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媽媽為4歲重病娃籌錢,晚上送外賣,出門時最怕一件事

2020-12-17 遊走鄉村攝影師

幸福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作為普通民眾,家庭和睦,親人身體安康安居樂業就是最幸福的生活、最美好的生活,然而,芸芸眾生,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順心如意的生活,原本平淡和睦的家庭,一場意外或者一次重大疾病會徹底讓平淡溫馨的生活發生巨變。廣西百色市靖西縣32歲的農瑞瑞就是一位因孩子患重大疾病生活徹底改變的年輕母親。

農瑞瑞送外賣途中

農瑞瑞的孩子叫羅光賢,今年4歲,白白淨淨,活潑可愛,乖巧懂事,如果不說,外人很難看出他患有重型B地中海貧血症,病痛已經折磨有小孩子3年多時間,在孩子半歲時,農瑞瑞發現孩子臉色越來越蒼白,她和丈夫帶孩子去醫院檢查,結論是孩子身患重病,這樣結果對這對年輕夫妻不啻晴天霹靂,夫妻兩不願相信這樣診斷結果,又去了一家大型醫院,檢查結果讓夫妻兩感覺天要塌了一般,夫妻兩面對孩子這一病情檢查結果幾乎要崩潰,不知如何是好。

農瑞瑞手機裡的兒子輸液時的照片

農瑞瑞的丈夫生活在重度貧困家庭裡,她和丈夫感情非常好,在愛情和物質選擇時,她選擇了愛情,兩個結婚後,兩人在大城市打工,兒子出生後,白胖可愛的兒子給夫妻兩帶來了更大的生活動力和希望,她兩努力打拼只期望孩子有個更好的生活。半年後的確診給他們的希望碰上了一層陰影,但是,她兩從來沒有想放棄過,相信奇蹟總會發生。經過兩人反覆考量後,他兩選擇辭職返回老家謀生。

農瑞瑞送兒子去幼兒園途中

他兩回到老家後,丈夫為了多掙錢選擇了又苦又累而且工資較高的建築工作,每天天不亮就要趕車去工地上班,農瑞瑞為了照顧孩子做起了全職媽媽。「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在老家生活在自己家裡不用交房租,吃喝是自家地裡的,省出一大筆開銷,省出的錢能為兒子看病,也方便了照顧年事已高的老人。這個病每月需要進行一次輸血治療,長期輸血治療會損傷孩子的器官功能,一般活不過5、6歲,要想根治必須進行骨髓移植。骨髓移植的治療費用大約得30多萬元,」農瑞瑞說到。

晚上出門前,兒子纏著媽媽

孩子最佳骨髓移植在4歲左右,農瑞瑞為了抑制孩子的疾病,由於孩子年齡小,身體弱,經常往返於醫院,除了照顧孩子,她啥也不能做,一晃3年過去了,兒子進入4周歲,農瑞瑞的焦慮與不安與日俱增,「我需要錢為兒子續命,我沒有錢,又能咋辦?」為了孩子的醫治她整宿整宿不能入眠,心中的煎熬無人能理解!2020年孩子上了幼兒園後,三年的壓抑使她有了喘氣的機會,為了給兒子賺錢醫治疾病,她註冊成了美團外賣騎手,她要用自己的最大努力賺取孩子的醫療費用,多一分錢孩子的生命就多一份希望!再苦再累,只要能為兒子盡一份力,讓孩子能夠快樂成長,她無怨無悔!「女子本弱,為母則剛。」母性的柔弱恰是她爆發的強大源泉和不息的動力。

送完孩子她又開始一天的工作

農瑞瑞每天送完孩子後就是她的工作時間,送完孩子後她就把隨身攜帶的工作服就地穿上身開始一天的接單工作,為了為兒子籌集醫療費,愛美的她也顧及不了那麼多的「臉面」,在不大的縣城,她是為數不多的女性外賣員,她一門心事「賺錢,為兒續命!」每賺到一份錢,她的心中就升騰出一份巨大的希望。

