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過富二代,戰勝官二代!拼高三一年,贏無悔人生!只要學不死,就往死裡學!」這些豪言壯志被一代又一代的普通學子深深記在腦海裡,能夠和官二代、富二代同臺競爭的高考,是很多普通人當作改變命運的最公平的途徑。
然而在2020年新冠疫情被迫延期的高考期間,一個又一個關於高考被頂替的新聞,一個比一個讓人細思極恐,讓人痛恨!
陳春秀被人冒名頂替,王麗麗被人冒名頂替,苟晶被冒人頂替,僅2018年到2019年,山東就有14所高校,273人在清查中被公示。其中242人涉嫌冒名頂替入學,無一人有異議。
200多個普通人,就這樣被粗暴地改寫了人生。被一些人在金錢和權力的裹挾下,人生變得毫無公平可言。
令人心寒的是,被頂替者為了找回公道,開始四處奔波、擔驚受怕、心力交瘁的時候,還有人這樣說她們,「別人都被開除公職了」「何必做得這麼絕呢,把別人工作廢掉,難道你能頂上去嗎?」「為什麼沒有以德報怨的肚量去原諒一個曾經犯過錯的,年近花甲的老人?」「如果當年沒被頂替,你能保證自己的生活一定會比現在好嗎?」
還有頂替者知道後,囂張地問被頂著者,你就直接說,你要多少錢!
聽到這些寒心的話語,不禁仰天一聲長嘆,都說寒門再難出貴子,好不容易出了貴子又被人冒名頂替,誤人前程和青春。
難道那些頂替別人的家長良心不會受到譴責嗎?難道那些頂替別人的同學不知道十年寒窗苦嗎?難道被頂替者不選擇原諒就是不大度善良?難道這個社會就沒有公平可言嗎?
錯是作惡者犯下的,任何理由都不能作為道德綁架要挾和詆毀受害者,不知還有多少頂替者不知道真相,不明白自己的人生被暗箱操作改變軌跡;無法想像還有多少人藉助手中的權力和錢財,在肆意盜取別人的人生。所以對於這些作惡者,該嚴查的就應該嚴查,該受到法律制裁的就應該受到制裁,才能還莘莘學子一個乾淨的天地,還全社會一個公平的高考。
1、陳春秀的寒窗苦讀只值2000塊,卻在底層做了16年的打工妹
陳春秀1984年出生在山東省冠縣一戶貧寒的農民家中,上面還有一個哥哥。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從小陳春秀就特別懂事,節衣縮食,拼命讀書,因為她明白,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改變自己和家人的命運。
但是全家再怎樣節衣縮食,也只能勉強供一個孩子上學,所以誰成績好就誰上。於是哥哥初中畢業就輟學了,外出打工就為了支持妹妹讀書。
陳春秀也非常刻苦努力,宿舍到點就要關燈,樓頂的燈不會關,她就去宿舍樓道看書苦讀。2004年高考,成績高出山東理工大學專科錄取分數線20多分。
全家人的含辛茹苦終於可以迎來曙光了,但是他們的美好願望還是落空了。2004年,陳春秀沒有收到錄取通知書,這個貧寒家庭沒有能力再支持她復讀了。
於是在過去的16年裡,陳春秀為了生計吃盡苦頭,風餐露宿,四處打工,因為學歷低沒有辦法從事較高收入的工作,嘗盡了人間辛酸與艱苦,所以她還想繼續嘗試學業。直到2020年,她參加了成人教育查詢學信網,才發現自己當年被錄取了,並且早已經畢業了。
那個冒名頂替她上大學的陳某某,高考分數只有303分(文科),比當年文科類專科分數線低243分,卻拿著本屬於陳春秀的文憑在鄉鎮辦公室當白領,收入穩定,衣食無憂,是一副相當體面的工作。平常就開著一輛「大眾」轎車上下班,日子過得愜意和舒坦。
而陳春秀卻頂著烈日生活在底層,幹過一整年沒有幾個休息日的流水線工人,做過餐廳服務員日夜顛倒的跑堂,如今在老家的幼兒園當幼師,本來屬於自己人生就這樣被耽誤了。
頂替者風光榮耀,鮮衣怒馬,被頂替者悽風冷雨,朝不保夕,這實在是太不公平了!
想想自己多年被耽誤的青春,以及那些不為人道的苦,陳春秀痛哭起來,原來我沒有落榜,我是真的考上了大學,父親母親,我對得起你們對我的期望。
到底是誰,竊取了她的信息,霸佔了她的大學,讓她這個原本有機會改命的窮孩子,至今仍在溫飽中不斷掙扎?
