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來水公司員工:五年時間 鄭州供水管網長度延長1400多公裡

2020-12-17 河南一百度

 

鄭州柿園水廠改造現場

鄭州自來水公司工作人員正在鋪設供水管網

□記者賀笑天通訊員寧琳文圖

核心提示丨這兩年,張建煜覺得比以前更忙了。曾經偶爾才會遇到的供水管網碰頭施工,現在幾乎每隔幾天就能碰上一次,且絕大多數還是供水主管網的鋪設。

身為鄭州自來水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鄭州自來水公司」)的一名老員工,張建煜是鄭州供水的實幹家,更是鄭州發展的見證者,他有多「忙」,城市發展的速度就有多快。

講述

曾經供水能力充足,卻供不出去

上世紀90年代中期,鄭州自來水公司正在進行全面的供水生產調度系統升級改造,這對學計算機專業出身的張建煜來說是個好機會。1996年大學畢業後,他順利入職,在鄭州市當時僅有的三大水廠(柿園水廠、白廟水廠和石佛水廠)之一的柿園水廠幹起了調度工作,負責鄭州西區的供水調度。

當年及往後幾年,本來鄭州城市格局就小,再加上很多用水大戶,像紡織廠、造紙廠、印染廠等企業,幾乎都在轉型搞外遷,對自來水的需求量也就降低了。

張建煜也因此有了「甜蜜的煩惱」:「我們有水,卻供不出去。」當時,整個鄭州市都是用水低谷期。

「2000年以前,鄭州城區範圍小,人口比現在少,自來水用戶相應也少,所以家裡的水壓特別大。」鄭州市民呂女士說,「現在住在東區也不覺得遠,那個時候往東邊走感覺像是出了鄭州一樣。」

為了不浪費水資源,鄭州自來水公司採取了控水措施,夜晚會關上幾組水泵,省水省電。這期間,雖然鄭州不缺水,但水廠建設工作依舊繼續,因為得未雨綢繆,比如發展起來的鄭東新區,在2000年也有了東周水廠。

難題

城市快速發展,供水能力不足,鄭州「鬧水荒」

2004年,張建煜被調至鄭州自來水公司中心調度室,當起了全市自來水生產的總指揮。

如果說「有水供不出」是「甜蜜的煩惱」,那麼供水量無法滿足需求,才是最棘手的問題。張建煜清楚地記得,2007年高峰供水時,市區供水量首次突破70萬時,大家都激動得不得了。「很難得,說明城市擴張了,鄭州用水人口也增加了。」張建煜說。

然而,隨後幾年,迅速增長的供水量,讓鄭州供水人有些吃不消,從2010年開始,夏季尖峰時段,自來水真的不夠用了!在政府的支持下,他們開始籌劃建南水北調配套水廠,劉灣水廠、鄭州航空港區第一水廠、羅垌水廠的建設都提上了日程。

可是,建水廠也不是一兩天的事兒,真正「鬧水荒」的時代,還是來了。2014年夏天,是張建煜最難熬的幾個月,每晚7點半,他會準時看天氣預報。「就怕看到豔陽高照。」張建煜說,極熱天氣,用水需求會增加,「如果不採取降壓措施,到了晚上全市會出現大面積停水」。

當時,鄭州東南部地區,是「鬧水荒」最嚴重的地方。

原因是,鄭州地勢西高東低、南高北低,所有水廠都在北邊依黃河而建,自來水從北邊流到南邊,只能靠加壓。

鄭州自來水公司客服中心一位工作人員說,2004年至2014年是缺水最嚴重的10年,很多居住在南區的多層用戶,常常氣衝衝地來自來水公司「找水」用。

南區的抄表收費服務工作歸鄭州自來水公司營業處管城營銷所負責,職工張建榮恰好是2014年3月,剛剛調入該所工作。張建榮回憶說,晚上10點之後,她沒少接用戶抱怨沒水用的電話。

