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駐穗總領事石塚英樹:飲食文化的核心是親民

2020-12-23 環球網

【開篇語】

粵菜蜚聲國際,而世界美食亦隨著八方來客齊聚羊城。可以說,不出廣州,就能吃遍亞洲。從今天起,廣州日報推出《不出廣州,吃遍亞洲》系列策劃,將邀請亞洲各國駐穗總領事或其他領事等外交官,為廣州市民遊客推薦本國美食,暢談對廣州美食文化印象。

在本期,日本駐穗總領事石塚英樹(Ishizuka Hideki)講述了他的粵菜情緣及中日間源遠流長、彼此影響融合的美食文明歷程。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申卉、張姝泓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蘇韻樺、王維宣、@視覺中國 視頻拍攝/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蘇韻樺 視頻剪輯/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劉宇

在廣州,街頭巷尾都能看到形形色色的日本料理店,日本料理也是廣州人最常品嘗的異國美食之一。

廣州和日本文化交流歷史源遠流長。「廣州是達摩東渡登陸中國的地方,與慧可和尚也很有淵源,正是這兩位大師把佛教傳到了日本。」石塚英樹說。在頻繁的文化交往中,美食文化交流尤其深入人心。

石塚英樹介紹,大約在1萬年前,日本人就開始用陶器做菜烹調,並用當地食材做出豐富的料理。而在往後的漫長歲月中,日本料理受到了外國包括中國文化的影響。「2000年前,我們開始耕作稻田,生產大米,有考證說大米是從中國長江流域傳到日本來的。之後,日本文化一直以大米作為主食,包括日本酒也是由大米釀造的。」

此後,「唐宋時期的飲食習慣,豐富了我們的美食文化,到16世紀,我們又通過當時歐洲在亞洲的文化傳播中心澳門,引進西方文化。比方說到明治維新前後,日本引進西餐,開始吃牛肉,開發出神戶牛,有了和牛的美食文化。」

石塚英樹介紹道,無論是日本還是其他國家,對於飲食習慣,最大的特點就是吃飯的時候要尊敬食物、尊敬做菜的廚師,這也是全世界對飲食理解的相通之處。

石塚英樹說自己最喜歡的日本美食是生魚片,到了廣州後,他發現粵菜中也有吃新鮮魚的習慣。「這裡有把生魚片和廣式粥結合起來做的魚片粥,我覺得很有意思。」

談及在廣州的日本料理如何與本地美食進行改良融合,石塚英樹說,他到廣州後,看到廣州有不少創新的日本料理。比如推出了一些含抹茶的飲料,非常有創意。此外,拉麵文化的融合也很有趣。「一開始我們向中國學習做拉麵,後來日式拉麵又出口中國,如今在中國又發展出新款拉麵。」

在本次亞洲美食節上,日本也將參與其中。石塚英樹坦言,他期待著日本的餐飲文化能跟廣州市民進行互動交流。「這樣的交流更需要顧客的反映和評價。」在他看來,飲食文化當中一個核心的部分,就是飲食的親民色彩。「因為大家都喜歡吃好吃的東西,再去了解背後的文化特色,所以通過這樣的活動,在廣泛的領域裡推動亞洲各國人民的互相交流和互相理解,特別有意義。」

燒賣在日本人氣很高

從去年9月起,石塚英樹卸任日本駐瀋陽總領事,成為駐穗總領事。他告訴記者,初到廣州之際,他就被這座城市的活力所打動。「而且也能感受到本地人的溫和,很有人情味。」

雖就任時間不足一年,但石塚英樹對廣州的美食卻頗為了解。「廣州的美食在日本也非常有名。不少在日本特別有名的中餐廳都是主營廣州菜。」他舉例,日語中有一個詞叫「シュマイ」(siu mai),就是燒賣,正是源於粵語的諧音,可見,日本的燒賣是從廣州料理店推廣而出。他說,燒賣也是他第一次品嘗的廣州美食,在日本人氣很高。在日本時,他不時會到橫濱的華人街品嘗粵菜。而到了廣州,他特別喜歡吃廣州大佛寺的素菜,尤其是素燒鵝。

之所以對廣州美食有著如此深厚的了解,他坦言這也與他曾在香港短期留學有關。「我很喜歡當地的小吃,也很喜歡喝粥。」

他分享了自己第一次吃狀元及第粥的經歷。「我當時點了一份及第粥,是因為我那時還是學生,粥的名字聽起來很吉利。記得第一次吃的時候,發現粥裡有豬肝,看起來沒有熟的樣子,擔心對身體會有影響。但剛吃一口我發現,裡面的豬肝非常鮮嫩,好吃。後來我才知道,如果太熟了就會變硬了,沒有鮮嫩的味道。」再後來,他慢慢了解到及第粥背後的故事,原來以前學子考科舉時,為了討個吉利,就把有營養的豬肝粥當夜宵吃,這也讓他更加理解廣州美食文化。

