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小夥地鐵尿褲子:憋死活人的,是中國式面子

2020-12-16 騰訊網

國館編輯部:

「懂」麻煩別人,才是高級的情商。

01

我們常說,人有三急,再緊急的事都急不過人要排洩。

有一個人卻打破了這個定律。

深圳一位小夥內急,在地鐵站找不到可以使用的公廁,竟憋到尿褲子。

對此,地鐵方面給出回應:車站多個衛生間正在進行翻新改造,期間會封閉廁所施工,乘客遇緊急情況可以向工作人員求助,「我們會告訴他最近的廁所在哪裡」。

新聞來源 | @中國新聞周刊

地鐵對多個衛生間同時進行改造的不合理安排,確實造成了乘客的不便。

但有網友指出,地鐵站內部有員工廁所,地鐵口往往連接著商場、某知名快餐店,多開口問問,也不至於搞得這麼狼狽。

這種觀點遭到反駁:對於有些人來說,尋求幫助,比憋尿還難!

生活中,有不少人無法獨立解決問題,卻害怕向別人請求幫助。

一拖再拖,事情最終變得更加麻煩,直接導致了自己的損失。

雖然我們一直被教導,不麻煩別人是種美德。

然而,不敢麻煩別人,卻是一種病。

02

/自卑偽裝出獨立/

我們時常在微博上或朋友圈裡,看到有人抱怨自己的奇葩親戚或同事。

「我表姐突然說周末要來我這住一晚,因為住酒店太貴了。這種只有在過年見面,還從來沒給我包過紅包的親戚,是不是太不拿自己當外人了?」

「上班時間看劇玩手機,等到快下班了說工作做不完,求我幫忙。不好意思哦,您愛看劇,我也趕著下班回家打遊戲啊~」

這些動不動就擺出「咱倆誰跟誰」的氣勢、愛給人添麻煩的人,都被貼上了「厚臉皮」的標籤。

久而久之,大家似乎默認了一條社交規則:別給人添麻煩。

於是,一想到麻煩別人有可能會被掛上網絡公示,TA們毫不猶豫地打退堂鼓了。

即便鼓起勇氣開口求助,也要反覆地確認對方有沒有不耐煩、不高興。

太過在意別人的眼光,所以精心地用獨立來包裝自卑,保護自己。

而那些從來不尋求幫助的人,又常常會給別人留下獨立自主、能力優秀的印象。

「你看,TA從來不找別人幫忙,自己解決所有問題,多獨立多優秀啊!」

但別人看不見的,是TA揪著頭髮輾轉各大搜尋引擎、社交媒體幾小時,和那幾小時內慌亂的內心。

公司向設計部推薦了某個排版軟體,做出來的效果不僅美觀,而且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

小李接觸的軟體較少,當別人已經熟悉了操作,他卻還在研究。

但工作不等人,小李先是上網搜索,後又抓耳撓腮地嘗試了一個個操作。

直到下班,小李都沒能完成當天的工作,連帶部門的同事也要一起加班。

為什麼開口問一句「可以幫幫我嗎」這麼難?

因為,開口問別人,顯得自己很沒用。

對自己能力不足而感到自卑,更對暴露自己能力不足感到害怕。

為了掩飾,TA們寧願轉個山路十八彎,也不願意求助身邊的人。

但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

然而有時候,不敢尋求幫助不僅僅是害怕暴露自己的短處。

被拒絕時的窘境,使TA們的自卑無處藏身。

一次開口求助已經是竭盡全力,如果對方拒絕,不僅會讓TA們感到十分難堪,而且導致他們不敢再開第二次口。

「已經失敗了一次,難道還要去自討沒趣嗎?」

甚至會擴大聯想:他是不是討厭我?我是不是得罪過他?他是怎麼想我的?

