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便秘、拉肚子、脹氣哭鬧、腸絞痛​,常見的腸道護理問題看這

2020-11-02 家玥月嫂

01、寶寶便秘

大便是孩子健康的晴雨表,有些寶媽看著寶寶幾天不大便,心裡就很著急:寶寶是不是便秘了?該怎麼辦?

其實,很多時候,寶寶幾天不排便,不一定是便秘的表現。

便秘的真正表現,是排便費力、大便乾結,只有這2種條件都符合,孩子才是便秘了。

而排便間隔時間的長短,並不應該成為判斷標準。

有些寶寶的消化吸收能力比較好,能充分吸收母乳,因此,每天產生的食物殘渣少,不足以刺激排便,出現幾天排便1次的情況也是正常的。

如果寶寶真的是便秘,可以這樣做:

如果發現寶寶排便費力,憋得眼睛都紅紅的,拉出來的大便又幹又硬,就要及時帶孩子去看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此外,還可以通過推拿的方法來進行輔助治療。

① 順時針按摩寶寶的肚子

② 下推七節骨2分鐘

七節骨位於寶寶背部正中線,由腰部的最低點的凹陷處,到尾脊骨。

手法:讓寶寶俯臥,用拇指或中間三指,自上向下,從寶寶腰部最低點的凹陷處推至尾脊骨,約一秒鐘推一下,共推2分鐘,100-300次。

③ 揉魚尾骨2分鐘

魚尾骨在尾椎骨最末端,寶寶小屁股的凹槽內。

手法:讓寶寶俯臥,用手頂住寶寶尾骨最下端,往上方向按揉,力度適中,一次約按揉1秒,共揉2分鐘,100-300次。

02、寶寶腹瀉

另外一個常見的腸道問題就是腹瀉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拉肚子。

不過,有些寶媽對腹瀉的認識也存在一定的誤區,認為有寶寶大便偏稀或者拉的次數多,就是腹瀉,這其實是不正確的。

腹瀉有兩個典型的標準,一是大便性狀的改變,另一個是排便的頻率增加。

我們可以舉個例子,比如孩子原來大便基本成型,現在突然變成稀水便了;原來每天大便1次,突然增加到3~5次了,這才說明出現了腹瀉。

當然,如果孩子還同時有哭鬧、飲食或睡眠不好,就更能確定是腹瀉了。

當孩子出現腹瀉時,應該這樣護理:

① 通過飲食調節

母乳餵養的寶寶,要繼續堅持母乳餵養,採取少量多次的餵養方式;

配方奶餵養的寶寶,可先少量的稀釋牛奶進行餵養,逐步增加至全奶;

6月齡以上的寶寶,可選擇較為清淡的流質輔食(如米湯、稀飯等)進行餵養,由少到多,慢慢過渡到正常飲食。

此外還要注意給寶寶補水 ,避免出現脫水的情況。

② 臀部護理

寶寶拉肚子後,最好用淋浴的方式衝洗乾淨,並用毛巾吸乾水分,抹上護臀膏,保持臀部的乾燥,避免紅屁屁找上門。

③ 個人及物品清潔

寶媽們在護理寶寶前後,都要認真清潔雙手;對於寶寶的個人用品,也要清潔乾淨並且消毒,以防交叉感染。

此外,還要及時記錄寶寶便便的情況,包括次數、顏色、性狀等,如果後續需要就醫,能方便醫生更好地判斷寶寶的病情。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寶寶腹瀉情況嚴重,出現以下症狀時,就需要及時就醫:

腹瀉超過一周還未痊癒;

腹瀉次數多,達到一天10次以上且拉出來的都是水,或糞便帶血;

不能正常進食,不肯喝水或難以餵水,體重下降,並頻繁嘔吐;

持續發熱,目光呆滯,呼吸急促或意識處於半模糊狀態,四肢發冷;

出現脫水症狀,如明顯口渴、眼窩凹陷、尿量減少等;

6月齡以下寶寶,早產兒,患有肺炎、敗血症、尿路感染和中耳炎等的寶寶,在出現腹瀉後應及時就醫。

03、腸脹氣和腸絞痛

腸脹氣和腸絞痛也是比較常見的腸道問題,通常表現為:

