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第12話「興欣戰隊」的更新,《全職高手》第二季正式完結。
第二季的劇情銜接著特別篇裡葉修在全明星賽上打出「龍抬頭」升級版「龍回頭」,暗示眾人自己將重新回到職業賽場後重組戰隊的經歷。
葉修先是在第十區成立興欣公會,並在公會鬥爭中大獲全勝。又在50級後殺回神之領域,收集製作銀武千機傘材料的同時,暗中招募新戰隊成員,同時應付來自嘉世等俱樂部和公會的暗殺。
葉修先是結識拾荒高手毀人不倦,後又與藍雨前隊長魏琛重逢,接著臥底霸圖公會,發掘出牧師小手冰涼。加上在第十區結識下的包子、唐柔等人,興欣戰隊終於成立。
但這個賽季失去葉修後嘉世戰隊徹底跌入低谷,淪落至淘汰賽,兩支隊伍將在淘汰賽上相遇,矛盾一觸即發。
《全職高手》動畫改編自知名作者蝴蝶藍的同名電競小說,由閱文集團、企鵝影視聯合出品。第一季由重慶視美精典影視動畫負責改編和製作(簡稱視美),第二季和特別篇更換為重慶彩色鉛筆動漫負責製作(簡稱彩鉛)。
同一系列作品,第一季和第二季自然會被拿出來比較,但從數據來看,第二季的成績似乎並不是那麼理想。
根據骨朵國漫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職高手》第二季在騰訊的播放量超過4.4億,位列國產動畫中第22位,在豆瓣上共7229人打出7.4分的評分。
遠低於2017年出品的第一季接近17億的播放,和超過5.2萬人打出的高分8.3分。
另外,《全職高手》第二季播出後第一周的播放量超過9.9千萬,超過《武庚紀》、《妖神記》等作品,僅次於《鬥羅大陸》。但之後開始出現逐漸下滑,到第十周時,單周播放量2.4千萬,位列同期國產動畫中第十一位。
而且,無論是在豆瓣,還是在知乎,對於《全職高手》第二季的批評要遠多於稱讚。
主要集中在畫風、劇情節奏和打鬥場面上。
在畫風上,雖然視美被經常吐槽「視美臉」,沒有辨識度,人物臉型沒多大變化,全靠瞳色來區別。但彩色鉛筆接手後的第二季也沒有獲得大部分人的認可,換來的是「全員整容」的吐槽。
尤其是在葉修和蘇沐橙的角色形象上,葉修的形象變得更加年輕和青春,但卻與原著裡長期熬夜通宵打遊戲,有些慵懶的形象不符。
另外,在一季中非常重要的第一、二集就出現了崩壞的情況,千成先是臉型崩壞,如同恐怖角色,後是身體比例嚴重不符,猶如橡膠人。
在劇情節奏上,無論是原著粉還是動畫黨都表示節奏過快,但又沒有給人壓迫感,如同一種硬塞劇情的感覺。
第一集採用了倒敘的方式,上來就是興欣公會招人和千波湖大戰。原著黨吐槽刪減了大量情節,包括聖誕節,陳果與葉修的談話,淘汰賽制等等。
而動畫黨則表示一臉懵,面對突如其來的組隊、大戰完全沒能理解。如同看一部很水的流水帳,內容邏輯和感情鋪墊太少,故事感差的同時,代入感極弱。
而最多被吐槽的便是打鬥場面。《全職高手》的設定是網遊世界,遊戲技能重複是必然的事情,但如果用動漫的形式來展現,重複打鬥無疑是非常拉胯的。
彩色鉛筆雖然在特別篇裡有「龍抬頭」一戰的精彩操作,但第二季的打鬥場面確實有些拉胯。先不說一直被人詬病的PPT,分鏡的切換實在太多單調。大量的平切和中全景鏡頭,使得打鬥場面失去了逼真感和壓迫感,這也是很多人覺得打鬥無法感到熱血的原因。
此外,在輔助戰鬥方面,氣氛的烘託幾乎沒有,大多時候都是兩個角色在吐槽,音樂、配音方面並沒有讓人感覺到「戰鬥氣氛」的存在。
雖然第二季的槽點很多,但整體質量上其實是國產動畫中的中流水平,只是如果以中流水平去要求這部滿載青春回憶的超大IP作品,那麼反而不符合它的地位。
《全職高手》描繪的不僅僅只是一個葉修在網遊裡無敵,在職業賽場奪回自己榮耀的過程。它還展現了電競的殘酷,職業的艱辛,以及曾經被無數人視為洪水猛獸的電子遊戲成為了無數人的熱愛。
像當葉修和陶軒反目後,卻又依舊守著自己最初的原則——賽場上論輸贏時。電子競技追求的公平,職業選手的榮耀從未遠離。
它是電競,亦是青春。
希望第三季的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感動和驚喜。
圖源來自網絡,侵刪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給我們點讚關注,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將持續更新ACGN領域相關內容,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