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XUZHOU.CN 分享徐州生活之美
「蟬蛹」,我們俗稱「迭了龜」、「知了」,也就是蟬的未完全體。據說它們要在地下沉睡長達17年才能破土而出,這是一個多麼漫長又令人期待的過程啊。
徐州人章晚吃迭了龜呢?生長在徐州的老爺們大姑娘都知道,剛進入夏天的時候就有一大波晚上拿著手電、瓶子去逮它的人。也就是從五六月份剛出頭,這些小蟲子慢慢的出土,從草闊子裡一下一下地爬上樹,才能破殼成為知了。小東西能順利紮上翅膀的過程可不簡單,想尅它們的人數不過來。記得前一蒙子,迭了龜數量急劇減少,編編也建議大家抓鋪行動一定得適量,給它們一點喘息的時間,雖然小編也喜歡它。
眾所周知,徐州人兒吃它的土方法是用小平鍋煎著吃,又香又脆。先把買來的迭了龜放在水裡清洗乾淨,把簿土洗掉,然後放在碗裡撒上鹽,醃個半天,接著放入小平鍋裡煎,邊煎邊壓扁,最後看是金黃色有香味了就可以出國了。和著米飯吃,賊香。
俺爹每次煎迭了龜都說,吃它對眼睛好,多吃。其實,迭了龜裡邊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多種胺基酸,是體弱、病後、老人及婦女產後的大補。 迭了龜能產生具有藥理學活性的物質,可有效提高人體內白細胞水平,從而提高免疫功能,延緩衰老,迭了龜油可以降血脂、降膽固醇、對治療高膽固醇血症和改善肝功能有顯著作用。
小編最喜歡吃山楂糕了,每次挖一小勺擱嘴裡,能漱半小時,酸酸甜甜的,端著腮幫子慢慢品,想想淨是小時候的回憶。
徐州水晶山楂糕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甜品,它是用山楂果汁,配以白糖、瓊脂凍結成板而成。口感爽滑細膩,冰涼味甜,還帶些些酸味,有種讓人如同沐浴在夏末初秋的感覺。在1959年全國果品加工評比會上,「水晶山楂糕」被評為全國第一名,足以見它色香味俱全,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山楂糕不僅可以增強心肌收縮力,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還能降血壓、降暑、利尿、醒腦。最重要的是,小時候一不想吃飯,就挖一塊,特別增進食慾。不過,注意!孕婦是不可以吃山楂糕的,山楂糕裡主要成份是山楂,山楂會收縮子宮,會導致流產。有胃病的人也不能吃,因為裡面含有果酸,會增加患者體內的胃酸,加重胃病。當然,孕婦可以用楊梅、金桔或李子等酸性水果代替,為了寶寶,需要忌口噢。
牛蒡,一千多年前日本從中國引進並改良成食物,牛蒡是寬卵形,長30釐米,寬21釐米,頭狀花序多數或少數在成傘房花序或圓錐狀傘房花序,瘦果倒長卵形或偏斜倒長卵形,兩側壓扁,淺褐色。花果期6-9月。而我們徐州的豐沛縣就是牛蒡的大出口地。
牛蒡喜溫暖氣候條件,既耐熱又較耐寒。種子發芽適溫20~25℃,植株生長的適溫20~25℃,地上部分耐寒力弱,遇3℃低溫枯死,直根耐寒性強,可耐-20℃的低溫,冬季地上枯死以直根越冬,翌春萌芽生長。
牛蒡含菊糖、纖維素、蛋白質、鈣、磷、鐵等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其中胡蘿蔔素含量比胡蘿蔔高150倍,蛋白質和鈣的含量為根莖類之首。牛蒡根含有菊糖及揮髮油、牛蒡酸、多種多酚物質及醛類,並富含纖維素和胺基酸。
咱們徐州做牛蒡的方法很多,有人喜歡吃牛蒡醬,有人喜歡炒著吃,還有人喜歡煲湯喝,這都是極其營養的做法,小編還是喜歡老媽做的牛蒡煲雞翅湯喝,又鮮又能吃到雞翅。
