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有所「中醫藥」命名的醫學高校,已培養10萬名醫藥衛生人才

2020-08-04 四川職教

這一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我國傳統中醫藥發揮出積極作用

得到了社會大眾肯定


四川有所「中醫藥」命名的醫學高校,已培養10萬名醫藥衛生人才


隨著中醫藥

在國際抗疫中發揮獨特作用

影響力日益顯著

相關醫學類人才也供不應求

四川有所「中醫藥」命名的醫學高校,已培養10萬名醫藥衛生人才

我們四川有這樣一所以

「中醫藥」命名的老牌醫學高校

在抗擊疫情期間

也發揮出了重要貢獻

∇∇∇


國家「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試點高校

中國百個優秀志願者服務集體

教育部第三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

教育部專業資源庫建設單位

國家醫師資格考試實踐技能考試基地(中醫類)

全國中醫藥高職高專教材建設傑出貢獻院校

教育部第二批1+X證書制度試點高校

中國醫學職教整合聯盟理事長單位

四川省現代學徒制項目實施單位

四川中醫藥職業教育集團理事長單位


滿滿的頭銜

就知道這所學校一定不一般

地理位置佳、 辦學實力強、

教學質量優、行業口碑好、

就業渠道暢,優質醫學教育資源,

是立志報考醫學高職院校考生的理想選擇。


四川有所「中醫藥」命名的醫學高校,已培養10萬名醫藥衛生人才

四川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四川省同類高職高專中

辦學規模最大、設置專業最多

以及教學質量優異、就業形勢較好的

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四川有所「中醫藥」命名的醫學高校,已培養10萬名醫藥衛生人才

四川有所「中醫藥」命名的醫學高校,已培養10萬名醫藥衛生人才


辦學性質


學校是2006年經教育部批准設置的一所公辦全日制普通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學校位置


學校坐落於有「中醫之鄉、中藥之庫」美譽和良好科技文化教育氛圍的四川省第二大城市,中國科技城——綿陽,地處綿陽市教育園區教育中路。


四川有所「中醫藥」命名的醫學高校,已培養10萬名醫藥衛生人才

四川有所「中醫藥」命名的醫學高校,已培養10萬名醫藥衛生人才


辦學歷史


學校有六十多年的辦學歷史,現已發展成為四川省同類高職高專中辦學規模最大、設置專業最多以及教學質量優異、就業形勢較好的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為川內外培養出近10萬名醫藥衛生專業人才,第44屆南丁格爾獎獲得者成翼娟教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康復醫學中心主任、華西康復醫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何成奇教授,全國著名小兒推拿專家、成都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廖品東教授等就是其中傑出的代表。


是不是被學校的魅力吸引了?

學校與綿陽市內外多個地方政府和企事業單位

建立起校地、校企、校校合作關係

為川內外培養出近10萬名醫療衛生專業人才

下面的填報十大理由

更能讓你鎖定目光

特別是想學醫的小夥伴

千萬別錯過喲


填報醫專的十大理由


01

學校是教育部於2006年批准設置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校所開設的所有專業均是醫藥衛生、康復保健以及健康管理相關的專業,畢業文憑的行業認可度較高。

02

學校有六十年的醫學教育辦學歷史,有深厚的醫學教育、教學管理和行業合作的經驗積澱。學校辦學條件好,師資能力強,教學質量高,在西部地區具有較高的聲譽。


四川有所「中醫藥」命名的醫學高校,已培養10萬名醫藥衛生人才

四川有所「中醫藥」命名的醫學高校,已培養10萬名醫藥衛生人才


03

學校的資深教授、拔尖人才、雙師教師潛心教學,大批臨床專家、行業能手也在醫教協同的辦學模式下積極參與到醫藥衛生人才的培養中。學校雄厚的師資力量是優質教學質量的堅強保障。