她在向同行討教經驗

剛剛進入這個行業,懵懵懂懂,她虛心向同行學習請教,希望獲得更多經驗,爭取更多訂單賺取更多的一份錢,她渴望賺取更多的錢,她更渴望這每一分錢都能讓兒子生命得到保障使他早日擺脫病魔的折磨!奔波和忙碌釋放了她對孩子病情的焦慮,她深知多一份訂單孩子就會對一份生存的希望,她滿懷信心地騎著電動車滿街跑,

為了多賺錢,她是為數不多的外賣女騎手,為了多送幾個單子,她幾乎沒吃過一頓熱騰騰的飯食。

為了多賺錢,她晚上也不放棄休息時間,這是她每天最「痛苦」的時間,每次,在臨出門時,兒子總是抱著她久久不願鬆手,幼稚的聲音夾帶著哭腔「媽媽,不要走,媽媽不要走,寶寶聽媽媽的話。」為了多賺錢,農瑞瑞雙眼含淚地「狠心」拋下兒子,離開溫馨的家駛入寒風中,幼小的羅光賢哪能理解媽媽的「無情」?為了減少孩子的哭鬧,後來,農瑞瑞晚上出門時總是背著兒子「偷偷」出去,作為外賣女騎手,通常要兼顧工作和家庭雙重的壓力,但是,對於農瑞瑞來說,這是她目前最好的選擇,在邊境小城,外賣訂單無法和大城市相比,收入自然很低,每月能有兩三千元已經是相當不錯了,不論她穿越嚴寒還是風雨,她知道自己的辛苦是為了什麼。

