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雞血送女兒進哈佛,50歲重返職場,她這樣成就自己和孩子

2020-12-25 騰訊網

編輯 | Bamboo

新生代爸媽」,是留學全知道於2018年推出的一檔訪談節目。我們特邀90後和00後留學生、準留學生的父母。一針見血探討家教、學校、牛娃、問題孩子、時間管理、二胎關係、留學早規劃等與親子教養有關的話題。除了考上哈佛耶魯牛津劍橋學生的爹媽,更有小留學生父母、跨國家庭、明星家庭等做客分享。

陳懌曾是金融業精英,女兒出生後成為全職媽媽。她堅持不雞血、順應興趣,女兒辰雯2013年考入哈佛大學,陳懌50歲重歸職場

(女兒在happy的旅行中~)

教育讓孩子成就自己,而不是失去靈性,成為失去自我的分奴

你是不是在默默點頭?但是,當你的孩子不愛看書、學了10個單詞忘了5個、考試前問啥啥不知道……陪作業的你恐怕根本想不到「成就孩子」,只想分分鐘成仙!

如果你也為孩子讀書焦慮過,不妨看看下面這段視頻。

陳懌是常青藤媽媽圈的紅人。不僅因為她漂亮、優雅,更因為她低調、務實、不張揚,頗有藤校的氣質 。

女兒辰雯小時候並不是牛娃,沒有3歲練英文,也沒有什麼特長。藝術和體育都不突出

但陳懌和老公有一個共同愛好:喜歡看書。就像西方一些中產家庭一樣,他們每周會帶著女兒到書店,泡在那裡看書;一家人很少看電視,特別是連續劇。

夫妻兩個還堅持給孩子念書,尤其是媽媽陳懌,在女兒出生後不久,她就離開金融崗位,成了一名全職陪讀媽媽。

(左:50歲青春依舊的媽媽;右:喜歡街拍的女兒)

讀了大學放棄金飯碗,不糾結麼?

陳懌說:

女兒從北京芳草地小學,到北京樂成國際學校,從小到大學的內容跟自己小時候太不一樣了。感覺好像發現了新大陸,很有意思、有啟發。作為媽媽,她真是滿懷熱情的跟著女兒一起學習,學到了很多東西。

女兒考上哈佛之後,陳懌重新尋找自己的定位,她希望成為女兒的榜樣,一個在精神上可以平等交流和信賴的夥伴,而不是整天嘮嘮叨叨、跟不上時代的媽媽。

因為陪伴女兒成長的經歷,50歲的陳懌決定投身教育行業。正好朋友的Nancy Friends教育諮詢公司需要人,希望她到上海來。

陳懌二話沒說,拎著箱子就從北京搬到了上海,開始了租房上班的生活。

彼時彼刻,女兒也從哈佛畢業搬到了倫敦,開啟新的生活旅程。母女二人都成了新移民,在全新的城市裡繼續學習、捕捉靈感。

問:如果孩子不愛讀書怎麼辦?

陳懌:每個孩子小的時候都喜歡聽故事。父母需要投入一些時間,陪伴他們進入故事的世界。有的孩子長大一點,不喜歡自己看書怎麼辦?我觀察認為,這主要是因為,書的難度加大了,不再局限於故事書,可能沒有很強的趣味性。這時候父母可以和他一起,帶她一段時間,等她養成習慣了,就可以獨立閱讀了。

問:如何培養孩子讀英文書?辰雯上了什麼輔導班

陳懌:辰雯並沒有很早學英文,小時候就是看看迪斯尼的英文卡通片。到了小學二年級,我沿用學習母語的方法,給她請了一位外教,每天到家裡來陪她讀英文書。剛開始的半年裡,兩人幾乎沒什麼話,辰雯也聽不懂對方,兩個人就靠畫畫交流。

