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的疫情「生存密碼」

2021-01-08 湘湘帶你看社會

好孩子集團董事長宋鄭還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專訪(攝影:沈浪浪)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楚群力、張宇):當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嚴重衝擊著世界經濟,各國企業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國企業率先遭遇疫情。他們經歷了哪些困難?採取了哪些應對措施?現在的經營情況怎麼樣?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於近日走訪了中國專業從事兒童用品生產的龍頭企業——好孩子集團,以探尋該企業的疫情「生存密碼」。

好孩子集團位於江蘇省崑山市,創立於1989年。中國、美國和德國是其最重要的三個市場。2009年,在中國、北美和歐洲,每2.9輛嬰兒車產品中就有一輛是好孩子公司生產的。目前,該公司在亞洲、歐洲和北美擁有七個研發中心、40多個營銷中心和2000多個零售終端,在美國和墨西哥還各有一家海外工廠。一家實力如此雄厚的企業,2020年,其海內外業務依然感受到了新冠疫情的衝擊。該集團董事長宋鄭還說:「(2020年)三月份之後,國外的市場慢慢出現一些影響。最主要的是供貨的影響,因為我們國內這邊復工有個周期。後來呢,我們是以歐美市場為主的,但歐美的新冠疫情比較嚴重了。因為我們做的都是出行的產品,但是(人們)出行的頻率受到了(疫情的)影響,甚至於有些商店都停業了。」

為了解決歐美市場供貨不足問題,好孩子集團迅速進行了調整,國內工廠儘快復工復產,國外努力尋求當地政府的支持保證生產力。宋鄭還說,「復工之後,我們用各種方式,海運加上陸地運輸,比如中歐班列,去彌補(歐美市場供貨)。我們海外的工廠也在當地政府的批准支持下,一直堅持到現在沒停過工。」

疫情期間當地政府派車幫好孩子集團接工人復工

2020年12月5日好孩子集團接待中東歐各國駐華外交官訪問(攝影:王藝霖、蘇坤)

除了企業自身發力之外,好孩子集團能夠順利應對疫情,中國政府也給予了大量幫助,尤其是復工復產時提供的資金、人力、物力等各種幫助,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宋鄭還說:「當時復工復產這個時間,實際上我們的困難還是很多的。在這個情況下,政府呢就給溫暖,給支持,給扶持,你像我們崑山的『昆如意工程』,我們也拿到了很多直接的資金補助。另外呢,在復工時,很多工人都在外地,當時交通還沒有開通。在這個情況下,政府幫助我們開專車,全國各地去拉工人回來。真的是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

此外, 多年來,好孩子集團在歐美市場努力打造的「銷、研、產、服、供」一體化科學經營模式和有效的品牌營銷戰略,也是集團海外業務能夠有效應對疫情的法寶之一。宋鄭還說:「我們因為多年來在歐美市場深耕細作。同時,我們不斷開發新產品。品牌力、影響力不斷地提升。再加上我們整條供應鏈及時。這些都是有關係。」

疫情下,在保證生產的時候,好孩子集團更沒有忘記把科學防疫放在首位,以確保職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宋董事長介紹,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該公司每個工廠都採取了嚴格的防疫措施。位於崑山的汽車座廠的員工單海桃回憶了疫情初期,2月13日開始復工後的防疫情景。

汽車座廠員工單海桃回憶復工後防疫情景(攝影:沈浪浪)

單海桃說:「我們是一開始接到工廠通知就過來上班了。但是我們在進廠的時候,是經過了各方的層層把關,來給我們消毒的。第一,我們進入廠區要進行全檢。包括到車間裡面,每天我們有三次測體溫。符合所有的標準的時候,我們才可以正常地去上崗。」

由於安全防護措施到位,截至目前,該集團在全球所有工廠零感染。 同時,得益於以上因素,今年好孩子集團在歐美市場的銷售額一直保持著一定比例的增長。特別是歐洲市場,銷售額增幅在20%左右。

好孩子集團的產品展廳(攝影:郭伸宇)

復工期間好孩子集團一位工人在車間接受體溫檢測

疫情期間好孩子集團工人在車間忙碌(攝影:郭伸宇)

不過,雖然目前成功應對了疫情的衝擊,但最近更加嚴重的疫情衝擊也讓好孩子集團時刻感受著風險的存在。在這種背景下,宋鄭還認為,堅持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模式、持續努力深耕品牌將是好孩子應對未來的萬全之策,「我們呢,國內國際供應鏈是相互補充的,所以當國際有問題的時候,國內的供應鏈肯定是更加發力。同樣道理,如果是國內有問題,國際供應鏈也會有所補充。從去年開始,我們已經部署對全球各個區域主動的品牌植入,到一個一個國家、區域去進行植入,就是主動地經營品牌。比方說捷克,估計這個月是要完成的,我們有一個旗艦店會開出來,在布拉格,一個非常好的位置。」

