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化時代,傳統企業要繼續生存,必須要實現數位化經營

2020-10-20 商派老闆工具

我們生活在數字世界裡。那些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或沒有選擇融入客戶的公司在今天岌岌可危——來自惠而浦首席數字官Niels Aillaud

圖片來自於網絡

惠而浦作為美國傳統電器製造商巨頭,為什麼如今格外重視企業數位化轉型呢?當你看到共享出行平臺Uber擊敗傳統計程車公司,新零售品牌瑞幸咖啡向星巴克發起挑戰這些例子,就不會感到疑問了。在數位化時代下,傳統企業要在新趨勢下繼續生存,他們必須實現數位化。

全球頂尖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是這樣描述企業數位化的,對於一些高管來說,這是一場關於技術的競爭。對於其他人而言,數位化是一種與客戶互動的新方式,它代表了一種全新的經營方式。雖然這些定義都不一定不正確,但是這種多樣化的視角卻經常讓領導團隊四分五裂。原因正是理解的不一致和缺乏對企業未來之路的共同願景。正因為如此,企業會經常出現不連續的舉措和錯失方向的努力,繼而表現出遲緩或從一開始就迷失方向。

圖片來自於網絡

麥肯錫公司還將數位化的概念分解為三個戰略特徵:

1. 在商業世界的新領域創造價值

2. 在執行客戶體驗願景的流程中創造價值

3. 建立支持整體架構的基礎功能

商業世界的新領域代表了什麼?代表了新零售、物聯網、新金融、區域鏈等未來趨勢。簡單來說,用數位化賦能傳統行業,完全可以開闢一個全新領域,線上+線下模式,創造企業最大化價值。

在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阿里現任董事長張勇表示,「十幾年前,不管是網際網路公司還是電商,會更關心流量和交易量。而到了新時代,各行各業都已經意識到消費者才是最重要的,要更關心用戶的需求。

圖片來自於網絡

張勇口中的「新時代」,即是指數位化時代。很顯然,「對客戶的關注」才是整個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核心。未來企業家要做的事情,就是思考如何利用大數據分析,從業務上帶給用戶最佳的體驗。

實際上,許多傳統企業其實早有數位化經營意識的萌芽,對客戶信息一體化管理、對周圍市場統計調研、對顧客進行標籤分類等等,這些都是企業數位化運營的表現。

圖片來自於網絡

只不過,隨著大數據、雲分析等新興技術的到來,現在傳統企業需要「掃描」的數據比以前任何時間都要更多,「掃描」工作更加繁瑣,數據更加的「無用」,更難以分析。因此需要藉助數位化工具(如AI數字官微)來實現。

