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售票處跑了三趟沒買到票
到過吳淞碼頭的人都知道,那裡分別有上海市客輪公司吳淞站和吳淞客運中心兩個售票處,兩個售票處之間是一條300多米長的林陰道。10月27日下午,記者為了買一張去長興島的船票,在這條林陰道上跑了三趟。
當天15時40分許,當記者剛趕到上海市客輪公司吳淞站時,就被售票處門口的「摩的」司機攔住。「是去長興島嗎?這邊的票只有晚上6點鐘的,車客渡碼頭有4點的票,現在還來得及。」「摩的」司機口中所說的車客渡碼頭,正是300多米外的吳淞客運中心。
可當記者搭「摩的」到達吳淞客運中心時,卻發現吳淞客運中心售票處16時的票早已售罄,只有黃牛手中還有一些高價票。售票處的時刻表上顯示,下一班船為18時30分。
為了能買到更早一點的船票。記者只好從吳淞客運中心步行走回上海市客輪公司吳淞站,希望能買到18點的船票。但到了才發現,買票的「排隊大軍」已經擠滿了售票處。16時10分左右,售票口開始只出售散席票,5分鐘後售票口又貼出告示:「前往長興島的船票已經賣完,請到車客渡碼頭買票。」
無奈之下,記者又趕回吳淞客運中心。但在那裡排了半小時的隊,記者只向前挪動了兩三米。
兩個相距300多米的售票處,為何不能統一調度,讓乘客少跑些路呢?
開船臨近13元船票喊到30元
正規的售票處買不到票,但黃牛手中卻「票源」充足。一張13元的船票,黃牛卻喊價20元-30元。
「黃牛在哪?我要買票。」10月27日下午,一位乘客剛到吳淞客運中心售票處,就高聲嚷嚷開了。像這樣直截了當「找牛」的場面,記者還是頭一次碰到,但周圍購票的乘客卻一點也不驚奇,似乎早已習慣了這樣的「交易」。尖峰時段乘坐客輪進出三島的人群中,相當比例是學生和打工者。一名在市區讀書的長興島學生氣憤地告訴記者:「這段時間黃牛比前些時更加猖獗,實在沒辦法,只能找他們。」
「還有去長興島的票嗎?」記者來回跑了三趟沒有在正規售票處買到票,便問一名剛將手頭的票兜售一空的黃牛。「等一下。」這名黃牛二話不說,向售票窗口走去。與另一個同伴嘀咕幾句後,便拿來了兩三張去長興島的票。黃牛的「本事」還不止於此,一名中年男乘客向黃牛「預訂」了當日17時的船票,售票口剛開,他就立刻拿到了票。
另一路記者於當天16時許抵達寶楊路碼頭時,電子屏幕上顯示當日19時30分以前去崇明南門和堡鎮的船票已經銷售一空。換句話說,剛剛抵達碼頭的乘客最起碼要等待三個半小時才可能乘上客輪。但黃牛手裡的船票卻非常充足,一個年輕男子在購票人群中穿梭著,手裡捏著兩張17時30分的船票。一位正在排隊買票的乘客問起價錢,他低聲回答:「一個半小時後開船,兩張50元。」隨著開船時間臨近,標價一張13元的船票已被「黃牛」喊到了30元。
記者注意到,從16時到17時,寶楊路碼頭的售票大廳內外肆無忌憚地出沒著十多個黃牛,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既有操崇明口音的,還有講外地方言的。
船票緊張其實只在周末或節假日
據了解,往三島航線的船票緊張情況,已呈現「周末化」、「節假日化」的特點。晨報記者今年春節去崇明時,一張寶楊路碼頭到崇明南門的高速船船票,被黃牛從20多元炒到150多元。記者一直等到深夜才乘上客輪,從市區出發一直到崇明南門碼頭,共花了9個小時。
據了解,一般來說,周五下午從市區前往崇明島的船票很緊張,周日下午從崇明島返回市區的也很緊張。市客輪公司相關人士承認,在尖峰時段,從吳淞到長興島的高速船船票比較緊張,尤其在周一早上8點左右,江南造船廠的大批技術人員需要過江上班,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船票緊張。
其實,除了特定時間和時段外,來往市區和三島航線的船票並不是很緊張。以市客輪公司為例,該公司擁有的船隻運能為每天1萬人次。但實際上,每天的客流量平均只有3000人次,最高不超過5000人次。在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期間,「吳淞—長興島」航線的運能已達到每天2萬人次,而實際上只運送了1萬人次。
乘客三問
三島航線一些船票為何上漲?
上海市客輪公司相關人士證實,近期往長興島的高速船船票確實從15元漲至18元,但這主要是因為柴油價格上漲。根據市物價局的有關規定,柴油每噸價格上漲600元,客票就可以漲價1元。柴油價格現在已經漲到5600元/噸,物價部門表示,18元船票已經是最高限價。
航行速度為什麼放慢了?
上海亞通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最近一段時間石洞口至南門航道的一處淺灘由於潮水漲落原因越來越淺,客輪被迫繞道行駛,這才導致航速降低,坐船從石洞口到南門碼頭所花的時間比原來多半小時。
是否有合併班次的現象?
上海亞通公司相關人士表示,這種情況非常少,多是由於江面天氣和船隻機械故障原因造成,不存在看到乘客少就並班次的情況。況且,客輪班次都是銜接好的,約半小時一班,如果市區發出的班次合併,從三島方向隨後發回的客輪就沒辦法銜接了。作者:晨報記者陳抒怡 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