居住在航海路附近的王女士,家裡熱水器8年沒打開過,以為是熱水器的問題,可換了很多零部件還是不行,後來才知道是因為水壓太低造成的。

改變

劉灣水廠通水,鄭州東南部終於「解渴」了

除了「難熬」外,2014年,還有兩件讓張建煜感到興奮的事兒。

第一件事兒,是7月31日,劉灣水廠正式通水投產。張建煜說:「等了很多年,這一天終於來了。」

劉灣水廠是省內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第一座配套水廠,原計劃當年10月底正式運行,考慮到市區用水困難的現狀,利用尖崗水庫的備用水源,提前啟用了劉灣水廠。

劉灣水廠的供水,極大緩解了鄭州市區域用水矛盾,也結束了鄭州市南部區域沒有水廠的歷史,省會鄭州的城市供水格局得到了優化。

第二件事兒,是2014年12月15日,劉灣水廠用上了南水北調的丹江水。張建煜說:「那真是久旱逢甘霖的感覺。」

繼劉灣水廠用上丹江水14天之後,柿園水廠也用上了。

值得一提的是,柿園水廠的水源切換,並非一步到位,而是使用了一段時間的丹江水和黃河水的「混搭版」。

原因是啥?鄭州自來水公司專門負責水質檢測的一位專家解釋稱,由於管網水流方向發生改變等原因,在切換水源時,極易出現水質發黃、渾濁現象,用「兩摻」水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水質出現這樣的情況,等管網運行穩定後,才能全部切換成丹江水。

截至2015年底,鄭州市現有水廠水源全部切換完成,鄭州供水實現「雙水源」保障。

發展

自來水完成深度處理改造「土腥味 」成歷史

這些年,在解決「水荒」、水源問題的同時,水質問題也是鄭州供水人關注的重點。

以前,來鄭州的外地人都說鄭州的自來水不好喝,有一股「土腥味」。

張建煜說,口感之所以不佳,是因為水中的有機物不能通過常規工藝(氯氣消毒)完全除掉,若想改變水的口感,必須要改進處理工藝。

說幹就幹,2013年在處理原水時,鄭州自來水公司在常規工藝的基礎上,增加了臭氧接觸池和活性炭濾池,將臭氧融入自來水,利用臭氧的強氧化性,把水中的有機物氧化、碳化。然後,通過活性炭將氧化後的物質吸附,把水質變好,同時還增加了淤泥處理工藝。特別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入鄭以後,鄭州市的自來水水質更是有了明顯改善。

「現在的自來水水垢確實變少了。」昨天,大河報記者隨機詢問了10位市民,大家給出的答案基本一致。採訪中,市民楊華還專門提到自來水口感的問題,「比以前好喝多了,早幾年鄭州自來水有股怪味兒,家裡專門買了淨水機,現在根本不需要過濾,基本沒啥味兒了」。

規劃

「十三五」期間鄭州市將建設7座水廠

鄭州發展快不快,看看供水管網長度的變化就知道了。

從2012到現在,五年時間,鄭州供水管網長度由2647公裡變為4049公裡,共延長1400多公裡。

張建煜最大的感受是,前些年自來水管網碰頭施工相對較少,而這幾年漸漸多了起來,隔幾天就會碰上一次,「工作忙是好事,說明城市在發展!」

鄭州自來水公司黨辦副主任李懷明說,原先供水區域以主城區為主,三環邊上都沒形成系統網絡,這幾年供水管網已經延伸到四環以外了,「自來水用戶也從2012年的430萬增長到現在的572萬」。

如今,7個水廠雖已能滿足鄭州供水需求,但580平方公裡的供水面積,仍不是終點。

「城市發展速度太快,秉著未雨綢繆的心態,建設的腳步不能停止,再也不能讓『鬧水荒』的悲劇重演。」李懷明說,「十三五」期間,鄭州市將建設侯寨水廠、橋南水廠、龍湖水廠、白沙水廠等7座水廠,還將推進智慧水務建設進程。屆時,鄭州市的供水布局將更為合理,供水系統將更趨安全,現代化水平將進一步提高。

