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感統遊戲」,不少父母都表示沒聽過、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其實「感統遊戲」很好理解,就是鍛鍊我們身體各個感覺器官(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等)的遊戲。
日常生活中的吃飯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孩子坐在兒童餐桌上吃飯時需要用視覺固定勺子和碗的位置,然後要手眼協調用勺子舀好飯、送到自己嘴巴裡,最後用味覺和嗅覺感知飯的味道。
訓練和協調寶寶的感覺器官很重要,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不可或缺的,它關係著孩子日後學習和生活能力的高低,需要家長重視。
0—6歲時鍛鍊寶寶感統能力的關鍵時期,希望各位父母能牢牢把握住這個時機,從艾兒寶貝教給大家的這幾個遊戲入手,提升寶寶的感統能力。
1. 孩子3—4個月的時候,家長可以準備一些些圖案對比強烈的圖片或色彩明亮的玩具,比如黑白卡、同心圓、紅色小球等,在距離寶寶眼睛30釐米的範圍內,緩慢移動物體,吸引寶寶看。或者父母也可以直接面對面抱著寶寶,左右移動頭部,讓寶寶眼神隨著你的臉移動。隨著寶寶視覺能力的增強,可以逐漸拉遠物體放置的距離,加快移動速度。
這個遊戲充分鍛鍊了孩子追擊動態事物的能力,對寶寶的視覺跟蹤和眼神協調控制能力幫助很大。
2. 孩子學習爬行的時候,家長可以準備不同觸感的接觸面讓孩子體會一下不同材料的區別,如地毯、泡沫墊、木地板、瓷磚、床、涼蓆等都不錯。等到孩子爬得越發得心應手時家長也可以在孩子爬行的過程中用枕頭、玩具公仔等設置障礙物,引導孩子躲避障礙物爬行。
這個遊戲可以充分鍛鍊寶寶的觸覺,提升寶寶的感知能力。另外,它還可以鍛鍊寶寶的身體控制力和協調力,培養孩子的方向感。
註:不要讓孩子自己單獨進行這些遊戲,以免他爬到危險的地方,同時要認真檢查地面上是否存在安全隱患,避免尖銳物品劃傷寶寶。
3. 家長和孩子隔著一段距離面對面而坐,準備一個小球,輕輕地將球滾到寶寶身邊,讓他接住。如果球沒有滾到寶寶的位置,你可以讓寶寶去把球撿回來,然後,再讓寶寶把球滾回來給你,這樣相互傳球玩。等寶寶熟悉這個遊戲後可以漸漸拉大和他的距離,或者孩子長大一些可以把球換成毛絨玩具扔著傳遞也可以。
這個遊戲可以鍛鍊寶寶的身體感知能力、協調能力和運動能力,增強寶寶對手部的控制力。
4. 等到孩子路走的還算流暢的時候家長可以和孩子玩簡單的踢球遊戲。準備個小皮球放到孩子腳邊,教孩子怎樣踢走球,然後讓孩子自己去撿球,家長也可以和孩子相互傳球來踢。
這個遊戲可以訓練孩子對腳步力量的掌控,孩子在撿球的過程中也會經歷疾走、彎腰、抱球等動作,這些動作鍛鍊了孩子的身體控制力和協調能力。
這些感統遊戲不僅能讓家長和寶寶度過快樂的親子時光,培養親子感情,還可以鍛鍊寶寶的感官能力,促進寶寶成長,一舉兩得。
各位家長趕緊給自家寶寶安排上吧,趁著空閒時間一起快樂玩耍吧!
歡迎關注艾兒寶貝,了解更多育兒資訊,和艾兒一起科學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