04

學校建設有152家高水平的畢業實習基地,其中大學附屬醫院達12家,三級醫院、大型醫藥和康養企業佔70%,主要分布於北京、天津、上海、重慶以及四川、廣東、陝西、福建、江蘇、內蒙、甘肅、海南等。同學可以充分利用學校優質的實習平臺鍛鍊自己的實踐能力,提升自己的職業素養和就業競爭力。


05

學校與西南醫科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成都醫學院、攀枝花學院、四川大學開辦了不同類型的本科教育,學生通過畢業當年公布的學歷提升通道,用自己的實力和努力實現繼續深造的願望。


06

在實施「健康中國」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國家對醫藥衛生行業的投入巨大,各級醫藥衛生和康養機構對醫藥衛生人才需求量巨大,助推了畢業生就業率的持續攀升。學校畢業生就業率常年持續保持在96%左右。

四川有所「中醫藥」命名的醫學高校,已培養10萬名醫藥衛生人才

四川有所「中醫藥」命名的醫學高校,已培養10萬名醫藥衛生人才


07

第三方獨立評估機構對畢業生就業質量的調查報告顯示,學校畢業生具有較高的就業對口率,畢業生工作領域主要集中在各級各類醫療單位、製藥企業和康養機構,執業的工作環境好,工作崗位穩定且廣受社會尊重。


08

綿陽地處四川省成德綿經濟發達地區,是四川第二大城市。綿陽基礎設施好、建設水平高、風景靚麗、環境優美、交通便捷,是全國文明之城、宜居之地,也是「2018美麗山水城市」。學校地處綿陽市的教育園區,與西南科技大學為鄰,園區科教氛圍濃鬱,是莘莘學子求學的理想之地。


09

成都、綿陽、德陽等地區是學校畢業生主要的就業區域,每年對醫藥衛生、康養保健人才的需求量巨大,是畢業學子們理想的工作之所,居家之地。

10

四川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歷經六十餘年的建設和發展,其綜合實力和辦學質量已躋身全國醫藥衛生類高職高專院校前列,屬於優質醫學教育資源。


近幾年錄取分數


四川有所「中醫藥」命名的醫學高校,已培養10萬名醫藥衛生人才

從連續三年看,學校的文科最低調檔線一般在四川省二本線下10-20分之間,理科最低調檔線一般在四川省二本線下20-35分之間。(不過溫馨提醒大家:往年分數僅供參考,每年收分錄取會因為招生計劃、報考人數等變化哦)


