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時期內,行業內總流傳著這樣一句話「21世紀是生物的世紀」
尤其在最近疫情時期,這句話又重新進入了人們的視野之眾,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
背景
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如全球變暖、酸雨、大氣層空洞、 冰川融化、草場退化、熱帶雨林面積迅速縮減等)日益突出,國家對於這方面也是非常重視
現狀
當前生物類畢業生所能從事的工作有三類
第一類:來到學校從事生態學的教學與人才培養、科學 研究、技術開發等專業工作。
第二類:從事與生物密切相關的農業、林業、水利、環 保等行業或產業的生態規劃與管理工作
第三類:從事與生物類專業不相關的行業如網際網路/電 子商務、房地產、計算機服務等
發展態勢
當前生物類畢業生的就業越來越普遍,越來越分散。相關專業就業率低於 20%,跨職業就業現象越來越明顯。且政府運輸管理部門的就業率越來越小。此外,需求單位普遍集中在中小城市。但是新能源企業開始招收生物學類專業的畢業生。 隨著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海洋能、生物質能和核聚變能 等在各個行業中的應用技術的逐步成熟,生態學等生物類畢業生在新能源企業的就業率不會顯著增加。各省市生物技術學院,農牧學院和其他職業技術學院對教師的需求逐年增加,但這種需求的持續存在需要研究和正確的預測。且本科生的就業率普遍高於研究生,這與研究生原本就就業面單一有關,但是總體看來生物類學生就業率對於公眾所熟知的那些容易就業的專業還是十分低的
總之,生物類學科專業相對較窄的就業面就決定了生物類專業註定不可能變為熱門專業,而且生物類學生需要耐得住性子,「坐冷板凳」這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依舊是一項勸退項
對於學習你怎麼看,快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吧
關注大墨點點,每日更新教育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