而那些周圍知情的人和有關部門,沒有一個人站出來給這個叫陳春秀的窮苦孩子發聲,就這樣冷漠的看著她重複著父輩的命運,過著底層最悲苦的人生。
2、所謂的「父愛」,公然偷走別人的未來
隨著陳春秀的事情在不斷的發酵,山東女子苟晶想起死不瞑目的父親,決定勇敢站了出來,尋找真相。
6月22日苟晶發帖稱自己曾在1997年和1998年高考中連續兩年被頂替。後來,苟晶通過班主任老師送來的懺悔信得知,1997年頂替者是自己高三班主任的女兒。
1997年,山東濟寧實驗學校的優秀學生苟晶高考落榜了。
濟寧實驗中學,是全市最好的高中,她所在尖子班班有56個人,她的成績基本是十到二十名之間,滿分900分,平常都考700分以上。那年高考發榜,她看到了自己分數,500出頭一點,全班最低分。
她實在不甘心,對於貧寒的農家孩子而言,十年苦讀,從來不是自己一個人在奮鬥。家裡父母務農,姐妹三人,日子一直過得緊巴巴。
家裡實在是負擔不起三個孩子讀書的費用,比她小三歲成績也不錯的二妹以你這麼柔弱的體質,不上學能幹什麼為由,主動退學去餐館洗盤子。一天工資1元,一個月30元,一分不剩全部交給父母,資助苟晶和小妹妹上學。
苟晶是全家人希望,她100個不願意認命,在家人支持下,選擇了復讀。復讀的那一年,在全區摸底考試,幾萬個考生裡,她考了第四名。然而,高考發榜,她依然看到了一個差的離譜的成績,只比去年多了2分。當時,她怎麼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她覺得,自己都快站不住了。
那個分數,連大專的分數線都達不到,無奈,她只好填了省內很差的三個學校。但即便是很差的學校,她也沒有被錄取。
半個月後,她收到了湖北黃岡一所中專學校的錄取通知書。實在無學可上的她,於1998年夏,去了黃岡水利電力學校。整整一年,她什麼也沒學到,只覺得是在浪費時間和金錢。一年半後,苟晶選擇退學。
她想知道,什麼樣的神操作,能這樣瞞天過海,把成績優異的自己一次又一次的落榜?什麼樣的神規則,能這樣天衣無縫,把自己弄到湖北一所野雞中專裡面?
這些年她曾經每天騎著自行車幾十公裡,晚上累得全身骨頭疼痛,滿大街銷售化妝品、軟體,還做過移動公司的話務員,也被騙入傳銷團體,幸而及時逃之夭夭,直到她生活穩定之前,她吃了太多不讀書的苦。
她希望正義能夠早點到來,讓這些瀆職的人得到應有的處罰,給父親一個交代,也希望這樣的遭遇不要再發生在任何一個參加高考的孩子身上。
苟晶,陳春秀,王麗麗……這些,都是高考被人冒名頂替的女孩。
她們都來自社會的底層,家庭貧寒,父母老實良善。包括她們自己都很本分,很老實。
雖然堅持給自己討個說法,了解清楚真相,但是對於傷害她們的人,她們並沒有強烈的復仇情緒,沒有在網上痛快淋漓的大罵解恨,甚至陳春秀在談起頂替者陳某某還說看照片就感覺自己跟人家不是一個檔次的,說著說著,還多次哽咽起來。
和學籍的那張照片上比,長發飄飄、笑容清淺的女孩是那麼時髦洋氣,而自幼就被窮困生活磨礪的陳春秀,和所有窮孩子一樣,在艱辛的青春期,無助自卑,眉目之間有著欲蓋彌彰的苦澀,有著驅散不開的愁雲。
那是所有不被生活善待的窮孩子,尚未掙脫扼住喉嚨的窮困之手時,都流淌的底層人的氣息。
苟晶說起那個下黑手頂替自己的班主任老師,人家都領著幾個大漢到浙江堵截她時,還在不斷地說,心疼他「頭髮都白了」。並再三地講:「我針對的不是老師你個人。」「這麼多年,我也沒有想過去針對你。」好像怕話重一點,就會傷了那個班主任老師的心一樣。
這些女孩,一樣的淳樸善良,一樣的老實本分。也許就是她們當年這副人畜無害的模樣,才讓傷害她們的人無情地伸出魔爪,她們不是因為受害才善良,她們是因為善良才受害。
這些傷害她們的人,良心真的不會疼嗎?
你看看她們的家庭,陳春秀家直到去年年收入也不過8000元。這可是一個家庭一整年的收入呀!苟晶的父親呢?一個最最底層的勞動者。他要推著一大車棉花跑30公裡去賣,全部賣了120塊錢,然後給女兒買6塊錢的蘋果。這是完全的底層,典型的最窮困者和最弱者。作惡者怎麼能夠下去罪惡的手呢?