相關焦點

  • 「數位化」成2020年度熱詞 傳統行業如何看待企業數位化轉型?
    原標題:「數位化」成2020年度熱詞,傳統行業如何看待企業數位化轉型?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企業數位化轉型尤其是傳統企業的數位化轉型,不僅僅是對企業進行信息化建設,更是要從商業模式、研發模式、製造模式、運營模式、服務模式和決策模式等方面搭建全新架構,讓其在數字經濟時代實現可持續發展。  12月19日,以「智變·創變」為主題的中國CIO高峰論壇暨2020年度中國優秀CIO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
  • 數位化時代的傳統IT轉型
    從整個IT來說,數位化往前推進,大的目標在哪裡?從用戶的體驗,從市場的營銷,從整個我們自己經營的運維,辦公的這種體驗,效率形成了我們對整個數位化轉型的一個四大維度這樣的一個思考。每一年我們可能都會刊,圍繞這四個維度,我們接下去有一些什麼關鍵性的項目要落實,什麼關鍵性的能力要建立。比如說,海爾的物流,社會化服務,大家經常說海爾的家電服務很好,質量也不錯。
  • 「數位化」成2020年度熱詞,傳統行業如何看待企業數位化轉型?
    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企業數位化轉型尤其是傳統企業的數位化轉型,不僅僅是對企業進行信息化建設,更是要從商業模式、研發模式、製造模式、運營模式、服務模式和決策模式等方面搭建全新架構,讓其在數字經濟時代實現可持續發展。12月19日,以「智變·創變」為主題的中國CIO高峰論壇暨2020年度中國優秀CIO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
  • 數位化步伐加快,企業要為轉型進入下一階段做好準備
    經濟增長模式的變化有助於實現可持續經濟增長,給企業帶來大量機會,同時也讓企業倍感數位化轉型的迫切性。40年的改革開放使中國成為全球製造業大國,同時給中國企業帶來了豐富的商業模式創新機會和大量採用新數位技術的場景。隨著企業數位化轉型進程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僅僅投資技術,並不能讓企業實現轉型。
  • 中國居住服務業數位化20載 探索傳統企業轉型方法論
    2020年的新冠疫情,更加速了「數位化生存」的到來,讓數位化轉型成為居住服務業再次聚焦的命題。9月21日,貝殼研究院、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社會數據研究中心發布《中國居住服務業數位化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梳理居住服務業20年的數位化路徑,指出供需關係、政策、技術正在驅動居住服務業進入數字新時代。
  • 聚焦數位化願景 共創企業新未來 「慧聚共贏」數位化營銷創新論壇...
    所以慧聰網要主動賦能那些還在彷徨或已經邁步的中小企業,引用之前的諸多企業數位化成功案例,來改變那些希望改變的企業,用龐大的流量生態,幫助企業精準獲取更多生意機會、從而達成交易,並茁壯健康的成長為行業的佼佼者。伴隨產業網際網路、新基建、5G、下沉市場等新概念的興起,新的創新環境為數位化企業挑戰傳統企業提供了更好的成長環境。
  • 企業想實現數位化轉型,2020必須關注這六重戰略性議題
    收穫數字經濟紅利,實現數位化轉型必須關注六重戰略性議題。第一,品牌重塑。移動網際網路的十年見證了UGC客戶生產內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5G萬物智聯,UGC將向UGB,客戶生產品牌User Generated Brand升級。
  • 數位化經營是服務小微企業的根本出路
    網商銀行數據顯示,2018年,支付寶服務的中國小微企業貸款筆數超過8000萬筆,同比2017年貸款筆數增幅達到60%,持續增長的貸款需求映射出小微企業對未來的經營信心。同時,這一年還是小微企業數位化經營的元年,一張小小的二維碼,成為小微企業全面提升數位化經營能力的利器。利用這張二維碼,小微企業也將獲得更多依據數位化提供的服務。
  • 為什麼說企業數位化轉型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第一:企業為何要數位化轉型 很多中小企業老闆認為自己的企業離數位化還很遠,並未到那一步,因為眼前自己還在為企業生存而搏鬥,訂單越來越少、成本越來越高,甚至不知道能撐多久,無暇顧及未來發展道路的規劃,他們期望立竿見影的效果,而不是對未來的投入。
  • 北上協秘書長餘興喜:企業要認識數位化的重要性 利用數位化提升...
    在數字經濟時代下,「賦智」即是用數字經濟方式給每個企業創始人或者管理者更多智慧,讓其把企業方方面面做得更好。「數位化帶來什麼變化?我覺得不管帶來什麼變化,最後都要落實到提高企業競爭力上,你的競爭力是否提高了,業績怎麼樣,是否更加能夠做到基業常青,這是目的。」
  • 「金稅四期」 沒有「隱私」,企業如何實現稅務數位化?