總領事推薦本國美食

石塚英樹推薦壽司,因為它比較典型、也容易在廣州品嘗到。大米、新鮮魚片和匠人的待客之心這三大要素,構成了日本壽司的特點。

總領事推薦本國餐廳

日本政府每年都會表彰在海外經營得很正宗地道的日料店。目前廣州已有兩家了,分別是萬歲壽司和騰鶴日本料理店。他們做的日本菜很正宗。

相關焦點

  • 日本駐穗總領事:廣式燒賣在日本人氣爆表,讀音源於粵語
    從今天起,廣州日報推出《不出廣州,吃遍亞洲》系列策劃,將邀請亞洲各國駐穗總領事或其他領事等外交官,為廣州市民遊客推薦本國美食,暢談對廣州美食文化印象。在本期,日本駐穗總領事石塚英樹(Ishizuka Hideki)講述了他的粵菜情緣及中日間源遠流長、彼此影響融合的美食文明歷程。
  • 市領導會見日本駐穗總領事 拓展日資企業在深研發創新項目
    原標題:市領導會見日本駐穗總領事拓展日資企業在深研發創新項目深圳特區報2019年03月22日訊 由市商務局、市外辦與日本駐穗總領館、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廣州代表處共同舉辦的日資企業深圳產業政策交流會昨日在深舉行,副市長王立新,日本駐廣州總領事石塚英樹
  • 日本駐廣州總領事石塚英樹一行訪莞
    10日上午,日本駐廣州總領事石塚英樹率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廣州代表處和廣州日本商工會的企業代表一行訪莞,並與我市相關部門和單位進行座談。副市長羅晃浩出席了座談會。羅晃浩在會上表示,日本與東莞經濟往來密切,也是東莞發展對外經貿合作的重要地區之一。
  • 25國駐穗領事官員到東莞摘荔枝體驗嶺南文化
    李純 攝   中新網東莞6月24日電 (李映民 李純)24日,來自安哥拉、阿根廷、澳大利亞、巴西、柬埔寨、加拿大、剛果、智利、古巴、衣索比亞、德國等25個國家駐穗領事館的156位領事官員及家屬組團到廣東東莞參加啖荔活動,體驗嶺南文化。
  • 廣東副省長與非洲多國總領事看望非洲留學生,說了這些話……
    4月18日下午,廣東省副省長張新、中山大學黨委書記陳春聲與非洲國家駐穗領團團長、馬裡駐穗總領事艾麗瑪·加庫,以及衣索比亞、蘇丹、尚比亞駐穗總領事,加納、象牙海岸、安哥拉等國駐穗領事代表共同來到中山大學北校區探望非洲國家留學生代表。副省長張新(中)與非洲多國駐穗總領事看望非洲國家留學生。非洲國家留學生收到暖心的「健康包」。
  • 食神打卡第六站:跟著日本、土耳其、尼泊爾總領事嘆美食
    這幾位「專業食客」就是日本、土耳其和尼泊爾三國駐廣州總領事,記者跟隨他們,來到總領事們推薦的本國餐廳,品嘗當地特色美食,在豐盛的美食前,在食指大動之前,傾聽他們講述自己的「美味情緣」。餐桌前,依然保持西裝筆挺的石塚英樹總領事,以日本料理中最具代表性的「壽司」為例,介紹了日本料理與廣州粵菜一樣,對「不時不食」的追求,也詳解了為何兩地人民會對新鮮的魚生情有獨鍾。石塚英樹告訴記者,據統計,世界上日本料理店的數量最多的地方,就是在廣東。「可見廣東、廣州的美食文化很開放,日本料理在廣州遇到了『知味者』。」如今,在廣州,各色日本料理店頗具人氣。
  • 四字概括日本佛山機器人產業合作,日駐穗總領事:機緣巧合
    近年來,佛山藉助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加快了轉型升級的步伐,也與日本擦出了更多火花。 「智繪未來·人工智慧發展新動向」 首屆日中未來論壇在東北大學佛山研究院舉行。王謙攝 當天,以「智繪未來·人工智慧發展新動向」 為題的論壇上,日本學者介紹了本國AI技術發展新動向,並與現場嘉賓展開交流。
  • 荷蘭駐穗總領館舉行國慶酒會並慶祝新國王登基
    荷蘭駐穗總領館舉行國慶酒會並慶祝新國王登基   荷蘭駐廣州總領事羅安怡表示,過去10年來,荷蘭對中國的出口穩步增長,出口額從2003年的16億歐元增長到去年的77億歐元。這意味著在經濟形勢困難的環境下,中國仍然是荷蘭穩定的貿易夥伴。她表示,荷蘭駐穗總領事館一直致力於促進荷蘭與中國在設計、建築、環保、創新經濟和可持續產業等領域的發展與合作。荷蘭在吸引中國的投資方面也有不俗表現。去年,共有31家中國企業落戶荷蘭。