陳春秀父親 一句話說出了真相,因為我是個農民,慫人,才被欺負。要是我有能力,他們也不敢。
苟晶的父親在病重最後時光,還在自責的感慨,如果我是一個有本事一個有能量的父親,就可以保護女兒,不會被頂替。
被頂替者,多是寒門之家的孩子。父母無權,家中無勢,背後無人。
不禁想起金庸小說《連城訣》裡面的主人公狄雲。狄雲蒙冤受害,大呼不公:為什麼我一個農家孩子,這麼苦,這樣老實做人,還要被這樣對待!他大哥丁典告訴他:兄弟你搞反了。正因為你不但窮、不但苦,還老實,所以他們才選中了你。
這就是高考冒名頂替的真相。就像捕獵,是一次對底層的良善者的最精準的狙擊。
想對陳春秀、苟晶們說,你們生活在法治社會,公道正義已經深入人心。都老實了三十多年了。現在,也應該霸氣一回了。
1、我們的社會,不應該對好人太壞,對壞人太好。
世道怎樣才能變好?應該從每一個壞人都得到應有的懲罰開始。他們所做的事情,不是做錯的問題,而是違法的問題,違法就應該受到懲罰,就應該用法律來解決問題。
直到現在,他們這些頂替者在錯誤的道路還不知道悔改,如果真有良心的話,應該主動到有關部門自首,把自己的犯罪過程全部交到清楚,給所有被頂替人一個真相。
陳春秀的父親說,知道這件事後氣的一天一夜沒有吃飯,家裡靠種地、養羊為生,是村裡扶貧對象。現在女兒已經有兩個孩子,且現在通過其自身的努力,生活過的也算可以,所以有機會也不會去讀了。
逝去的青春已經很難回頭了,這些行為不知傷害了多少底層的家庭,多少無辜的學子,毀了多少普通人的前途……我們每一次寬容,都是在降低壞人做惡的成本;我們每一次原諒,都是在增加行惡的機會;我們每一次退讓,都是在助長不公平事件的發生。
所以,我們的社會,不應該對好人太壞,對壞人太好。
2、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長安十二時辰》裡,張小敬經常重複言:「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什麼是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一是要為做好承擔自己所選擇後果的準備;二是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付出相應的代價。
截至目前,那個頂替陳春秀的陳某某,在被辦事處開除公職後,依然沒有站出來給被頂替者說一句道歉的話。
陳春秀很想當面問問那個冷血的女人,我們是同齡人,你就不會換位思考一下嗎?我的人生也是人生,你怎麼就這麼自私呢?
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當初的選擇付出代價,如果你選擇了冒名頂替別人的人生,在你享受別人的幸福生活之後,就得承受被開除公職、法律制裁和賠償的代價。自己選擇的路,就得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俞敏洪說過:「人生是選擇的總和。」人生這次戲的最終結局,其實就是你一個個選擇疊加在一起的總和。你現在的生活取決於你過去的選擇,你現在的選擇決定了你未來的生活。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善待當下的每一個選擇。
3、對於高考惡性事件,我們應該倡導「火爐法則」。
什麼是火爐法則?所謂&34;,就是把&34;燒得紅紅的,放在那裡,火爐本身並不會主動燙人,但只要有人敢於觸摸,它就必燙無疑,立馬被灼傷,不會顧及觸摸者的身份,人人平等,誰摸燙誰,而且立即處罰,沒有下不為例。
一個火爐放在那裡,熊熊火苗,告誡旁人不能輕易觸碰和跨越,自然具有威懾力。對於一些風向標似的惡性事件,一定要建立嚴苛的制度和法規。只有建立了嚴苛的制度和法規,人們才不敢去觸碰「火爐」。
古人就非常痛恨作弊,尤其是科舉考試中作弊的人。輕的,驅除考場,永不錄用,以下三代不得科考。如明朝的徐霞客,就是因為其祖父科考舞弊,所以不能科舉。
一般的,打板子,充軍發配。如《大清律例》中記載為戴枷三個月示眾,杖一百,最後還要發往邊疆充軍。
重的,殺頭滅族。如清朝的三大舞弊案,牽連數百人。
高考不僅僅是命運的更迭,更像是一扇門。一扇從閉塞到開闊,從理想到追夢,從一無所有到建立自己的王國,從被迫謀生到自己說了算的無形之門。
而打開這扇門,讓窮孩子走出苦澀,實現逆襲,追逐夢想的基石,就是教育公平。
十年寒窗苦讀,經歷過高考的人都知道這是怎樣的一種辛苦,就這樣被別人盜取了,人生從此改變,必須嚴懲作惡者,不然教育的公平何在?
我們今天所有正義和有力的發聲,就是為了守護教育這方最後公平的淨土,讓所有備戰高考的學子們放心全力以赴,公平的獨木橋誰也不能成為例外!
烏雲散盡,陽光終究會在!
—end—
(作者簡介:清清一葉荷,指尖的芳華,歲月的韻腳,在荷葉的間隙裡,在流水的歡愉裡,談人生百味情感,便可風動清香遠,無限清歡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