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在數字世界裡。那些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或沒有選擇融入客戶的公司在今天岌岌可危」——來自惠而浦首席數字官Niels Aillaud。
圖片來自於網絡
惠而浦作為美國傳統電器製造商巨頭,為什麼如今格外重視企業數位化轉型呢?當你看到共享出行平臺Uber擊敗傳統計程車公司,新零售品牌瑞幸咖啡向星巴克發起挑戰這些例子,就不會感到疑問了。在數位化時代下,傳統企業要在新趨勢下繼續生存,他們必須實現數位化。
全球頂尖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是這樣描述企業數位化的,「對於一些高管來說,這是一場關於技術的競爭。對於其他人而言,數位化是一種與客戶互動的新方式,它代表了一種全新的經營方式。雖然這些定義都不一定不正確,但是這種多樣化的視角卻經常讓領導團隊『四分五裂』。原因正是理解的不一致和缺乏對企業未來之路的共同願景。正因為如此,企業會經常出現不連續的舉措和錯失方向的努力,繼而表現出遲緩或從一開始就迷失方向。」
圖片來自於網絡
麥肯錫公司還將數位化的概念分解為三個戰略特徵:
1. 在商業世界的新領域創造價值
2. 在執行客戶體驗願景的流程中創造價值
3. 建立支持整體架構的基礎功能
商業世界的新領域代表了什麼?代表了新零售、物聯網、新金融、區域鏈等未來趨勢。簡單來說,用數位化賦能傳統行業,完全可以開闢一個全新領域,線上+線下模式,創造企業最大化價值。
在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阿里現任董事長張勇表示,「十幾年前,不管是網際網路公司還是電商,會更關心流量和交易量。而到了新時代,各行各業都已經意識到消費者才是最重要的,要更關心用戶的需求。」
圖片來自於網絡
張勇口中的「新時代」,即是指數位化時代。很顯然,「對客戶的關注」才是整個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核心。未來企業家要做的事情,就是思考如何利用大數據分析,從業務上帶給用戶最佳的體驗。
實際上,許多傳統企業其實早有數位化經營意識的萌芽,對客戶信息一體化管理、對周圍市場統計調研、對顧客進行標籤分類等等,這些都是企業數位化運營的表現。
圖片來自於網絡
只不過,隨著大數據、雲分析等新興技術的到來,現在傳統企業需要「掃描」的數據比以前任何時間都要更多,「掃描」工作更加繁瑣,數據更加的「無用」,更難以分析。因此需要藉助數位化工具(如AI數字官微)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