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很魔幻的一年,至少前半年是,多災多難,混亂不安,新冠疫情到現在還沒有接觸,口罩依然是出門的標配,世界局勢動蕩,處處充滿變局,現在南方又大雨不停。
有一群年輕人,他們本來應該已經享受了很久的人生最長暑假,迎接著自己金榜題名的消息,卻因為疫情的影響,推遲了一個月才參加高考。
畢業季遇到這種事,無疑是人生的遺憾,校園裡本該有的肆意揮灑不能那麼自如了,可該來的終究要來,明天就是高考學子的大日子。
作為一個參加過高考已經十多年的老學長,如今面對高考這件事已經有了完全不一樣的看法。高考的確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事情,當然值得百分之百認真對待,;高考也並不是人生的一切,你早晚會發現,高考和大學對於一個人的成長,只是一個入口,僅僅是個開始,也是個新世界的大門,有些人適合,有些人不適合;高考也是很現實的一件事,在我們這個國家的社會環境中,整體而言高考是階層差距最不明顯的競爭,是最公平的一件事,對於非常多的人,依然可以說「改變人生」的路勁。
不管怎麼說,十年寒窗酷暑,走到這一步,都希望大家能對得起自己的付出,踏上自己夢想的徵程。
談談自己的高考
「六月,金色的天空飄滿離別的風絮……」當年高考前夕,我最好的朋友給我的留言本上開頭這樣寫道,而在他的興趣愛好項目裡,我尤其記得他最愛吃的食物是雞肉,最愛看的節目是新聞聯播。
想起來,那已經是十二年前的事了。
今天是2020年7月7日,這會兒千千萬萬的考生正在做語文試卷。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思緒翻飛感性泛濫的我,不得不一廂情願地承認十多年後的高考還是與我有關。
很多事情已漸模糊,甚至不確定我腦海中的回憶到底是過去本來的模樣,還是我自己還原出來的鏡像。
十年已過,身體的所有細胞都已經更換過幾層了吧,那些曾經的不快、遺憾、戾氣、抱怨、叛逆……都在歲月這層溫柔的濾鏡裡如奶油般化開,而那些曾經的美好、真誠、善意、激情、勇敢……經過時間的洗禮後越發如刀割般銳利。如今我想起教室後面那棵明晃晃的丁香樹下踮著腳尋找五瓣丁香的明晃晃的我們,那是青春最美好的模樣。
當年一起在教室裡奮鬥的小夥伴們,有些人再也沒有聯繫過了,甚至沒有聽說過了,當時年少,我們說著「此一別,或許今生難再見」覺得那是浪漫又悽美的詞句,完全無法想像十年後的某個夜裡,它會變得如此具體。
人們總是因為一些共同的東西聚集,又因為一些不同的東西奔向四方,人生就是不斷的聚散。
高考對於我們究竟有著什麼樣的意義?那時候的我跟我的小夥伴們都認為自己有充分的答案,儘管我們很難說出,磕磕絆絆繞來繞去也難逃「改變命運」這個解。
那時候我們真誠地相信它或許是別無選擇,或許是太過年幼,世界觀太小,總之,結果並無差別。直到有一天我們長大,意識到選擇才是這個世界上最難的事情。
社會的階層差距從來存在,也無法消失,人們生來就是不同,而我們所處的時代可能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更加公平公正。
在以前,你的命運可能真的會被你的出身老老實實限制死,但是如今,每個人都有很多途徑可以出頭,我們無法忽視每個人不同的資源和背景,但是對於大多數「夢想」,好歹每個人都有某種可能性,那些條件好的人可能通過直線就能到達目標,而那些更平凡的普通人,他們儘管不得不走一些曲曲折折的路,但好歹有這樣的機會,而平均地來說,對於大多數普通孩子,高考就是最典型和普適的一個,它讓一個富二代優秀公子跟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可以在一起談笑風生,而這後面唯一的要求可能就是高考成績而已,在以前,這可沒有這麼容易,這就是我對它的態度。
上大學的確已經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而對於高考那個「改變命運」的解,在社會上多年,見識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後,我越發承認。
它一定會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或許通過給你一個不錯的學歷,或許通過改變你的三觀和知識結構、思維方式,亦或是改變你的夢想,或許它不能改變你的「命」,但一定會改變你的「運」。
我們當中有很多人在社會上從事的工作都不會跟自己的專業緊密相連,你曾經在大學的那段時光即使沒能讓你賴以謀生,但也參與構成了你,在你從少年從青年轉變的過程中潛移默化滲透到你的靈魂,讓你能夠到達今天的位置。
我那個當年最愛看新聞聯播的同學,現在通過服務於省長服務於人民,他的化學專業又跟這有什麼關係呢?我最愛物理,在很長一段少年時期都覺得自己會成為一個科學家,而大學學的卻是怎麼修路,如今又幹著全然無關的市場營銷的事情。以前的那些熱愛和積澱,難道就是毫無意義的嗎?並不是,在很根本的地方,在哲學層面,這些都是相通的。
我們要長到一定歲數,經過不少事,才會發現我們對於自身的認識永遠不夠,年輕的時候我們激情、銳利、理想主義、有原則,這都是迷人的品質,可是你想沒想過,維持我們節儉的,可能是我們的貧窮;維持我們檢點的,可能是我們的醜陋;維持我們低調的,可能是我們的平庸;維持我們鑽研的,可能是我們的笨拙;促成我們義無反顧的,可能是我們的走投無路;激發我們看淡一切的,可能是我們的一無所有;我們心無旁騖,可能只是因為我們沒有能力去從容。我們剛正不阿,可能只是因為我們沒有資格被誘惑。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有那些良好的品格,往往並不是我們的道德情操高人一等,而是因為我們把自己的短板變成了高尚。我們未必是人好,我們可能只是沒機會放蕩。
所以,我們想起曾經年少時那些品格真正存在的時候,才會無比懷念。
—END—
祝所有的考生
如願以償
不負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