報:32條禮儀,讓孩子更有教養
    孩子的教養反映出家長的教育,好的教育會讓孩子更有教養。不少的家長會嚴格重視孩子的教養,出門撞到人一定要說聲對不起,不能太調皮影響到其他人,一定要學會尊重其他人。學習固然重要,但是教養卻是檢驗一個人最重要的標準。自私自利的人在社會也不會受歡迎,所以,家長一定要重視孩子的教養,從小就灌輸更多的禮儀文化。在和家長談論孩子的成長問題時,總是會發現很多人並不是很重視孩子的禮儀問題。其實,孩子的禮儀刻畫出是自己父母的模樣。沒有教養的樣子,很醜。
  • 孩子,有教養比優秀更重要
    一個孩子的教養是成功的基本因素,而教養是從小就要開始培養的,是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影響的。因此,在孩子成長的每一步,都需要關注孩子的教養問題。當你帶著孩子出門,給孩子帶上小書包、小水壺的時候,別忘了給他帶上教養。有教養的人在哪裡都會受到尊重,而沒教養的樣子,真的很醜。
  • 父母的「過度教養」會讓孩子更焦慮
    父母的「過度教養」會讓孩子更焦慮什麼是「過度教養」?所謂「過度教養」,就是指父母為了使孩子在學業、人際關係等方面獲得更大的成功,而向孩子提供過度的、不利於孩子發展的關懷和幫助。主要表現有兩種:一種是 「直升機教養」:父母像直升機一樣在孩子頭頂上盤旋,時刻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孩子一旦出現困難和挫折,就馬上出手相助;另一種是 「割草機教養」:隨時趕在孩子前面,像割草機清除雜草一樣,提前幫孩子掃清道路上的所有可能存在的障礙。
  • 孩子有沒有教養,帶孩子坐一趟地鐵,素質一目了然
    在現代社會,大家都十分注重教養問題。教養就像是一張隱形的名片,初識之時無法分辨,但會在以後的日常交往中逐漸暴露出來,從而影響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地鐵上形形色色的人都有,每天都有故事發生,就像是一個小的社會縮影,也能反映出一個人的素質。當然,我們要看孩子有沒有教養,帶孩子坐一趟地鐵,通過乘坐地鐵,孩子的素質一目了然,甚至可以看到社會的未來。
  • 孩子「沒教養」的4個表現,外人不直接說,家長要心裡有數
    心中裝著溫暖,謙卑而有禮,會為他人著想,更懂得遵守社會規則,我們稱之為有教養。有教養,是一個孩子最大的財富。沒教養的孩子比狼還可怕孩子「沒教養」的4個表現,外人不直接說,家長要心裡有數01沒有感恩的心沒有感恩之心的孩子,自私自利,無節制索取;而懷有感恩的心的孩子,內心善良溫暖,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很受歡迎。02沒有是非觀沒有是非觀的孩子,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生物,沒有是非觀的孩子,往往連自己最親的人都會傷害。一旦有人違背了他的想法,就會用暴力來解決問題。
  • 一流的父母怎樣教養出一流的孩子?
