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0年7月26日下午4點50山東高考成績資格線發布會的落地,山東各地學習志願填報甚囂塵上,這幾天幫著表哥家孩子填報志願,順帶對2020年山東高考概況有了更深的了解。
一、只有當潮水退去的時候,才知道是誰在裸泳
「只有當潮水退去的時候,才知道是誰在裸泳。」 這是股神巴菲特警惕大家狂熱投機的一句話,我覺得今天把這句話放到2020年山東高考各地市的成績非常恰當。
以往高考分文理,前10名自然是文理各前10名,也就是20個人,全省16個市,分一分好像也差不多,再不濟混幾個文理各前50名也是好看的,偶爾有一次搞個第一就更牛了,多少可以吹幾年的,各地市皆如此,所以各地市的百姓都以為只有自己的地市才是最牛逼的。
今年高考開始不分文理了,根據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一分一段表來分析,專業都沒有摘出來,全部一個鍋裡摸勺子,全省第一隻有一個,差距立馬顯現。
根據媒體曝光的山東省高考前50名學校信息,統計了一下地區分布如下:
煙臺11人,濰坊8人,青島6人,淄博5人,濟南(含萊蕪)4人,濟寧4人,泰安4人,東營3人,聊城2人,棗莊1人,臨沂1人,菏澤1人,濱州德州日照威海0人。
從統計數據來看,煙臺、濰坊太突出了,全省前50兩市合計19人,佔去了近40%,不得不說這教育質量有點強啊!其中煙臺一中7人,濰坊一中3人,此外,縣區中學如諸城、高密、昌樂、牟平、招遠等也全面開花。
如果說青島還勉強及格的話,濟南這數說不過去,畢竟是省會城市,按理說應該有最優質的教育資源和最優質的生源,算上兩個萊蕪的才4人,確實有點差。好不容易把萊蕪並進來,經濟加上萊蕪把煙臺超越了,但沒想到教育又被煙臺碾壓。
此外,臨沂的數據也有點尷尬,雖然還有德州濱州日照,但這些地市不應該是臨沂比照對象,畢竟臨沂的面積大人口多,考生也多。作為全省GDP第五、人口第一的大市,臨沂應該和煙臺、濰坊、淄博、濟寧比,但從數據來看,臨沂和這幾個地市差距還比較大,臨沂網友戲謔的說臨沂只有房價與千萬人口大市匹配,不如把房子賣了去煙臺住……
房價增速省內前三名的大日照啊,除了7月27日《齊魯晚報今日日照》側面的宣傳了一下前三名《日照仨學霸亮相……》,其他都是靜悄悄。看看學區房的價格,再看看看這個成績,老鐵,扎心了,教育局把所有的資源都給了一中,最後的結果讓人無法接受,不過倒是給炎熱的三伏天帶來了一絲涼氣。
當然也有人說單考慮前50名,不排除成績有一定偶然性,可能說明不了太多問題,那再刺激一下,讓我們看看前100名吧
煙臺、濰坊能夠遠超平均數,這就是硬實力的體現。
濰坊教育公眾號趁勢炒了一把,想過過「網紅」的癮,7月28日刊登了一篇《2020年高考,還是把濰坊教育的秘密暴露了……》,通篇核心「改」,裡面最後有這樣一句話:「贏得過去,靠改革;贏得未來,同樣靠改革。嘗到改革甜頭的濰坊,一定能夠通過持續深化改革,贏得未來。」,雖然很籠統,沒有說改什麼,怎麼改,如何改,但是已經點名了今年收穫的秘訣。
今年高考風起雲湧,如果讓我這個工作在高中教學一線15年的資深年輕班主任來分析,山東實施的新高考改革是成功的,符合於這個時代,有助於新教育的崛起,並且還狠狠的打了死守傳統教育人的臉,打的猝不及防,打的生疼火辣辣。
被打的剛開始也會喊兩聲,但是發現沒人響應,也就乖巧了許多。從高考成績發布截至到今天,從民間到官媒,並沒有出現大肆批判新高考改革之聲,一方面符合山東人「逆來順受」隱忍的性格,另一方面是新高考這一巴掌正好乎到了教育的七寸,剛開始叫喊的慢慢醒悟後也就不會喊了,我想現在所有人應該都在想著抓緊加快改革的步伐,今年不改臉疼,明年不改頭疼,後年不改直接躺平,無藥可救了。
是的,我們真的需要改變了,改變功利性教育,改變死逼硬靠的教育,改變以犧牲師生身體健康的教育,改變粗放式教育,要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要讓學生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感興趣的科目,要激發學生內心主動性,這是關鍵也是核心。山東各地市多有學習衡水中學,但是只學皮毛不學內核,最後是畫虎不成反類貓。
二、考的好不如報的好
再說正題之前,先來看幾組數據:
山東高考歷年人數統計:
2016年46569人(略降)
2017年46684人(基本持平)
2018年54953人(同比增長17.7%)
2019年59655人(同比增長8.67%)
2020年530381人(同比下降)
本科錄取率:
近四年(2016、2018、2019)山東省的一直維持在43%-46%,2017年的是49%
招生計劃數:
2018年的是24萬,多一點,24萬6,2019年的是26萬多一點兒,那麼多了1.5萬。
2020年山東夏季高考總人數530381人;提前批本科招生計劃數18909人;常規批本科招生計劃數201026人;其中:普通類172716人;地方專項類1855人;中外合作8927人;校企合作17502人
本科總結如下:總計劃數219935人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明確,2020年特殊類型招生控制線(老說法,一本線)532分,按照1:1.05劃定;一段線(本科線)449分,按照1:1.2劃定;
