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不會說話表達不滿,身體如果有些不舒服就會用哭聲以示抗議。當新手媽媽發現寶寶撕心裂肺大哭不止,又排除了飢餓、尿溼和各種不適的原因後,最大的可能是寶寶因為得了腸絞痛。什麼是新生兒腸絞痛?新生兒腸絞痛有什麼症狀?如何識別寶寶哭是因為腸絞痛呢?一起來看看!
一、新生兒腸絞痛不是病
如果排除了一切外在的不適後,寶寶依然大哭不止,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腸絞痛」所引起。雖然名為「腸絞痛」,但實際上「腸絞痛」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問題存在。嚴格來說,它並不是一個病名,而是一種「徵候群」,它是由許多因素不協調所引起的,常發生在三個月以內的新生兒,約有10%的小新生兒發病期會延長至4~5個月以上。新生兒長大之後,隨著神經生理髮育的逐漸成熟,腸絞痛的情形會逐漸改善。
腸絞痛既然不是「病」,那是怎麼形成的呢?腸絞痛的發作是因為嬰兒腸道和神經發育都不夠成熟,消化系統各個階段的運動/蠕動不受神經很好的協調控制,腸內氣體不能順利排出,形成了腸絞痛的基礎。營養充足的健康嬰兒每天哭鬧至少3小時,每周哭鬧至少3天,且發作超過3周的一種發育中常見的問題。生後3周左右開始,2-3個月達高峰,4-6個月後逐漸改善恢復正常。
二、新生兒腸絞痛的症狀
1、新生兒腸絞痛常見的症狀是寶寶會突發性尖叫,有時會呈現聲嘶力竭的大哭,甚至哭到臉紅脖子粗也不肯停下來。
2、有些新生兒還會有頭部搖晃、全身拱直、呼吸略顯急促的現象;同時腹部往往會有些鼓脹、兩手掌會握拳、兩腳則會伸直或彎曲,媽媽摸寶寶的小手小腳會感到發冷。
3、上面這些表現可以持續數十分鐘至數小時之久,媽媽無論如何搖、抱、哄,往往都不太有用,要直到寶寶哭喊到筋疲力竭方才會停止。有時在寶寶排便或放屁後會稍有改善。此種病症在任何時間都可能發生,不過最常發生在黃昏或傍晚,每天幾乎都發生在某一固定的時段。
三、如何識別新生兒腸絞痛
一般腸絞痛的判斷標準是「3個3」:連續3個星期或以上,每星期超過3天,每天3小時以上的無法安慰的哭鬧。現實生活中,如果一個健康的新生兒無緣無故地哭鬧、尖叫或者激動,而且比正常情況下持續的時間長得多,而且採取任何安撫措施都難以見效,那就可以認定是新生兒腸絞痛。連續新生兒腸絞痛的特點為間歇性的哭鬧,這種情形與腸套疊很類似。不同的是,腸絞痛的新生兒,不會嘔吐也不會解出含有血絲的黏液便。
四、新生兒腸絞痛有以下具體表現:
1、寶寶在夜晚或者是吃完奶後馬上開始哭鬧,不能平靜下來,即使哭著睡著了,不到半小時又會哭醒。
2、寶寶哭鬧的時間將持續至少1小時,嚴重的時候可能有3-4個小時,經常折騰到半夜才會停止。
3、媽媽採用的安撫方法僅僅在幾分鐘之內有效,但哭鬧馬上又開始了,各種安撫辦法通常都不能持久。
4、這些類似的情況幾乎每天都會在相同的時間段重複出現。
五、怎樣幫助寶寶減輕腸絞痛帶來的不適?
