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大蕭條,胡佛總統用了那些招數了?
第一招:「購買力是繁榮強盛的基礎」,經濟危機剛開始時,胡佛是支持消費學那一派的。西方古典經濟學理論就是所謂的「凱恩斯主義」,國家的經濟發展依靠「三架馬車」,即消費、投資和出口。
於是,他號召廣大資本家、商人、工廠主,千萬不能降低產量,更不能降低工資,他又勸說工會,這個時候別鬧,稍微延長點兒工時是很正常的。
胡佛的出發點是好的,但主意是蠢的,外面這個市道,你要求資方不降工資,還維持生產,你這是逼人家破產哪,好在大部分人不聽總統的,這第一招,很快就沒戲了。
胡佛總統
第二招:是我們最熟悉,那就是擴大財政消費,增加對基礎和公共設施的投入,現在美國著名旅遊景點,如胡佛大壩、洛杉磯灣區大橋等,都是當時的傑作。
胡佛接手美國政府的時候,柯立芝給他留下的是7億美元的盈餘,胡佛不像現在的總統們對政府財政赤字有極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他擔心他當幾年總統把政府搞破產了怎麼辦?所以這些基建投入,他是小心謹慎,畏手畏腳的。
在1932年大蕭條最嚴重的時候,這哥們兒甚至提出增加某種稅收,來保障政府收支平衡。結果是第二招用得不徹底,好像作用也不是很大。
胡佛的問題是,他是自由資本主義理論的擁護者,在他看來,政府就是保障個人自由和公民機會均等,而資本主義經濟,一定是由它內部的規律調節的,政府千萬不要插手,亂插手會把事情搞得更糟。
救濟的人們
至於1929年的這場危機,也不過是一次普通的、規律性的危機,鬧這麼大,跟美國沒關係,完全是因為國外的經濟環境惡劣,所以,美國人不要被外國搞亂了陣腳。
第三招:其實在1929年之前,美國農業就率先出現了過剩的危機,當時有人提出,可以考慮由政府主持將農產品向國外傾銷,國內由政府控制農產品的生產種類和生產規模,以平穩價格。當時的柯立芝政府裡,胡佛儼然已經是核心,他聽著不滿,當時就否決了,他認為這種做法是他最恨的社會主義,絕對不能縱容。
到他主持白宮時,農業不景氣可是必須直面解決的大問題了,因為中西部的選民已經明顯對他不滿了。於是,胡佛提出了一項「農業直銷法」:聯邦政府設個農業局,把主要的農產品生產者組織起來,拔5億政府基金,購買過剩農產品,保障產品的價格,為了美國本地的農產品價格不受外來產品的影響,再提高一些農產品的關稅。
這個辦法想法是好的,但結果是愚蠢的。本來農場主種了一茬小麥,發現賣不出去了,下一季他自然轉向種植玉米了。可如果小麥種出來,橫豎有人收購,我幹嘛轉種玉米啊!結果是小麥過剩就會一直過剩,堆滿了聯邦農業局的倉庫。
失業大軍
而保護性關稅更是害人,你不準別人的大米進來,人家會接受你的小麥?很快5億資金就不夠用了,沒錢再收購小麥了,這招又失敗了.