招生計劃


在川招生代碼:5146

四川有所「中醫藥」命名的醫學高校,已培養10萬名醫藥衛生人才


心動不如行動

四川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一定是你不錯的選擇~

四川有所「中醫藥」命名的醫學高校,已培養10萬名醫藥衛生人才

相關焦點

  • 華為醫學智能學院落戶四川,不選四川大學,卻選擇一所醫藥大學
    如今,網際網路快速發展,各行業都進入智能化時代,很多網際網路大企業選擇與高校合作,共建智慧校園。近日,全國第一家華為醫學智能學院落戶四川高校,引起不少人的關注。這次,華為並沒有選擇四川大學,而是選擇一所對口的醫藥大學。
  • 四川公辦中醫藥高校,擁有國家三級甲等醫院
    這所大學坐落於犀牛山下、州河之畔環境優美交通便利2019年3月四川再增一所以中醫藥命名的大學達州中醫藥職業學院有不少年輕人就此堅定了自己未來的方向——想要學習醫藥衛生相關專業,做一名平凡的「英雄」。來這裡就對了,公辦醫學院校等你。學校簡介達州中醫藥職業學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達州市人民政府舉辦和主管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
  • 貴州中醫藥大學:面向未來 培養中醫藥高層次人才
    貴州中醫藥大學建立健全了本科教育、碩士研究生教育、技能培訓等相結合的人才培養體系,為貴州中藥材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建校55年來已培養近5萬名優質中醫藥人才,湧現出了以國醫大師劉尚義和全國名中醫吳光炯、戴永生等為代表的眾多名醫名家和以陳德媛、何成瑤、杜江為代表的苗醫藥名家。全省從事中醫藥行業的業務骨幹、管理人員以及企業家絕大多數是貴州中醫藥大學的畢業生。
  • 四川醫學類辦學規模最大的高職院校,已有60餘年辦學歷史
    四川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是一所專門培養醫藥衛生康養人才的普通專科學校,有六十餘年的醫學教育辦學歷史,辦學條件好、師資能力強、教學質量高,在西部地區具有較高的聲譽,為川內外培養出近10萬名醫療衛生專業人才,大多數畢業生已經成為醫療衛生一線的骨幹力量。
  • 三部門:培養仁心仁術醫學人才 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教育
    中新網9月23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23日消息,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負責同志就有關問題答記者問時表示,要培養仁心仁術的醫學人才,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教育。
  • 幾百家醫藥衛生單位到四川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搶」人才
    初冬的綿州大地,寒意漸濃,但12月6日的四川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卻是人潮湧動、氣氛熱烈,學校2021屆畢業生就業雙選會在南校區運動場隆重舉行,來自北京、上海、深圳、重慶、江蘇、浙江、四川等地的260多家醫療單位、製藥企業和康養機構積極到校選聘人才,提供就業崗位近6000個(其中兩個縣的衛健委組團攜帶事業單位編制來校參加雙選會
  • 成都高新區:校地企共建,聯合培養生物醫藥創新型人才
    愛眾新聞訊(崔穎 吳淳友)為紮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助力區內生物醫藥企業招聘高校人才,7月30日至31日,由成都高新區生物產業發展局組織的「2020年知名醫藥高校走進功能區暨BioTalent招聘活動」順利舉行,來自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蘭州大學、重慶大學、中國藥科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北京化工大學9所川外高校,以及四川大學、四川農業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
  • 【四川】成都中醫藥大學第二學士學位招生簡章
    歷經60餘年的發展,學校已成為一所以中醫藥學科為主體,醫藥健康相關學科專業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特色鮮明的高水平中醫藥大學,是四川省人民政府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教育部與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按照《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在普通高校繼續開展第二學士學位教育的通知》的安排,我校2020年招收全日制普通第二學士學位學生。
  • 我國將嚴控專科臨床醫學招生,擴大衛生專項規模,高校合理設置醫學院,中醫藥課程列入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
    ◆ 將中醫藥課程列入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程。◆ 推進高職醫藥類高水平專業群建設。◆ 強化中醫藥專業在中醫藥院校中的主體地位,集中優勢資源做大做強中醫藥主幹專業。將公共衛生碩士專業學位培養計劃作為公共衛生研究生教育的主體培養計劃,創立發展公共衛生博士專業學位教育,開展多學科背景下的公共衛生高層次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加大高層次專業人才供給,將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相關學科專業納入「國家關鍵領域急需高層次人才培養專項招生計劃」支持範圍,增加專項研究生招生計劃數量,在「十四五」期間持續擴大培養規模。
  • 教育部:加強防疫人才培養 完善中醫藥學科體系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表示,將大力加強防疫人才培養,強化中醫基礎類、經典類、疫病防治類學科的建設。據介紹,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全國138所高校371家附屬醫院,1.4萬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表示,我國醫學教育人才培養還有一些短板和薄弱環節。下一步,將全面部署醫學教育改革創新發展,大力加強防疫人才培養。
  • 加強中醫藥考試與評價能力建設  公平公正選拔合格醫藥衛生人才
