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連高考都失去公平的話,寒門學子還有什麼向上躍升的通道?

2020-09-10 聽蔣

高考可能已經是普通人改變命運的唯一的機會了,作為每年最重要的一次大考,決定著很多人的命運,有些人的命運可能由此改變,有的人可能扶搖直上,鯉魚躍龍門,進入名校或理想中的大學,從此開啟另一段人生,而有的人可能就要名落孫山,與理想的大學失之交臂,從此落寞失助。不管何種結局,高考確實是目前唯一公平公正的一次比拼,但是,如果高考不再公平的話,那麼這個世界還有何公平可言?

近期,由湖南衛視藝人仝卓在直播平臺上爆出,通過父親的關係將往屆生身份改為應屆生身份從而考上理想中的大學一事,在網絡上持續發酵,從而引發了更多的高考被冒名頂替的事件,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教育背後的貓膩,最近因為一系列的新聞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高考雖然並不是唯一一條成才的出路,但它目前仍然是最公平的競爭方式。

尤其是對於寒門學子而言。然而,這份有限的「公平」還要被各種方式蠶食。

首先是這幾天熱議的「冠縣農家女被頂替上大學」事件。

被頂替的考生名叫陳春秀,山東聊城冠縣人。

被頂替的考生陳春秀

2004年,陳春秀參加高考,然而,她最終沒能等到屬於自己的錄取通知書。

由於信息閉塞,一家人都以為陳春秀落榜了。

當時,她只有兩條出路:要麼種地,要麼打工。

她選擇了後者。

一直到今年5月,36歲的陳春秀打算報名成人高考圓自己的大學夢,卻在學信網上發現「自己」已經讀過一次大學。

但學籍信息裡的頭像卻是一個陌生女孩。

陳春秀的父親


原來,16年前陳春秀並沒有落榜,而是以546分的成績,被山東理工大學專科錄取。

冒名頂替她上學的陳豔平當年只考了303分,比大專分數線差了兩百多分

陳春秀類似的例子只是冰山一角

這兩天,我又親眼看到一個熱搜被撤。

周五下午一兩點的時候,一條的話題上了熱搜第二。

但我兩小時後再去看,已經消失的無隱無蹤。

山東242人冒名頂替的微博熱搜

普通與農村學校陷入不被重視的惡性循環中,教育公平的天平早已傾斜。

有人說,可精英階層的孩子確實優秀啊。

當然,因為他們也掌握著最好的資源和最開闊的上升空間。

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人才結構的不合理,將會不斷加劇地區貧富差距。

我們所期待的並非教育的絕對公平,而是一個無論選擇哪種學校都不被歧視的教育環境。

這條路顯然還有很長要走。

頂替學籍事件的調查正在進行,魚叔希望這只是一個開始。

高考承載著無數家庭的希望,請不要讓他們失望。

高考學子的心聲

寒門學子唯一改變命運的一次機會就是高考,可以如果連高考都不在公平,成為了某些人裙帶關係,利益交織的暗箱操作的時候,那作為寒門學子的我們還有什麼機會可言,沒有任何機會如何改變命運?再過幾天2020年的高考就要開始了,這次1074萬學子參加的高考還會不會出現仝卓、陳春秀這樣的例子,或許這只是暴露出來的一小部分,只是冰山一角。

