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行業該如何應對

2020-12-17 金融界

來源:期貨日報

「禁塑令」時代到來

A 「禁塑令」將全面實施

2020年1月16日,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對限制生產及銷售的塑料製品種類、施行地區及關鍵時間節點都做出了明確的指示,堪稱史上最強「禁塑令」。其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年底,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製品消費量明顯減少,替代產品得到推廣,塑料廢棄物資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在塑料汙染問題突出領域和電商、快遞、外賣等新興領域,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塑料減量和綠色物流模式。到2025年,塑料製品生產、流通、消費和回收處置等環節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多元共治體系基本形成,替代產品開發應用水平進一步提升,重點城市塑料垃圾填埋量大幅降低,塑料汙染得到有效控制。

回顧過去針對塑料製品的管制條例,可以發現《意見》中的部分條款並非首次提出,「禁塑令」更多的是對先前禁令內容的細化,加強其執行力度。比如,針對不可降解塑膠袋使用的條例。早在2007年12月31日,國務院就下發了《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要求從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禁止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超薄塑膠袋,並實行塑膠袋有償使用制度。《意見》中則要求「全國禁止生產銷售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超薄購物塑膠袋」,「2021年1月1日起,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經過對比,可以發現「限塑令」主要採取了對塑膠袋徵稅、有償使用塑膠袋等較溫和且可選擇的方式執行,本質上是把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而「禁塑令」則不同,其適用的範圍更廣、程度更深,通過禁止生產、銷售、使用等方式對傳統塑料禁用。

針對發泡塑料餐具的禁令也是一波三折。早在1995年5月,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就被禁止在鐵路站車使用。1999年1月,原國家經貿委頒布實施《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工藝和產品的目錄》要求在2000年年底以前在全國範圍內淘汰因嚴重汙染環境而被列為「落後產品」的發泡餐具。2005年和2011年,國家發改委在《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又兩度將發泡餐具列入淘汰類產品名錄,禁止投資、進口、生產、銷售和使用。但由於具有保溫、耐壓、質量輕以及低價等特性,發泡餐具屢禁不止,仍然出現在大街小巷。2013年2月16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第21號令,對《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進行局部調整。其中,本被列為淘汰類產品目錄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被調整至第二類限制類,再次允許生產、銷售和使用。2020年1月16日,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的《意見》中提出,全國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

《意見》的細化標準對特殊情況進行了考慮。在一次性塑料棉籤的禁用上,就充分考慮到醫療應用領域的特殊需求,對醫療器械類塑料棉籤進行豁免;同時,考慮到疫情防控、防汛救災的特殊需要,細化標準規定,在應對自然災害、事故災害、公共衛生和社會安全等重大突發公共事件期間,用於特定區域應急保障、物資配送、餐飲服務等的一次性塑料製品免于禁限使用,為特殊時期的特殊需要作出了靈活的政策安排。

2020年7月中旬,國家發改委再次聯合九部門印發《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表示要落實屬地管理責任。截至目前,全國陸續已有二十多個省市發布相應實施方案。

9月29日,上海出臺了《上海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於10月1日起實施,要求至2020年年底全市範圍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購物袋,全市範圍的餐飲打包外賣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全市範圍內的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購物袋。

北京在農貿市場、便利店、超市等商品零售場所,開展塑膠袋專項整治行動。天津推動地方標準和綠色認證,著力加強重點塑料製品監督檢查。重慶建設「無廢城市」,推動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進固廢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四川充分考慮省內各地區和各行業的差異性,區分重點城市、地級以上城市和相關縣級城市,「分地區、分時間、分領域」提出了四川省塑料製品禁限目標。廣東制定《廣東省禁止、限制生產、銷售和使用的塑料製品目錄(2020年版)》,明確了相關禁限細化標準、區域範圍和時間節點。