山東省教育廳的投檔按1:1.2來的,也就是說我招21萬,就是全國的高校來我們山東省招生,我招21萬的本科考生,省廳肯定不會只就留21萬,他會多留出一部分來,比這個21萬肯定要多。
所以在449分數上,全省總共272673人,按新的1:1.2的劃線辦法來看,想上本科最低也要在472分,從一段線的449到472分這個區間裡,理論上說依然還有45445人無緣本科,當然也不排除449有學上,500分報高掉檔的現象。
老話說,考的好不如報的好,幹的好不如嫁的好。對於高考生來說,後者有點遠,前者是迫在眉睫。
到底今年怎麼報呢,我就以我表哥家孩子舉例子,因為她的分數正好卡到實際本科邊緣線上471分。
都是實在親戚,所以實言相告,在這個線上基本有本科上就很好了,我給劃了八個類別:
第一類,省內普通二本中最低的,例如齊魯師範學院、菏澤學院、棗莊學院等中的限科專業可報10個左右衝一衝,不過也只是尋求心理安慰,如果為了純粹心理高興,省內魯東大學、臨沂大學等等報幾個玩玩也可以,反正也錄取不著;
第二類,省外普通二本中最低的,例如甘肅的隴東學院、雲南的紅河學院等中的限科專業可報10個左右衝一衝,如果運氣好,基本在這個類別就可以走了,注意這類學院基本要圍繞著祖國的邊境線走,大東北黑龍江、大西北新疆、大西南西藏、雲南、廣西之類的,更容易一些,遠是遠點,畢竟是公辦本科;
第三類,省內獨立院校,例如濟南大學泉城學院、曲阜師範大學杏壇學院等類似限科的專業,學費高一點的,學費可能到20000的保險,雖然貴,畢竟離家近;
第四類,省外獨立院校,不過都是獨立院校,大城市的,前綴硬的也是望其項背,不可企及,如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南開大學濱海學院,還是得老實的找一些偏遠的獨立院校來穩一穩,例如貴陽醫學院神奇民族醫藥學院、蘭州商學院隴橋學院、寧夏大學新華學院、石河子大學科技學院;
第五類,省內民辦本科,例如山東萬傑醫學院、青島濱海學院、煙臺南山學院、山東英才學院、青島黃海學院、山東協和學院,說實話,像青島、煙臺這樣城市的民辦本科也會爆滿,沒辦法誰讓山東人多,還不願意出省,想去這些學校,只能選擇他們的校企合作,中外交流專業;
第六類,省外的民辦本科,北京吉利學院、河北傳媒學院、河北美術學院、河北科技學院、西安外事學院、長沙醫學院,這些學校在全國還是有些知名度的,不過也要找裡面的校企合作、中外交流專業,找找學費最貴的那種;
第七類,2019年省內剛升本的職業技術類大學,山東外事職業大學、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山東外國語職業技術大學,不過按照今年錄取比例來估計的話,這些學校報正常專業也很難,還是保險的找找校企合作、中外交流專業,找找學費最貴的那種;
第八類,最保底的,找省外最最偏遠的,學費最最貴的,想上學沒法,總要使勁保一保;
當然這是根據她的471的分數來報的,分數越高肯定越好報,直接提檔錄取的可能性就更大,尤其是今年在600分左右的,這裡就不一一贅述,有願意探討的可以私下交流。
有人會問,今年這個一分一段表到底如何用,怎麼看?
前幾天我看網絡上出現一種把去年文理名次合起來的算法,可笑之極,就算合併也不能直接加,現在最流行的一種說法,偏理的X0.78;偏文的X0.22,這是根據今年文理報名人數劃定的比例。
今年選物理的肯定是賺了,第一年選科,物理選的人少,根據今年高考報名人數比例估算,錄取計劃中限制物理科目或者有物理科的佔到44%,但是今年高考選物理科的人數才佔高考的39%,所以今年偏理得可以直接按照472這個本科實際分數線填報志願,可以作為保底分數。當然,這只是今年的計劃數,我相信明年各科計劃數肯定還要變,不過也是微調。
另外根據今年《山東普通高校招生填報指南》來分析,除了物理是第一大科,歷史、化學、政治三科緊隨其後,不相上下,反而學生們選得較多得生物、地理,在填報志願中不佔優勢,當然,多數學生當初選這兩科得目的也不是為了考學報志願,當時應該就是為了好學,其實是個坑。
如果按照今年高考得分數比例和志願填報來把九科排名得話,我得建議是:
物理、歷史、化學、政治、地理、生物
另外有人問為什麼今年要搞96個志願的問題,其實還是比較好回答的。
2020年普通類常規批將志願填報數量設置為96個,是根據我省實際,參考浙江、上海的經驗做法,主要考慮是:原高考的志願填報數量為12個院校志願(每個院校志願內可填報6個專業志願+1個專業服從調劑志願),共72個專業志願。改革後,以「專業(專業類)+學校」為志願單位,取消了專業服從調劑,應該適當擴大考生志願數量,將專業志願數量設置為96個,與改革前相比相當於增加了4個院校志願(24個專業志願)。
96個專業志願是允許填報的最大志願數量,考生可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依據高考成績、專業遴選等情況綜合考慮填報,可以填滿所有可填志願,也可只選擇填報其中部分志願。隨著改革實施,可參考的數據會越來越多、越來越準確,估計多數考生不需要全部填滿了
免責聲明 本文由青藍海原創,所有數據均採自專業網站,禁止隨意轉載盜用,有事請加微信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