這時候真的很考驗家長,因為學費蠻貴的,而且你幾乎看不到什麼進步。但是,我決定咬牙堅持。現在回過頭看,堅持是對的!孩子學任何語言都有一個積累的過程,就像學母語一樣,你不能一開始就強迫嬰兒識字,讓她一天必須記住幾個單詞。

我們從來沒有這樣強求過孩子。有一段時間孩子是沒有進步的,但是過一段時間,突然有一天就會有一個質的飛躍,重在耐心、堅持和積累。

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種子,家長是她的一片土壤。「玉不雕不成器」?不是這樣的。

我們不是要按照自己的方式,去雕琢改變一個孩子,而是要給她一片土壤,讓她成長為她自己最好的樣子

閱讀是輸入,寫作是輸出

愛上閱讀的辰雯,也喜歡寫一些小文章。陳懌發現女兒的興趣,就開始為孩子尋找合適的平臺

很多父母會按照自己的思路,給孩子規劃興趣特長。但陳懌沒這麼做。辰雯小時候沒有學習「別人家孩子」熱衷的鋼琴、繪畫等等,也沒有為了升學刷技能、拼課外班。

陳懌按照孩子自己的節奏,給她找到一個採訪和寫作、並鍛鍊溝通能力的機會:《北京青年報》旗下的北京市中學生通訊社

這個社團有30多年歷史,辰雯在那裡跟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合作,一起採訪世博會、中網等等大型活動,鍛鍊了批判性思考、團隊合作、組織和領導的能力

這些能力,恰恰是美國大學看中的。

( 辰雯回到學通社演講~)

因為加入學通社,辰雯從七年計劃開始,就開始體驗職業記者的工作了

面試哈佛大學的時候,她很自然用記者的批判精神,跟兩位面試官爭執辯論。後來面試官說:辰雯是我們這次見到的唯一一個敢於跟我們以相反意見爭論的孩子。

接觸了一批美國名校之後,陳懌說,其實學校看中的並不是你做了什麼事情、獲過什麼獎,而是你在這個過程中收穫了什麼,成為了什麼樣的人

(拿到夢想學校的錄取通知,好開心!)

哈佛校長福斯特2015年清華大學演講節選

每年,我都會告訴剛入學的哈佛一年級本科生,他們擁有的能力,不能用考試高分或成績排名來衡量。

他們被選中,不是因為過去的輝煌成就,而是因為未來的創造潛力;不是因為已有的知識,而是因為即將施展的想像力。

(自信的辰雯,在哈佛的梯臺走秀)

喜歡講故事的辰雯,還喜歡演戲

在申請哈佛大學的自我陳述裡面,辰雯寫了每年在學校年度大戲裡面,扮演丑角的故事。

陳懌問她:你為什麼喜歡演丑角啊

辰雯說:因為演好的人物都是差不多的,他們要麼勇敢善良、要麼聰明美麗。但是每個丑角都是不同的:潑婦、書呆子、精神病……他們豐富多樣。你會去思考:他們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性格?他們內心經歷過什麼?怎麼樣能夠幫助到他們?

辰雯的這些思考,不僅打動了哈佛大學的招生官,也幫助她在哈佛大學交到了很多好朋友。

女兒對陳懌說:「面對任何人,你應該從他們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為什麼是這樣的?為什麼會這麼想?不要總是抱怨別人。這樣才更能夠溝通順暢,更能交到好朋友。」

辰雯的哈佛死黨們!有意思麼?

哈佛校長福斯特2016畢業典禮演講節選

> 開啟與他人的對話,傾聽他人的故事。

> 只有意識到,世界上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故事,我們才能想像一個不一樣的未來。

> 你要問的不是"我會成為什麼樣的人",而是"我能解決什麼問題?"

> 好的教育之所以好,是因為它讓你坐立不安,它強迫你不斷重新認識我們自己和我們周遭的世界,並不斷去改變。

> 講述我們自己的故事並不意味著只關注我們自己。講故事是與他人對話,藉此探究不同的思維方式。

問:哈佛大學錄取的學生,有什麼共性?

