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毅:1 天搞懂深度學習,我總結了 300 頁 PPT(附思維導圖)

2021-02-08 AI有道

重磅乾貨,第一時間送達

作者:慢慢的燃燒

https://blog.csdn.net/u010164190/article/details/72633245

《1 天搞懂深度學習》,300 多頁的 ppt,臺灣李宏毅教授寫的,非常棒。不誇張地說,是我看過最系統,也最通俗易懂的,關於深度學習的文章。

這份 300 頁的 PPT,被搬運到了 SlideShare 上,下面是 SlideShare 的連結:

https://www.slideshare.net/tw_dsconf/ss-62245351?qid=108adce3-2c3d-4758-a830-95d0a57e46bc&v=&b=&from_search=3

廢話少說,先上乾貨,整個 PPT 的思維導圖如下:

一、深度學習概論

1. 介紹深度學習

作者非常淺顯的指出機器(深度)學習過程非常簡單,分為定義方法、判斷方法的優劣、挑選出最佳的方法。

對於深度學習,首先第一步定義方法 - 神經網絡。深度學習顧名思義是指多層的神經網絡。 

神經網絡的思想來源於對於人腦的生理上的研究,人腦由數億個神經元組成,神經元通過軸突互相連接通信。神經網絡和人腦類似,存在多個層級(layer),每個層級都有多個節點(神經元),層級和層級之間相互連接(軸突),最終輸出結果。 

對於神經網絡的計算能力可以理解為通過一層層Layer的計算歸納,逐步的將抽象的原始數據變的具體。以圖片識別為例,輸入是一個個像素點,經過每層神經網絡,逐步變化成為線、面、對象的概念,然後機器有能力能夠識別出來。

第二步,評估方法的優劣。 

Loss function是用於評估方法優劣,通常我們用學習出來的參數對測試數據進行計算,得出對應的預測(y)然後和真實的測試數據的目標值(t)進行比對,y和t之間的差距往往就是Loss。那麼評估一個算法的好壞,就是要儘可能的降低Loss。

第三步,如何獲得最佳的學習方法。

獲得最佳的學習是採用梯度下降算法,作者也提到梯度下降算法存在局部最優解的問題。人們往往認為機器無所不能,實際上更像是在一個地圖上面拓荒,對周邊一無所知。神經網絡計算梯度的算法是反向傳播算法,簡稱BP。

2. 為什麼要足夠「深」?

作者首先指出越多的參數往往帶來越好的預測能力,所以神經網絡往往參數越多越好。那麼如果是同樣的參數情況下,為什麼層級較多的表現會更好呢?

作者認為深度網絡可以帶來模塊化的好處,隨著網絡的層級,神經網絡會將像素元素逐漸歸納出一些基本的特徵,進而變成紋理,進而變成對象。

二、訓練方法

作者總結下來訓練過程中會發現了兩種情況: 

優化訓練方法的手段: 

選擇合適的Loss function:使用Cross Entropy效果要優於Mean Square Error

Mini-batch: 每次訓練使用少量數據而不是全量數據效率更高

Activation Function:使用ReLU替代Sigmoid可以解決梯度消失的問題,可以訓練更深的神經網絡

Adaptive Learning Rate:可以隨著迭代不斷自我調整,提高學習效率

Momentum: 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陷入局部最低點的問題

避免過度擬合(overfitting)的方法: 

Early Stopping:使用cross validation的方式,不斷對validation data進行檢驗,一旦發現預測精度下降則停止。

Weight Decay:參數正則化的一種方式?

Dropout:通過隨機去掉一些節點的連接達到改變網絡形式,所以會產生出多種網絡形態,然後匯集得到一個最佳結果

Network Structure: 例如CNN等其他形態的網絡

三、神經網絡變體

1. 卷積神經網絡(CNN)

通常情況下,一個CNN包含多次的卷積、池化,然後Flatten,最終再通過一個深度神經網絡進行學習預測。CNN在圖像、語音識別取得非常好的成績,核心的想法在於一些物體的特徵往往可以提取出來,並且可能出現在圖片的任何位置,而且通過卷積、池化可以大大減少輸入數據,加快訓練效率。

2. 循環神經網絡(RNN)

RNN的想法是可以將hidden layer的數據存儲下來,然後作為輸入給下一個網絡學習。這種網絡的想法可以解決自然語言中前後詞語是存在關聯性的,所以RNN可以把這些關聯性放到網絡中進行學習。


四、其它前沿技術

Ultra Deep Network:

2015年出現了152層的Residual Net實現了圖片3.57%錯誤率。

Reinforcement Learning: 

通過獎勵機制強化學習,並且做出相應的動作。

Unsupervised Learning:

1. Deep Style

2. 生成圖片

3. 無需人工介入理解文字的含義

那麼這份 300 頁的 PPT 有沒有離線版的呢?

