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觀察者網郭涵】
自2016年以來,西方國家、媒體與人權組織不斷批評緬甸國務資政翁山蘇姬,稱她面對若開邦羅興亞人遭受的人道主義災難「無動於衷」。
上月14日,美國副總統彭斯還在新加坡的東協峰會上當面批評她「迫害羅興亞」。昂山則回擊道,「我們比世界上任何國家都了解緬甸」。
近日,韓國一家人權組織基金會宣布,將撤回2004年頒發給翁山蘇姬的人權獎,理由是她對羅興亞族受到的暴行「漠不關心」。
值得注意的是,這家人權組織本就是為紀念韓國1980年「光州事件」而建立。而當時下令血腥鎮壓民眾的韓國前總統全鬥煥,是在美國政府的默許下調兵進城。
法新社報導韓國基金會撤銷翁山蘇姬獲獎的新聞 圖源:推特
據法新社18日報導,號稱韓國國內最大的人權組織——「光州5·18紀念基金會」近日宣布,決定撤銷2004年頒布給翁山蘇姬的「光州人權獎」,理由是她對羅興亞少數民族受到的暴行「漠不關心」。
這是昂山自2017年以來被褫奪的第九個頭銜。上個月12日,西方人權組織「大赦國際」宣布收回2009年授予她的「良心大使獎」。10月2日,加拿大參議院也通過決議,取消眾議院2007年授予她的「加拿大榮譽公民」身份,原因無外乎羅興亞問題。
新華社報導,2017年8月25日,「若開羅興亞救世軍」襲擊了緬甸若開邦北部數十處警方哨所。緬甸軍警展開反恐行動之後,約70萬羅興亞難民逃往孟加拉國。
西方輿論將軍警行動渲染為「種族清洗」和「屠殺」,並指責翁山蘇姬身為政府領導者卻對此「視而不見」。緬甸政府否認「種族屠殺」,翁山蘇姬也表示,外界流傳大量有關若開邦局勢的「虛假消息」,目的是製造矛盾、助長恐怖勢力,緬甸會努力調解羅興亞危機。
緬甸已開始遣返難民。圖為今年11月,緬甸士兵護送羅興亞難民返回若開邦 圖源:視覺中國
「光州5·18紀念基金會」發言人趙鎮泰(Cho Jin-tae,音譯)向法新社表示,翁山蘇姬對羅興亞人所遭受的暴行「漠不關心」,有違該獎所代表的價值觀。
根據公開資料,「光州5·18紀念基金會」成立於1994年,旨在紀念1980年「5·18光州事件」,由事件倖存者及其家屬、研究者與民間團體組成。該基金會自2000年開始設立一年一度的「光州人權獎」,獲獎者將被授予5萬美金與獎章,並出席在韓國的頒獎典禮。2004年頒獎時,翁山蘇姬還因受緬甸軍政府軟禁而無法親自到場。
圖為翁山蘇姬2013年前往韓國接收「光州人權獎」 圖源:視覺中國
在1980年的「5·18光州事件」中,30多萬光州市民和學生組織了聲勢浩大的群眾性鬥爭,抗議發動政變的陸軍少將全鬥煥。後者在美國默許下派出軍隊進城鎮壓,導致約500人死亡,數千人受傷。
資料圖 韓國軍隊開進光州,血腥鎮壓遊行者
自1953年朝鮮半島停戰後,美、韓兩國籤署了《對韓軍事與經濟援助協議議事錄》,規定韓國武裝力量被置於聯合國軍司令部的作戰控制權之下。韓國軍隊在1994年之前都沒有平時作戰指揮權,意味著全鬥煥憑一己之力絕無可能調動韓國軍隊。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