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同,不相為謀,我們只找到與自己同頻的人

2020-12-17 馬桂莉講創業

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孔子說:「可以和他一同學習的人,未必可以和他走共同的道路;可以和他走共同的道路,未必可以和他事事依禮而行;可以和他事事依禮而行,未必可以和他一起變通靈活處事。」

結合商業解讀, 就比如我們早期創業,很多的老闆會找自己的親戚朋友,甚至發小一起幹,剛開始大家都熱血沸騰,豪情萬丈,但是當公司有了一定的起色,各自腰包越來越鼓的時候,慢慢一些人就會偏離主航道,有些人追求名,有些人追逐利,還有些人甚至於利慾薰心幹出一些違法亂紀違背道義之事來,當然也有一些人一直在正義這條道上行走。還有一些曾經一起打江山的人到一定的時候衣食無憂的時候開始停止進步,安於現狀,或者倚老賣老,跟不上公司發展的進程,這樣的人即使曾經立下過汗馬功勞,老闆也應該快刀斬亂麻勸退,當然,如果您念及舊情或者曾經的功勳可以給他一筆養老安家費,一來安心,二來讓下屬看到老闆的格局。

同樣我們在招聘選用育人的時候也一樣,有的人是僅僅是為了金錢而來,他們還停留在追求溫飽這個基礎層面,那麼這樣的員工我們只能短暫的使用放在一些基礎崗位上,這些人您是沒有辦法和他們談道義談企業文化價值觀的。而真正的中層以上的管理幹部,我們在招聘提拔的時候就更多的考慮其和企業的價值觀是否等同,是否認可我們的文化,沒有這個做基礎,即使在一起也走不了長遠,馬雲的十八般羅漢能一直一起走下去,雖然其中也遇到過很多的溝溝坎坎,但是他們的價值觀等同道義相交,在這個基礎之上很多的問題和衝突都可以克服,所以選拔幹部核心管理層,我們更多要求的是否與公司的文化相契合,擁有正確的價值觀,不然,也只能是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再說到我們做講師去招學員,為什麼一直要強調走正道,負責任,心中有別人,交以道,結以禮,近者悅遠者來這樣的價值觀和理念,也是為了篩選真正能認可我們的人,而不是僅僅是衝著學個什麼方法賺多少錢而來的,如果認可不了這個,即使他們來了,學到了,慢慢也會走偏,同樣都在這裡學習,有的人可以成佛,有的人卻會成魔,這就是價值觀取向的不同。同樣一把劍,有人可以斬妖除摩,有的人卻拿去禍國殃民。故道不同,不相為謀。我們學習和踐行儒家思想,是為了找到真正同頻的人,大家在一起進步學習,為人為己積德行善,恩澤天下。