當然有!目前,李宏毅《1 天搞懂深度學習》教程的 300 頁 PPT 已打包完畢。獲取地址見下面的百度雲連接:

https://pan.baidu.com/s/1PQYNAvEKn8qWFQffXhAgkw 

提取碼:aiws


相關焦點

  • 李宏毅:1 天搞懂深度學習(附思維導圖)
    天搞懂深度學習》,300 多頁的 ppt,臺灣李宏毅教授寫的,非常棒。不誇張地說,是我看過最系統,也最通俗易懂的,關於深度學習的文章。」① 通過SlideShare 的連結(需科學上網):https://www.slideshare.net/tw_dsconf/ss-62245351?
  • 李宏毅:1 天搞懂深度學習,我總結了 300 頁 PPT
    《1 天搞懂深度學習》,300 多頁的 ppt,臺灣李宏毅教授寫的,非常棒。不誇張地說,是我看過最系統,也最通俗易懂的,關於深度學習的文章。
  • 深度學習導論 - 讀李宏毅《1天搞懂深度學習》
    【雷課導讀】本文是2016 臺灣資料科學年會前導課程「一天搞懂深度學習」的全部講義PPT(共268頁),由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助理教授李宏毅主講。
  • 資源|李宏毅中文《機器學習/深度學習》2019上線(附ppt及視頻分享)
    但是很遺憾的是他們的課程都是英文的,對於中文較差些的學生很不友好,而另外一位臺灣大學(NTU)的博士李宏毅則也是幽默風趣,在課程中加入二次元的元素,最重要的是中文授課,可以說非常適合我們入門或者重溫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的知識,我們也將這門課程推薦給大家~一、作者介紹:李宏毅(Hung-yi Lee)目前任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和電機資訊學院的助理教授
  • 李宏毅-《深度學習人類語言處理2020》中文視頻課程及ppt分享
    由國立臺灣大學李宏毅老師主講的純中文版,2020年深度學習與人類語言處理課程開課了,該課程主要講解深度學習技術在人類語言處理,比如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相關的知識。
  • 【286頁乾貨】一天搞懂深度學習(臺灣資料科學年會課程)
    來源:Linkedin 譯者:胡祥傑【新智元導讀】本文是2016 臺灣資料科學年會前導課程「一天搞懂深度學習」的全部講義PPT(共268頁),由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助理教授李宏毅主講,你可能在很多不同的場合聽過各種用深度學習做出的驚人應用 ( 例如:最近紅遍大街小巷的 AlphaGo ),聽完以後覺得心痒痒的,想要趕快使用這項強大的技術,卻不知要從何下手學習,那這門課就是你所需要的。
  • 人教版:七年級下地理知識點思維導圖,14頁搞懂一本書,務必列印
    老師坦言:學好初一下冊地理,全靠這14頁思維導圖,務必要留一份思維導圖是近年來在教學中廣泛運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它尤其適合應用在歷史、地理這樣需要背誦的學科。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側重於各知識點的講述,學生很難理清知識點的聯繫,龐雜割裂的知識點導致學生難以掌握,學習效率低下。而恰當運用思維導圖則有明顯的優勢。首先,思維導圖注重關鍵詞的應用,簡潔明確的詞彙運用能節約教學時間,便於學生抓住重點,學習效率也大為提高。
  • 李宏毅《機器學習》2019 新教程上線
    list=PLJV_el3uVTsOK_ZK5L0Iv_EQoL1JefRL4李宏毅(Hung-yi Lee)目前任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和電機資訊學院的助理教授,他曾於 2012 年獲得臺灣大學博士學位,並於 2013 年赴麻省理工學院(MIT)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慧實驗室(CSAIL)做訪問學者。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和語音識別。
  • 40套思維導圖PPT模板工具包
    1 40張通用思維導圖PPT模板 .ppt 從思維導圖的特點及作用來看,它可以用於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的任何一個領域裡。