    家長內心焦慮與浮躁,比孩子有學習問題更可怕。孩子出現學習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導致孩子內心不安的幹擾源。也就是說,孩子內在基礎層面的支撐亂了,才是最可怕的事。家長必須擁有情緒自控的能力,孩子出現問題時,你先不要急躁,先平靜下來,把自己的情緒調整好,然後再面對問題。
  • 沒有金錢、沒有地位、甚至沒有時間,怎麼才能讓孩子看起來有教養
    有的人沒有太高的學識,但有教養有分寸。、沒有地位、甚至沒有時間,怎麼才能教育好我的孩子?沒有足夠的金錢給予孩子最好的教育,但世界會善待一個舒適得體的人。教養體現在哪裡?它有多重要?有的人沒有太高的學識,但有教養有分寸。」是的,連世界都偏愛有教養的孩子。
  • 看你的孩子,覺得你很沒有教養
    吃飯過程中,房間明明只有一個小孩,吵得翻天。小孩大概兩歲左右,他喜歡拿著鑰匙猛敲飯碗,「碰」一聲,把鑰匙扔在隔壁弟弟的桌前,幸虧弟弟躲開了;吃飯的時候,便圍著桌子跑來跑去,在地上爬來爬去。在坐的人試圖讓他別趴著地上,會髒,但越說,他仿佛笑得越開心。到最後切蛋糕的時候,他哭鬧著要站在桌面上,吃那塊還沒分完的大蛋糕。
  • 不懂感恩的孩子,成人後比狼更可怕
    家教決定孩子的出息,門風決定孩子的教養。中國向來高度重視家教和門風,歷史上那些名門望族之所以培養出無數偉大人物,無不得益於此。可是,現如今大多數家庭中,孩子可謂是「位高權重」。全家人都圍著一個小傢伙轉,孩子時時刻刻都扮演著被愛的角色,要什麼家長都會千方百計得滿足他們。久而久之,很多孩子認為從家長那裡得到東西是理所當然的,從而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報,更不會想著去關心別人和感激他人。
  • 專斷型的教養方式有多可怕?別讓孩子用一生去治癒童年
    教養方式這一概念首先出現在發展心理學領域,是指父母用於撫養孩子的廣義策略。在不同教養方式下成長的孩子會擁有不同的偏好,態度和技能。正確的理解,不同的教養方式,有助於我們培養更好的親子關係。這樣這樣的父母更願意相信,他們可以通過讓孩子循規蹈矩限制孩子的自主權,給孩子分配家庭責任,來灌輸其對工作的尊重。這一點讓我想到《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中》的塔拉。其父母就是不鼓勵孩子接受教育,而是在家分配家庭的活兒以此來保證對父親在家中的權威。
  • 一個人有沒有教養,看這三個方面就夠了
    同時,也徹底顛覆了我們對教養的認知。01 人前與人後的教養故事的主人公名叫鮑毓明,碩士雙學位,並且還獲得出庭律師資格,曾獲全國十佳總法律顧問。網傳他是某上市公司的副總裁。從他的資歷中,我們不難發現,鮑毓明是一個非常精通法律的高智商人才,身高體胖,比較符合大眾眼裡的成功人士水準,算是一個體面、有教養的人。然而他幹的這叫人事嗎?
  • 為什麼你的孩子比不過別人?有時候教養比才能更重要
    馬伊琍忍不住問責,而網友紛紛附和「細節見人品,素質真的非常重要」「家長從小的教育真的會影響一輩子」「雖然贏了比賽,但是輸了人品」有時候人品比才能更重要她的這條微博受到了很多網友的關注和熱議,孩子在舞臺上表演都是光鮮亮麗的,但是比賽卻在地上亂扔垃圾,這樣習慣的孩子會跟著孩子一輩子就,等長大後,他們習慣性在任何場合都會亂扔垃圾,真的讓人擔憂啊。
  • 如何讓孩子更有教養,以下方法很有效,家長們學會了嗎?
    相信每一個人都會喜歡那些有教養的小孩子,而不願意與那些沒有規矩的「熊孩子」有過多的交集。有教養、懂禮貌的小孩子總會給別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長大之後也能更快適應社會,走向成功。由此可見,將孩子培養得更有教養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
  • 沒有不聽話的孩子,只有不懂教養的家長
    L一針見血地說:「問題處在教養方式上」 。L是做付費諮詢的,就算是朋友,他也不能免費。全職在家的我確實沒有多餘的錢做諮詢,於是我問他有沒有那種育兒書,理論+實踐,特別容易上手的。他給我推薦了這本《回應:培養孩子積極的行為習慣》,主推「正面回應」六步法,讓孩子聽得進、做得到、情緒好。作者王普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山東省基礎教育教師培訓專家庫專家,濟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