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可能已經是普通人改變命運的唯一的機會了,作為每年最重要的一次大考,決定著很多人的命運,有些人的命運可能由此改變,有的人可能扶搖直上,鯉魚躍龍門,進入名校或理想中的大學,從此開啟另一段人生,而有的人可能就要名落孫山,與理想的大學失之交臂,從此落寞失助。不管何種結局,高考確實是目前唯一公平公正的一次比拼,但是,如果高考不再公平的話,那麼這個世界還有何公平可言?
近期,由湖南衛視藝人仝卓在直播平臺上爆出,通過父親的關係將往屆生身份改為應屆生身份從而考上理想中的大學一事,在網絡上持續發酵,從而引發了更多的高考被冒名頂替的事件,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教育背後的貓膩,最近因為一系列的新聞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高考雖然並不是唯一一條成才的出路,但它目前仍然是最公平的競爭方式。
尤其是對於寒門學子而言。然而,這份有限的「公平」還要被各種方式蠶食。
首先是這幾天熱議的「冠縣農家女被頂替上大學」事件。
被頂替的考生名叫陳春秀,山東聊城冠縣人。
被頂替的考生陳春秀
2004年,陳春秀參加高考,然而,她最終沒能等到屬於自己的錄取通知書。
由於信息閉塞,一家人都以為陳春秀落榜了。
當時,她只有兩條出路:要麼種地,要麼打工。
她選擇了後者。
一直到今年5月,36歲的陳春秀打算報名成人高考圓自己的大學夢,卻在學信網上發現「自己」已經讀過一次大學。
但學籍信息裡的頭像卻是一個陌生女孩。
陳春秀的父親
原來,16年前陳春秀並沒有落榜,而是以546分的成績,被山東理工大學專科錄取。
冒名頂替她上學的陳豔平當年只考了303分,比大專分數線差了兩百多分。
陳春秀類似的例子只是冰山一角
這兩天,我又親眼看到一個熱搜被撤。
周五下午一兩點的時候,一條的話題上了熱搜第二。
但我兩小時後再去看,已經消失的無隱無蹤。
山東242人冒名頂替的微博熱搜
普通與農村學校陷入不被重視的惡性循環中,教育公平的天平早已傾斜。
有人說,可精英階層的孩子確實優秀啊。
當然,因為他們也掌握著最好的資源和最開闊的上升空間。
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人才結構的不合理,將會不斷加劇地區貧富差距。
我們所期待的並非教育的絕對公平,而是一個無論選擇哪種學校都不被歧視的教育環境。
這條路顯然還有很長要走。
頂替學籍事件的調查正在進行,魚叔希望這只是一個開始。
高考承載著無數家庭的希望,請不要讓他們失望。
高考學子的心聲
寒門學子唯一改變命運的一次機會就是高考,可以如果連高考都不在公平,成為了某些人裙帶關係,利益交織的暗箱操作的時候,那作為寒門學子的我們還有什麼機會可言,沒有任何機會如何改變命運?再過幾天2020年的高考就要開始了,這次1074萬學子參加的高考還會不會出現仝卓、陳春秀這樣的例子,或許這只是暴露出來的一小部分,只是冰山一角。
冰山一角
正義或許會遲到,但是從不缺席
偷來的榮華富貴,總有一天會連本帶利的還回去,希望每個即將參加高考的學子能保持一個健康良好的心態,考出好的成績,要相信正義的存在,正義或許會遲到,但是從不會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