我們的使命是:讓天下沒有難創的業,把儒家思想與陳昌文方法普及給中國的10億人。我們是高端的社交圈子,是營銷界,企業家的終點站。

相關焦點

  • 道不同不相為謀VS道不同也能相謀:如何與利益不同的人合作
    《論語》中有句話叫「道不同,不相為謀。」意思是,意見或志趣不同的人,不能在一起共事。縱觀歷史,我們能找到很多道不同不相為謀的事例。有的是政治觀念不同,不能合作共處,比如伯夷不食周粟,餓死在首陽山;有的是學術主張不同,針鋒相對,比如儒家和道家的地位之變;有些則是因為宗教信仰等不同,衝突不斷……小到個人,大到種族,都會尋求三觀一致、利益一致的人合作前行。那麼,道不同真的不能同謀嗎?近期看的一本書給了我明確的答案。
  • 道不同不相為謀,志不同不相為友
    其實現代人愛說的「三觀不合」,古人也深有體會,並且也發明了專有句子來概括這種情況,接下來我就來說說古人口中的「三觀不合」:「道不同,不相為謀。」出自《論語·衛靈公》。簡單地翻譯這句話就是「人生道路不同的人,就不要一起謀劃將來了」。道不同,指人生價值觀不同。論語中最初指的是君子和小人之別。走著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謀劃。志趣不同的人就無法共事。所謂「人各有志,不能強勉。」
  • 「道不同不相為謀,志不同不相為友」是什麼意思
    「道不同不相為謀,志不同不相為友」是什麼意思?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志不同不相為友,本意是:人生理念和志向不同的人,不能跟他一起相互謀劃,也不能成為朋友。跟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意思差不多,只不過是更具體一些。放到戀愛婚姻家庭情感經營方面來說,就是所謂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一致,戀愛結婚成家過日子的目標誌向不一樣的人,不能搞到一起,也不能做朋友,包括做哥們和做閨蜜。
  • 道不同,不相為謀? 那要看是「事道」,還是「人道」
    也許很多人一聽「道」這個字,就覺得高大上,夠不著,覺得自己忙著掙錢過日子都還來不及,哪有時間和心情談論什麼「道」。其實,即使是掙錢過日子,也是在「道」上,不管我們談不談。 所以,「道不同,不相為謀」,到底說的是大道,還是小道?如果,「道不同,不相為謀」說的是小道,那麼——在企業裡,個人觀點不同的分一派,到處是小山頭;在生活中,興趣愛好不同的為一撮,到處是小圈子;在家庭中,性格不同以自我為中心,無法和諧相處。
  • 道不同不相為謀,亦各從其志也
    當一個人向他人述說想法的時候,會有人報以鄙視,我們都經歷過。我不知道那些非議的起源是什麼,但內心總是有傷痕的,傷痕多了,自己也就把自己淹沒了。一個很好的哥們兒為人開朗,和誰都能打成一片,也挺有想法,一有想法就會和他人說說,他的朋友圈雜,各色人都有,都會給他的想法提建議不管是否有過經驗,最後總結一下,說他想法能實現的寥寥無幾,後來他就沒有想法了,人云亦云,成了他朋友圈中的一員。
  • 鬼谷子:道不同不相為謀,教你三招絕學分辨出志同道合的朋友
    道不同不相為謀其實是非常狹隘的觀點,孔子最初提出此言的年代,正是中國百家爭鳴的時期,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縱橫家等各學術流派各行其道。就是聖賢也受歷史的局限性,互相排斥對方的學術思想,而缺乏博採眾長的格局,才提出各行其道的主張。
  • 道不同,不相為謀,和則交,不合則分
    人的一生,難免會遇見形形色色、各種各樣的人。人海茫茫,總會有人成為我們的朋友,成為我們的愛人,但是,也總會有人,成為我們的陌路人,亦或是成為我們討厭的人,或者成為我們的敵人。然而,對於這一路走來,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無論是哪一種人,雙方的關係都是不可強求的,更不可勉強在一起,道不同,不相為謀,和則交,不合則分。擁有的時候,一定要珍惜;失去的時候,要及時放手。人生就是分分合合,聚聚散散,也許每一次遇見,冥冥之中都註定了或深或淺的緣。
  • 道不同不相為謀!
    相信沒有哪個人會願意總是讓自己的「熱臉」去貼別人的「冷屁股」,雖然我們常常說要尊重別人,但是尊重也是相互的,如果只是你當方面的尊重,這不叫尊重,這叫屈辱,是恥辱。一個人看不起你的3大表現,趁早遠離他!道不同不相為謀!
  • 道不同不相為謀 只有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才能走的更加長遠
    俗話說:「道不同,不相為謀」回想一下,自己最近在和誰一起玩呢?當然這種玩,不是指和誰在一起談戀愛,和誰在一起逛街。而是和誰在一起共事,和誰一起面對事情。大多是集體活動。上 班的時候,是不是人人都會羨慕那些能力又好職位高的人呢?
