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歷史)歷史事件:韓國「5.18光州事件」

2021-02-13 麥禾農人

事件簡介

 1980年5月18日,當全副武裝的韓國軍人出現在赤手空拳的大規模抗議學生面前時,多數光州的平民依舊在日常的瑣碎生活中手忙腳亂。是一場由學生抗議集權統治、抗議獨裁政府,要求自由,要求還政於民而興起的民主運動。"全鬥煥下臺","結束軍政獨裁統治"。學生的抗議被當局粗暴地定性為叛亂,由此,軍隊四處進駐城市,隨時準備鎮壓;繼而,血肉橫飛,死傷無數--這悲劇性一幕,在世界歷史上慘遭撲殺的學生運動中幾乎都曾上演。這就是韓國敲響了軍人獨裁統治的喪鐘,推進了政治民主化進程的"5·18運動",史稱"光州慘案"。    

事件經過

    1979年10月26日,樸正熙被部下情報部長金載圭剌殺,由崔圭夏任代總統,韓國出現了一個短暫的"漢城之春"。但好景不長,實權還是掌握在軍人手中。

    11月24日,140名民主運動人士因要求民主而被逮捕及拷問。

   12月12日,又一位軍界強人全鬥煥發動了"肅軍政變",繼續實行獨裁統治。不久,金大中等民主人士發表了《促進民主化國民宣言》,要求全鬥煥下臺。

     1980年4月中旬,全國爆發了工人及學生示威浪潮,要求民主。

     5月初,全鬥煥政府公布了戒嚴令,宣布在漢城取消一切政治活動,禁止集會遊行。但民眾示威浪潮隨之更擴大,要求撤銷戒嚴令和全鬥煥下臺。5月15日,約10萬名大學生在漢城集會,向軍政府示威。

     5月16日,光州也有3萬名學生與市民示威。

     5月17日,全鬥煥宣布《緊急戒嚴令》,進一步擴大戒嚴範圍至全國,禁止一切政治活動,關閉大學校園,禁止召開國會,禁止批評國家元首,還拘捕了金大中、金泳三等民主運動領袖和學生。

    1980年5月18日凌晨,全鬥煥調數萬軍隊組成戒嚴軍分六路包圍 了韓國全羅南道(相當於中國的省)首府光州市,聚集於全羅南道道廳(相當於我們國家的省政府)前廣場,拉開了"光州518抗爭"序幕。一句"到道廳去"成了當年最激蕩光州市民的口號。學生與市民以道廳為中心,到光州火車站、高速巴士總站等地阻攔戒嚴軍進城。軍隊向人群開火。

    5月20日晚,20萬人在道廳集會,示威。市民組織了200多輛計程車、公共巴士突破戒嚴軍封鎖線到道廳助威。戒嚴軍切斷了光州與外界的聯繫,擔心失控。 

     21日凌晨向示威人群開火,造成54人死亡。21日,多達30萬人來到道廳,廣場及周圍的錦南街、忠壯路都擠得水洩不通。一個青年站在戒嚴軍的坦克上,揮舞著國旗,高呼"光州萬歲",市民圍在一起高唱國歌,軍隊射殺了這位熱血青年。憤怒的市民成立了"民眾抗爭本部",進行長達一周的有組織有系統的對抗活動:組織市民軍,與戒嚴軍武裝對抗。從警察局和軍隊那裡搶奪了部分武器,與軍隊開展了街壘戰,佔領了道廳。迫使戒嚴軍一度撤回到郊外。整個抗爭期間,還訓練市民使用槍械。

由於有武裝衝突,所以後來也有歷史學家稱作"518暴動"或"518起義"。

成立市民收拾對策委員會。與政府當局談判:讓死難者家屬認領抗爭者屍體、戒嚴軍釋放被捕的民眾並撤出道廳及市中心、市民軍交出武器。組織救援、發動募捐、提供後勤保障。為抗爭人士提供食物及日常補給。醫生、護士全力搶救受傷者,連娼妓都為傷者獻血。

 23、24、25日連續三天晚上數萬市民在道廳廣場召開"守護民主市民大會",決心與軍政府對抗到最後一刻。突破軍政府新聞封鎖,向全國說明光州事件真相。政府控制的光州各媒體不僅不客觀報導事件的進展,還歪曲事實。市民縱火焚燒幾家電臺和報社,並自己編發了"民主市民會報",向全國發布光州抗爭消息,如實地揭露戒嚴軍的暴行