1、腹部按摩消除脹氣
如何來改善或治療嬰兒腸絞痛?由於只是四個月大前,寶寶的腸胃尚未成熟所致,所以大部分會自行改善並無需擔心。不過如何熬過這非常時期以及對付這難纏的夜 啼郎呢?由於腸脹氣是最常見的症狀,所以為消除脹氣可作腹部按摩及在肚臍周圍擦些嬰兒用薄荷油或用溫毛巾敷蓋,以及改變嬰兒的姿勢來促進腹部空氣之排出, 通常放個屁後會舒服許多。
夜間哭鬧厲害時,可將寶寶抱在腿上按摩寶寶的肚子;或貼身抱著緊貼住腹部,讓其有些壓力會降低腸蠕動,以及輕輕拍撫,都可增加安全感。
對於因便秘而腸脹氣的寶寶,因為是新生兒所以只能餵食葡萄糖水(四個月以上可加嬰兒果汁),若超過二至三天仍未解便,可用凡士林潤滑過的棉棒或肛溫計伸入肛門內刺激,也許會幫助排氣及排便。
2、母乳餵養寶寶不易有腸絞痛
在嬰兒飲食上,建議喝母奶。據研究統計,喝母奶的寶寶較不易有腸絞痛,因為牛奶蛋白過敏的寶寶,可能會促使腸道不適應而加重腸絞痛症狀,當然哺餵母奶的母 親也應注意不要攝取刺激性或易過敏性食物,如含咖啡因之飲料、牛奶及堅果類食物。若因某些因素已經無法哺餵母乳的寶寶,可能需要使用特殊嬰兒配方奶粉,此 時可找兒科醫師幫忙診斷,是否為牛奶蛋白過敏或是乳糖不耐症,來決定換何種適當的配方奶粉。但牛奶蛋白過敏寶寶診斷的確立不易,症狀類似有餵奶後出現哭鬧 不安、噁心、嘔吐、腹脹、腹痛、腹瀉等,10%才會出現嚴重解血絲便或吐血情形。
3、6個月大後警報解除
腸絞痛依程度輕重不同,有的幾個禮拜後就自然解除,但有的必須奮鬥到六個月大,對父母而言真是個刻骨銘心的經驗。提醒家長,安撫寶寶時不要太過用力;以免造成嬰兒搖晃症而腦部出血受損。
由於嬰幼兒跟小動物一樣不會說話;無法表達不適症候,所以父母有責任在就醫前,務必要細心觀察腹痛持續的時間、疼痛的程度、餵食的狀況、排便的形態及有無 伴隨其它症狀(如發燒),以提供給醫師作為診斷的重要參考。最後針對寶寶哭鬧時,如何使寶寶能安靜下來呢?提供父母們參考:
1.餵奶時注意不要讓寶寶吸入過多空氣。
2.可頻繁地增加拍背排氣的次數。
3.試著少量多餐餵奶,牛奶的溫度應適中。
4.輕柔按摩寶寶的腹部。
5.將寶寶放在搖籃或幫寶寶洗個溫水澡。
6.抱寶寶到臥室外甚至戶外走走,再不行就換個人照顧吧!至少輪替休息,別累壞大人,尤其是產婦。
腸絞痛一般發生在出世三天到三個禮拜左右的新生兒,即便是健康的嬰兒也無法倖免。1/5的新生兒都有腸絞痛的困惑。寶媽們別聽到「腸絞痛」就覺害怕恐怕,雖然這個病叫「腸絞痛」,實際上它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問題存在。嚴格來說,它並不是一個病名,而是一種「症候群」,它是由許多因素不協調所引起,當我們的孩子慢慢長大之後,隨著神經生理髮育的逐漸成熟,腸絞痛的情形自然就會逐漸改善。
腸絞痛引起的腹痛有以下4個基本特點:
1、寶寶陣發性哭鬧。寶寶每周發生不可安撫的哭鬧3天,每次哭鬧至少超過3個小時,發作連續超過3周。出現這三個「3」媽媽就應該考慮寶寶是腸絞痛。這是由腸脹氣引起的腹痛,寶寶哭鬧的時候會時不時排氣,每次排氣後,肚子舒服一點,會消停一兩分鐘,然後又開始哭,一直循環兩三個小時,直到不脹氣了,哭鬧就停止。
2、寶寶吃奶頻繁,生長發育良好,甚至偏胖。有些寶寶,夜裡可以連著睡四五個小時,但只要醒著就會不停的吃,這樣的寶寶,頻繁吃奶不是因為餓,而是因為腸絞痛。吃奶能緩解腸絞痛,而頻繁吃奶,可能會導致寶寶偏胖。
3、易吐奶、排氣多,大便偏稀、泡沫多,但生長良好。正常的腸胃蠕動是規律、平緩的,而腸胃蠕動忽快忽慢時,就會引起寶寶出現腸絞痛。有腸絞痛問題的寶寶一般消化都不太好,也容易脹氣,腸絞痛時會吐奶、頻繁排氣,大便偏稀、有泡沫。
4、睡眠不安,易被驚嚇、突然驚醒。這些都是腸絞痛的症狀,都可能是因為肚子突然疼了一下把他驚醒了。