小時候每次去爺爺奶奶家,桌上都會放好多包維維豆腦粉。那個時候家裡水果多,這種成包裝的玩意倒成了小孩子的樂趣。
我記得每次和表弟都會先分完所有的小包裝奶粉。之後一人一個碗,把奶粉倒進去,再倒上小半杯熱水,是很少的水,和著和著就變成了奶糊糊,那種經典的奶糊糊又甜又香,用小勺挖著吃,小時候總覺得是別有一番滋味,雖然已經好幾十年沒見過維維豆奶,但是當時的滋味,忘不掉。
烙饃既不同於北方的單餅,也不同於很多地方都有的煎餅。烙饃作為一種徐州特有的麵食,已有著2000多年的歷史了。相傳楚漢相爭時,劉邦率兵與項羽作戰,因劉邦的軍隊紀律嚴明而深受徐州老百姓的擁戴。為了能讓行軍途中劉邦的軍隊吃上一頓飽飯,徐州的老百姓急中生智,發明了一種既簡捷快速又方便實惠的麵食——烙饃。如果再炒上一盤辣椒炒雞蛋,煎上一鍋辣椒疙瘩,用烙饃卷著吃,更是妙不可言。
作為一種主食,徐州人以特有的靈氣和豐富的想像,把烙饃泡在湯裡吃像喝面葉一樣;可以卷油條吃,卷饊子吃,大凡炒菜也都可以卷著吃;也可以在兩三個烙饃之間放上油、鹽、蔥花、雞蛋或者青菜吃……一家飯店推出的一道名曰「烙饃卷烙饃絲」的小吃,更是吊起了人們的胃口,小吃上來後,盤子裡一半是普通的烙饃,一半是炸得酥脆金黃的烙饃絲,卷著吃別有一番風味。隨著燒烤的興起,烙饃還成了燒烤攤上一道必不可少的吃食。酒喝至酣時,要上幾張烙饃,卷上幾串羊肉串,大口吃著,使勁嚼著,嘖迷滴~
徐州的蝴蝶饊子以其香脆、鹹談適中、饊條纖細、入口即碎的特點,贏得人們的喜愛。徐州的蝴蝶饊子外型美觀,口感頗佳。蘇東坡在徐州任職期間喜食這種饊子,在他的《寒具詩》中寫道:「縴手搓成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扁佳人纏臂金。」在我還小的時候,老人們喜歡吃撒子,但牙都快掉光了咬不動,就發明了這個饊子泡茶的方法,把饊子掰斷放在紅糖茶裡,水上漂著油光,饊子飄在油光下,既不管飽也能解饞,是過去的飯前小甜點之一。如今大概也只有老年熱能記得這個法子了。
徐州民間常用饊子泡湯,配以延胡索、苦楝子治療小兒小便不通;用地榆、羊血炙熱後配饊子湯送下,治療紅痢不止。尤其是產後婦女,在月子裡喝紅糖茶泡饊子,以利於散腹中之瘀。
饊子在徐州還有很多種吃法,比如,烙饃卷饊子,饊子炒毛乾魚、香菜調饊子等等,每一種有其特色,風味無窮。
沛縣吃狗肉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當年漢高祖劉邦吃狗肉,樊噲賣狗肉。吃狗肉的習俗早已流傳下來,老百姓早上起來就用燒餅夾著狗肉吃,幾千年都是如此。「沛縣狗肉」選用優質狗肉加上公丁香、花椒、草果、生薑、砂仁、大茴、小茴、桂皮等入鍋後慢火燜煨,然後脫湯上色而成。特點是無腥味、異味,香氣濃鬱,肉酥而不膩,老少鹹宜。
沛縣狗肉的製作與食用,多年來,基本上保持著民間傳承的狀態,政府部門也沒有把狗肉當作產業來發展,也沒有特別「關注」和刻意宣傳打造。「在我們看來,狗肉跟沛縣的麻鴨、燒雞一樣,從食材的角度,並沒有特別之處。」沛縣政府不會去主導狗肉節。地方傳統不應該被磨滅。
注意,我們吃的是專門飼養的肉狗,我們拒絕寵物狗入菜!
小孩酥是徐州漢族傳統名點,起源於清朝乾隆年間,其特點是「香、酥、甜」三性具備,是老少皆宜之佳品。
剝開糖紙,便露出乳白色的糖果,有點兒奶油糖的感受,或薄荷糖,可一嘗卻都不像,整個糖果形似一個白白胖胖的小孩,真是名副其實。咬開糖果,便露出裡面淡黃色的糖仁,此糖仁是由芝麻、花生、白砂糖等多種原料混合而成,常吃可補充人體中的糖分、蛋白質、維生素等各種微量元素。
很多南方人來到徐州,第一件事先問清楚小孩酥的原料和製作,我的心在咆哮:小孩酥真的只是一種很好吃的糖啊啊啊啊...