冰山一角

正義或許會遲到,但是從不缺席

偷來的榮華富貴,總有一天會連本帶利的還回去,希望每個即將參加高考的學子能保持一個健康良好的心態,考出好的成績,要相信正義的存在,正義或許會遲到,但是從不會缺席。

相關焦點

  • 如果取消高考,寒門學子的出路將在何方?
    那你知道我國為了選拔人才,在各個時期都採用了哪些方式嗎?當然,你可能會想到距離最近,影響最深遠的科舉制。但其他幾種早期人才選拔制度你知道嗎?科舉之前的這幾種制度,必然會讓今天的寒門學子更加抓狂與絕望!1.世卿世祿制:盛行於春秋時期。這種制度完全是為士族官僚大夫服務的,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只要祖上是當官做宰的,那麼不管你資質如何,品行如何,則子孫後代皆可傳承,以至無窮。
  • 高考通脹背後,傷害最大的依舊是寒門學子
    這是一場不屬於寒門學子的狂歡在過去的幾個月,我們被忘帶身份證的孩子考上清華,留守孩子成為考古界團寵的新聞所包圍。我們對這類學生表示崇拜與祝賀的同時,一個冰冷的數據顯示:80年代,寒門學子考上清北的比例大概是三成,2000年後變為不到一成。寒門學子向上的道路正在變窄。
  • 農村學子的心聲:這社會什麼都可以不公平,唯獨高考不行
    今年的高考因疫情推遲了一個月,但終究還是來臨了,這個被視為社會最公平的一次競爭方式,將牽動著千萬學子的心。高考之所以意義重大,是因為它給了許多寒門學子「逆襲」的機會,農村的孩子想要到城市發展,最終融入城市,高考無疑是最好的路
  • 教育公平看得見:8年時間,近60萬寒門學子考入重點大學
    清華大學率先面向長期生活在農村地區、邊遠貧困地區或民族地區傾斜招生政策,給予通過考核的寒門學子以不同分值的降分錄取優惠,為寒門學子建立了一條從寒門到清華園的「綠色通道」。除清華首創的自強計劃外,國家和各地也都有面向農村貧困地區的專項招生計劃,給予符合條件的、通過考核的考生進入大學一定的分數優惠。可以說,國家計劃、高校計劃和地方計劃,為寒門學子進入大學提供了超級強大的政策扶持。
  • 如果高考失去了公平那將毀掉多少個家庭的夢想?
    最近山東高考242人被人冒名頂替,這則消息震驚了全國的各大媒體,同時也引起了全社會高度的關注。高考一直是公平公正的代名詞,它承接了多少家庭的未來和希望,如果高考失去了公平那麼它將毀掉多少家庭的夢想呢?它不僅幫助國家招攬了社會的人才,也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同時也讓寒門學子有了改變自身命運的一個重要的途徑。二、十多年寒窗苦讀、日夜的堅持回想當年,我們自己或者身邊的親戚朋友都會有高考的經歷。想到它,經歷高考是多麼難得一個機會,又是榮耀的一件事。
  • 寒門不怕難出貴子,就怕失去應有的公平正義|談苟晶被頂替一事
    故此,對於「寒門再難出貴子」之說,不完全是唱衰之意。「難」一字,不等於此路已封,而是相較以往,更為艱辛。而這也是寒門子弟放手一搏的動力:打破現狀,尋到進階之路。多少年來,人人視「知識改變命運」為真理。寒門子弟努力考北京名校是如此,北京名校學子發奮就讀世界名校,依然是。在固定的階層裡,每個人皆有不甘、不滿,究其根本,再怎固定的階層,以我國體制而言,目前沒有一成不變的世襲制。
  • 高考將近,仝卓自曝舞弊事件,寒門學子在「瑟瑟發抖」
    高考一直被認為是寒門子弟最接近公平的一次翻身機會,可是卻總有些人就連這份公平都會想方設法地去撕裂、打破。他也一點不認為自己高考時「更改教育背景並自曝出來」的行為有什麼不當,影響有多惡劣。所以像仝卓他們這些一直走得很順,能夠運用「特權」的人,肯定永遠都不會理解那些寒門學子的辛酸。
  • 都說「寒門難出貴子」,可今年「寒門學子」卻集體爆發,原因是?
    有關於「寒門難出貴子」的話題,基本上每年高考都會被提起,今年也不例外。不過,今年的寒門學子們,似乎特別爭氣,他們奪狀元、考清華北大,人數明顯多了起來。不要認為寒門逆襲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在很多地方,不論這些學子多麼優秀,他們甚至連逆襲的機會都沒有,要說寒門逆襲有什麼原因,其實歸結起來無非是下面兩條。
  • 寒門學子被名校錄取,彰顯高考公平
    「寒門出貴子」自古就並非易事。可見,中華上下五千年,沒有那個朝代能像今天的中國,底層群眾能夠享受全覆蓋的義務教育,能夠低成本、便利地參加高考,階層流動如此井然有序,社會面貌生機勃勃、欣欣向榮。這位閃送員爸爸,一位極其普通的打工仔,典型的「寒門」家長,竟能在河北省這樣的高考大省,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培養出一位名校大學生,實屬不易。這裡既有自身的努力,更有時代賦予的機遇。
  • 2020高考,寒門學子高分人數增多,就說明教育資源對學習不重要嗎
    今年的高考,有一個比較特殊的地方,那就是諸多寒門學子紛紛考出極佳的成績,其中不乏省狀元,還不是一個兩個。何潤琪,以707分的成績拿下湖南省文科狀元。這位同學的家境差到極點。母親因病去世,奶奶年邁多病,嫂子要帶孩子,全家擠在一個老房子裡,生活來源全靠父親和哥哥打零工度日。在疫情中,他沒有電腦,沒有手機,連網課都上不了,更不要說交作業了。