在熟睡中哭鬧驚醒或突然哭鬧地比較頻繁

腹部鼓脹

愛打嗝打嗝放屁等

而引起腸脹氣或腸絞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個:

① 孩子發育不完全

6月齡以內的孩子,他的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健全,大腦對消化道控制得不好,導致整個腸道有的地方蠕動快,有的地方蠕動慢,這種不同的蠕動頻率,會造成腸道之間互相牽拉引起腸脹氣或腸絞痛。

② 餵養的方式不當

不恰當的餵養方式,會讓孩子在吃奶時吞入過多空氣,就會導致腸脹氣或腸絞痛的發生。

③ 乳糖不耐受

這種情況通常出現在孩子腹瀉後。

孩子腹瀉時,小腸黏膜會出現損傷,從而會影響乳糖酶分泌,此時,乳糖沒有被小腸充分分解,就直接進入大腸,進而發酵產生氣體,導致孩子出現了腸脹氣或腸絞痛。

當寶寶出現腸脹氣或腸絞痛時,可以這樣護理:

① 餵奶時避免寶寶吞入空氣

吃母乳的寶寶,每次餵奶時,讓寶寶連同乳暈一起含住;

瓶餵的寶寶,吃奶時不要讓奶嘴中留有空氣。

無論是哪種餵奶方式,每次給寶寶吃完奶,都要拍嗝,這樣可以防止因吸入過多空氣而造成的腸脹氣。

② 注意保暖

平時要注意給寶寶做好保暖工作,不要讓小肚子著涼,可以戴那種護肚圍兜。

③ 做排氣操

以寶寶肚臍為中心,延順時針的方向輕輕按摩寶寶的小肚子,這個動作有助於活動腸道並且排出腸道內的氣體。

④ 飛機抱

這個動作對於緩解腸脹氣和腸絞痛非常有效:

將寶寶身體朝下、面朝外,放在我們的前臂上,頭枕在我們的肘彎裡,身體靠在我們身上,輕輕搖晃。

飛機抱可以在餵奶30分鐘後進行,動作的幅度不要太大,以免嚇到寶寶。

相關焦點

  • 寶寶便秘、拉肚子、脹氣哭鬧、腸絞痛,常見的腸道護理問題看這
    便秘的真正表現,是排便費力、大便乾結,只有這2種條件都符合,孩子才是便秘了。而排便間隔時間的長短,並不應該成為判斷標準。有些寶寶的消化吸收能力比較好,能充分吸收母乳,因此,每天產生的食物殘渣少,不足以刺激排便,出現幾天排便1次的情況也是正常的。
  • 寶寶便秘、拉肚子、脹氣哭鬧、腸絞痛 ,常見的腸道護理問題在這裡!
    便秘的真正表現,是排便費力、大便乾結,只有這2種條件都符合,孩子才是便秘了。 而排便間隔時間的長短,並不應該成為判斷標準。 有些寶寶的消化吸收能力比較好,能充分吸收母乳,因此,每天產生的食物殘渣少,不足以刺激排便,出現幾天排便1次的情況也是正常的。
  • 寶寶脹氣、便秘、腸絞痛,這9個按摩方法很管用(附圖)
    新生兒常常會出現肚子痛、脹氣、便秘、腸絞痛等腸胃不適的現象,而且當寶寶出現這些不適時,家長還傻傻的分不清楚狀況,不知道寶寶發生了什麼事兒,下面先為新手爸媽普及一下脹氣、便秘和腸絞痛的表現,最後介紹9招緩解的按摩手法,附圖哦~簡單易學。腸脹氣:寶寶出現這些症狀可能是腸脹氣了!
  • 寶寶脹氣、便秘、腸絞痛,這9個按摩方法很管用(附圖)
    新生兒常常會出現肚子痛、脹氣、便秘、腸絞痛等腸胃不適的現象,而且當寶寶出現這些不適時,家長還傻傻的分不清楚狀況,不知道寶寶發生了什麼事兒,下面先為新手爸媽普及一下脹氣、便秘和腸絞痛的表現,最後介紹9招緩解的按摩手法,附圖哦~簡單易學。
  • 寶寶肚子脹氣哭鬧怎麼辦?腸絞痛的原因是什麼?
    寶寶肚子脹氣哭鬧是新手爸媽最常見的問題之一,兩三個月的寶寶有這樣的表現,應該就是嬰兒腸絞痛了。表現:寶寶肚子脹氣哭鬧,伴隨有輕微腹瀉,哭鬧多發生在晚上且持續時間長,沒有誘因突然發作,哭時全身肌肉緊張面部漲紅,會用力伸腿或抬腿,很難安撫,直到排便或排氣後會稍有緩解。
  • 寶寶哭鬧,如何分清是腸脹氣還是腸絞痛?
    很多寶寶在小時候總是哭鬧,讓寶爸寶媽都很頭疼,有的寶寶可能是腸脹氣,有的可能是腸絞痛,有的可能就是比較淘氣了,那麼,怎麼才能知道寶寶是為什麼哭鬧呢?今天小編就來說說如何分清腸脹氣和腸絞痛。寶寶為什麼會腸脹氣?
  • 寶寶一直哭鬧,該怎麼分辨腸絞痛和脹氣?看完這篇相信你就懂了
    很多的新手寶媽在照顧新生寶寶的時候都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寶寶老是在晚上睡覺的時候出現無緣無故啼哭的情況,而且寶寶還不會講話,這讓新手寶媽都很猝手不及。除此之外,如果寶媽還發現在抱著寶寶的時候,寶寶的肚子鼓鼓的,而且放屁也特別頻繁,那麼就可能是由「脹氣或腸絞痛」所引起的。
  • 兩個月寶寶一直哭鬧,怎麼分辨腸絞痛和脹氣?有什麼緩解辦法嗎?
    因為寶寶不會講話只能通過啼哭這種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等,如果寶寶喜歡被抱著,肚子又是鼓鼓的,放屁也特別頻繁,往往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脹氣或腸絞痛」所引起。對於兩個月的寶寶發生腸絞痛和脹氣都是非常常見的, 根本原因是由於嬰兒的身體發育不完全。
  • 寶寶腸脹氣腸絞痛,三分鐘搞定
    寶寶腸脹氣引起的腸絞痛是困擾媽媽們的常見問題,網上各路神仙妙計,什麼排氣c,穴位貼、西甲矽油(著名育兒專家也推薦過這東東),其實啊——對了我是靜護長今年我會給大家帶來很多育兒乾貨,好,繼續話題,其實啊——❌排氣c煩不煩?
  • 寶寶晚上一直哭鬧可能得了腸絞痛,這5種方法,科學有效又健康!
    我家3個月寶寶最近晚上一直哭鬧。睡著睡著突然就哭起來,哭得撕心裂肺,餵奶、橫抱、豎抱、拿玩具逗他玩……怎麼安慰都沒有用,能哭上半個小時。好不容易停下來,過一會,又哭鬧起來了。檢查尿布、餵奶,都沒發現什麼問題。雖然知道寶寶還不會說話,我多想讓他告訴我,他到底怎麼了,到底是不是傳說中的腸絞痛?」
  • 兩個月寶寶一直哭鬧。怎麼分別「腸絞痛」和「脹氣」?