    稅收作為一個已存在數千年的產物,一直是在國家、企業及個人之間尋求最優平衡,也是企業在尋找"經營最優解"時必須要解決的問題。近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國家稅務總局2020年12月政府採購意向公告》,採購項目涉及金稅四期決策指揮端之指揮臺及配套功能建設項目。正式官宣"金稅四期"的到來!
  • 全世界都在擁抱數位化,傳統製造企業應該如何變革
    2019製造業數位化創新高峰論壇中國作為全球製造業大國,有著數量眾多的傳統製造企業。面對數位化轉型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不少傳統製造企業都有著切身感受。為了迎接數位化轉型升級,傳統製造企業需要在業務模式、產業鏈條、行業格局等各個方面,都做出顛覆性的變革,這就要求其對數位化的本質有著深刻理解,掌握和運用管理軟體、雲服務等各種數位化工具,靈活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形勢,並且在業務模式、管理模式、商業模式等各個方面實現突破性的創新,進而實現產品價值與企業利潤的增長。
  • 論信息化時代高等教育的「數位化轉型」——兼論從傳統大學到「數位化大學」的顛覆性創新何以可能
    [25]可見,「與其在傳統大學內部進行改革,還不如創立新的大學,為其他大學樹立前行的燈塔」[26]。因為相對變革傳統大學,創立新的大學可能要更容易。傳統大學雖早已經意識到了轉型的必要性,但往往受到傳統學術制度等多方面的阻礙與保護,無法在短期內實現突破。所以,創立新的大學就成為破除高等教育數位化轉型危局的先手棋。從大學的發展史來看,這也符合新型大學的產生機理。
  • 數位化企業,需要具備五項基本能力
    企業的數位化是一場深層次的變革,它不僅是改變公司運營體系中技術上的輔助應用,而是改變整個公司對數字智能時代的認知,從心智模式和戰略前瞻上帶領組織迎接智能時代的到來。 首先,領導者必須遠見卓識,要認識到企業的數位化組織能力是長期競爭的必備條件。不但要重視數位化管理,而且要務實,而非走形式,為數位化而數位化。
  • 銥雲科技發布-2020餐飲企業數位化經營報告
    一直以來餐飲行業屬於傳統行業,數位化程度普遍較低,在新冠疫情下,一些提前實現「網際網路+」、數位化布局的餐飲企業表現出了良好的抗風險能力和市場恢復能力。在這場年度大考中,有的餐飲企業通過社區營銷布局以及私域流量運營,開拓外賣業務;有的餐飲企業通過新技術應用和新場景打造,實現自助服務、無接觸外帶和配送;有的餐飲企業通過發展線上新零售業務,用食品工業化發展探索疫情常態化下的餐飲破局之路。「網際網路+」與「數位化」正成為行業發展的新動能。數位化成為行業未來共識,但餐飲行業目前的數位化集中在解決收銀、點單、外賣等局部的問題。
  • 漫談企業數位化轉型(上):什麼是信息化、網際網路化和數位化?
    信息化、網際網路化、數位化,有著相輔相成的遞進關係。談論企業數位化的轉型,首先必須得說清楚三者的概念,只有對其有清晰地定義和界定,才能進一步的去探討如何實現演變和轉變。對於企業來講,尤其是傳統企業,如果想實現數位化轉型、數位化賦能,首先應當定義清楚這些概念,理解各自的特點和挑戰,這樣才能結合企業自身的情況,做量身剪裁,搞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欠缺什麼,找到正確的演進路徑。
  • 《讀者文摘》破產與數位化生存
    《讀者文摘》破產與數位化生存 張敬偉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9-08-28    [列印] [關閉]     24在美國金融業一瀉千裡的蕭條市場下,必然波及到其他產業的經營。除此之外,更為主要的原因在於,傳統出版業遭遇到了網絡閱讀時代的狙擊,使傳統閱讀走到了末路。    傳統出版業已經遭遇到了多輪挑戰。
  • 雲創智能集團:未來所有的成功企業都會是數位化企業
    在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技術的應用與普及中,我國各領域都在面臨產業變革,企業數位化轉型便是其中一個重要趨勢。並且雲創智能集團還對一些數位化企業進行過調研,發現這些企業在很多方面存在一定的共性以及傳統企業所無法比擬的優勢。
  • 數位化時代,產品質量為主、技術賦能為輔
    2017年初,日豐集團編制了集團信息化建設路徑,所有企業的信息化建設緊密圍繞「以經營為核心、以客戶為導向,支持集團向數位化、流程化企業轉型」。 數位化離不開大數據、新技術,離不開數位化變革。諸如智慧城市的搭建需要十年的積累,在數位化時代企業如果想得上時代的發展, 就要緊跟創新二字,然而這二字談何容易。
  • 微信十年,從「數位化生存」到「數位化生活」
    26 年前,計算機科學家尼葛洛龐帝在《數位化生存》一書中,作出了這樣一個預測:計算不再只與計算有關,它決定我們的生存。當年看起來像科幻小說一般的『數位化生存』,如今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的寫照。每個人都已成為線上世界的數字公民,浸潤在數字生活中。如同尼葛洛龐帝所言,『信息 DNA』正迅速取代原子而成為人類社會的基本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