相關焦點

  • 全職媽媽為「自救」,送外賣治產後抑鬱:人生最怕的是自我放棄
    當媽前,覺得上班已經是一件很辛苦的事,當媽後才知道,熬不完的夜、收不完的玩具、各種鬥智鬥勇,24小時待命,全年無休。其強度遠遠勝過工作時的那些勞累。可即便如此,媽媽們還是心甘情願的受著這些憋屈。尋回自己很重要,可是要以「委屈孩子」做代價,媽媽們卻做不到。於是,一邊渴望自我,一邊為愛妥協,互相爭鬥著。
  • 女兒患「兒童癌症之王」 32歲母親送外賣月跑700多單
    在7月的31天內她送出770單,依然不敢停下來喘口氣。  電動自行車不停下來,女兒的生命就有希望繼續延伸。2017年3月,張寧的大女兒萱萱被確診為神經母細胞瘤,這種號稱「兒童癌症之王」的病迅速衝垮了她的家庭。這位32歲的母親試過網絡募捐,也試過街頭跪地求助,如今把幾乎全部希望寄托在送外賣這條路上。  女兒剛確診的時候,她常問醫生「這病有可能治癒嗎?」
  • 「袋鼠媽媽」抱著2歲女兒送外賣 媽媽:不能被巨額治療費壓垮
    在寒冬的濟南街頭,有一些市民看見有一位送外賣的女騎手,這位女騎手名叫李娜,她經常抱著2歲的女兒送外賣,因此大家都叫她「袋鼠媽媽」。由於要照顧女兒,李娜每天選擇在女兒午休時外出送外賣,可是由於每天送外賣的時間有限,每天她只有40元的收入,但是起碼也能支撐當天的飯錢了。當女兒醒著,身體狀況也還不錯的時候,李娜有時候就會抱著女兒一起送外賣。據李娜介紹說女兒唐唐患的是B淋巴母細胞淋巴瘤,是屬於惡性的淋巴瘤。
  • 看了研究生送外賣的事情後,我對孩子晚上一年學終於釋然了!
    報導中說有很多研究生都開始送外賣送快遞了。他們和所有我們見到的外賣員快遞員一樣,穿著工作服騎著電動車穿梭在城市的各個角落,每天經歷著風吹日曬,只為有一份能養活自己的工作。所謂的尊嚴和驕傲,在生存面前一文不值。
  • 95後媽媽帶著女兒「送外賣」:「為母則剛」從來不是說說而已
    0195後媽媽帶著女兒「送外賣」一時間,溫馨的畫面感動了所有人,網友都在誇讚這對夫妻還有認真學習的孩子。最近一位95後帶娃送外賣的媽媽火了,同樣地,網友們在她的身上看到了許多對生活的渴望和熱愛,對生活困難的容忍和堅持。寶媽名叫王婷,95年出生的年輕媽媽,自己老家是四川的,因為丈夫是安徽人,便遠嫁到了安徽。
  • 全職媽媽靠送外賣走出產後抑鬱,我也想出去上班,娃卻沒人帶
    23歲全職媽媽靠送外賣走出產後抑鬱症,看到這條新聞替她開心。因為自己也是一位全職媽媽,一個人在家帶娃。我也想出去上班沒人帶娃,婆婆也不來幫忙。送外賣是辛苦活,剛帶寶寶去樓下逛看到外賣的箱子,我之前提過哥哥的外賣箱,特別的重,有時怕去送餐,剩下的外賣被偷,就連外賣箱一起提走,遇到沒電梯的就是要爬樓,需要相當好的體力,後來買了鎖,鎖外賣箱好很多。
  • 外賣小哥最「頭疼」的4種外賣,根本不想接單,提前送達也給差評
    外賣方便了人們的生活,足不出門就可以吃上自己喜歡的美食。不管是在大城市還是小縣城,人們只要在手機上下單,挑選好自己喜愛的美食。外賣小哥們便會以最快的速度,將美食送到顧客的手上。再也不用耗費力氣,自己出門買美食了。外賣小哥們每天接單越多,賺的錢也越多。
  • 長沙54歲男子每天送12小時外賣 最大希望是打開兒子心房
    拒絕溝通的兒子你可知54歲父親已白髮蒼蒼 54歲男子每天送12小時外賣;他最大的希望是打開兒子的心房 他有一位80多歲的父親要奉養,還有一個畢業後一直很少出門的兒子。 他在一張紙上歪歪扭扭寫著幾個詞:「簡歷」「實習」「堅持精神」。這或許是他現在最關心的兩件事。前面兩個詞與兒子有關,後面更像是給自己打氣。 作為一家之主,他要撐下去。 最大的願望?他希望能走進兒子的心。在採訪時,他對記者說,哪怕記者能以朋友的身份去跟他兒子聊聊天,他也會很高興。
  • 合肥:女兒生病在家 90後媽媽寒風中送外賣
    原標題:女兒生病在家 90後媽媽寒風中送外賣 抽空與女兒視頻前不久,媒體報導了90後的女外賣員媽媽,帶著四歲的女孩一起送外賣的故事。母女倆的處境牽動著很多人的心。帶著大家的牽掛,記者再次前去探望這對母女。
  • 零下40℃,我在漠河送外賣
    直到在網上看到朋友轉發的招聘外賣騎手的信息,他覺得可以掙錢,於是隻身來到漠河。冬天從早上6點開始,可以一直跑到晚上8、9點,不冷的四五個月,最晚可以跑到晚上12點多。一天下來最多七、八十單,發工資的時候能領到7000多元。
  • 我的媽媽是外賣騎手:被嘲笑過,自卑過,但她奔跑的樣子真的很酷