小孩酥傳承時間之久,從湯汁就能看得出來。
羊角蜜,江蘇徐州名點,白色,形狀像羊角,裡面是蜂蜜。因其形態似山羊之角,內含蜜糖而得名。它選用上等麵粉、蜂蜜、白糖、麥芽糖、素油、糯米粉等為原料精製而成。
因為它的形狀像及綿羊頭頂上的那兩隻犄角,又加上裡面是蜂蜜加糖等料調製的糖稀,味道香香甜甜的,所以叫羊角蜜!這個東東,絕對是甜品中的甜品,為什麼這樣說嘞,因為它不僅外面裹的是一層專門做甜點所用的糯米粉加上稍稍脆的外殼,裡面就是拉絲的糖稀,咬一口糖絲能拉好遠,即好吃又神奇還好玩。
做法是用白面擀製成麵皮,兩層中夾砂糖,用一種特製的套在食指上的刀切割好,在沸油中炸,使其膨脹(這時內中是空的),趁熱撈出,立即放入預先備好的米粞漿中,因熱脹冷縮的原理吸入米粞漿(這就是所謂蜜),最後撈出放在白糖中拌一下即可。
徐州香包是漢族傳統的民間藝術品,製作和佩戴香包的習俗在中國由來已久。是以男耕女織為標誌的古代漢族農耕文化的產物。
徐州香包從造型上看,新、奇、美、真,形狀敦實淳樸,色彩對比強烈,立體造型栩栩如生,有較高的觀賞、收藏價值。它形狀非常多,有:心形、圓形、菱形、元寶形、蝴蝶形、花瓶形(保平安)、水滴形、長方形、人物娃娃等。
徐州香包從內容上看,多以喜慶吉祥題材為主,如龍鳳呈祥、鴛鴦戲水、松鶴延年、喜鵲鬧梅等,寄託著人們祈求祥瑞、闢邪納福、豐衣足食的美好願望。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徐州香包的題材也在發生著變化,出現了以戲曲人物臉譜、布袋和尚(招財)、麒麟送子、觀音送福、兩漢文化、卡通娃娃等為題材的作品,更適應當代人民的需求。
地鍋雞是一道徐州名菜,地鍋菜起源於蘇北和魯南交界處的微山湖地區。以前,在微山湖上作息的漁民,因船上條件所限,往往取一小泥爐,爐上坐一口鐵鍋,下面支幾塊乾柴生火,然後按家常的做法煮上一鍋菜,鍋邊還要貼滿麵餅,於是便產生了這種飯菜合一的烹調方法。地鍋菜的湯汁較少,口味鮮醇,餅借菜味,菜借餅香,具有軟滑與幹香並存的特點。
棉布的地鍋雞老闆。
現在隨著人的口味的變化,出現了更多的地鍋種類,地鍋魚、地鍋牛肉、地鍋三鮮、地鍋豆腐、地鍋龍蝦等地鍋佳餚。小編之前去過一次徐州地鍋雞最出名的地方--徐州棉布地鍋雞,雞是整隻雞,喝餅子又大又香,吃過就忘不掉。
十二、麻片不是麻辣的,一張麻片上任哪都是寧點點的芝麻芝麻片,薄如紙,潔晶透明,香酥可口,脆而不粘。用白芝麻、綿白糖、飴糖等原料,採取傳統工藝——芝麻去皮、熬漿、上漿、壓片、切片等工序精製而成。無從確認它的祖籍,有的說單縣,有的說即墨,還有的說山西代縣,百度喝高了它也胡扯啊。能確定的是,麻片的的確確是咱們老徐州的特產。
清朝乾隆皇帝三下江南路過徐州,吃過蜜三刀後龍顏大悅,御筆手書「徐州一絕,欽定貢」,至此蜜三刀就正式成為宮廷御點,並加以改良,成為現在的徐州名小吃。漿亮不粘,味道香甜綿軟,芝麻香味濃厚。
徐州蜜三刀是江蘇徐州漢族傳統風味小吃之一,當地特產八大樣之首。徐州蜜制小吃品種很多。蜜是飴糖,是由大麥等糧食經發酵糖化而成,有補脾、益氣、緩急止痛、潤肺止咳的功效。在山東青州、博山等地區又被稱為「蜜食」,徐州所制蜜三刀最受歡迎。
據說蘇南人和蘇北人曾經交流面點的製作方法,相互都留下一手,蘇南人沒有傳授蘇北人怎樣製作董糖(和董小婉的淵源這裡不提)。蘇北人也沒有教蘇南人怎樣製作三刀(看似簡單的三刀也有其繁複的配方和程序)。三刀規規矩矩、方方正正,表面密密麻麻鑲了一層白芝麻,密裡透亮,大方坦然,內心實在。時過境遷,多少實在的點心都變了。只有三刀,以不變應萬變,老樣子。我爸最喜歡蜜三刀,甜而不膩,喜歡它的芝麻香,大概每個爸爸心裡應該都有顆孩子心吧。
回復「七月」查看徐州徐州7月新開餐廳指南!前方一大波美食靠近中!比優衣庫還火爆回復「餅店」查看徐州名饃,你吃過幾個?口水已經流下來了回復「鐵板燒」查看徐州最美味的鐵板燒來襲,吃貨們別錯過回復「礦大美食」查看大四學姐吐血推薦整理!藏在礦大校園周圍的各種美食小吃回復「師大美食」查看2015最近版師大泉山校區周邊美食匯總回復「伏羊節」查看傳統?自駕?嘗鮮?玩轉伏羊節就在這個夏天回復「串串」查看聽說你五行缺串?徐州最美味的串串都在這回復「音樂餐廳」查看徐州主題餐廳,讓你聽著音樂喝著啤酒,感受不一樣的美食之旅回復「世界美食」查看不出國門吃遍全球,世界各地開到徐州的美食店回復「昆蟲」查看吃昆蟲能拯救世界!徐州人常吃的昆蟲你吃過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