陳懌:哈佛大學特別喜歡有社會責任感的孩子。這些孩子看到社會不美好的事情時,覺得自己有義務、有責任去解決這個事情,而不是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哈佛畢業的很多孩子並不張揚。因為在那裡讀書,她們真的體會到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見識到很多厲害的同齡人。在這個環境裡,人會變得非常謙虛,虛心向周圍的人學習,也更願意幫助更多的人,成為更好的自己,成就一個更好的世界。

哈佛校長福斯特2015年畢業典禮演講節選:

1884年,我的前輩Charles William Eliot 校長談到研究約翰·哈佛——這位冠名了這所大學的人——波瀾壯闊的一生帶來的啟發。

Eliot 校長說:「他(約翰·哈佛)會告訴人們善行會流芳百世,會以超越所有計量方式的速度和規模繁衍。在這個教育花園裡播下的種子,會發出喜悅和永遠新鮮的能量,年年花開;隨著時光流轉,在人類活動的所有領域,花繁葉茂。」

(美麗的哈佛大學,永遠留在母女的鏡頭和記憶裡面)

相關焦點

  • 她是張治中之女,早年留學美國被迫輟學,50歲時重返母校完成學業
    他曾代表國民黨和我們進行過多次會談,被人們稱為「和平將軍」。新中國成立後,張治中又對促進民族團結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張治中將軍是1969年4月在北京病逝的,他的一生共有7個子女,除四女兒不幸早夭外,其餘兩男四女均成人。其中三女兒張素初畢業於美國紐約阿德菲大學,是當時一位轟動紐約報壇的人物。
  • Angelababy被稱為雞血媽媽:有格局的父母,會給孩子提前做規劃
    Angelababy被稱為雞血媽媽:有格局的父母,會給孩子提前做規劃Angelababy在一次的採訪中,自己稱自己是雞血媽媽,尤其是自己當了媽媽以後,為了自己的兒子小海綿的成長和全面的發展,她曾經一口氣給小海綿報了五六個興趣班。
  • 中國式教育送兩個女兒進哈佛 如今卻……
    她是個移民二代,也是耶魯大學法學院教授,嫁給西人丈夫,用嚴厲的中式教育,把兩個女兒培養進了哈佛大學,還出了一本叫《虎媽戰歌》的書,使得中式教育一度受到美國女性追捧。然而,蔡美兒丈夫日前表示,蔡美兒因罹患重病,目前在醫院治療。她已取消本學期的所有授課。蔡美兒的丈夫透露,她受到重大、怪異的內部感染,接受了大手術,發病原因未明。不知是否是因為過於操勞,虎媽倒下了。
  • 寶媽,你想重返職場嗎?
    在一個組織中,當一位母親承擔某項責任時,組織中的其他成員通常會問她:「會影響你的孩子嗎?」父親則不會被問及這樣的問題。這一節我是寫給媽媽們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我認為爸爸們不想休息或者不需要休息。 我們暫且不考慮你家附近有沒有合適的託育機構,作為一個3歲以下孩子的母親
  • 為什麼移了民還要送孩子進補習班?
    如果不回國,那為什麼還要和國內孩子比?我們自己想的是:既然已經出來了,那也不打算以後再送她回中國學習發展了。一是因為回國學業的確跟不上了,日本這裡整體的教育氛圍和國內是兩個極端,尤其在早教和小學上半段太過輕鬆,能輕鬆到讓不雞血的家長都心發慌,甚至能讓家長產生各種質疑:孩子天天這麼輕鬆,長大了真的能考上大學嗎?二是因為每個家長重視的方面不一樣。
  • 蔣麗莎女兒跳級上學,黃磊女兒翻譯英文書,而他女兒16歲考哈佛!