    很難有一份工作,可以與孩子的上放學時間相匹配,門檻低、時間自由的外賣騎手工作則給了許多媽媽一個機會。點我達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點我達目前在全國範圍內擁有超300萬註冊騎手,有9%的騎手為女性(該數據與餓了麼蜂鳥配送一致)。女騎手中20歲-30歲的人佔比最多,佔42%;30歲到40歲的人群其次,佔比38%。
  • 你給大家送外賣 我們給你送火鍋
    「春節以來他們居然沒休息過一天,美團騎手實在是太辛苦了,他們天天給大家送外賣,我們今天也給騎手送個外賣火鍋。」渝北兩路西區叉叉褲火鍋的負責人鄭小輝,今天讓兩路西區所有的美團外賣騎手,免費到店自提配好的火鍋套餐,讓他們拿走回家燙火鍋。
  • 母親下跪為子籌錢治病(續)
    剛剛醒來的小寶寶,不知媽媽痛苦,開心的笑著,費力地握著好心人送來的玩具,笑的讓人想流淚……為了患病的寶寶,年輕的媽媽跪疼了雙腿,連走路都需要有人攙扶,可愛的寶寶,一看見前來看望的好心人,無邪地笑著,歡快地蹦著,清澈的眼神一直望。    8日,本報報導《我們不能讓一位母親跪著過年》的報導,引起鄭州市民的強烈反響,許多市民留錢不留名前往醫院捐款。
  • 40歲單親爸爸抱4歲女兒送外賣:在他身上找到了孩子需要的東西
    可就在這個時候,2017年,相濡以沫的妻子拋下了他和當時只有6個月大的孩子梓涵,去年3月,李幫勇因為一邊抱著孩子,一邊送外賣,受到了當地很多市民的關注。今年因為疫情原因,小梓涵的幼兒園沒有開設暑假班,炎炎夏日,李幫勇沒有能託付孩子的地方,只能繼續帶著孩子出來一起送外賣
  • 街採濟南外賣騎手:增時意義不大 最怕商家卡餐、高層電梯擁堵
    此時距離餓了麼、美團雙雙發布最新公告已經過去了一天多,但當記者問起他們是否知曉自己的配送時間即將增加時,大多數外賣騎手都一臉茫然,只有少數幾個知道這兩天他們自己被上了微博熱搜。老鄭(化名)是一名美團的外賣騎手,每天早上9點起來,9點半開始刷手機接單,情況好就送到晚上11、12點。
  • 21歲雙胞胎兄弟:智力障礙弟弟送外賣,哥哥為他讀特教
    小學時,我與弟弟一起上學,但弟弟的學業總是跟不上,加之性格內向,在學校飽受歧視和欺凌。好不容易熬到5年級,爸爸又讓他重新讀一年級。現在看來這是個無比錯誤的決定,年齡大,成績不好,又總是悶著頭不說話的男生在班級裡實在不受歡迎,在一次次欺辱與打擊下,弟弟無法繼續留在學校。爸媽只好為他四處求學,最終聯繫上武昌培智中心學校,也是那時,弟弟在醫院做了檢查,被判定為智力殘疾四級。
  • 大20歲哥哥送妹妹上學,怕老師家長誤會是爸爸,絞盡腦汁扮年輕
    而近期就有一位大妹妹20歲的哥哥送妹妹上學的事情,而哥哥的想法和行為都讓網友們哭笑不得。大妹妹20歲的哥哥怕被老師誤會是爸爸,絞盡腦汁打扮年輕漫長的暑假匆匆而逝,孩子們該上學的也上學了,而這位哥哥對於妹妹上學這件事心裡還是很高興的,畢竟在家也總算能清淨清淨了。雖說如此,有時父母忙的時候,哥哥還是需要接送妹妹上學的。
  • 用英語送外賣的小哥 要去川外上學了!
    8月14日,因用英語送外賣走紅網絡的川外「外賣小哥」毛召木再次回到了老地方——川外。不過,這次他的身份變了:他被川外成人自考本科英語專業錄取。毛召木望著川外「博文樓」,他的雙手反覆撫摸錄取通知書,很果斷地對記者說,「我短期內的夢想算是實現了,從此我再上這棟樓,就不是『送外賣的』,而是學生!」
  • 年過半百的凍齡媽媽,兩個兒子都不願一起出門,怕找不到女朋友
    逗兒媽媽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人的相貌是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慢慢衰老的,這是一個普遍的自然規律。不過凡事都會有例外,一些人雖然年齡已經不小了,但她們的容顏仍然保持在年輕時候的狀態。
  • 0-3歲寶寶最怕這10件事,媽媽記好了
    從寶寶降生到3歲,這一階段,讓寶寶害怕和焦慮事情有很多,有10件事很具有代表性,媽媽一定要記好,這樣才能幫助寶寶克服焦慮和恐懼,更好也更快樂的健康成長。 【0-3歲的寶寶最怕10件事,每個爸媽都該看看 第4件事:害怕陌生人(1歲左右)1歲了,孩子開始姍姍學步,你是不是每天都要帶孩子去小區遛彎。但是,如果碰到了鄰居打招呼,多數寶寶就會很想拉著媽媽離開,撅著小嘴,或把頭扭到一邊。這主要是因為孩子開始能夠區分熟人和陌生人,對熟悉的照料人產生了信任感,而對不熟悉的陌生人,產生畏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