「窺一斑可見全貌,通過自來水行業變化和發展,完全可以看出鄭州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速度有多快,在十年甚至是五年以前,根本不敢想像鄭州能有這麼大的格局框架。」談及鄭州自來水行業近5年來的發展,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會長、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宋向清說,城市自來水管網長度增加,是城市框架擴大的體現,供水量增加則是城市人口增長的體現,也是產業發展的體現,「以前的鄭州只有中心城區那一塊,現在有了鄭東新區、高新區和航空港區,僅鄭東新區和航空港區,就讓鄭州市的中心面積擴大了好幾倍,這真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宋向清說,不僅是自來水行業,包括供電、供氣,甚至是園林綠化及市政的路面鋪設等若干個領域的發展,都能體現鄭州發展的速度。

相關焦點

  • 鄭州464公裡自來水管網急需改造
    其實,鄭州自來水「低壓區」真正被人們關注,是2010年11月份的兩次自來水出廠幹管爆管以後的事,這兩次事件讓人們認識到,鄭州自來水部分管網非常脆弱。隨後鄭州自來水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進行的管網普查顯示,鄭州有464公裡自來水管網急需改造,而改造這些老舊管網,需要一大筆資金。
  • 鄭州花園路農業路供水恢復 全市還有隱患管網319公裡
    回應|記者替市民3問自來水公司  昨天一早,居住在爆管區域附近的市民楊女士抱怨連連。  「前段時間,自來水公司總是不斷發布通知說,因配合農業路施工,需要對供水管網進行改遷,所以附近要實施停水。」  那麼,針對市民提出的種種質疑,自來水公司又是如何回答的呢?  一、之前已對供水管網進行了改遷,為啥還會發生爆管?  鄭州自來水公司供水工程管理部副主任蔣峰:此前的供水管網改遷,不包括農業路與花園路交叉口南北方向的管道、農業路與南陽路交叉口部分管道,以及鐵路代建區域的管道。
  • 為保障市民用水和迎接民族盛會 鄭州自來水創每月施工27公裡供水管...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為了保障鄭州市民用水無憂,記者從鄭州自來水公司獲悉,相關單位加快推進東周水廠調水工程、侯寨水廠工程進度。據鄭州自來水公司透露,2019年5—6月施工黃金期,施工速度創出有史以來新記錄:兩個月總共敷設供水管線55.3公裡,平均每月超過27公裡,兩個月建安工程量達11185.37萬元。
  • 邯鄲市自來水公司管網建設「加速度」 民生改善「有溫度」
    城市供水能力的提升是保民生、促發展的重中之重。2019年,市城管執法局自來水公司按下城市供水管網建設「快進鍵」。截至11月底,已完成供水管網新建和改造50餘公裡,「三供一業」供水改造工程完成34個小區,近11000千戶,在建小區25個,20500餘戶。
  • 春節鄭州自來水公司多線聯動保供水 24小時值班保你用水無憂
    1月30日,記者走進鄭州市自來水客戶服務中心和柿園水廠,帶你來看看鄭州自來水公司為春節保供水都做了哪些工作吧!多線聯動保供水 提前準備有備無患"為保證春節供水無憂,自來水公司及所屬各水廠及三強、力科公司等各供水設施管理單位均提前開展了安全隱患大整治行動,"鄭州自來水公司黨辦副主任李懷明對記者說,1月初,他們已經開始對制水設備、供水管線、消火栓等進行逐一檢查,對發現的隱患及時進行了整改;加大對水源地、引水渠和供水管網的巡查和保護力度
  • 停水72小時、降壓供水40多天?別急!已有應對!
