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恆五行旺相休囚死註解

2021-02-07 北京易經學院

「旺相休囚死」為五行存在狀態,五行得時當令即為旺;過去的「旺」為「休」(劉恆:休者止也);未來的「旺」為相(劉恆註:相者同也);勝旺者為囚(劉恆:囚者,酋曲也);旺所勝者為死(劉恆:死者寂滅)。

 

得到時節當令之力為旺;例如:春天萬物欣榮,生發之機秉令而木『旺』;春天的下一個季節為夏,這是未來旺者,此為相;春天的上一個季節為冬,這是過去的旺者,故為休;

春天所不勝者為秋金,故此時之金不能勝木而為囚;當旺之木所勝者為土,此時土被旺木所裁伐,被所勝之氣覆之,故為死,生機皆無。其他四季當旺之五行的旺、相、休、囚、死,即是依此原理循環而加以推論。

 

四季五行旺相休囚死

春令:木旺,火相,水休,金囚,土死。

夏令:火旺,土相,木休,水囚,金死。

秋令:金旺,水相,土休,火囚,木死。

冬令:水旺,木相,金休,土囚,火死。

四季令:土旺,金相,火休,木囚,水死。

 

四季五行秉令

夏天暑熱,火土當權,萬物發散,寒冷之水氣自然消失,五行盛勝之道為此消彼長;秋天萬物收斂而金旺,萬物肅殺而沒有生機;冬天寒凝之氣秉令,萬物無形,夏火之氣自然消失;

春天萬物萌動,生生之機而木旺,秋金之肅斂自然消失;大自然界萬物的旺盛與消亡,皆在五行盛衰寂滅之法;春夏秋冬五行倫序亦是如此,節氣盛大便自行退去,另一個季節隨之又來。

 

自然盛衰之道

五行即自然,自然即四季倫序,陽極而陰生、陰極而陽生,太陽高升火而後西下金,此為自然定數規律;人之命運亦復如此,盛衰五行旺弱之道,成就了人生成敗得失、榮枯福禍,都在五行既定規律之中。

 

五行的旺、相、休、囚、死,在八字論命體系裡面至關重要,劉恆:月令為提綱。關乎八字論命體系的方向。

很多老師論命知道看財、官、印(劉恆註:財者後天依侍,官者律也,印者智也),但是忽略了旺相休囚之法,只有知道五行旺弱,然後才有吉兇,再有十神得失。

劉恆:實則瀉其子,虛則補其母;不及者益之則利,太過者損之斯成。這是萬古不變至理!旺相者,宜克,宜洩,宜耗,忌生幫;休囚者,宜生,宜幫,忌克洩耗。

 

有的八字師傅查幹支的多寡而判斷五行旺弱,這樣的做法不正確,正確的是以月令當旺五行為提綱,以月令旺相休囚評判五行旺弱;看日幹在月令處於旺相休囚狀態,論日幹旺弱,然後區分旺弱格局,擇取十神喜忌。

 

立春至立夏木旺火相,甲乙寅卯丙丁巳午之屬;立夏至立秋火旺土相,丙丁巳午戊己辰戌醜未之屬;立秋至立冬金旺水相,庚辛申酉壬癸亥子之屬;立冬至立春水旺木相,壬癸亥子甲乙寅卯之屬;