因為自卑,所以主動將對方想像成挑剔、易煩躁、不近人情的形象,把所有結果預設到最壞,自己嚇自己。

因為自卑,所以過度地自我檢討,自我否定,最後陷入自我懷疑。

03

/不是強大,只是依賴無能/

心理學上,把這種不敢麻煩別人的情況稱為「依賴無能」(counter-dependency)。

依賴無能者看起來獨立自主,實際上是因為恥於向他人求助,內心脆弱孤獨。

遇到事情,不管大小,TA們更願意獨自扛著,而不是尋求家人朋友的幫助。

把困難和壓力留給自己,久積成病,還用「強大」來麻痺自己。

但真正的事實是,依賴無能者在親密關係的建立上更加無能。

人和人的關係都是從互相麻煩開始的。

你幫我拿個快遞,我回你一句謝謝;你為我解決一個問題,我請你吃頓飯。

一來二去,我們建立了社交關係,從認識的人,到熟人,到朋友。

「很多人怕麻煩別人,但是,不麻煩彼此,關係也就無從建立。有這種麻煩哲學的人,難以發出對關係的渴望,所以勢必會退回到孤獨中。」

來源 | 武志紅《巨嬰國》

過分獨立換來的,是孤單。

而親密關係更需要互相麻煩。

小鄭從來不把工作上的煩心事告訴妻子:「我一個人煩就可以了,說多了她也會煩。而且她也不懂這些事啊。」

不麻煩妻子的結果是,強顏歡笑、不耐煩、沉默,「我沒事,你讓我一個人待會就可以了。」

他以為這是對妻子的體貼,但妻子卻「不領情」。

「我也是有工作的人,這麼就不懂了。就算我真的不懂,也可以只做一個傾聽者啊。夫妻之間就是要共同分擔,什麼事都自己扛著,別人問起來我反而一問三不知,跟個外人似的。」

和朋友吐槽,和愛人訴苦,傳遞出的信號是:我信任你,我需要你。

共同分擔壓力不僅不會瓦解親密關係,反而可以增進彼此的了解。

因為我們之間處在一段親密關係中,所以那些需要對外隱藏的,我可以在你面前袒露。

我需要麻煩你承受我的一部分困難和壓力,麻煩你扮演一個傾聽者、建議者,和我一起解決問題。

而那些過於「強大」的人,往往形單影隻。

04

/「還人情」不是等價交換/

不敢麻煩別人,除了心理負擔,還有實際利益的擔憂。

傳統的中國社會是個人情社會,受了別人的恩惠,總有一天要還回去。

別人幫了我,我不還人情,這是要被說閒話的。

所以最好,大家不要相互麻煩,兩不相欠。

小李有一套「成本哲學」:時間精力是自身成本,麻煩別人是人情成本,自身成本可以自我控制,人情成本還要看別人眼色。

考慮到日後對方可能會提出超出自己能力範圍、或讓自己感到為難的請求,還不如自己多花點時間去研究解決,似乎成本更低。

把社交圈裡的每個人都打上+1、-1的符號,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量化、計算,麻煩別人變成了一件麻煩事。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需要的是擺正心態:「還人情」不是等價交換,而是為了感謝。

回饋別人曾經給過的幫助,並非是為了抵消一筆人情債,而是用對方需要的方式來感謝TA的慷慨。

上初中的弟弟每天騎車載他的同學去學校,單程三公裡多的路,他堅持了一星期。

原因是同學打球傷了腳,父母又不在身邊,坐公交又擠又容易遲到。

「上次我的手骨折了,都是他幫我背書包,替我打水。」

我暗想:這麼小就知道要還人情了啊。

但他的下一句話狠狠地打了我的臉,「人家對我好,我也想感謝他嘛。」

在他看來,這不是「還債」,只是朋友間相互幫助、相互感謝的方式。

事實上,人情與人情並不對等,又如何能在之間劃上等號。

是背了一個月書包的人情更重,還是騎車載了一個星期的人情更重?

一段普通的關係,不會因為舉手之勞而變成一物換一物的交易。

一段親密的關係,更不存在誰虧欠了誰。

我們在伸出援手的時候,都不曾計算過對方要如何報答,又何必在開口麻煩別人前就擔心著對方會索取什麼樣的回報。

拋開利益的顧慮,或許我們能夠更容易地說出:「可以幫幫我嗎?」

05

/不要活成一座孤島/

不敢麻煩別人的人,往往把求助這件事想像得過於嚴重。

沒來得及張口,就已經把結果在大腦中無限放大。

其實,麻煩別人不在於「求助」,而在於「合作」。

協作才能生存已經成為社會共識,靠單打獨鬥闖不出天下,甚至連走出家門都成困難。

我們必須承認自己的能力有限,取長補短才能完成某一件事。

我們彼此需要,所以互相麻煩。

求助別人不僅不丟人,更不代表你能力不足,恰恰是表明你懂得了合作的智慧。

而且,尋求幫助≠厚顏無恥。

之所以有那麼多奇葩被吐槽,僅僅是因為TA們像巨嬰一樣,沒有經過思考就直接把所有事情都堆到別人面前,絲毫不顧別人的感受。

而我們所說的麻煩別人,是在自己無法獨立解決的情況下,向他人請求支援。

對於依賴無能者,需要做的是強迫自己去麻煩別人。

勇敢地邁出第一步,會發現前方並不是萬丈深淵。

對方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刻薄」,事情的解決也沒有你想像的那麼艱難。

如何正確麻煩別人,你需要做到:

麻煩別人時,要儘可能得提供已有的信息,表達清楚自己的需求。

我們可以請求幫助,但不能把問題丟給對方然後坐等回復。

事先做好搜索,然後明確地告訴對方你需要什麼樣的指導和協助,這是麻煩別人的基本素質。

就比如同學拜託小張做活動海報,小張很樂意地接受了,馬上打開電腦,花了一個多小時設計了一張具有現代感的海報。

把做好的成品發過去後,同學來了一句,「能不能做得古風一點?」

小張也很痛快,「不能。」

明明是自己的事情,卻要求幫忙的人去搜集掌握信息、揣測意圖,這是拿自己當甲方爸爸呢?(沒有說甲方不好的意思。)

判斷好對方的能力和時間成本,不要提過分的要求。

一位在健身房做私人教練的朋友英文很好,常常有人找他幫忙翻譯。

有的人直接截了幾張圖給他;有的人複製粘貼原文發到了他的微信上;還有的人建立文檔,自己翻譯了大部分,剩下不懂的地方用紅色標註。

他說,「第三種人我一定幫,第二種人看心情,第一種人哪涼快哪待著去。做私教一個小時300塊,我用花時間給他幫忙,憑什麼他輕輕鬆鬆截個圖就甩我臉上了?」

別人的時間也是時間。無論用金錢還是請吃飯作為答謝,麻煩別人首先要為對方省去麻煩,而不能理所當然地做伸手黨。

改變現狀,先麻煩親近的人。

突然要求一個依賴無能者去麻煩不熟悉的人,是不合理、不可行的。

相對而言,朋友和家人更願意幫助你改變這種「偽獨立」狀態。

拜託親近的人做一點小事,順路買個東西,或分享近日的困惑煩惱。

一點點地改變,慢慢建立起敢於求助的心態。

06

總有一些問題我們無力獨自處理,總有一些事情我們需要與人合作。

適當地敞開心扉,適當地示弱,我們才能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拉近與人的關係,建立自信。