「禁塑令」要順利施行,除了自上而下的監管,也需要商戶與普通用戶的自覺執行。然而,就當前的執行效果來看,距離設定的目標仍有較大差距。以塑料吸管為例,大街小巷的飲品店裡塑料材質的吸管仍然隨處可見。據了解,部分門店現在已經擺放出紙質可降解吸管,但由於目前使用的紙質吸管經不起長時間的浸泡,使用體驗不佳,推廣受到局限。外賣配送作為餐飲行業塑料製品使用的重災區,部分商家也在考慮使用紙質餐盒及外包裝替代,紙製品相較於塑料製品在承重力、延展性及耐腐蝕性方面具有先天性的缺陷,因此紙製品只能短時內填補市場空缺,無法實現完全替代。

結合對現有產能的影響來看,塑料吸管在聚烯烴消費結構中的佔比過小,而作為塑料製品消耗主力的快遞包裝等行業執行時間相對寬裕,短時對於聚烯烴市場的實際影響相對有限。

B 可降解塑料前景廣闊

《意見》就推廣應用替代產品和模式也進行了詳細闡釋,明確提出要推行綠色設計,提升塑料製品的安全性和回收利用性能。積極採用新型綠色環保功能材料,增加使用符合質量控制標準和用途管制要求的再生塑料,加強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替代材料和產品研發,降低應用成本,有效增加綠色產品供給。在「十四五」規劃指導和「限塑令」推動下,可降解和綠色環保將是塑料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圖為可降解塑料用途佔比(%)

目前我國可降解塑料產能為71.5萬噸,位居世界第一,但國內市場需求量僅4.2萬噸。2019年,國內塑料製品產量8184萬噸,僅以薄膜中包裝膜的消費結構佔比進行推算,預計20%的市場被可降解塑料替代,對應的市場規模超1600萬噸。隨著新材料的不斷研發,可降解塑料產量的增長空間廣闊。

根據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發布的《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分類與標識規範指南》,可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界土壤、沙土、淡水環境、海水環境、特定條件如堆肥化條件或厭氧消化條件中,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作用引起降解,並最終完全降解變成二氧化碳或/和甲烷、水及其所含元素的礦化無機鹽以及新的生物質的塑料。

平時所謂的環保可降解塑料,一般是指生物可降解塑料,分為生物基和化石基。雖然原料來源不同,但都是可被降解的。生物基的可降解塑料分為天然物成型或共混生成生物可降解塑料、微生物發酵合成生物可降解塑料和天然物化學合成生物可降解塑料。微生物發酵合成生物可降解塑料是由澱粉經微生物直接發酵而成的,目前主要是聚羥基脂肪酸酯類聚合物(PHAs),包括PHB、PHBV等。天然物化學合成生物可降解塑料是以植物資源為原料,發酵得到單體(乳酸等),經化學合成(直接聚合法或開環聚合法)製得的,包括聚乳酸(PLA)。化石基可降解塑料是指以石油資源為原料,通過單體合成得到的可降解塑料。包括脂肪族聚酯,如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丁二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SA) 等;脂肪族-芳香族聚酯共聚物,如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共聚物(PBAT)等。

表為部分可生物降解塑料主要應用領域

目前,可生物降解塑料中PLA和PBAT主要應用於日常塑料,符合現階段政策需要,市場認可度較高,最有希望大範圍替代現有不可降解塑料PE、PP,用於一次性塑料製品領域,但受制於投產成本較高,前期產能擴張較慢。截至2019年,全球PLA產能最大的Natureworks公司的可降解塑料產能為15萬噸,全球佔有率為11.0%;全球PBAT產能最大的公司為BASF,目前產能為7.4萬噸。2019年我國可降解塑料的產能達到71.5萬噸,產能增速為9.66%。其中,澱粉基塑料產能達到23.3萬噸,PBSA?的產能共計9萬噸,PLA的產能共計8.5萬噸,PPC的產能共計8.1萬噸,PBS的產能共計5.5萬噸,PHA的產能共計5萬噸,PBAT的產能共計9萬噸。

