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道不同不相為謀,教你三招絕學分辨出志同道合的朋友

2020-12-11 人生處世大智慧

道不同不相為謀其實是非常狹隘的觀點,孔子最初提出此言的年代,正是中國百家爭鳴的時期,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縱橫家等各學術流派各行其道。就是聖賢也受歷史的局限性,互相排斥對方的學術思想,而缺乏博採眾長的格局,才提出各行其道的主張。

從哲學的角度來看,此言具有局限性,但是在人際交往的應用中,卻具備一定的道理。用鬼谷子的處世哲學重新理解,我們就能發現:人各有志,志向不同的人難以共事,古今皆適用。價值觀不同的人,彼此之間不認同對方的看法,無法形成有效商討,一起做事只會互相牽制,無法形成合力。我肯先來看古代的一個事例。

一、

東漢時期的管寧與華歆是同窗摯友,兩人打掃庭院的時候,在草叢中發現一塊金子,管寧視而不見,棄之如敝履,繼續勞作;華歆看到金子欣喜若狂,馬上撿起收藏起來。

割席斷交

兩人經常一起同案讀書,當窗外傳來達官顯貴乘車路過時鳴鑼開道的聲音,管寧視若無睹,繼續刻苦攻讀;華歆卻總是跑去看熱鬧,對權勢富貴非常羨慕。經過很多類似的事情,管寧覺得華歆與自己並非志同道合的朋友,就割席斷交。

儘管現在人看來管寧太過於迂腐,但是卻用行動詮釋出道不同不相為謀的內涵。

二、

雖然現在社會日新月異,人與人之間本身各有長短,各有優勢,我們的社會關係日益密切,更倡導人與人之間合作共贏,求同存異。但是選擇長期穩定的合作夥伴時,「道不同不相為謀」這句話仍能給我們提供借鑑和幫助。

你的人生能走多遠多高,取決於你與誰同行!如果你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合作夥伴,就能夠如虎添翼,事半功倍;如果合作的雙方或多方各有盤算,只為自己的利益著想,必然成為彼此的羈絆。

劉關張結義開創大業

三、

在現代商業化運營的創業團隊中,需要大家各自發揮所長,完成屬於自己的使命。團隊的戰鬥力反應在合作夥伴之間的團結、信任和各司其職之上。只有擺脫掉目光短淺的勾心鬥角,共同關注長遠發展和長期利益,這樣的合作關係才難能可貴。今天就與大家分享三條辨別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標準:

① 大家有共同的理想和目標,能夠在願景上達成一致的意見;基於利益的合作以利合又以利敗,不可長久。

② 大家對彼此做事的方法互相認同。不同價值觀的人可能有同樣的目標,但真正可貴的是做事方法也相同,這才代表價值觀一致。這樣的合作才是健康有效的合作,能夠形成1+1>2的效果,而不是簡單的技能組合。

曹操司馬懿合作

③ 真正志同道合的人也並不一定永遠捆綁在一起。有些人保持著密切的聯繫,但從來不會推心置腹說心裡話;而有些人,一見如故,能夠彼此分享隱秘,這樣的友誼才值得珍貴。我們雖然天各一方,但彼此肝膽相照,你若有難,我必相幫,人生得此知己足矣。