  • 日本國駐廣州總領事館舉辦「日本酒與粵菜的相遇」美食文化交流活動
    11月24日晚,由日本國駐廣州總領事館主辦、廣州日航酒店協辦、廣州廣菱食品商貿有限公司和龜甲萬(上海)貿易有限公司提供支持的「日本酒與粵菜的相遇」主題美食品鑑會,於廣州日航酒店正式落下帷幕。本次活動是日本國駐廣州總領事館主辦的「日中文化・體育交流促進年」在外公館文化活動。
  • 奶醬牛脊肉、皮爾森啤酒捷克駐滬總領事分享「童話國度」的文化
    這次的環球食客專題《橄欖畫報》來到了捷克駐滬總領事官邸,熱愛烹飪的捷克駐滬總領事Richard Krpac先生親自為我們展示了捷克傳統料理奶醬牛脊肉(Sví ková)的製作方式,也和我們分享了其他經典美食和他的摯愛——捷克啤酒。
  • 駐新潟總領事王華在日本新潟縣立大學舉行《中國的和平發展和中日...
    2011年11月15日下午,駐新潟總領事王華應邀參加日本新潟縣立大學「外國總領事系列專題講座」活動,舉行了題為《中國的和平發展和中日關係》的特別演講。  講座分為「中國的和平發展」「中日關係」「對新潟縣立大學生的期待」三部分。王華總領事以時間為軸,通過詳實的最新數據資料,並配合PPT播放,圖文並茂地向在校學生系統介紹了上述內容。
  • 駐福岡總領事武樹民會見日本福岡市副市長山崎一樹等
    2011年4月7、8日,駐福岡總領事武樹民在館內先後應約會見了日本福岡市副市長山崎一樹、副市長大野敏久、市經濟振興局長中島淳一郎以及福岡入國管理局長西山秀明等領區新任政府官員。  武總領事祝賀各位官員履新,表示九州是日本距離中國最近的地區,近年來與中國各領域交流取得積極進展,總領館願意繼續加強與各部門聯絡,共同努力推動當地與中國友好合作關係不斷發展。
  • 日本的飲食文化!
    日本列島在彌生時代(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3世紀)開始出現以水稻為主的農業,進入農耕時代。這個時期的日本人由於學會了種稻、飼養牲畜,所以開始將主副食分開,此外也學會了釀酒和在食物中添加佐料,奠定日本菜的基礎。奈良時代,日本社會的上層貴族開始與中國有文化交流,中國的夥食文化和宴席制度被引進日本。
  • 日本飲食文化——日本料理
    日本飲食,無論在什麼樣的場合用餐,美食擺上桌,拿起筷子準備用餐之前,都會看到他們虔誠的眼神,雙手合十,對著滿桌的美食表達感謝和敬意,並真誠的說道「我要開動了」。 這項舉動並不僅僅是「禮儀規範」而裝裝樣子,而是發自內心的虔誠與感謝。
  • 日本的飲食文化和中國文化有什麼不同?
    我從小就很愛吃,身在新疆,接觸到的美食的確很多,但其實我對於這種文化現象感悟並不是很深,自從學了日語和英語,學習了解了別國的文化與歷史,使我認識到不同國家的「吃」文化也是受一定的影響而發展形成的。各個國家各不相同的飲食文化與其民族性格的差異應當是有一定聯繫的。像中國對日本的文化,有一種同類感。
  • 駐新潟總領事孫大剛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版》日本月刊及《日本新...
    駐新潟總領事孫大剛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版》日本月刊及《日本新華僑報》聯合專訪 2020-12-21 14: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節「開宴」 以「共享亞洲美食文化、推進文明交流互鑑」為主題
    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作為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重要配套活動,主題為「共享亞洲美食文化、推進文明交流互鑑」的廣州亞洲美食節,於5月16日至23日舉行。5月16日下午,廣州亞洲美食節在廣州花園酒店開幕。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廣州市市長溫國輝出席開幕式並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