  • 道不同不相為謀,你的志向非我,可望不可及,我願意愛到耽誤自己
    瓊瑤阿姨會講那些看似不可能真實的故事而現在到了尷尬的年紀我才發現其實真正的生活比那些還要狗血你真心的想愛一個人還沒,等到表白可能就已經放棄了我真的很羨慕那些電視劇裡邊可以勇敢一次的人他們做到了我想做而又不敢做的事情儘管死纏爛打
  • 道不同不相為謀,不與三觀不合之人多說半句話!
    俗話說:「道不同不相為謀,志不同不相為友"。在現實生活中,跟三觀不合的人說多半句話,都是在浪費唇舌,還會給自己帶來負面情緒影響,平白增堵,遇到這種與你三觀不合的人就趕緊遠離他們吧!否則難受的是你自己。1.我們常說"三觀"不合,也就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一樣。那麼什麼樣的情況下屬於三觀不合?我喜歡逛街買東西,而你喜歡宅在家裡打遊戲,這是三觀不合?這不是,為什麼呢?三觀不合是比如我喜歡旅遊,你喜歡運動,你說旅遊有什麼好玩的,又累,還浪費錢,有時間運動運動就好了,何必浪費那個時間金錢去旅遊呢!
  • 蘇中思辨力表達力大挑戰:道不同亦相為謀or不相為謀?
    >A組:在當下,蘇州中學應該/不應該實行封閉式管理B組:在未來,線上教育/線下教育會成為主流兩輪比賽後,高一11班、高一1班、高一14班和高一10班脫穎而出,半決賽賽制更換,採用同題雙持的方法,每個班級代表隊都要進行兩輪比賽,分別持正方和反方。
  • 《論語》21則,君子固窮,當仁不讓,有教無類,道不同不相為謀
    釋義:人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會有近前的憂患。8、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釋義:多責備自己而少責備別人,就可以避免別人怨恨。這就是「嚴於律己,寬以待人」。10、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釋義:君子求之於自己,小人求之於他人。11、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釋義:君子不憑一個人的言語而舉薦他,也不因為一個人的人品不好而廢棄他所有的話。
  • 昔日「鐵三角」已土崩瓦解,是道不同不相為謀嗎?聽李保田如何說
    是啊,假如一個演員始終在一個角色上「啃老本」(特型演員除外),那麼久而久之觀眾也會覺得看之無味,興趣索然,既然自己已經把劉羅鍋成功塑造了,又有什麼必要再重複作業呢?李保田老師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李保田沒有繼續躺在「功勞簿」上,更沒有再續接有關劉墉的任何劇本。這種對藝術的追求標準和態度難道不值得一些演藝明星去深思、學習並借鑑嗎?
  • 黃家駒去世後,beyond難再聚,黃家強直言和黃貫中道不同不相為謀
    許多的粉絲留言非常的想念這個樂隊,希望他們能夠儘快重聚,給大家帶來更好的音樂作品,還有粉絲直接在下面留言讓黃家強儘快和黃貫中重聚,不過隨後黃家強的回覆也是讓人大失所望,他在回覆中直接說道:道不同不相為謀!
  • 很走心的經典句子,道不同不相為謀,你討厭我,我也未必喜歡你
    一 * 人生哪有事事如意,生活哪有樣樣順心,不和別人較真,因為不值得;不和自己較真,因為傷不起。二 * 道不同不相為謀,你討厭我,我也未必喜歡你。各走各的人豈不是更瀟灑?何必咄咄逼人費了口舌也討人嫌。你閒得慌,我可沒空陪你。
  • 道不同,何以相處
    有一句耳熟能詳的「子曰」,是「道不同,不相為謀」。可不是嗎,當年的革命先輩志同道合,才能為了一個共同目標走到一起,創建了面貌一新的中國。改革開放,沒有對歷史經驗、國內外形勢認知一致的同道者全力以赴,今日的輝煌成就難以想像。不爭論,你說你的,我幹我的,不把時間浪費在無謂的爭論上,也算是不相為謀吧。
  • 老子的怪誕與孔子的全勝,道不同不相為謀(天之篇)雷天大壯易
    文/雷天大壯易據記載,老子為孔子的老師,但其文化思想相去甚遠,本文就講一講你可能並不完全明白的,這兩位聖人之間的「道不同,不相為謀」。老子、孔子兩位年齡相差不大,相傳老子比孔子大20歲左右。兩人所在朝代是周代、春秋時期。
  • 有道溝通 同頻青春——象山縣開展青春健康溝通之道家長培訓活動
    近日,象山縣計生協會和丹城實驗初中聯合開展「有道溝通 同頻青春」青春健康溝通之道家長培訓活動。活動特邀中國計生協青春健康培訓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張瑋璟分主題進行教學。我覺得我們家長與孩子同頻才能更好地相處和溝通。」培訓後一位家長分享了自己的體會。本次家長培訓活動助推了家校合作,是學校踐行健康教育理念的有效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