在已有「疫情生存」經驗的基礎上,根據情況的變化,隨時調整對策,在確保員工健康的前提下,把疫情對企業經營的影響降到最低,同世界上所有企業一樣,好孩子集團仍走在努力探索的路上。

【來源:國際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孩子疫情在家上網課,沒法上網,用雞蛋跟隔壁男子換無線密碼
    因為或許在別人看起來是一件小事,孩子卻無法完成。孩子為上網課,用雞蛋和隔壁男子換無線密碼在疫情期間,各個學校也是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在家上起了網課。因為每個家庭的情況不一樣,所以遇到的困哪也不盡相同。而在網上,就有一個男子分享自己所遇到的一個類似的情況。
  • 你會把自己的手機支付密碼告訴孩子嗎?
    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好多帶孩子來買東西的家長都會把手機交給孩子讓其掃碼,掃過後,孩子會把手機遞給家長,然後由家長輸入密碼支付。這期間,會有孩子主動扭過頭去,以避嫌疑。也有孩子踮起腳尖努力望去,通常這時候家長會躲著不讓看密碼是啥。那一刻,感覺不是親子關係了,而是防備與被防備的關係。
  • 《給孩子的網絡生存手冊》:網課時代,如何教會孩子安全上網?
    因為孩子在學校學習,很多東西都要藉助網絡來溝通,特別是今年的疫情,孩子們真正成了雲上課堂的主體。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遇到了中信出版社專門為此出版的《給孩子的網絡生存手冊》這套書。當我看到這套書的時候,頓時如獲至寶,迅速下單把它收入了囊中。
  • 《給孩子的網絡生存手冊》:網課時代,如何教會孩子安全上網?
    現在我們生活在一個網絡時代,家長們害怕孩子沉溺於網路遊戲,遭遇網絡陷阱和網絡暴力,並不希望孩子接觸網絡,但現在的形勢是,我們又不得不把孩子交給網絡。因為孩子在學校學習,很多東西都要藉助網絡來溝通,特別是今年的疫情,孩子們真正成了雲上課堂的主體。
  • 疫情之下,武昌學子一封信裡藏著「成長密碼」
    這封信中,不僅有思念,還蘊含著「成長密碼」,像申思語一樣的「00後」們,正在疫情之下,向上生長。評委團由三位家長組成, 全班共有18位同學參加朗誦比賽,其中有母子聯合參賽,還有父親代表全體男性家長用歌曲向全班媽媽們致以節日的問候。這場特別的朗讀比賽,也是一場「致敬儀式」。
  • 如何幫助孩子上好疫情下的網課?
    但事與願違,國外疫情卻越來越嚴重,病毒正在西方瘋狂肆虐,不斷出現的輸入病例,再一次讓複課遙遙無期,焦慮與不安無時無刻在考驗家長和孩子的耐心。在正常複課之前,如何讓孩子平安渡過不應期,在家上好網課,不拉下學習,確保學習效果,成了家長和孩子特別關心的問題。
  • 李紅育:疫情期間,音樂教培行業生存的解決方案
    親愛的全國音樂教育培訓行業的從業者們大家好,我是九拍創始人李紅育。2020年在我們誰也無法預料的疫情災難中到來,目前疫情的走向還不明朗,每個人的生活和工作都受到了重大影響。一、疫情期間教培行業的生存狀態二、疫情期間音樂行業機構的生存方法三、企業、員工和家長的互相理解四、我的危機意識及近五年的對策五、從線下教學到線上教學的考驗
  • 女子修改密碼,鄰居孩子無法上課,寫了一封信深受感動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無翳。近日,隨著新冠疫情在全國的蔓延幾乎所有學校都是已經禁止學生返校,但是為了貫徹停課不停學的概念,很多學校不論是高中、中學還是小學,都開展了網上授課的教程,學生們也是積極響應,就在這個特殊時期,卻發生了這樣的一件事。
  • 碧山教育 | 野外生存夏令營北京場回顧
    碧山教育的第一場戶外夏令營,扛過了疫情、暴雨、洪澇的輪番攻勢之後,終於在北方夏日朝陽的眷顧下夜晚不可怕,因為你我,有星空,還有友善的密碼問候。 教官在前方披荊斬棘,孩子或撥開或跨越樹叢。 學會了野外生存技能,發現自己堅強的那一面,也認識了值得信任的夥伴。
  • 被疫情放大的生存困境——特殊教育機構「步履維艱」
    (受訪者供圖/圖) 2020年4月7日,廣州市白雲區慧靈特殊教育培訓中心(以下簡稱慧靈一校)向家長告知,「因為疫情給機構帶來的影響」,向培訓中心的精神殘障兒童家庭收取床位費和學位費。沒有上課卻收「佔位費」?這項決定引發了爭議,也將特殊服務機構的生存困境擺上檯面。
  • 嫌棄孩子蹭網,改掉wife密碼,第二天看到字條和禮物眼睛紅了