孤軍作戰的時代已經過去,學會麻煩別人,我們才能走的更遠。

/今日作者/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國館原創,轉載請註明

相關焦點

  • 深圳地鐵1號線廁所全部停用!一小夥憋不住尿褲子
    3歲孩子會尿褲子不足為奇,可是一個身心健康的小夥子當眾尿褲子,他到底經歷了怎樣的絕望?近日,網友「william」報料稱,他在搭乘地鐵時突感內急,在羅寶線好幾個地鐵站內尋找廁所,都被告知,廁所已被封住,無法使用。尋求無果後,就乾脆放飛自我 「釋放」了。深圳地鐵回應,目前羅寶線幾乎所有站點的廁所都在進行升級改造,不便之處,敬請諒解。
  • 活人能被尿憋死?憋尿的害處你想像不到
    只要沒尿褲子就無傷大雅真的是這樣嗎?膀胱就相當於水庫當水庫到了最大容量堤岸總是在承受最大壓力就容易出事兒人們經常會被反問一句話:『活人還能被尿憋死?』,意思是告訴我們,不要慌張,問題總是可以解決的。但從醫學上講,我們不得不較個真:活人真的可以「被尿憋死」憋尿的『全過程』但當人們憋尿的時候,向下排尿的通道被『括約肌』鎖死,膀胱會進一步被囤積的尿液撐大。
  • 女生臨時「徵用」男廁,並排起了長隊,網友:活人不能讓尿憋死
    女生臨時「徵用」男廁,並排起了長隊,網友:活人不能讓尿憋死10月1日,在四川成都東站的車站內,由於女廁漏水,正在維修,所以暫時不能使用。然而,女廁不能使用的話,為了不尿褲子,女生們也只好硬著頭皮去霸佔男廁了。在事發當天,因為女廁不能使用,車站內的女生將旁邊的男廁給霸佔使用了;即使這樣,她們還是排了一條很長的隊伍。而一些內急的男生想上廁所時,來到男廁前,發現這麼長的隊伍後也是一臉懵。這是什麼情況?難道自己走錯了?
  • 冷知識:活人不能被尿憋死?用尿充當漂白劑?網友:我信你個鬼哦
    冷知識:活人不能被尿憋死?用尿充當漂白劑?網友:我信你個鬼哦1. 活人不能被尿憋死?我們在小時候總是能聽到這句話「活人不能被尿憋死。」但是大家都知道憋尿是真的能被尿憋死嗎?我們聽說過很多的人說憋尿不能被憋死,其實在某個地方舉行過一種非常奇葩的比賽,這個比賽就是「憋尿贏獎品」其中一個女子在這場比賽中由於憋尿時間太長然後就憋死了……看來憋尿還是少憋為好啊。2. 身體的熱量屎通過頭頂流失掉的。我們身體要始終保持一種溫度的,我們體內的溫度如果太高會導致發燒,然後我們的熱量是怎麼散熱摁?
  • 活人真能讓尿憋死?你還別不信
    生活中,多數人常把「活人還能被尿憋死」當作笑話來說。殊不知,還真有這事,說的就是男性前列腺增生症這種病……1前列腺增生症會有什麼表現?前列腺增生症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礙最為常見的一種疾病,主要表現為前列腺間質和腺體成分的增生、前列腺增大、膀胱出口梗阻等。
  • 「大活人還能被尿憋死嗎?!」70歲大伯竟被尿憋出「一個葫蘆」!醫生...
    近日,家住江幹區的70歲彭大伯遇到了難題,他已經近2天沒有解出小便了……下腹部的脹痛,加上劇烈的尿意讓他不得不前往我院泌尿外科就診,接診的是王彥彬副主任醫師。01「憋尿憋習慣了!」想想等到憋不住了,也就尿出來了,都說大活人不會被尿憋死,我也沒想到這次突然會這樣根本尿不出來了,以前從來沒有過!」王彥彬說,成年男性夜裡有0-1次排尿是正常的,但2次及2次以上,就是屬於夜尿多的範疇,當這樣的情況1周出現4-5天,就需要及時就醫。
  • 活人不會被一泡尿給憋死,但能被屎給憋抑鬱
    活人不會被一泡尿給憋死,但能被屎給憋抑鬱我們身邊總是會遇到這樣的一群人每次遇到工作檢查,吃飯買單的重要時刻總是聽到他們說:哎呦!我們或許真的錯怪他們了有些事情真的就是這麼魔性就像活人不會被一泡尿給憋死但能被屎給憋抑鬱了這是一篇有味道的科普…在英語裡,有一個短語叫「Follow your gut」,Follow追隨,your你的,
  • 六旬大爺地鐵尿急,直接飲料瓶開龍頭「放水」內急憋不住表示理解
    人生七十古來稀,一般老漢都尿急,話說年紀大了,身體就會出現各種狀況,有的看上去很健康,其實身體各項機能都不如年輕的時候,近日,在朋友圈看到這樣一條,有人在北京的地鐵上,拍到一個年逾古稀的大爺,躲在地鐵車上一角車門處,臉朝外的看著,但是手裡拿著瓶子,貌似在尿尿,這人就順手拿手機拍起了照
  • 憋不住了要尿褲子了
    Hold it right there. 留步,不要走。(hold it 停)5. I can't hold it. I'm gonna pee myself. 我憋不住了,要尿褲子了。(hold it 憋得住;pee oneself 尿褲子)6. What's the hold-up?
  • 排隊做B超 憋尿憋到尿褲子
    本報張家口電(見習記者張巖)「本來以為到大醫院做檢查比較放心、服務更人性化,誰知憋尿憋到尿了褲子也沒輪到我」,12月27日下午,張家口市市民王女士向記者講述了自己在張家口市第一附屬醫院就診時遭遇的尷尬。
  • 地鐵多條線廁所停用?小夥子尿褲子…深圳地鐵回應