  • 臺大李宏毅教授最新課程,深度強化學習有國語版啦!
    大數據文摘出品入坑深度學習的同學肯定都聽過臺灣大學的李宏毅教授,或者是他那本非常受歡迎的課程——《1天搞懂深度學習》。這門課程的講義PPT總共有286頁,深入淺出的介紹了深度學習的概念、框架及展望。課程內容通俗易懂,適合深度學習初學者及相關從業人員,在大數據文摘後臺回復「深度學習」可下載課程講義。
  • 資源 | 臺大李宏毅教授最新課程,深度強化學習有國語版啦!
    大數據文摘出品入坑深度學習的同學肯定都聽過臺灣大學的李宏毅教授
  • 【總250期】李宏毅深度學習筆記01期 --- introduction of deep learning
    一、李宏毅簡介以及一些深度學習的學習建議    李宏毅 (Hung-yi Lee), 臺灣大學博士,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任中國科學院信息技術創新研究中心博士後。另一方面,他的視頻是以一種啟發式的教學模式來引導學生,即先讓學生可以大體了解整個深度學習的生態系統後,在進行具體知識的講解,而且ppt的製作絕對也是業界良心,最後,most important!他的視頻是中文的,這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個好消息,總之,一句話,想入門深度學習,就去聽李宏毅的視頻吧!!!
  • 李宏毅老師深度學習與人類語言處理課程視頻及課件(附下載)
    李宏毅老師2020新課 深度學習與人類語言處理課程 昨天(7月10日)終於完結了,這門課程裡語音和文本的內容各佔一半,主要關注近3
  • 我和我的思維導圖
    我們初步學習如何製作「思維導圖」,利用這種方式,可以幫助大家梳理課文內容,讓閱讀更具深度。可以幫同學們進行寫作前的構思,讓習作有所依託。我們還可以運用這種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自己變得更有條理,更為高效地做事,處理問題。
  • 吳恩達 deeplearning.ai 經典總結:28 張精煉圖+思維導圖(附下載連結)
    很多同學都是看吳恩達 Andrew Ng的視頻學習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的,當然學習就要做筆記。
  • 2020年高級會計最新18頁思維導圖來了!心中有圖考試不慌
    ‍「中華會計網校根據多年教輔經驗總結得出,找到記憶內容間的連結點,形成鏈條,能提升記憶速度。網校老師們特意為2020年考生編制了高級會計實務思維導圖,可以讓你有一個完整、清晰且簡練的知識脈絡,便於摸清整個知識體系!考前加深記憶!
  • [學習資源分享]-3Blue1Brown數學課程、李宏毅《深度學習人類語言處理》等
    1、3Blue1Brown數學課程之前小編就整理過3Blue1Brown推出的《線性代數的本質》課程的學習筆記,除此之外,還有《微積分的本質》、《深度學習》等系列的課程。3Blue1Brown推出的數學課程用八個字形容,就是深入淺出、直觀明了。對於學習數學有困難的朋友,看一下他們的課程,一定會受益匪淺。
  • 【入門篇】思維導圖?心智圖?
    如果只是傳遞知識或想法的圖,只能稱為思維導圖。    善於繪製和應用心智圖的人,應是善於表達感受和控制情緒,擁有信念和信仰,具備一定知識的人。    因此,我認為思維導圖和心智圖是有區別的。    對應孫易新老師的課程中總是以心智圖法來推薦,我想:其原因就是出於「思維」與「心智」的定義範疇不一樣。不知您是如何理解它們的?
  • 3 分鐘搞懂深度學習到底在深什麼
    答案是:不,建構一套深度學習的網絡,其實沒有想像中困難,只要看完這篇文章,就能夠有基本的了解,再搭配網絡資源自學一下,甚至就可以開始建立自己的深度學習網絡。如果你想要深度學習「深度學習」,又能快速搞懂它到底在深什麼東西,看這篇文章就對了,那我們開始囉!
  • 白話AI:看懂深度學習真的那麼難嗎?初中數學,就用10分鐘
    楊老師總結了幾個原因: 1、深度學習確實需要一定的數學基礎。如果不用深入淺出地方法講,有些讀者就會有畏難的情緒,因而容易過早地放棄。 2、中國人或美國人寫的書籍或文章,普遍比較難一些。 深度學習所需要的數學基礎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只需要知道導數和相關的函數概念即可。高等數學也沒學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