  • 窮人的唯一出路就是高考?感謝貧窮的寒門學子,如何改變自身命運
    近期,高考成績的公布,有人遺憾落榜與大學無緣,有人一舉成名成為了高考狀元。 在眾多學子踏入名校的背後,一個人人關心的話題再次被提了出來:窮人的唯一出路就是高考嗎? 曾經著名央視主持人白巖松有過一個觀點:窮人孩子如果想要翻身的話,只有一條路是一個捷徑。
  • 「如果高考取消英語,損失最大的是寒門學子!」這句話對嗎?
    「如果高考取消英語,損失最大的是寒門學子!」這句話對嗎?不得不說,俞敏洪的想法很獨特!在俞敏洪這位牛人看來,如果高考真的取消英語,那麼對中國社會的發展、對寒門學子來說並不是一件多美美妙的事情。我記得我一個親戚說的一句相當押韻的話讓我記憶猶新:「對外貿易,創造奇蹟!我們雖然是鄉下人,但我們也要想辦法和那些外國人做生意,賺取美元或者歐元,那些外國人一般人傻錢多,錢都是比較好賺的,和外國人做生意,你不學點英語,專門依靠某種翻譯軟體,自己說得過去嗎?……」
  • 不要聽信「寒門再難出貴子」,高考依然是可以改變命運的機會
    馬上就要開始2020年高考了,聯繫到最近網絡上曝光的山東高考生頂替上大學事件,又有很多吐槽「高考不公」和「階層固化」的聲音,「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論斷,也甚囂塵上,覺得很有必要再探討一下這個話題。探討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釐清幾個概念,明確幾點共識,這樣才能心平氣和的理性看待這個話題。一、什麼是寒門,當今的寒門指的是哪種家庭?
  • 「寒門難出貴子」的時代困境與逆襲之路
    從先秦世卿世祿制度下的「血」而優則仕,到隋唐科舉制度下的「學」而優則仕,再到高考制度下人們對「教育平權」的呼籲,社會階層的流動特別是底層的向上流動,總體上呈現出追求開放與公平的取向。從漢武帝時期的公孫弘、卜式,到北宋時期的歐陽修、範仲淹等,眾多寒門學子何以通過教育的途徑實現階層躍升?這與國家層面啟動的一些教育改革和人才選拔措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 2020清華農村生源超2成:高考能否成為寒門學子的命運一躍?
    一時間,「寒門出貴子,高考改變命運」,再次成為社會話題。高考到底意味著什麼兩年前,新浪教育發起過一個 「00後的高考誰做主?」問卷調查,結果發現,超過半數受訪00後考生並不認同「高考改變命運」的說法。每逢出現大學生就業難、碩士當快遞員之類的新聞出現,隨之而來的就是老生常談的「讀書無用論」:名校意義不大;學歷意義不大;高考意義不大三連否認。這些論調裡,還總是例舉各種低學歷的成功名人來佐證:不高考,不上大學,完全不影響人生發光。
  • 堅決斬斷苟晶、陳春秀、仝卓事件黑手,寒門學子實苦,但請足夠相信
    還有10天,就要高考了,希望所有學子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績。但今年的高考註定是不平凡的,會永載史冊。新冠肺炎病毒這隻「黑天鵝」影響了無數家長和學子的高考備戰,線上教學、戴口罩返校、保持距離坐位乃至因為疫情不得不從學校再次回到家裡,時刻提著一顆忐忑的心,這些註定是刻骨銘心的。
  • 高考真的是一次公平的競爭嗎?你還有機會嗎?
    以前我們都會說高考是改變孩子命運的唯一方式,現在還是這樣的嗎?更甚者在質疑寒門是否還能出高質素的學子?有的人一出生就含著金鑰匙,有的人則出身寒門,命運從一開始好像就為他們劃定了不同的起跑線。其實這樣來看好像起跑線確實是不公平,但是我們要知道高考可不是一個短跑比賽,相反它可以說是一個長達12年的馬拉松比賽,既然是馬拉松比賽那麼其實一開始的起跑線並不會顯得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要靠努力以及堅持,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 2020高考揭秘:別再相信寒門難出貴子!今年貧困學子集體爆發
    每個人都有不可估量的潛力,有些人一輩子都沒有爆發的可能,那是因為沒有觸及到內驅動力。而有些人能逆風前行,因為內在驅動的作用。今年的寒門學子都特別爭氣,他們奪得高考狀元、被清華北大等985高校錄取人數明顯增加。
  • 寒門與貴子:清華2020新生兩成以上來自農貧地區意味著什麼
    看到這裡,西部區的讀者們應該鬆了口氣,因為不難看出,教育公平在宏觀層面上是沒什麼問題的,差的一個兩個百分點從整個中國教育界大局來看無可厚非。但是中東部地區的讀者如果對此比較關心的話,那麼這個數據就很刺激了。因為從現實情況來看,如果真的就是全國大家都憑著分數以及加權算法核算,或者更加極端化一點——全國一張卷——西部區絕對沒有可能有這樣的戰績。
  • 寒門難出貴子?偷來的人生,遲早要還的
    距離高考結束已經有段時間了,很快這一屆的高三學子就能迎來自己另一個不同的人生。昨天和朋友聊天的時候,也不知道怎麼的突然就聊到了前陣子被人冒名頂替上大學的事情。許是熱血青年的原因吧,朋友特彆氣憤,說了很多憤青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