    很多人一個人帶一個娃都感覺累到不行,她一拖四,還經常會曬曬孩子,曬曬美食,曬曬郊遊什麼的,只能大寫的兩個字佩服掛在臉上。更加厲害的是她不但很好地照顧了孩子的生活,而且還對孩子的教育方面也做的非常不錯,最近她更新了一條微博,發出了一張大女兒的照片,還有背影照,並且配上字。
  • 男子拒送女上學自己教 20歲女兒做不完初中試卷
    男子拒送女上學自己教 20歲女兒做不完初中試卷 原標題: 2005年春,瀘州市納溪區居民李鐵軍以「娃娃到學校學不到東西」為由,將女兒李婧磁帶回家自己教。女兒的母親向納溪區法院提起訴訟,狀告李鐵軍違反義務教育法,請求法院判決讓女兒重返校園,這起「家教挑戰義務教育法」案轟動全國。面對法院判決,李鐵軍表示「寧肯坐牢也不送女兒到學校念書」,女兒自此再未踏入過學校一步。2007年,李鐵軍曾宣稱:「女兒18歲時,我要把她培養成一名生物磁場方面的科學家!」
  • 任正非20歲女兒首次曝光:名叫姚安娜,就讀於哈佛愛跳芭蕾舞
    11月24日消息,今天許多媒體都報導了任正非的20歲小女兒Annebel Yao即將參加巴黎名媛舞會的消息,這也是任正非的小女兒第一次在媒體上公開曝光。而任正非為支持自己的女兒還破例接受了法國《巴黎競賽畫報》拍攝全家福的邀請和採訪。
  • 在美中國媽媽陪讀經歷:女兒上哈佛自己讀碩士
    初到美國感受落差  我大學主修心理學,知道孩子在發展的關鍵期,不能錯過培養他們的想像力和聽力,我覺得應該讓我女兒學音樂,這孩子蠻有天分,9歲時她去香港參加蕭邦國際鋼琴賽,獲得兒童組第一名。孩子學琴其實是「考媽媽」,我陪孩子練琴也很辛苦。
  • 孩子都上幼兒園了,你咋還不去上班?全職媽媽重返職場沒那麼簡單
    孩子現在不就是我在帶著嗎?今天是工作日,我要上班,還能帶著孩子出來玩嗎?孩子如果上幼兒園了,我能在該上學的時間,帶著她出來玩嗎? 但是,人家畢竟只是「問一下」,又沒有說什麼「過頭話」,我只好依然笑著說:「孩子還不到3歲,還沒上幼兒園呢。我一直在帶她,也沒法上班。」
  • 兒子哈佛博士、女兒考進哥大,劉墉的「教養智慧」值得學習
    其實提到劉墉,很多人都不會陌生,他有著許多談及稱讚的成就,當然身為父母最感興趣的就是他一雙十分令人驕傲的兒女:兒子劉軒是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小女兒劉倚帆畢業於美國長春藤盟校哥倫比亞大學。在把劉軒自己到身邊的一段時間後,劉墉發現在這樣完全陌生環境下的兒子,開始變得不愛與人溝通,自閉而且膽小,由於語言不通,在這樣愛玩愛鬧的年紀竟然沒有朋友的陪伴。
  • 虎媽女兒哈佛畢業後, 選擇哪一行? 答案竟然是……
    索菲婭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又選擇如此挑戰性的職業,確實令人尊敬,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她的野心和不同一般的志向。她曾在推特留言裡說,她有意錯過了哈佛年度影集和班級留影,因為她認為如果未來的她不能擁有介紹自己成就的維基網頁,她自己就不值得被人記得。....
  • 楊子女兒考進哈佛,LEO考進哈佛,都不如她倆更厲害!
    一聽到有人考進哈佛,我就激動不已,因為哈佛是一所享譽世界的私立研究型大學啊。看到明星們天天出新聞,但再也沒有比誰考進哈佛更出名的了。但是,考進哈佛的人並不少,這些學霸們又好像一個比一個更出名。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吧。