相關焦點

  • 旺相休囚死,五行旺衰規律詳解
    五行旺相休囚詳細解釋木火土金水這五行,在一年四季中,每個季節旺相休囚死這五種不同狀態的表現。
  • 八字旺相休囚死論五行旺衰
    「死」即是指五行之中力量最弱的氣,它沒有任何反抗的能力,例如春天的木氣旺盛,土便會受到木的克制,所以此時的土就被稱為「死」。那麼到底旺相休囚死是什麼意思呢?單論這幾個字,用最簡單的方法理解,旺就是大吉;相就是小吉;休就是小兇;囚,就是大兇;死,則是特兇。龍先生用白話簡述旺相休囚死狀態,便於大家易懂通透理解。
  • 命理中五行旺相休囚死和長生十二宮是什麼意思?
    想了解這一點,則必須了解五行在四時的旺、相、休、囚、死。什麼是五行在四時的旺、相、休、囚、死呢?總的來說就是在春夏秋冬12個月份中,每個季節月份都有一個五行處於旺,一個五行處於相,一個五行處於休,一個五行處於囚,一個五行處於死的狀態。
  • 民間面相男女宮子女訣註解
    民間面相男女宮子女訣註解民間流傳有許多面相口訣,有的朗朗上口耳熟能詳者有之,有的晦澀難懂,需要專業面相知識,許多易學面相愛好者往往因此而中斷學習。如果是古代經典面相口訣,那麼就需要古文知識了,如果上民間流傳的面相口訣,只要有面相知識就能夠解讀。
  • 劉恆老師面相課堂:何知其人發祿遲,鬢毛重厚迍邅隨
    劉恆註解面相《何知訣》04《面相學》當以《麻衣神相》與《柳莊相法》為上乘之作,可謂面相學之經典,因為人面本前世道德所表,秉父母精血而生,依他活命,臟腑稟賦自然之氣而化五官,五官五行構成後天人生密碼。劉恆註解面相何知訣,參研傳統易學文化。何知其人發祿遲,鬢毛重厚迍邅隨。
  • 劉恆:追求完美,永無止境
    副書記一字一句開念,我們一聽就樂了,原來副書記念的正是劉恆在閉幕式上講的那番話。副書記說,劉恆已經講得很好,很到位,他不必多說什麼了,把劉恆的話重複一遍就行了。散會後我們對劉恆說:你看,人家領導都把你的語錄抄在筆記本上了。要是換了別人,真不知道該怎樣回答。你聽聽劉恆是怎麼說的,劉恆笑著說:「沒關係,版權還屬於我。」劉恆發言的節奏不急不緩,徐徐而談。
  • 劉恆髮妻代王后生了四個兒子,為什麼在劉恆登基前後全都死去?
    孝文在代時,前後有三男,及竇太后得幸,前後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結合這兩套說辭,我們有如下的結論。1、司馬遷老爺子有點犯糊塗啊,前邊說四個兒子,後邊說三個兒子。哈哈。這個有點扯遠了。而且,孝景本紀裡寫的明顯和前邊的有很大的出入啊。
  • 民間看面相金口訣註解
    民間看面相金口訣註解一、眉骨橫露主性兇,須分燕尾主刑克。眉稜骨凸起的眉毛粗濃的面相人,個性兇頑,性格衝動易怒,常常因為一點小事兒禍起蕭牆。鬍子特別硬,向一旁偏斜著長的,這是刑克六親,特別是刑克妻子的面相。二、眼惡露光主犯法,鼻鉤無灶主蛇毒。
  • 劉恆曾經最愛的三個女人,一個是被他害死,一個當上皇后,一個則結局...
    ——餘秋雨 看過《美人心計》的人,都不會對漢文帝劉恆感到陌生,他是漢高祖劉邦第四子,生母薄姬。 劇中的劉恆非常寵愛竇漪房,就算後來慎兒設計挑撥,他們的感情也依然不變。 看起來,劉恆似乎只愛竇漪房一個,他對代王王后和慎兒只有利用,沒有感情。
  • 一個曾經落魄的皇子,一下子就變成了皇帝,他就是漢文帝劉恆
    薄夫人和劉恆認為這輩子一定是老死邊陲。然而,一個意想不到的大喜事降臨了。呂死後,宮廷一片混亂。太尉周勃和陳平誅殺諸呂並控制了朝政。這時,大臣們開始計劃王位的繼承。
  • 劉恆:8年沒見一年,沒有父愛
    呂雉冷豔看著眼前的這群穿披麻戴孝的女人和孩子們,突然對著薄姬和代王劉恆說出了這麼一句話。聽到呂雉皇后的安排,薄姬緊張的心情終於有了片刻的平靜,鞋子總算落地了。她我自己的兒子劉恆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氣。薄姬和兒子劉恆對於眼前這個躺在棺材裡的劉邦來說,印象是非常模糊的,他已經有七八年的時間沒見到她們母子二人了,他對她們娘兩也一點印象都沒有。
  • 魏豹死後,薄姬成劉邦的妃子,生劉恆,劉恆是否是魏豹的遺腹子?
    他「甘願」將薄姬拱手相讓給劉邦,劉邦寵幸之,一幸生男,是為劉恆。諸呂之亂後,劉恆即位,成了漢文帝,開創漢朝最有名的文景之治。隨之,問題來了。有人懷疑劉恆的身份,是否他不是劉邦的兒子,而是魏豹的遺腹子呢?情況沒有那麼撲朔迷離,這種情況是不存在的。在武恆,活捉了魏豹。而在平陽,捉到了魏豹的妻子兒女老母親。平定魏地後,劉邦將平陽給了曹參當作食邑。
  • 劉恆面相學:伏犀骨面相怎麼看
    劉恆老師指出:「骨為主,肉為副,骨有形,肉有容」,這說明骨相在頭部、面部的重要性,故「冰鑑」云:一身骨相,具乎面部。 伏羲骨面相,伏犀骨面相解讀伏犀骨又稱伏羲骨,其所在部位包括額頭(官祿宮)與巔頂部分。額頭與腎經相關,巔頂與厥陰肝經相關。腎主志,故額頭與聰明智慧關聯;肝主謀慮,故肝與思考謀劃關聯。
  • 竇漪房那麼受寵,為何劉恆還是代王時,不封她為代王王后?
    按理說,劉恆這麼寵愛竇漪房,應該想要將全世界最好的東西都給她呀,對竇漪房來說,最好的東西就是成為劉恆的正妻,代國的王后,可劉恆為什麼一直不將她封為王后呢?那大概是因為劉恆的代王王宮早已存在一位代王王后,而且這位代王王后還來頭不小!
  • 呂氏一族被滅,代王劉恆繼位前多次表示不願當大漢皇帝是何目的?
    呂后一死,周勃、陳平等功臣便火速誅滅呂氏一族,又推選劉邦的四子代王劉恆繼位,劉恆卻三番五次的辭讓,最終成為開創文景之治的一代明君。在我看來,精明過人的劉恆,當初多次表示不當皇帝有以下四點重要目的:1、是想試探皇親國戚、軍功大臣們的反應,如果有人說他不行,劉恆就記在心裡了,有就俗話叫「秋後算帳」!同時,再看看有沒有潛在的競爭者。如果有哪位皇親國戚想競爭,趁著劉恆不想幹,他想幹!劉恆更記在心裡了。
  • 劉恆雖開創文景之治,帝位得來卻有失法理及公允,為何會這樣說?
    漢文帝劉恆是漢朝最有作為的一個皇帝,他開創了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的第一個盛世,即文景之治!但是,劉恆當上皇帝的過程並不是合法的,至少按照當時的傳承制度,不應該是他來當大漢的皇帝。為何這樣說呢?大家都知道,劉邦有八個兒子,劉恆是皇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