腸絞痛,媽媽還可以這樣護理:
1、改動飲食內容:有三分之一的新生兒腸絞痛是由於對牛奶蛋白質過敏,應該問詢醫生是不是要更改配方奶的品種。如果是喝母奶的寶寶,那媽媽最好改用乳製品,看看狀況會不會好轉。
2、協助嬰兒打嗝:每個寶寶喝完奶都會吐奶,但吐奶會致使胃酸逆流,增加腸胃道的不舒適。因而,寶寶喝完奶應當都要先拍嗝二十分鐘,並避免直接讓嬰兒平躺。
3、每次洗完澡給寶寶做按摩:如果寶寶肚子是鼓鼓的,放屁多,說明腸道脹氣比較嚴重。每次洗完澡給寶寶做按摩,方法是手上倒按摩油後沿著肚臍周圍順逆時針打圈各20~30次,動作要輕柔;也可以做腹部的熱敷,就是用而毛巾沾熱水後敷在腹部,毛巾涼了再換,每次10分鐘。需要注意的是:考慮到熱水袋通常比較重,不宜壓在嬰兒的小腹,一般不建議使用。
4、嘗試用飛機抱和V型抱:飛機抱可以幫助孩子將腸道內的氣體排出,大概是這樣能對孩子的腹部形成一定力度的壓力,同時飛機抱的姿勢也讓小寶寶感覺很新奇,能夠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此外,除了飛機抱,還有一種V型抱,也對脹氣寶寶有幫助。與平躺比起來,V型躺的姿勢能讓腸脹氣的寶寶更舒服,睡得更好些,做法是將寶寶抱在胸前,寶寶屁股處於最低點,雙手抓住寶寶雙腿。
如果孩子哭鬧不止同時伴有嘔吐、面色不
當寶寶腸脹氣時,寶寶的這種感覺就像大人偶爾會覺得肚子「串氣」,有一股氣體在腸中間遊走,頂著不舒服,嚴重還會很刺痛。如果最後能夠以放屁的形式將氣體排出,就緩解了。所以有粗放型育兒的媽媽會覺得這就是「屁大的事」,等等就會好。但是,腸脹氣會造成寶寶不適,家長們是可以找到針對原因,並採取措施,幫助寶寶緩解不適的。
首先聲明:一定要排除寶寶有其他明確的疾病導致的不適。
當寶寶已經脹氣了,需要給寶寶按摩小肚子,用手掌揉寶寶的肚子,需要隔一層衣服,我們的手掌有溫度,加上和衣服的摩擦,溫度會比較高,這樣會很容易排出寶寶體內空氣。
原因一:嬰兒倡導本身發育不完善,進食過快,或者隨著食量增長,腸胃負擔增加,蠕動緩慢導致脹氣;
解決辦法:為寶寶餵奶時,單次餵奶不要過多,要循序漸進。寶寶生長發育快,對於奶需求也快。如果是純母乳的寶寶,可少量多次。對於吃奶粉的寶寶,要注意控制增加奶量要循序漸進。
原因二:母親食用不易消化食物,母乳會增加寶寶脹氣機率
解決辦法:媽媽在寶寶腸胃敏感的哺乳期,要注意飲食健康。儘量少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糯米,豆類及豆製品,地瓜等
原因三:寶寶進食快,吞進較多空氣,而沒有排出
解決辦法:對於吃母乳的寶寶,儘量讓寶寶把整個乳暈都含進去,這樣能減少吸入空氣;吃奶粉的寶寶,奶瓶的奶嘴要適合月份,不要太大或太小,還有一些特殊防吞空氣的奶瓶。總之儘量減少寶寶吞進過多空氣。
吃完奶需要拍嗝。(具體辦法:豎抱寶寶,注意一隻手防護好後背和脖子,另一隻空心狀舞起來,輕拍寶寶後背,儘量拍到寶寶打嗝為止,這樣是幫助寶寶排出吃奶時吸進去的空氣。)
原因四:乳糖不耐受導致寶寶無法消化分解乳糖,乳糖不消化增加脹氣。
判斷是否乳糖不耐受,醫院可以進行大便化驗。一般情況下,媽媽可以通過寶寶吃奶後的表現判斷:如果無特別導致腹瀉的原因,寶寶經常在吃奶後半小時至數小時發生腹瀉,改用無乳糖奶粉腹瀉消失,則基本可以判斷是乳糖不耐受。這種情況下,無論是母乳還是奶粉,都含有大量乳糖,寶寶分解有困難,就會加重腸脹氣。那就需要服用乳糖酶幫助分解乳糖,減緩脹氣。
總之,腸脹氣,腸絞痛雖然不是大病,但是凡是造成寶寶不適感的,都是成長路上的小怪獸,媽媽們還是要多學幾招,誰叫我們那麼愛寶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