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嶽/畫
公務接待對經濟條件較差的鄉鎮來說,是筆不小的負擔,廣東省南雄市百順鎮為節約公務接待成本,在今年的公務接待中,用自釀米酒代替了市面上購買酒水(10月29日《南方農村報》)。
如今,公務接待是基層或是下級繞不過的一道坎。普通公眾對公款吃喝風深惡痛絕,基層政府的公務員也未必都對這些「白吃」的大餐甘之如飴。可以想見,在物價上漲、消費水平提高的當下,鄉鎮的接待費用恐怕也是水漲船高,更令他們叫苦不迭了。再叫苦不迭,經濟基礎再薄弱,基層政府只有硬著頭皮接待下去。
正因如此,有網友認為,百順鎮的做法應該推廣開來,因為這種公務接待模式不僅節約成本,還更加健康。而筆者倒是希望,各地各級官員應該從這則新聞當中,讀出「鎮政府自釀米酒」的苦澀與無奈,自覺減輕基層政府的公務接待壓力,或完全杜絕公款吃喝,從而讓「自釀米酒」也沒有接待「市場」。
事實上,鎮政府自釀米酒搞接待,是基層政府對公務接待「痛卻無奈著」的真實投射,是對公款吃喝風的有力反諷。當上級領導幹部蒞臨,他們沒法不搞公務接待,為了考核,為了升遷,他們必須好生招待,盡最大努力給上級留下良好印象;當面對並不寬裕甚至捉襟見肘的地方財力時,他們又感到力有不逮,面露難堪。但在公務接待已成行政文化的情況下,「接待有回報,否則有風險」,誰又會捨棄公務接待而顧及地方財力?即使對公款吃喝、迎來送往之風叫苦不迭,也會毫不猶豫地把精力投入到推杯換盞、強裝笑顏中去,承受著「酒精考驗」。
所以在我看來,基層政府自釀米酒搞接待,恐怕並不是老百姓最期待的好「獨創」,鎮政府的自釀米酒越有市場,越是連年釀酒不絕,公款吃喝之風越盛。財政是政治的本質所在。那些上級領導幹部們,應該為管轄地內出現這種「獨創」而羞愧難當,從自釀米酒中品出基層政府的苦澀與無奈,嚴厲執行各種禁令,少一些不必要的調研、檢查和視察,不給基層政府增添經濟負擔,從而遏制舌尖上的浪費和腐敗,恐怕是當下最應該做的。當一個地方為了公務接待而不得已自釀米酒、自養土雞土鴨和生猛海鮮等等,基層政府豈不成了一個個讓人哭笑不得的莊園?(四川 何勇海 媒體人)
(責任編輯:張欣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