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裝牆面施工是整個房屋裝修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牆面塗裝效果的好壞將直接關係到整體空間的美觀性及實用性。
有些房屋的牆面在入住一段時間後會出現脫落、發黴、滲水等現象,這多半是由於裝修時施工不當所引起的。
那麼,牆面施工的流程是怎樣的?牆面應該如何施工才能避免這樣的問題呢?
剷除牆面
現在許多開發商為了應付房管局,在房屋交付時,會使用劣質材料給牆面刮白,由於質量不過關,會給牆面施工帶來極大的影響。
因此在正式開始施工之前,我們先要對牆面進行處理,將原牆面白灰剷除,然後輥塗界面劑(牆固),對水泥層進行封固和銜接。
牆面找平
當原牆面白灰剷除完成後,接下來要對牆體進行兩次找平工作。
一次是最底層的牆面水平矯正。當我們的牆面平整度檢測誤差超過10mm時,可以考慮採用水泥進行找平。
因為牆面平整度太差,水泥畢竟是所有粘結材質中強度最好的材質,所以,誤差過大的牆面建議採用水泥。
而對於檢測誤差在5-8mm的牆面,可以採用石膏找平。總之,無論是水泥找平還是石膏找平,都是屬於粗找平,這次找平的目的就在於矯正水平面或填坑。
另外一次就是精找平,也就是通過常用的膩子來找平,膩子細膩緊緻的特點能很好的銜接面層材質和基層,更好的呈現出面層材質的質感,好的防水膩子,在精細打磨過後,甚至都會呈現出一定的飽和光澤度。
這一次找平需要注意兩點:①膩子不要過厚,由於膩子的特性,如果厚度超過1mm以上極易導致牆面開裂;②在最後一道找平後,用細砂紙(320號以上)仔細打磨牆面。
批刮膩子
批刮膩子是牆面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將直接關係到後期牆面的質量。
施工時,選用顆粒細度較高和質地較硬的膩子為佳,如果質地較軟,也可以在膩子裡添加一定的白乳膠,以便提高膩子的硬度。
批刮膩子在施工時,一般要操作兩遍。第一遍用膠皮刮板橫向滿刮,動作要乾淨利落,等待乾燥後磨平,然後再重複操作一遍。
砂紙打磨
砂紙打磨是一項技術活,如果牆面的膩子質地過軟,而選用的砂紙過粗,打磨後就很容易留下較深的砂痕,常規塗料很難覆蓋,最終會影響整體的塗裝效果。
因此在打磨前,我們應先根據膩子的軟硬程度去選擇不同目數的砂紙。一般質地較為鬆軟的膩子,建議用400-500號的砂紙;質地較硬的膩子,建議用360-400號的砂紙。
打磨完成之後,可以在晚上打開大功率的燈光來檢查牆面是否平整光滑,尤其是在門窗和牆面結合的細節部位,更需仔細查看。
如果這一步牆面處理不好,後面刷完塗料之後很容易出現氣泡的現象。
塗刷底漆
底漆在施工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其塗刷效果會直接影響下一步面漆的效果。
因為底漆具有較強的滲透能力和封閉作用,可以讓牆面塗料的附著力提升,防止塗料層出現脫皮掉漆的現象,因此在底漆施工時,應確保牆面每個地方都塗刷均勻。
塗刷面漆
面漆塗刷時,應儘量選用好一點的毛刷或滾筒,選用長毛細絨滾筒刷出來的漆膜手感會更加細膩,視覺效果也更佳。
同時,為了不影響漆膜厚度、手感和漆膜的硬度,面漆中不要加過量的水。
塗刷面積較大時,每滾接茬地方的漆一定要收勻,不能過厚也不能過薄,不然會因為薄厚不均造成反光不一致。
刷漆的時候每滾上牆之後都會有一個收漆動作,這就要求每滾收漆的方向要一致,不然會造成每滾的滾出來的紋理不一致,反光角度不同,視覺上就會有差異。
牆面養護
水性塗料在塗刷完幾小時內就會幹燥,但乾燥後的漆膜硬度仍然較低,因此為了保護牆面,塗刷後10天之內儘量不要接觸牆面。
筆者專注於家裝塗料行業乾貨分享及營銷技巧學習交流。歡迎大家關注我的今日頭條號,共同學習研究家裝塗料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