圖為各類生物降解塑料的產能佔比(%)

以塑料薄膜為例進行估算,2019年我國塑料薄膜的需求量為1542萬噸,以PBAT25%的滲透率計算,PBAT的市場成長空間達到385萬噸。我國PBAT材料行業企業集中度高,其中金髮科技具備3萬噸PBAT,處於國內領先地位,金輝兆隆1.5萬噸,重慶鴻慶達1.5萬噸,其餘產能較為分散。隨著最強「禁塑令」大限到來,多家企業積極布局替代產能。

其他可生物降解塑料,如PCL、PHA、PGA等現階段產能有限,且市場集中於附加值高的高端生物醫用材料領域,還無法與PLA和PBAT材料在替代通用塑料方面形成競爭。但是,這些具有獨特性能的可生物降解塑料的大規模產業化進程正在加速,預計未來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C 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若政策實行徹底,非降解塑料留下的市場空缺將由紙製品和可降解塑料瓜分。短時內,紙漿企業憑藉現有的技術迅速擴能生產將佔得先機,隨著生物基及非生物基技術的更新迭代,產業鏈更加成熟,市場份額將向可降解塑料傾斜。目前來看,紙質包裝漏油等先天缺陷導致其不能完全替代現有塑料製品的功能,要增強可降解生物塑料的市場可接受度仍面臨以下幾個問題:

1.造價成本高。目前可降解塑料生產成本是傳統塑料的2—3倍,高成本、高價格阻礙了其大規模應用。隨著技術不斷進步,成本勢必會下行。然而,不可忽視的是,漫長的研發過程、高額的研發費用、難以攻克的技術瓶頸等一系列因素使可降解塑料真正實現物美價廉尚有一段距離。

2.非降解塑料禁而不絕,可降解塑料難扶正。回顧白色汙染治理史,儼然是與塑料製品「鬥智鬥勇」的過程,年初《意見》所彰顯的治理決心是前所未有的,但考慮到非降解塑料在生活中使用範圍之廣、滲透程度之深,監管部門在「禁塑令」執行過程中鞭長莫及,且配套措施中欠缺強有力的懲治措施,作為盈利導向的商戶容易躲入「法無禁止即自由」的盾牌之下。

3.民眾環保意識的提升及習慣的改變需要過程。作為消費終端,民眾對於新型材料的接納意願往往是產品順利投放的關鍵。提高民眾的環保意識不僅有利於加快可降解材料的市場化推廣,也能通過垃圾分類處理等其他環節提高塑料回收利用率,加速實現環境治理的目標。