    所以現代人跟網絡的關係是非常緊密的,前段時間因為疫情的原因,所以很多孩子都沒有辦法去學校上學,孩子們都在家裡上網課,老師也通過網絡授課的方式把孩子們沒有辦法在學校裡完成的內容給孩子講完。前幾天小劉發現自己家的網速變得越來越慢了,特別是在白天的時候,每次自己在打遊戲的時候都不能夠及時的完成任務,於是小劉非常生氣,他堅信有人在偷偷蹭自己家的WIFI,於是小劉馬上把家裡的WIFI密碼給換了,這次的密碼他增加了數字又加了字母,他堅信這次的WIFI密碼絕對不會被別人破了。
  • 疫情期間,中國美育美術機構應對辦法與生存狀態調查
    這個情況對線下教學機構是一個巨大的衝擊,面對疫情,線下美術教育機構正面臨著哪些困境、承受怎樣的損失、應對措施有什麼。針對這些問題,美育時代聯合全國少兒美展,採訪了全國超過50家大中小代表性的機構,了解機構的生存狀況,機構老師、同學們、家長們如何應對他們目前的情況。
  • 孩子最好的禮物,是生存法則
    他的回答,是從一個家庭教育出發,說出了關鍵,也說的非常好。有一些美中不足之處,也是我的異議所在之處,家庭教育的第一內容,永遠是生存法則。如果說,孩子的家庭是馬雲一樣的社會頂層豪門,他這麼說,很正常,因為他們一出生就有無數好工作排隊等著。
  • 0-12歲孩子的成長密碼
    感謝閱讀,如需晏教授講座錄音,請關注公眾號【小熊理財】回復「密碼」,可獲千聊錄音直通券;如需文稿,請留言區留言。親愛的朋友,您好,今天很高興為您分享晏秀祥老師的親子教育講座《0-12歲孩子的成長密碼》的內容,讓父母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掌握孩子成長密碼,更好的陪伴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
  • 疫情之下,獨立Livehouse場地的生存報告
    沉澱、上線與撤離,獨立音樂人「自救指南」自我沉澱、擁抱直播與撤離文化中心是獨立音樂人們疫情的自救指南。音樂人們,尤其是非頭部音樂人們生存狀況同樣堪憂。「很多音樂人就在家呆著啊,就一直等著。」小偉嘆息道。
  • 直播分享 | SISHERO創始人肖月:疫情之下的企業生存攻略(預告)
    而2020年的開端,一場新冠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導致企業停工,學校停課,讓所有人措手不及,社會的正常運轉都受到了影響,更別說已經處於「寒冬」中的創業公司了。創業公司想要快速發展一般涉及到兩個階段,一是生存,二是盈利。「生存」在移動網際網路剛剛興起的時候幾乎不是問題,只要市場夠大, 憑藉資本的加持和商業藍海,用戶獲取難度低,生存比較容易,跟公司的運營甚至產品的關係都不大。
  • 孩子生存能力的培養
    教子智慧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乃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普遍規律。只有強者才能在惡劣的生存環境、激烈的競爭條件下生存下來。缺乏獨立生存和自強自立能力,缺乏吃苦耐勞、競爭進取的人格力量,就無法成為牛活中的強者。 但是,我們的不少孩子在這方面卻越來越弱。
  • 疫情之下,美國線下桌遊咖啡廳還能生存嗎?
    新冠疫情的影響下,三月初的Game Haus雖然又是個周六但卻顯得格外冷清,Game Haus的屋子裡只有一桌顧客,他們都戴著口罩。為了能夠生存下去,他們開始想各種辦法自救,和當地政府合作就是一個嘗試,他們試圖制定一個可行方案,令桌遊咖啡館可以重新開放,當然會大大縮短和限制客人的在店時間,減少同時在店人數,加大清潔消毒措施力度。但事情的進展依然一步一個檻兒,每當政府方面似乎有所鬆動的時候,就會有來自另一處的反對意見。
  • 生命中的基因密碼很強大
    當然,基因並不是人的成長中的決定性的因素,因為,基因只是蘊藏了一種可能性,而可能性的實現卻是需要有多種條件的。同時,人的複雜性與教育內容的豐富性,並不是基因密碼所完全能夠包涵的。但是,生命中一些神奇的東西,我們確實不能夠不重視。 每個人的基因密碼都不會完全相同。這決定了一個人生長發育的時間表與智力開發的時間表。
  • 「海英博士《情緒密碼》」家長怎樣對待孩子的健康問題?
    #海英博士##情緒密碼##兒童心理#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們肯定對孩子的健康是非常關心的,哪個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個健健康康的身體呢?這是父母對孩子最根本的愛!但是,家長的這種「愛」有時候會過剩,對孩子的心理甚至健康產生反作用。有的孩子常年體弱,容易感冒發燒,父母對其健康關注的也會非常多,稍有咳嗽氣喘,家長就會非常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