相關焦點

  • 鬼谷子處世絕學:短短三句話,教你成為一個會說話的人!
    鬼谷子處世絕學:短短三句話,教你成為一個會說話的人!
  • 鬼谷子教你一招處世絕學:見高人,要高明;遇小人,要精明
    而在這之前,向來神秘的鬼谷子其實早已參透這些處世之理,還將其撰寫成書用於警示後人。這也就是鬼谷子捭闔之術的精妙所在。為人處事,講究合情合理。對什麼人說什麼話,做事也一樣,在聰明人面前一定要顯出你的高明,覺得與你相處是種樂趣,反之「話不投機半句多」這個道理應該都懂。而在人品不好的人面前,要顯露的是精明而非高明。因為跟這種人打交道,高明只會被誤認為是過分虛偽。
  • 「道不同不相為謀,志不同不相為友」是什麼意思
    「道不同不相為謀,志不同不相為友」是什麼意思?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志不同不相為友,本意是:人生理念和志向不同的人,不能跟他一起相互謀劃,也不能成為朋友。跟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意思差不多,只不過是更具體一些。放到戀愛婚姻家庭情感經營方面來說,就是所謂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一致,戀愛結婚成家過日子的目標誌向不一樣的人,不能搞到一起,也不能做朋友,包括做哥們和做閨蜜。
  • 鬼谷子:銘記這三句口訣,教你分辨朋友是否真心,遠離小人!
    鬼谷子是春秋戰國時期一代奇才,他教出了四個弟子,每個都十分有才華都是獨當一面的存在。其中鬼谷子對於人性的探究極為深入,如若能夠理解一點他的識人術,任何小人在你面前都無所遁形。銘記這三句口訣,即可分辨朋友好壞,遠離身邊小人。
  • 道不同不相為謀 只有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才能走的更加長遠
    俗話說:「道不同,不相為謀」回想一下,自己最近在和誰一起玩呢?當然這種玩,不是指和誰在一起談戀愛,和誰在一起逛街。而是和誰在一起共事,和誰一起面對事情。大多是集體活動。上 班的時候,是不是人人都會羨慕那些能力又好職位高的人呢?
  • 道不同不相為謀,志不同不相為友
    《經典必讀:名校長的16條管理之道》我們現在的人和別人交往一不順心,就會迫切地安排上一頂「三觀不合」的帽子,以求篩選朋友後達到心安理得的狀態,「三觀不合」之所以會流行起來,還是因為這種說法對大家都很溫和,它不強調誰對誰錯,只是大家的想法不同罷了,說起來也是瀟灑的姿態,不執拗於一段不合適的關係。
  • 老實人不善交際,讀懂鬼谷子的三句話,讓你做個「圓滑」之人
    鬼谷子作為千古謀聖,在兵法、處世、謀略上皆有很高的造詣。戰國時期著名的孫臏、蘇秦、龐涓等人都是他的弟子。而在與人交際上,鬼谷子認為人不能「太老實」,對待不同的人應該要有不同的交往方式,方能在生活中立於不敗之地。讀懂鬼谷子的這三句話,讓我們在保留忠厚誠實的情況下,做個「圓滑」之人。
  • 鬼谷子:為人處世三條至理名言,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戰國時期,思想家鬼谷子,在他的著作《鬼谷子》中,提到處世的三條準則,幫助你在如今的社會中,更好地生存:一、左右逢源,巧妙生存鬼谷子認為,一個左右逢源的人,可以藉助多方力量,不斷走向成功。左右逢源,原本的意思,是指一個人有廣博的學識,面對任何事情,都能做到從容應對,毫不費力,在鬼谷子這裡,指的是,一種處世之道,一個人功夫到家,做事就可以得心應手,順利無障礙。一個左右逢源的人,能與各處搞好關係,在如今的社會,多一份關係,便多一份人脈,在社會上做事,也能順利許多,如此一來,做事很難不成功。
  • 道不同不相為謀,亦各從其志也
    一個很好的哥們兒為人開朗,和誰都能打成一片,也挺有想法,一有想法就會和他人說說,他的朋友圈雜,各色人都有,都會給他的想法提建議不管是否有過經驗,最後總結一下,說他想法能實現的寥寥無幾,後來他就沒有想法了,人云亦云,成了他朋友圈中的一員。
  • 鬼谷子教你一招老實人的處世絕學:寬厚做人,圓滑做事