    停水72小時、降壓供水40多天?別急!已有應對!記者從鄭州自來水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鄭州自來水公司)獲悉,從7月23日21點起,公司將對黃河路(沙口路-東三街)路段兩側、東三街(農業快速路-黃河路)路段兩側實施停水,停水時間為72小時。
  • 邵東市自來水公司穩步推進老舊小區供水管網改造工程
    為改善城鎮老舊小區居民的生活環境和居住條件,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聯合下發的《關於做好2019年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通知》(建辦城函【2019】243號)和《邵東市老舊小區改造實施方案》的要求,湖南省邵陽市邵東市自來水公司負責各老舊小區改造中供水管網的改造工作。
  • 鶴山加快供水管網建設,提高供水能力與質量 讓更多群眾用上放心水...
    30多名各級人大代表,及鶴山市府辦、財政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衛健局、水利局、資產辦、北控水務公司等部門單位的相關負責人齊聚一堂,進行交流探討,為推動解決供水的熱點難點問題共同努力。鶴山市供水管網存在管網線路長、南北跨度大、管護維修較難等問題。鶴山地理條件南北狹長,水源主要取自北部西江,取水佔比達八成,因此,由北端向南端供水的線路較長,供水最遠的距離是址山鎮、共和鎮一帶,供水主管網總長度超過1100公裡。其中,由西江水廠至址山鎮東溪村的主管網長度達60公裡。
  • 小區供水管網中的汙染隱患
    而另有時間顯示為5月27日,落款為「物業辦」的告知稱,現時所用的生活用水是由自來水供水供應乾淨水,請各戶放心使用。 需二次加壓的「正常」供水 鴻泰家園的蓄水池屬於小區的二次供水設施。在自來水流出水龍頭之前,末端關口便是小區的二次供水設施。
  • 鄭州要建「水博物館」 揭秘自來水的「前世今生」
    1953年11月28日,鄭州市自來水公司成立。這座有3600年歷史的古城,揭開了城市供水新的一頁。建柿園水廠,讓水流入尋常百姓家自來水公司成立後,面臨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籌建水廠。按照相關布局,1954年,河南省會要由開封遷至鄭州,這意味著鄭州市建設快速發展、市區面積擴大、居住人口增長,對城市供水提出了更高要求。
  • 金迪公司南通通州區供水管網、建制鎮建成區汙水管網普查通過驗收
    項目情況概述為了全面查明南通市通州區給排水管線空間分布和屬性情況,建立具有權威性、現勢性的南通市通州區給排水管網資料庫,將地下管線信息以數字的形式進行獲取、存儲、管理、分析、查詢、輸出、更新,建立數據交換服務平臺,實現給水管線信息計算機化、網絡化管理,受南通市通州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的委託,保定金迪地下管線探測工程有限公司承擔了南通市通州區供水管網
  • 去年市區供水漏損超三千萬噸 某些地段明知管網漏水卻難以修復
    人大代表王茂法建議,自來水公司對供水範圍做區域劃分,考慮建立一種獎懲考核機制,以提高全市居民節水、控漏的積極性。張紅軍教授說,溫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將溫州作為邁向小康社會的標杆城市來打造,更加應該對城市的基礎設施高標準、嚴要求,不能僅僅拿國家標準的及格線來要求自己。
  • 劉灣水廠開始供水 家住鄭州東南的能解解渴了