    8月28日,2020年中醫類別醫師資格實踐技能考試考務管理信息化實證研究座談會在綿陽舉行,本次會議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師資格認證中心主辦,四川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承辦。綿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蔣麗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師資格認證中心主任金阿寧,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李曉林、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周時光,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醫政處以及來自全國26個考區、15個國家考試基地的70餘名領導、專家參加會議。
  • 40餘所以「中醫」或「中醫藥」冠名的高校名單
    截至2018年5月,學校有14個學院、部、中心,8所附屬醫院,23個研究所;國家重點學科6個(含培育2個),「雙一流」建設學科2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38個;教職員工近1300人,包括3名兩院院士,2名國醫大師,2名全國名中醫,69名上海市名中醫,700多名高級專家和教授;全日制在校學生近8000人。
  • 齊魯醫藥學院:產學研深度聯動 培養口腔醫學技術人才
    5月28日上午,「砥礪奮進70年 動能轉換譜新篇」2019全國重點網絡媒體山東高校採風走進齊魯醫藥學院口腔醫學系,探索校企合作,產學研聯動的職業教育模式。  齊魯醫藥學院於2001年開設口腔醫學專科專業,2006年成立口腔醫學系,是學校重點建設的院系之一。
  • 高校 2016中國醫藥類大學排行榜
    北京協和醫學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直屬的唯一一所重點醫科大學,與中國醫學科學院院校一體,是中國國家級醫學科學學術中心和綜合性科學研究機構。「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北京協和醫學院由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於1917年捐資創辦,1919年10月開辦八年制醫學本科,是我國最早設有八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和護理本科教育的醫學院校,被譽為中國醫學殿堂。學校歷經「私立北平協和醫學院」、「中國協和醫學院」、「中國首都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等多個歷史階段,於2007年5月18日正式復名為北京協和醫學院。
  • "望聞問切"浙江中醫藥產業 人才培養與標準建設最關鍵
    【摘要】屠呦呦憑藉青蒿素的研究成果榮獲諾貝爾獎後,中醫藥再度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今天下午,主題為「發展我省中醫藥產業」的第十八次「浙江政協·民生論壇」舉行,醫藥衛生等界別的政協委員與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共同為中醫藥產業「望聞問切」。
  • 「衢州醫學百科」柔性引進中醫藥人才 助力西部高校發展
    充分利用「血緣」「地緣」「業緣」「學緣」等各種人緣關係,引才借智,形成「柔性組團」,打造教育、科研人才隊伍高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開展「四個一工程」(即講一門課、做一個講座、開展一個項目、培養一個人),實施人才培養三步走戰略(即「一參、二主、三領軍」),帶動人才自身培養,推動中醫藥高校「雙一流」建設,實現中醫藥高校教育、科研跨越式發展。
  • ...民族地區基層衛生技能競賽省級決賽在四川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舉行
    2020年12月3-4日,四川省民族地區基層衛生技能競賽省級決賽在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舉行,經過專業理論考試、技能操作競賽、現場知識競賽三個環節的激烈角逐,有3個代表隊分別獲得團體獎一二三等獎,72人獲個人專業單項獎,3個市州衛健委獲優秀組織獎,全面展示了民族地區醫療衛生技術人員紮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
  • 教育部:將增設中醫疫病相關課程,強化中醫藥防疫人才的培養
    8月27日,在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表示,下半年教育部將統一部署,推進高等醫學教育改革創新發展,加快研製出臺《關於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和《關於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動中醫藥教育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完善中醫藥學科體系,強化中醫基礎類、經典類、疫病防治類學科的建設,增設中醫疫病相關課程等具體舉措,強化中醫藥防疫人才的培養。
  • 教育部:將增設中醫疫病課程 強化中醫藥防疫人才培養
    《意見》對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教育作出整體部署,明確提出完善中醫藥學科體系,強化中醫基礎類、經典類、疫病防治類學科的建設,增設中醫疫病相關課程等具體舉措,強化中醫藥防疫人才的培養。27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
  • 部署醫學教育改革創新 加強防疫人才培養
    有一組數據,我給記者朋友報告一下,全國138所高校371家附屬醫院,1.4萬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新中國成立以來,醫學教育培養的數以百萬計的醫療衛生工作者,在抗疫一線英勇奮戰,在這種史無前例的大考中,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把他們叫做「最美天使」毫不為過,他們也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在抗疫一線的同時,在高校的教育教學一線,醫學生和醫學院校表現同樣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