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山東高考242人被人冒名頂替,這則消息震驚了全國的各大媒體,同時也引起了全社會高度的關注。高考一直是公平公正的代名詞,它承接了多少家庭的未來和希望,如果高考失去了公平那麼它將毀掉多少家庭的夢想呢?
一、高考的歷史發展
漢高祖十一年(前197年)劉邦下詔命令各級臣下舉薦賢才,形成後世鄉貢的最初形態。後來經過不斷地發展,漢代提拔民間人才採用的是察舉制與徵辟制。在經過之後朝代的規範和改革,在唐宋明清時,科舉選拔也逐漸成了國家選擇人才的一個重要的機制。
同時科舉考試也是比較嚴格的,也會有各種的監考,這也就保證了科舉考試的權威性和公平性,它也代表了皇家的尊嚴,如果有徇私舞弊者會受到嚴懲,甚至會有殺頭株連之罪。
1904年,清政府在張之洞等人的主持下頒行了《奏定學堂章程》。1905年,科舉考試制度壽終正寢,從此我國現代高考制度登上了歷史舞臺。
1952年,中國建立起來全國統一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制度。1977年,鄧小平出任國家副總理,分管文教,主持恢復高考。恢復高考改變了千百萬人的命運,挽救了中國教育,同時也促進了我國進一步走向世界。
從我國漢代有了科舉選拔以來,再到當代的高考,一直都是最公平的人才選拔形式。它不僅幫助國家招攬了社會的人才,也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同時也讓寒門學子有了改變自身命運的一個重要的途徑。
二、十多年寒窗苦讀、日夜的堅持
回想當年,我們自己或者身邊的親戚朋友都會有高考的經歷。想到它,經歷高考是多麼難得一個機會,又是榮耀的一件事。
早上伴著黑色起床、夜晚伴著月亮回宿;下課鈴響,百米衝刺,只爭分秒;課堂的朗朗讀書,課間的埋頭思考;夜間的絲絲亮光,操場的大聲釋放。各種的回憶湧上心頭,讓人久久難忘懷,這就是我們心中夢想的追求。
在那段時間,思想單純,目標明確,可以說&34;。爭分奪秒,追逐夢想,我們相信越努力,就越離夢想越近,我們也相信這是我們改變自身命運和實現家庭希望最快的捷徑和方式,因為在我們心裡,高考就是公平公平最高的頂峰。
三、如果高考失去了公平,那是多麼可怕的事情
現在的高考承載著無數家庭太多的東西了,如果高考失去了公平性,哪個考生還願意十幾年的日夜的堅持?如果高考失去了公平,哪個父母還願意拋頭顱灑熱血去供養自己的子女?如果高考失去了公平性,國家怎麼能選出有用的人才,那又怎麼維護的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又怎麼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如果高考失去了公平,那就像燈塔失去了光明;如果高考失去了公平,那就像大廈失去了地基一樣;如果高考失去了公平,就像樹木沒有了陽光。
四、公平公正將會永存
此次的高考被頂替事件,暴露了我國的教育體系環節中的一個漏洞,也為了我們敲響了警鐘。
我國作作為四大文明古國唯一延續至今的國家,有著非常強的傳承性,也有著卓越的自我修復性和發展性,我相信高考的公平公正永遠不會缺失,也不會遲到!
五、詩和遠方會永在
2020年註定了今天是一個不太平之年,年初經歷了全球新冠大疫情高考被推遲,部分地區失火痛失英雄、今南方部分地區又發洪水,百姓受災,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中國民族自古多磨難,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我們也相信2020年的高考依然是公平公正的地方,詩和遠方永在,夢想依然在前方等我們值得我們奮鬥和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