    投產後的劉灣水廠,每天將有5萬噸的自來水注入城市管網,鄭州市區東南部供水緊張局面將會緩解。劉灣水廠廠長韓曉峰說,其實這幾天已經在生產自來水,不過成品自來水還沒有進入城市管網。  「通水後,劉灣水廠每天為鄭州市自來水管網輸送5萬噸自來水。」 張可欣介紹,因為丹江口水庫的水還沒有流到鄭州,劉灣水廠的原水來自鄭州尖崗水庫,通過生態水系管網進入劉灣水廠。  據了解,此次啟用備用水源後,原利用生態水系系統的景觀用水如金水河、熊兒河、十八裡河等河道水量將會減少。
  • 中山八路自來水管道恢復供水
    昨日上午7時左右,經過搶險人員晝夜搶修,管道終於完成修復,受影響住戶恢復供水。記者通過梳理發現,近8年來事發地周邊區域至少出現6次爆水管事故。對此,廣州市自來水公司回應稱,因老城區管道老化時有「自然爆漏」發生,僅在越秀區和老荔灣區這樣的高風險管道就有40多條,去年已對14條高風險管段進行改造,目前正在逐步推進。
  • 很快,六安8個老舊小區自來水管網改造就要完工了
    記者在淠綠新村小區看到:現場施工人員正在對小區自來水管道入戶門前閥門進行安裝,同時對小區新安裝自來水消防管道水壓是否達標進行檢查驗收。淠綠新村施工現場負責人 巴永春 淠綠新村小區是我們老舊小區管網改造8個小區最後一個小區,目前本小區東區和西區接近尾聲了,預計兩三天時間結束,本小區改造主要涉及到樓前支管改造,還有室外消火系統改造。
  • 9臺服役26年大閥門同時更換 鄭州供水「大換血」
    6月8日22點,在北至紅專路、南至鄭汴路東明路沿線附近,鄭州自來水三強公司五個維修項目部100餘名職工在金水路與東明路等6個路口忙個不停,他們對9處大型閥門同時展開拆卸、更換工作。據自來水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東明路現有的自來水主管網是1992年安裝的直徑1.2米的砼管,管網沿線的閘門業已服役26年,老化鏽蝕嚴重,漏水搶修時難以關停。
  • 江西靖安:供水管網忙升級 搶抓工時惠民生
    3月22日晚上10點,江西靖安縣沿河南路施工現場一片熱火朝天,工人們正忙著將泥土回填,進行老城區供水管網改造工程收尾工作。3月20日晚21時,工人們在澆築混凝土進行路面修復據悉,老城區供水管網改造項目是靖安縣減少城市供水水質二次汙染、改善管網水質的重要民生工程,項目對全縣14條金屬管、水泥管和漏失率高的化工管進行全面改造,對城區老舊供水主管進行全面升級。
  • 懷化市自來水公司全力保障市民用水 夏季城區日供水超20 萬立方
    懷化新聞網訊(記者 易達 通訊員 何文雄)夏季是全年供水高峰期,市民用水量激增,為自來水公司保障供水工作帶來巨大壓力。日前,記者從懷化市自來水有限公司獲悉,城區夏季供水將達到或超過去年同期用水高峰,供水部門開足馬力,全力保障市民正常用水。目前,懷化市二水廠是負責城區供水的主供水廠。
  • 鄭州自來水200名搶修隊員將走街串巷保供水
    12月18日上午,以「守初心保供水 擔使命為民生」為主題的鄭州自來水投資控股公司第26屆「供水服務 春暖萬家」活動啟動儀式在鄭州市綠城廣場舉行。經檢查,是直徑100毫米的水錶表前管道漏水,經過半個多小時的緊張搶修,社區服務中心和一棟高層居民樓用戶得以正常用水。在伏牛路與淮河路交叉口東南角的伏牛路2號院,另一組服務小分隊的隊員們逐個表箱查看水錶防凍情況,並對缺失防凍設施的水錶加裝保暖套,確保水錶溫暖過冬。
  • 鄭州自來水公司「赤膊哥」走紅網絡:不驕不躁繼續奉獻
    暴雪中赤膊下水搶修水管讓他成了「網紅」1月4日,鄭州迎來初雪。零下五度的天氣讓人瑟瑟發抖。早上7點多,豐樂路17號院的一處表井內,因井蓋砸斷水管,造成突發漏水。接到熱線指令,鄭州自來水公司營業處金水維修班副班長張威趕到現場,緊急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