美軍鎮壓

市民佔領道廳開展全方位抗爭以來,僵局持續了不到一周,美國的態度使局勢出現了劇變。向來以支持民主運動祖師爺自居的山姆大叔,並沒有支持韓國大學生的民主運動。據韓國學者說,全鬥煥調軍隊到光州就得到了美國的默許。因為,根據20世紀50年代籤訂的韓美同盟,韓國軍隊的指揮權在駐韓美軍司令部手中。27日,美國國務院發表了"不能坐視韓國的無秩序和混亂"聲明,正式容許全鬥煥軍政府軍事鎮壓抗爭者。數千名軍人開著坦克進入市區,儘管有市民臥路阻擋,但坦克仍然肆無忌憚地壓過他們的身體入城。戒嚴軍佔領了道廳,槍殺了最後一批不肯撤出道廳主樓的20多名學生和市民。光州"5.18"運動以被殘酷鎮壓而告終。這使本來反美情緒就很重的韓國民眾更增加了對美國的仇恨。

"518"運動被鎮壓後

"518"運動被鎮壓後,攝於政府高壓,韓國新聞媒體只得選擇沉默。政府在提到這個事件時,只輕描淡寫說是"光州事件"或"光州暴亂"。韓國爭得1988年漢城奧運會舉辦權,大大推進了民主化進程,為"518"正名迎來了曙光。這時,反對黨的改憲運動如火如荼,特別是1987年6月,百萬人走上漢城街頭要求改憲。軍隊已經無法再壓制民主運動。韓國軍政府在內外壓力下,也為了改變世人對自己的政治形象,被迫接受憲改方案,採用總統直接選舉制,獨裁統治在韓國終結。全鬥煥下臺後,緊接著,1988年,光州"518"事件很快就被國會重提。1993年第一位非軍人總統,金泳三上臺,承諾為518運動死難者建立國家公墓。1997年,他籤署"518"運動特殊法令,正式為"518"運動正名,為死難者家屬支付賠償金。對鎮壓"518"事件的元兇--兩位前總統全鬥煥、盧泰愚以內亂罪課以重刑。不過後來又對他們實行了赦免。可以說,是光州"518"運動敲響了韓國軍人獨裁統治的喪鐘,加速了民主政治的到來。

教會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韓國教會在整個"5.18"運動中起了積極的作用。正是5月18日這一天,學生們在天主教會大樓前舉行了首次靜坐示威。整個抗爭期間,天主教會設立了廣播站,向全國揭露了戒嚴軍濫殺無辜的暴行,頌揚了市民們的正義行動。"光州事件"被鎮壓後,廣播站持續報導"光州5月事件"。光州基督教醫院、紅十字會醫院等教會醫院組織了對受傷者最及時的救助。光州"5.18"事件平息後,全鬥煥政府在全國瘋狂地鎮壓民主運動,白色恐怖籠罩著韓國。5月28日在逮捕了幾千名參與民主運動的市民,並以"光州事件的幕後操縱者"的罪名判處金大中死刑。1980年~1983年,有700多名新聞工作者因要求新聞自由而被政府勒令退休。1980年~1986年,每年都有相當多的大學生因政治訴求被開除。

正名

"5.18"運動被鎮壓後,懾於政府的高壓,韓國新聞媒體只得選擇沉默。政府在提到這個事件時,只輕描淡寫報說是"光州事件"或"光州暴亂"。韓國爭得1988年漢城奧運會舉辦權,大大推進了民主化進程,為"5.18"正名迎來了曙光。這時,反對黨的改憲運動如火如荼,特別是1987年6月,百萬人走上漢城街頭要求改憲。軍隊已經無法再壓制民主運動。韓國軍政府在內外壓力下,也為了對世人改變政治形象,被迫接受憲改方案,採用總統直接選舉制,獨裁統治在韓國終結。

全鬥煥下臺後,1988年,光州"5.18"事件很快就被國會重提。1993年第一位非軍人總統--金泳三上臺,承諾為"5.18"運動死難者建立國家公墓。1997年,金泳三籤署"5.18"運動特殊法令,正式為"5.18"運動正名,為死難者家屬支付賠償金。鎮壓"5.18"事件的元兇兩位前總統全鬥煥、盧泰愚以內亂罪被課以重刑。不過後來又對他們實行了赦免。