第四招:到了1931年,胡佛的支持率降到冰點,偏偏這哥們兒還天天跑出來,在報紙廣播上號召全體國民要相信政府,要情緒穩定。
美國人的樂觀天性於是都發洩在胡佛身上了,沒有住處的流浪漢在公園和野地裡宿營,身上蓋著些舊報紙,被稱為「胡佛毯」;用薄鐵皮、碎木板、爛樹枝搭建的住所被稱為「胡佛村」;當有人想搭順風車,會寫個牌子:「你要是敢不搭我一程,我就給胡佛投票」。
帳篷
不管怎麼窘迫,胡佛總是有無數個自信,他始終不認為美國本身有什麼問題,他認為根本問題在於:歐洲欠美國的債,利滾利還不清,美國一中止貸款,歐洲銀行就連串倒閉,他們就紛紛從美國搬走黃金儲備,而為了還錢,他們還不斷地拋售美國股票。
針對這個結論,胡佛又出了一招:歐洲各國向德國和奧匈帝國要求的戰爭賠款和他們的戰爭貸款,都可以延長一年的期限,給大家一個休整的機會。可惜這招太遲了,歐洲的危機已經產生,這一年的休整,沒幫上忙。
第五招:到了1931年底,危機還在繼續,似乎是深不見底。胡佛發出最後一招:政府成立「復興金融公司」,類似於國家開發銀行。為要倒閉的銀行、大企業、大型商業團體提供政府貸款,為地方政府的基建項目注資,建立貧困救濟基金。
這個計劃一看就會失敗,因為政府貸款不可能隨便發放,肯定需要抵押,能獲得政府貸款的,還是大銀行和大企業,那些無望的可能沒有償還能力的企業,是得不到任何關照的,對漫及全社會的經濟崩潰,這幾乎是杯水車薪。
失業大軍
而這個「復興金融公司」自己本身,需要小心維持穩健的財務操作,不能把自己搞破產了,以致對地方基建和貧困救濟的投入小裡小氣,幾乎看不到效果。
到1932年,胡佛所有的招數,都沒能讓經濟危機得到任何緩解,他本人的支持率都快接近負數了,這樣大的危機,一定會引發社會動蕩,尤其是惡性群體事件。
話說1924年,美國政府通過了一項撥款法案,給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老兵,每人1000美元的補償金,這在當時也是一筆不小的數額,但是這筆錢,要從1945年開始支付。
1932年,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一戰」老兵們,想到政府還欠自己這麼一筆錢,就組織了25000人到華盛頓請願,希望政府提前支付,幫助他們度過眼下的困境,這就是老兵維權了。
老兵大營
胡佛正為他任內巨大的政府赤字鬧心呢,怎麼會答應提前給錢呢,被拒絕後,部分退伍老兵留在華盛頓,搭起了窩棚,組建了簡易的「胡佛村」,預備跟政府耗一陣。反正回家也是缺吃少穿,到哪裡都是一樣。因為這些人當年都是美國遠徵軍,如今成了盲流,這次就叫「補償金遠徵軍」!
總統每天夠煩的了,打開窗戶還要面對這麼一幫子搗亂分子,要知道白宮是沒有圍牆的,作為中情局出身的總統,他本能地認為這是國內左翼勢力挑起的,一項針對他本人和美國政府的惡性挑釁行動,這個陰謀論就來了。事件一被定性,對於那些衣裳破敗、生活狼狽的老兵和家屬,胡佛開始維穩了。
先是派警察維持秩序,布設了屏障,那知道警察不給力,因為這幫人大多數也是退役軍人,下不了狠手。後來就一不做,二不休,上軍隊彈壓吧。
陸軍參謀長麥克阿瑟將軍和副將艾森豪親自部署、親自指揮,派出第三騎兵團少校喬治·巴頓,進攻「補償金遠徵軍」,能對自己的戰友下狠手的都不是普通人,他們都是美國二戰時的名將啊!
火燒連營
人類從記錄歷史開始就知道粉飾和竄改歷史,儘管美國是全世界公認的民主國家,在這方面的水平自然也不差。
這場美國現役軍隊對美國退伍老兵的維穩行動,美國歷史倒是沒有迴避,因為這麼大的一件事,想徹底從歷史記錄上刪除,未免太輕率了。最聰明的辦法就是,弄很多陰謀論來混淆視聽,其暴力等級、傷害程度、傷亡人數,都算是美國現代歷史上一個璦昧不清的話題。
麥克阿瑟火燒連營,將「補償金遠徵軍」在華盛頓的「胡佛村」燒了乾淨,這件事倒是公認存在的,中間是不是如傳說中的,對無辜家屬包括孩子使用過刺刀之類的東西,就真不容易追究了,這個場面有點刺激。
至於事件是不是左翼共產主義分子在華盛頓策劃的活動,更不用研究了,反正不管胡佛怎麼解釋,也挽救不了自己的政治危機和共和黨的頹敗。1932年,美國人用選票把胡佛趕下了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