相關焦點

  • 環保科普 | 人類該如何應對海洋微塑料汙染?
    什麼是微塑料,如何產生?微塑料汙染在最近10年才逐漸得到重視,但實際上早在50年前就被發現。1971年秋季,海洋生物學家Ed Carpenter首次注意到在棕色馬尾藻墊中漂浮著一些奇特的白色斑點。經過一番調查,他發現那是一小塊塑料。這一發現使人震驚,因為這意味著距離大陸有550英裡的大西洋中部,可能已被成千上萬的破碎塑料顆粒佔領。
  • 限塑|人類該如何應對海洋微塑料汙染?|微塑料|嬰兒配方奶粉|塑料...
    不健康飲食以及環境汙染會對人類健康產生重大威脅,且這些威脅往往是溫水煮青蛙式的,容易讓人忽視,但危害嚴重、影響深遠,例如微塑料汙染問題。隨著科學界對微塑料汙染的範圍和影響的日益了解,我們發現,微塑料早已通過汙染水源、農副食品等方式進入人體。微塑料對人類健康的傷害,遲早顯現出來。什麼是微塑料,如何產生?
  • 面臨全球環境問題,塑料巨頭是怎麼做的?設計師又該如何應對?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廣泛的使用塑料製品,然而對廢棄塑料卻常常棄之不顧。塑料是我們必須重視且合理再利用的可持續資源。從長遠來看,廢舊產品和不可避免的廢棄物也許是塑料工業中最重要的替代性原料。我們必須完善廢棄物市場和處理方式,讓塑料創造更高的價值。
  • 各行業實體店的「倒閉潮」,猶如「生物群落演替」,該如何應對?
    而各行業實體店的「倒閉潮」,就像「生物群落快速演替現象」,那麼,如果生物群落面對環境變化和內部競爭,在快速演替的過程中,又是如何去進化、變異和適應的呢?是否可以參考,讓我們找到企業生存、轉型和生存發展的方向?我們先來了解以下生物群落演替。
  • 回收材料食品級利用 減少浪費應對塑料汙染
    塑料、橡膠、紙張等都是與食品接觸的材料,除了源頭減量、循環利用和應用可降解替代品,食品接觸材料的回收再生利用是應對塑料汙染的重要途徑。
  • 對於木託盤和塑料託盤,託盤需求企業該如何選擇
    物流倉儲中,相對於金屬材質、塑木材質等種類的託盤,木託盤和塑料託盤是比較常見的託盤。而對於這兩種託盤,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託盤種類選擇我們在選擇託盤的種類時,需要考慮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點:適用行業塑料託盤主要用於對衛生要求比較高的行業,如醫療、食品、冷鏈等,這些行業在倉儲運輸中對託盤材質的要求相對較高,而木製託盤適用性比較廣泛,因此在選擇託盤種類的選擇上,這個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承載重量常見的塑料託盤採用成熟的注塑工藝,由全新的PE
  • G654芝麻黑退出石材行業,墓碑廠家該如何應對?
    從2018年開始各墓碑廠家就對石材行業的變動非常關注,今年年初到現在更是不得不時刻關注,石材的價格波動讓提供的報價都要聲明只在七天之內有效,過後可能就因為提價需要重新報價,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稱霸石材行業二十多年的長泰G654芝麻黑永久封礦
  • 台州塑料行業的機遇與挑戰
    原標題:台州塑料行業的機遇與挑戰 伴隨油價下跌,作為石油下遊的塑料製品產業鏈,有望迎來成本壓力釋放機會。 台州身為「塑料製品王國」,國內塑料日用產品市場佔有率七成左右,年消耗塑料原料佔全中國原料消耗量的十分之一。 那麼,在油價暴跌背景下,台州塑料行業將發生哪些變化?台州市塑料相關從業者都採取了哪些措施?
  • 中國塑料防水材料行業市場前景分析預測報告
    該部分內容呈現形式為「文字敘述+數據圖表(柱狀折線圖)」。該部分內容呈現形式為「文字敘述+數據圖表(表格、餅狀圖)」。 3、市場分布:從用戶的地域分布和消費能力等因素,來分析塑料防水材料行業的市場分布情況,並對消費規模較大的重點區域市場進行深入調研,具體包括該地區的消費規模及佔比、需求特徵、需求趨勢……該部分內容呈現形式為「文字敘述+數據圖表(表格、餅狀圖)」。
  • i-VISTA智能汽車指數規程(2020版)發布:汽車行業該如何應對新變化?
    在這場百年變革中,到底該如何定義網聯汽車?如何正確認識網聯汽車?如何購買高質量的網聯汽車?廣大消費者對此的認知還並不全面,因此整個行業迫切需要一個權威評價體系,通過科學場景設計、合理評價規則、專業測試技術,向廣大消費者直觀的展現車輛的智能化水平。
  • 再見了,塑料吸管!一個行業迎來巨變