傷痕

據官方報導,光州事件造成了207人死亡,122名重傷,730名輕傷(又一數據:2392人受傷,987人失蹤)。直接經濟損失為2200萬美元。但間接損失無法統計,導致了韓國戰爭結束後,政府實施經濟增長計劃以來的第一個負增長年。光州518事件平息後,全鬥煥政府在全國瘋狂地鎮壓民主運動,白色恐怖籠罩著韓國。5月28日逮捕了幾千名參與民主運動的市民, 並以"光州事件的幕後操縱者"的罪名判處金大中死刑。1980--1983年,有700多名新聞工作者因要求新聞自由而被政府勒令退休。1980-1986年,每年都有相當多的大學生因政治訴求被開除 "518"運動被鎮壓後,攝於政府高壓,韓國新聞媒體只得選擇沉默。政府在提到這個事件時,只輕描淡寫說是"光州事件"或"光州暴亂"。我是1979年上大學的,那時我國與韓國尚未建交,中央電視臺每天的新聞聯播中有限幾分鐘的國際新聞,很多時間都是用來報導和播放韓國(那時我們稱之為南朝鮮)大學生反美示威而與防暴警察對峙的消息和畫面。一直到1980年5月,終於聽到韓國軍政府動用數萬大軍鎮壓了赤手空拳的學生的消息。那以後,我一直對韓國學生運動在推進韓國政治民主化過程的作用有著濃厚的興趣,弄清"5.18"運動的來龍去脈一直是我的願望。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於2003年至2004年到光州這座韓國人引以自豪的"民主之城",在朝鮮大學講學一年,得以尋訪"5.18"事件發生地,多次上"5.18"國家公墓憑弔死難烈士,並與"5.18"運動參加者成了我同事的朝鮮大學教授們座談"5.18"運動意義。我感覺到,"5.18"猶如一個咒語,在光州乃至整個韓國國民心中留下了深重的創傷,至今還難說完全平復。光州城有許多地方以"5.18"命名:如"5.18"民主廣場(就是全羅南道道廳門前的廣場)、"5.18"紀念公園、"5.18"自由公園、"5.18"陵園、"5.18"公墓等。"5.18"公墓1997年落成,那時才得以將分葬在幾處的烈士遺體歸葬一處。每年"5.18"這天,韓國總統都要來這裡發表講演,緬懷長眠此地的烈士們對韓國政治民主化的貢獻。

386世代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當年"5.18"運動的參加者很多今天已經是韓國政壇的核心人物。

近幾年,韓國政壇有個"386世代"的說法。"3"指的是他們的歲數,這個群體大都三四十歲,"8"指的是20世紀80年代,正是這個群體的人上大學時期韓國獨裁統治轉向民主政治的動蕩年代。"6"指的是20世紀60年代,他們是這個時期出生的。"386"人士大多積極參加了當年的"5.18"運動。他們思想左傾、主張社會正義,代表社會進步的力量,而與親美的保守勢力針鋒相對。盧武鉉說"386一代人是改革的核心力量"。在2003年盧武鉉上臺時,總統的參謀班子(指青瓦臺的秘書們)大多數是"386"世代人。而盧武鉉總統、李海瓚總理及政府很多部長在"5.18"運動時期多是激進民主運動的律師、勞工運動專家、民主運動領袖人物。他們當年正是因為替被捕入獄的學生(後來的"386"世代人)辯護而名聲大噪,或與"386"世代人有師生之情。他們上臺後重用"386"人士也很正常。不過,金融危機後,韓國經濟一直不太景氣,保守派因此批評說,這與金大中、盧武鉉兩屆左翼政府重用"386"世代不無關係,因為"386"世代這一批人只會玩政治,不會弄經濟。