    很多人對鬼谷子的權謀智慧之術懷有深深誤解,往往認為這就是陰謀詭計的學說,專司坑蒙拐騙,教人學壞,多學無益。其實謀略之術跟其他學術理論一樣,不過是為我們思考和解決現實問題提供一種思路和方法。鬼谷子並沒有教人做壞事,而是讓我們明辨是非、分析因果、成就自我,每個人用之解決不同的問題,就出現不同的結果。客觀的說,它在世界觀方面講求實用主義,講求名利與進取,而在方法上則講求順應時勢,知權善變。
  • 鬼谷子處世絕學:人際交往中,記住三句口訣,路會越走越寬!
    導讀:鬼谷子所有絕學,都是建立在人際交往的基礎上,倘若人與人之間不需要任何來往,鬼谷子絕學也毫無用武之地。無論是身處戰國亂世的鬼谷子,還是身處和平年代的我們,都需要時時刻刻與人打交道,與人進行正常的人際交往,所以這就是為何越來越多現代人研究鬼谷子的原因。
  • 一個人看不起你的3大表現,趁早遠離他!道不同不相為謀!
    相信沒有哪個人會願意總是讓自己的「熱臉」去貼別人的「冷屁股」,雖然我們常常說要尊重別人,但是尊重也是相互的,如果只是你當方面的尊重,這不叫尊重,這叫屈辱,是恥辱。一個人看不起你的3大表現,趁早遠離他!道不同不相為謀!
  • 鬼谷子:老實人嘴笨,不會說話怎麼辦?教你三招,讓你能說會道
    據理力爭地說道:為官之道最重要的是「廉」「勤」「明」三字,我曾國藩決不是結黨營私之輩!確實,慈禧派人在肅順家裡查到很多的私人書信,但就是沒有曾國藩寫的。慈禧因此十分感嘆,稱讚曾國藩為第一正人。曾國藩還為肅順惋惜道:此冤獄也,自壞長城矣。
  • 看了鬼谷子這三招,讓你出口成章
    如今提到鬼谷子,大家都知道這個人在歷史上是非常傳奇的人物,他時戰國人,是縱橫家的創始人,包括寫出《孫子兵法》的孫臏,還有蘇秦都曾是他的學生。他門下的學生遍布各地,很多都建立了不朽的功業。鬼谷子的謀略與識人之術都非常厲害。
  • 致道絕學:知道一個人的出生年月日時,如何排出八字?
    唐朝時期,李虛中把一個人的出生年月日按天幹、地支排出三柱六字來推測一個人的命運。到了北宋時期,徐子平把李虛中的三柱六字再添加上時辰演進為四柱八字,這種以日幹為中心,旺衰平衡為根本,正五行生剋制化為方法的預測體系一直影響人們至今。
  • 鬼谷子教你一招鉗心術,提升口才,嘴笨的人也能好好說話!
    你沒看錯,魯迅居然說鬼谷子是個很實在的老實人。他會不會是在反諷,說反話呢?其實不是。他把原因說的清清楚楚:「他還該說得吞吞吐吐些;或者自己不說,而鉤出別人來說;或者並不必鉤出別人來說,而自己永遠闊不可言。」我們來做一道閱讀理解題,魯迅在說啥?
  • 道不同,不相為謀,我們只找到與自己同頻的人
    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孔子說:「可以和他一同學習的人,未必可以和他走共同的道路;可以和他走共同的道路,未必可以和他事事依禮而行;可以和他事事依禮而行,未必可以和他一起變通靈活處事。」
  • 道不同不相為謀VS道不同也能相謀:如何與利益不同的人合作
    《論語》中有句話叫「道不同,不相為謀。」意思是,意見或志趣不同的人,不能在一起共事。縱觀歷史,我們能找到很多道不同不相為謀的事例。有的是政治觀念不同,不能合作共處,比如伯夷不食周粟,餓死在首陽山;有的是學術主張不同,針鋒相對,比如儒家和道家的地位之變;有些則是因為宗教信仰等不同,衝突不斷……小到個人,大到種族,都會尋求三觀一致、利益一致的人合作前行。那麼,道不同真的不能同謀嗎?近期看的一本書給了我明確的答案。
  • 鬼谷子絕學:人到中年不善交際?熟記3句口訣,你也可以左右逢源
    作為蘇秦張儀老師的鬼谷子老先生,在這方面也是不遑多讓,更為重要的是,他總結了許多勸世良言,與人生口訣,我們要是能夠熟記於心,並且時時提醒自己,那麼就能夠在人生的舞臺上左右逢源。鬼谷子絕學:人到中年不善交際?
  • 鬼谷子:做人不能太老實,教你4招離間計,反客為主,做精明人
    不少人都因為一瞬間的抉擇而改變命運,而謀略之道正是教人們迅速敏捷地在一瞬間做出抉擇。鬼谷子曾根據自己的經驗和觀察到的周遭人的經驗寫出了四條離間方法,分別是因見,內間,生間和反間。鬼谷子的4招離間計,學會之後,隨時反客為主一、因間鬼谷子認為的因間,是利用敵人的人員來為自己左右,趁虛而入,突破防線。這種方式早前在《孫子兵法》中也有過記錄。但在鬼谷子的講述中,他認為人們不是要抓住趁虛而入的重點,而是抓住為自己所用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