    那麼腸脹氣和腸絞痛有什麼不同呢?媽媽們該如何應對?1.腸脹氣症狀一般都會在傍晚的時候發作,也叫做黃昏鬧,新生寶寶腸子發育不完善,不能規律蠕動,如果腸道中有氣體,就會讓寶寶非常難受,有的媽媽可能會發現,寶寶老總會哼哼唧唧、各種扭動身體、經常往下嗯嗯亂使勁。發作的時候,寶寶會經常出現不安,臉部脹紅,或者是腿彎曲或腹壁僵硬的現象。
  • 益邦臣:排便難、拉肚子、有脹氣,孩子有這些腸道問題是………
    要問孩子最容易出現的健康問題,當之無愧就是感冒、發燒了,除了這兩點以外,便秘、腹瀉、脹氣肯定也是榮登榜首,這三點問題我們統稱為——腸道問題,家長可不要小瞧這幾點,這三個就足夠折騰孩子了,孩子小臉蠟黃,飯也吃不進去,時間久了不及時治療,孩子看起來比同齡人都要瘦小一些。
  • 新生兒護理常見問題三:腸絞痛
    一、何為腸絞痛?腸絞痛又叫嬰兒腸痙攣,通常定義為症狀連續3周以上,每周超過3天,每天3小時以上的無法安撫的哭鬧(即所謂333原則)。多發生在生後2周到4個月的寶寶,表現為每天定點的(尤以傍晚和夜間居多)哭鬧,無法安慰。一般生後6周達到高峰,到3~4個月發作時間有所縮短、逐漸緩解。
  • 寶寶腸絞痛,這7個護理方法很有效!
    腸絞痛是嬰兒時期比較常見的症狀,出現腸絞痛,寶寶大多數情況下會哭鬧不止,同時還伴有驚聲尖叫、臉色通紅,拳頭緊攥,雙腿蜷縮,四肢冰涼等症狀
  • 新生兒脹氣、腸絞痛哭鬧不停!這樣幫寶寶緩解下!
    嬰兒腸絞痛是腸子脹氣扭轉造成的一種痛,屬於自限性問題,通常發生在寶寶出生14天--4個月期間。大概五分之一的寶寶會發生腸絞痛,通常從2~4周時開始。 一、哪些症狀說明寶寶腸絞痛了?
  • 寶寶腸絞痛哭鬧不止、睡不好,除了排氣之外,你還應該懂的技巧
    問題在於,這個腸絞痛一天內會疼數次,不易消除。前兩天還有寶媽後臺發來私信,說她家寶寶正被腸絞痛折磨,睡也睡不好,她心疼又苦惱,夜裡擔心得睡不著。關於腸絞痛其實,腸絞痛是十分常見的新生兒疾病,通常發病於寶寶出生的三個星期內,每天持續約三小時,每周至少會痛三天,但極少有連續發作三個月的。
  • 腸脹氣和腸絞痛傻傻分不清?教你4招區分,輕鬆應對寶寶哭鬧
    朋友家喜得千金,全家人都很高興,眼看寶寶就已經兩個月了,最近卻經常一直哭鬧。尤其是餓了或想要睡覺的時候,會哭鬧得更厲害,還特別難哄。不少家長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吧,其實出現這樣的情況,可能是寶寶肚子不舒服了,但具體是腸脹氣了還是腸絞痛呢,就需要家長自己去區分了。兩個月寶寶一直哭鬧,怎麼看「腸脹氣」還是「腸絞痛」?
  • 新生兒腸絞痛的護理方法
    直播內容來自寶寶知道直播嘉賓李潔醫生,課後整理來源於寶寶知道用戶航果媽咪。新生兒最讓人困擾的事就是,寶寶哭鬧,對於一個新生兒的哭鬧真的讓人特別的焦慮,不知道寶寶怎麼了。寶寶沒拉、沒尿、也不吃奶這個時候寶寶很可能是腸絞痛,有幸的是寶寶知道的直播嘉賓李醫生在直播中講到了如何護理新生兒腸絞痛的方法。我把這些護理方法也分享給需要的寶爸寶媽們。新生兒腸絞痛一般會在2-4周左右出現,腸絞痛的原因有兩種:一、寶寶腸道發育不完善,腸道脹氣;二、腸道過敏因素。
  • 新生兒腸絞痛有什麼症狀?如何看出寶寶哭是不是因為腸絞痛呢?
    當新手媽媽發現寶寶撕心裂肺大哭不止,又排除了飢餓、尿溼和各種不適的原因後,最大的可能是寶寶因為得了腸絞痛。什麼是新生兒腸絞痛?新生兒腸絞痛有什麼症狀?如何識別寶寶哭是因為腸絞痛呢?一起來看看!一、新生兒腸絞痛不是病如果排除了一切外在的不適後,寶寶依然大哭不止,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腸絞痛」所引起。雖然名為「腸絞痛」,但實際上「腸絞痛」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問題存在。
  • 有一種任何安撫都不能止住的寶寶哭鬧,叫「腸絞痛」
    答:對啊,就是這樣我:不是你奶水不夠,是寶寶遭遇「腸絞痛」了「腸絞痛」,是不是聽起來很恐怖?但其實它並不是字面理解的意思,並不是「腸道的絞痛」,它甚至不是一種「病」,而是對於寶寶哭鬧不確定因素的一種總稱。如果你家寶寶的哭鬧不是因為餓了、困了、尿了,且表情痛苦、會掙扎蹬腿,時而臉憋的通紅,任何安撫都不起作用,那麼很可能就是「腸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