    4月16日,有網友在網絡發文痛訴,稱自己在深圳地鐵乘車,因全程找不到廁所,最後無奈崩潰尿褲子。對此,深圳地鐵回應,為提升服務品質,對部分地鐵線路進行升級改造,將會增加提示標誌,對乘客造成的不便表示抱歉。
  • 地鐵站廁所處處維修,小夥徹底崩潰尿褲子!
    近日,廣東深圳一網友報料稱,搭乘1號線地鐵時內急,卻遭遇站內廁所處處維修,徹底崩潰尿褲子。深圳地鐵回應,自2018年9月開始,將對1、2、3、5號線共82個車站衛生間進行全面翻新改造,期間會封閉廁所施工,乘客遇緊急情況可以向工作人員求助,「我們會告訴他最近的廁所在哪裡」。
  • 深圳地鐵多條線廁所維修?小夥子忍不住尿褲子,地鐵站:很抱歉
    地鐵為人們的出行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尤其是對於上班族來說,每天乘坐地鐵已經成了非常普遍的事情,因此地鐵裡的設施也是為人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尤其是在人流量特別大的地方,公共廁所就成了最重要的一個設施。人有三急,今日有一個男子稱自己在深圳坐地鐵時,全程找不到廁所,最後無奈崩潰尿褲子,其實深圳地鐵這邊也已經回應升級改造將會增加標準,對乘客造成的不便非常的抱歉,地鐵地面入口處並沒有標誌,提醒市民到站內才知道從洪浪到羅湖的個站裡面全都在維修,最後我實在忍受不了了。
  • 成年後還「尿褲子」的明星,發哥上榜,她跑步時憋不住直接尿褲子
    在小時候恐怕沒人敢說自己沒尿過褲子吧,但如果在大些尿褲子就會被身邊的朋友笑話,可娛樂圈就有這麼幾位明星,他(她)們在成年後竟然還鬧出尿褲子的笑話,下面就來看看都有誰吧。臺灣女星林芯儀是以《星光大道第三季》亞軍出道被人們所知,她也曾爆料自己在參加《星光大道》的時候因為壓力太大,導致晚上睡覺時尿過褲子。在那段時間裡她晚上不僅晚上經常說夢話,因為種種壓力還令她患上了抑鬱症,不過好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林芯儀的病情也好轉了起來。
  • 經濟艙乘客被拒用頭等艙廁所,網友:人有三急,活人不能被尿憋死
    頭等艙衛生間或許可以對經濟艙乘客收費使用,以解決真正的人有三急等問題 ,活人不能被尿憋死但有一個邏輯必須要清楚,廁所是公眾使用的,而購買了票的座位是屬於私人使用的。在中國,很多地方都是能讓群眾使用廁所的,比如酒店,商家,政府街道辦都是。當然外國不可能人人平等。結束語:小編認為視頻最後兩個人的邏輯:對於他個人來說,那是一件必要也必須的事情,所以合理。我們的邏輯更傾向於:他一個人影響了整個車廂,不管他的起因是否合理,他就是錯了。什麼叫花多少錢享受什麼服務,說的跟坐飛機不要錢似的,經濟艙就是難民聚集地?
  • 女子電梯內小便,再現人不能讓尿憋死,網友:看站姿是憋不住了
    以前我們小區電梯也有黃色水,我以為是狗尿的,現在看了視頻才知道是人不是狗。當然誰都有急的時候,沒看那女的一直夾著腿嗎,肯定是憋不住了,才會在電梯裡解決的。不要用道德去綁架一個人,那樣只會害了她,每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一樣,人有三急,假如當時是你,你會咋做。有網友說,如果是我,我就趕緊下電梯,去找步梯。
  • 孕婦地鐵上「漏尿」被嘲笑,好心大姨霸氣回懟:你媽懷孕也尿褲子
    這是因為隨著胎兒的增大,子宮對膀胱的壓力也會日益增加,孕媽通常都會遇到同樣的情況:憋不住尿。甚至有些孕媽打個噴嚏的功夫,就有可能尿了褲子。孕媽在地鐵上「沒忍住」,被旁邊小夥子嘲笑丹丹是一個懷孕8個月的孕婦,由於丈夫經常出差,大多數的產檢都是丹丹一個人去。
  • 孩子有尿不說,憋不住就尿褲子是怎麼回事?三種危害要注意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家長應該都發現了,孩子到了3歲左右便會出現有尿不說,經常憋尿,憋不住就尿褲子的情況,這很正常也很普遍。
  • 孩子有尿不說,憋不住就尿褲子是怎麼回事?三種危害要注意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家長應該都發現了,孩子到了3歲左右便會出現有尿不說,經常憋尿,憋不住就尿褲子的情況,這很正常也很普遍。唯有讓孩子掌握正確的如廁方法,才能真正解決問題,不可操之過急,更不可打罵孩子。孩子總憋尿是怎麼回事?3歲的孩子會憋尿既有自身原因,也受到了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
  • 活人讓尿憋死了!(微小說)
    這一路給王迷糊憋壞了,想要快點走,奈何身體受不了;稍微走慢一點又怕時間一長自己憋不住。就這時候王迷糊突然看到路邊有一個新建的公廁,可能是由於沒有完全竣工,廁所門上的標識沒有貼上。此時已經竄到衛生間門前的王迷糊突然想起來前幾天鎮上發的制度內容——有衛生間標識的區域!也就是說這個衛生間沒有貼上衛生間的標識,不能算是允許、規定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