相關焦點

  • 1980年5月18日 韓國爆發光州事件
    在韓國,美國的影響力和社會運動是促成民主轉型的兩大關鍵。1945年以來,韓國在美國佔領和支配下全面引進美式民主,但是不斷被個人獨裁和軍事政變所中斷。韓國60年代啟動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改革促進了經濟發展,到80年代完成了工業化。
  • 5個月的調查之後,韓國國防部長就38年前的光州事件向國民道歉
    2 月 9 日,韓國國防部長宋永武就光州民主化運動期間,戒嚴軍動用直升機向非武裝市民射擊進行大規模武力鎮壓一事,向全體國民和光州市民致歉。 發生於 1980 年 5 月 18 日至 27 日的光州民主化運動又稱光州事件。
  • 從小人物視角,揭開光州事件的真相
    《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以1980年5月韓國光州民主化運動(光州事件)前夕為背景,加上德國記者尤爾根辛茲彼得冒死報導真相的故事原型,搭配經歷此事件的無名英雄,以小人物的視角陳述了韓國近代最重要的歷史事件。
  • 轉載||華麗的抗爭——韓國光州5.18民主運動記實
    而「光州起義」則是指發生在1980年的光州市民反對軍事獨裁的一次民主運動。因為運動開始於5月18號,因此又被稱之為「5.18民主運動」。 「5.18」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就像一句咒語,困擾著韓國人民。公開談論這一字眼,既會觸動當局敏感的神經,也會撕裂親歷者的傷口。
  • 韓國「光州事件」紀念基金會褫奪頒給翁山蘇姬的人權獎
    近日,韓國一家人權組織基金會宣布,將撤回2004年頒發給翁山蘇姬的人權獎,理由是她對羅興亞族受到的暴行「漠不關心」。 值得注意的是,這家人權組織本就是為紀念韓國1980年「光州事件」而建立。而當時下令血腥鎮壓民眾的韓國前總統全鬥煥,是在美國政府的默許下調兵進城。
  • 韓國前總統受審 涉嫌損害光州事件參加者名譽
    原標題:涉嫌損害光州事件參加者名譽,韓國前總統全鬥煥赴光州受審當地時間2019年3月11日,韓國首爾,因涉嫌損害「5·18光州民主化運動」參加者名譽,韓國前總統全鬥煥前往光州地方法院受審。
  • 涉嫌損害光州事件參加者名譽,韓國前總統全鬥煥赴光州受審
    當地時間2019年3月11日,韓國首爾,因涉嫌損害「5·18光州民主化運動」參加者名譽,韓國前總統全鬥煥前往光州地方法院受審。 東方IC 圖韓國前總統全鬥煥因涉嫌損害「5·18光州民主化運動」參加者的名譽11日以被告人身份到光州地方法院受審。
  • 敢歪曲光州事件?韓國前總統全鬥煥時隔23年再獲刑,刑期僅8個月
    但本周一下午,全鬥煥被赦免後23年,這位製造"光州血案"的韓國前總統卻再次獲刑。據韓聯社報導,11月30日下午,韓國光州地方法院對前總統全鬥煥涉嫌損害"光州事件"犧牲者及其遺孀一案宣判,判處89歲的全鬥煥有期徒刑8個月,緩刑2年。1979年,樸正熙被刺殺後,全鬥煥發動"肅軍政變"上臺,面對著國內的反對聲,全鬥煥全力鎮壓,並於次年5月18日製造了駭人聽聞的"光州事件"。
  • 文在寅觀看《計程車司機》 稱感謝光州事件親歷者當年義舉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韓聯社8月14日報導,韓國總統府青瓦臺副發言人當天在書面簡報中表示,總統文在寅於13日上午在首爾市龍山區的某家電影院觀看了以「光州民主化運動」為題材拍攝的電影《計程車司機》。當天,與文在寅一同觀看影片的還有當時向外界報導揭露「光州事件」的德國記者尤爾根•辛茲佩特的遺孀埃德託•布拉姆施泰特及主演宋康昊等電影主創人員。文在寅當天對布拉姆施泰特表示,光州民主化運動爆發時,(因為政府封鎖消息)其他地區的人民對此毫無所知。當時報導該事件的記者都被辭退或者受到了處罰。多虧了尤爾根記者,我們才得以知道真相。
  • 韓國前總統全鬥煥損害「光州事件」參加者名譽案開庭
    (觀察者網訊)據韓聯社4月27日報導,韓國前總統全鬥煥涉嫌損害「五一八民主化運動」(光州事件)犧牲者及遺屬的名譽案27日在光州地方法院開庭。全鬥煥當天中午抵達光州地方法院,其夫人李順子陪同出庭。全鬥煥看似行動方便。
  • 文在寅下令調查光州開槍事件真相,韓前總統全鬥煥入獄倒計時?
    韓國總統文在寅出席紀念儀式並講話 5月18日,是韓國光州民主化運動(又稱5.18運動或5.18事件)40周年紀念日。當天上午,韓國當局受疫情影響舉行了小規模的紀念活動。