  • 申藤牛媽:親手把我的女兒送進藤校後,終於弄明白爬藤是怎麼回事
    在女兒的爬藤之路上,她親自出馬、出謀劃策、指點江山,成功將女兒送進藤校。不僅如此,她還經常為「同行」父母指點迷津,也幫助了不少朋友的孩子進入名校。在今天這個長達1.2w字的長文中,如何備戰爬藤、藤校到底是怎麼挑人的、如何在申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等一系列爬藤攻略,她都寫出來了。01.
  • Angelababy是「雞血媽媽」:有格局的父母,提前給孩子做規劃
    前一段時間,Angelababy在採訪中自曝自己是一個「雞血媽媽」。自從當媽之後,為了兒子「小海綿」的全面發展,她一口氣給孩子報了五六個課外班。出生藝術世家的她,不僅家境優越,更是精通多種樂器。4歲學大提琴,12歲考入名校界頂級音樂學府柯蒂斯,14歲拍電影,18歲重返校園,19歲開滿一百場音樂會,如今在著名音樂學院伯克利大學留學。歐陽娜娜的年少成名之路的確讓很多人羨慕,但是這份成長的背後卻是按照既定的軌道,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可以說,歐陽娜娜的成長,很大程度上就得益於父母的「超前」規劃安排。
  • 中國媽媽講述在美陪讀經歷:女兒上哈佛自己讀碩士
    初到美國感受落差  我大學主修心理學,知道孩子在發展的關鍵期,不能錯過培養他們的想像力和聽力,我覺得應該讓我女兒學音樂,這孩子蠻有天分,9歲時她去香港參加蕭邦國際鋼琴賽,獲得兒童組第一名。孩子學琴其實是「考媽媽」,我陪孩子練琴也很辛苦。
  • 飽受虎媽嚴苛教育的女兒哈佛畢業後竟然參軍了
    頒獎儀式結束後,蔡爸爸只對蔡美兒說了一句話:「千萬、千萬不要再讓我像這樣丟臉了!」在蔡美兒的美國同學看來,這樣的童年簡直令人髮指。可美兒回憶起來,並不覺得難過,反倒是從中汲取了拼搏向上的力量和信心。其實,蔡爸爸不僅對姐妹們要求嚴苛,對自己也是如此,他經常晚上工作到凌晨3點,專注而投入,連孩子進到屋子裡都沒有察覺。
  • 17歲拒絕保送清北,22歲哈佛碩士畢業,她卻認為自己不比別人聰明
    17歲拒絕保送清北,22歲哈佛畢業!她的魅力絕不只是聰明!如果我們靜下心去觀察身邊的學霸和領導階層的人,都會發現在他們身上除了都有很強的學習能力之外,還有一種自謙的態度。在一部綜藝裡脫穎而出的魯林希,僅僅是90後的她的人生經歷,卻讓很多人都自愧不如。
  • 趙雨思媽媽回應行賄4400萬送女兒進斯坦福 | 後續
    由於她的孩子正處於接受高等教育的階段,她一直非常樂意支持海外高等教育慈善項目。趙太太知悉美國是全球教育體系的領導者,一直希望她的孩子能夠在美國接受最好的教育。就像許多亞洲家庭一樣,趙太太不太熟悉美國的大學的錄取程序,因而透過第三方的推薦諮詢了教育顧問以協助雨思。經第三方介紹下,趙太太諮詢了教育顧問包括辛格先生。
  • 申藤牛媽:把我的女兒送進藤校後,我終於弄明白了爬藤是怎麼回事
    在女兒的爬藤之路上,她親自出馬、出謀劃策、指點江山,成功將女兒送進藤校。不僅如此,她還經常為「同行」父母指點迷津,也幫助了不少朋友的孩子進入名校。在今天這個長達1.2w字的長文中,如何備戰爬藤、藤校到底是怎麼挑人的、如何在申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等一系列爬藤攻略,她都寫出來了。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