    根據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於今年初聯合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這一規定被業內稱為「禁管令」。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九部門印發《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再次提出,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 垃圾分類難倒快遞行業!費錢又不討好用戶的背後,企業如何應對?
    另外,官方也是通過各種圖文等方式,向大眾科普該如何正確進行垃圾分類,一些企業更是推出了垃圾分類的APP和小程序。現在,不少人已經熟知了家庭的垃圾如何分類,但是如何分類快遞垃圾,很多人卻不清楚。就在近日,上海市郵政管理局編制發布了《上海市快遞包裝物垃圾分類指引》(以下簡稱《指引》)。
  • 噴霧塑料包裝瓶介休廠家產品如何解決老化的問題
    噴霧塑料包裝瓶介休廠家產品如何解決老化的問題   噴霧塑料包裝瓶介休廠家產品如何解決老化的問題    輔機及模具輔機首要指保持模具恆溫的設備。歡迎各界朋友蒞臨參觀、指導和業務洽談!
  • 塑料行李箱的優點與缺點,旅行出遊該如何選擇?
    非常感謝各位看官能在百忙之中閱讀小編的文章,您們的閱讀和評論是小編繼續堅持創作的動力~   塑料行李箱的優點與缺點,旅行出遊該如何選擇?
  • 加強版「限塑令」來了:各界應對如何?已有概念股聞風而動
    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通過,第六十九條規定,「商品零售場所開辦單位、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快遞企業和外賣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商務、郵政等主管部門報告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的使用、回收情況」。在此背景下,被坊間稱為加強版「限塑令」推出,根據公告,上述辦法落地還有約一個月時間。以往作為使用大戶的商超和餐飲企業如何應對?
  • 你的品牌還在使用塑料包裝嗎?看國際品牌如何「減塑」
    文|華麗志近年來,在全球各大時尚企業公布的可持續發展計劃中,無法降解的「塑料包裝」對環境造成的沉重負擔一直是備受關注的棘手難題。越來越多的品牌宣布棄用塑料包裝或使用可回收塑料包裝,涉及美容、食品、酒店、時尚等多個行業。
  • 到底該不該禁止塑料吸管?
    今年1月,國家有關部門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該文件規定,2020年底,全國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其實我也沒怎麼懂,這1月下發的文件,怎麼會在半年後突然熱搜的…不過「該不該禁用塑料吸管」這個問題,還是有很大討論空間的。經過國家近年來的大力宣傳,塑料汙染的危害已無需多言。
  • 如何正確處理廢舊塑料?如何促進塑料製品循環再利用?
    2016年,我國的塑料製品產量已超過7700多萬噸,產值近2萬億。塑料在給人類帶來便利的同時,其環境危害也逐步顯現。如何正確處理廢舊塑料?如何促進塑料製品循環再利用?這些問題都值得深思。    廢舊塑料如何循環再生這幾個發展方向不可不知    塑料是20世紀的一項偉大發明,其應用領域不斷擴寬,品種也不斷增加,極大方便了人們的生活,成為了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材料。如果沒有了塑料,我們的生活會變成啥樣,已不可想像。
  • 用塑料菜板切菜有害不?該如何安全選用,乾貨來了
    塑料菜板塑料菜板是用塑料做成的菜板,屬於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其主要成分是合成樹脂。如今,塑料菜板已進入千家萬戶,重量輕、使用方便、形態美觀、容易清洗深受人們的喜歡。2.安全隱患正規的塑料菜板是用食品級塑料樹脂加工而成的。它的最大特點就是無味無毒,而且化學性質比較穩定,因此符合國家標準的合格塑料菜板是安全無毒的。
  • 傳播前沿資訊 眾塑聯舉辦塑料行業環保論壇
    佛山日報訊 記者路帥攝影報導:PVC改性應用技術前景如何、改性碳酸鈣在塑料中有何運用、有機廢氣如何實現環保處理和回收……這些前沿行業資訊,以後高明塑料企業不出高明就能聽到。上周五,眾塑聯主辦的塑料行業環保論壇在高明舉行,吸引了塑料行業、區環保產業協會等代表約120人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