  • 韓國光州「性侵兒童事件,為何沒有結局」
    事隔多年,「韓國光州性侵兒童事件」,仍是人類史上一處還有滲血的傷疤 。熔爐這部影片的真實事件,相信世人皆知。2005年,韓國光州一所私立聾啞人學校的性侵醜聞,讓全世界為之譁然。2009年,韓國女作家孔泳枝在了解這一事件之後,發行了原創書籍《熔爐》。影片男主角——孔侑,是看過那本書籍之後,建議翻拍成影視作品,來擴大事件性質影響,呼籲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關注殘疾兒童,嚴懲事件罪犯。
  • 今日強推:《辯護人》,韓國光州事件
    《辯護人》這部電影取材於1981年的的"釜林事件",「釜林事件」是指在1981年9月,韓國的全鬥煥獨裁政府以傳閱有害書籍、組織非法集會和涉嫌違反《國家保安法》等為由,非法逮捕並監禁了二十二名參加讀書會的教師、職員、學生,同時通過刑訊逼供讓他們承認不存在的犯罪事實。
  • 光州事件:這就是美國帶來的「自由」嗎?(圖集)
    1980年5月18日,韓國發生「光州事件」。為反對全鬥煥的獨裁統治,30多萬光州市民和學生組織了聲勢浩大的群眾性鬥爭。在美國的支持下,全鬥煥調動軍隊進行鎮壓,死傷數千人。1997年,金泳三總統籤署法令,正式為「5·18」運動正名,為死難者家屬支付賠償金;前總統全鬥煥、盧泰愚被以內亂罪課以重刑。
  • 5.18光州慘案將重現眼前
    宋康昊曾經主演過《殺人回憶》、《辯護人》、《共同警備區》等韓國高分電影,也與大美隊克裡斯·埃文斯合作過《雪國列車》,他的電影口碑大多上乘,所以,這部《計程車司機》也被備受外界所關注。和經典的《殺人回憶》一樣,《計程車司機》同樣是改變自韓國著名的真實事件,那就是發生於1980年的5.18光州慘案。
  • 歷史上的今天|光州學生運動:日佔朝鮮難得硬氣一次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1929年11月3日,日佔朝鮮的光州地區,爆發了大規模反日愛國運動,堪稱朝鮮民族反侵略歷史上光輝一幕,史稱「光州學生運動」在朝鮮民族歷史上,日佔朝鮮五十年,是非常恥辱的一段歷史,對於中國人來講,這段歷史,也與中國的甲午國恥息息相關,一場甲午戰爭,不但令清政府大敗虧輸,也令原是中國屬國的朝鮮,淪入日本鐵蹄,先假摸三道的改名叫韓國,換了馬甲後再併入日本,徹底做了亡國奴。
  • 文在寅出席「光州事件」40周年紀念儀式:必將查明國家對平民施暴的...
    韓聯社5月18日消息,韓國總統文在寅18日出席在光州市五一八民主廣場舉行的五一八民主化運動40周年紀念儀式並致辭。這是文在寅就任總統以來繼2017年和2019年後第三次出席五一八民運紀念儀式。查明民運真相的目的不在於處罰,而是要正確記錄歷史。只有真相水落石出,受害者心中的怨結才能解開,才能走上寬恕與和解之路。「五一八民主化運動」又稱「光州事件」,於1980年5月18日發生在光州,是當地民眾要求推翻軍事獨裁政府、還政於民的一次民主抗爭運動。當時掌握軍權的全鬥煥政府血腥鎮壓,造成大量平民傷亡。
  • 《計程車司機》新預告首現光州事件
    時光網訊 以光州事件為背景的韓國劇情片《計程車司機》今日曝光正式預告片。相比此前一直突出輕鬆幽默元素,這支預告片正式揭開了學生運動的殘酷面紗。  修車時十幾塊錢也要斤斤計較的計程車司機突然接到了一樁大單,有為外國客人出價600塊去光州,自覺撿到大便宜的金師傅簡直笑開了花。雖然一路上狀況不斷,但還算順利到達。而突然出現在面前的搭載了許多年輕人的示威卡車吸引了車上乘客的注意。
  • 「光州慘案」的電影記憶
    人生很長,革命很短  ——「光州慘案」的電影記憶  何東平  1980年5月18日,當全副武裝的韓國軍人出現在赤手空拳的大規模抗議學生面前時,多數光州的平民依舊在日常的瑣碎生活中手忙腳亂。「全鬥煥下臺」,「結束軍政獨裁統治」,學生的抗議被當局粗暴地定性為叛亂,由此,軍隊四處進駐城市,隨時準備鎮壓;繼而,血肉橫飛,死傷無數——這悲劇性一幕,在世界歷史上慘遭撲殺的學生運動中幾乎都曾上演。  這就是韓國敲響了軍人獨裁統治的喪鐘,推進了政治民主化進程的「5·18運動」,史稱「光州慘案」。
  • 洪光:從《光州之歌》的命運看文在寅面臨的挑戰
    在光州事件中,民眾用計程車、公交車突破軍隊防線,躺地阻擋坦克進城,並搶奪武器佔領全羅南道廳當據點。眼看光州將淪陷,學生領袖尹尚源在全羅南道廳殉道前說:「我們今天在這裡雖然失敗了,但明天歷史會記下我們是勝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