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大學畢業,如果我沒選擇做公眾號,我會做什麼?

2021-02-09 林英聰

在上個星期,廣東省取消了高校畢業生暫緩就業,實行擇業期政策,也就是說,在你大學畢業兩年內,你的就業福利和即將畢業的應屆生是一樣的。

一年前,我辦了暫緩就業。

我當時的想法是這樣的:如果我公眾號做失敗了,明年秋招或者春招的時候,我還能以應屆畢業生的身份去找一份工作。( 因為有些公司只招應屆畢業生,不招往屆畢業生 )

在這一年裡,我進行了一次尋找自我的間隔年。

昨晚,我發了一條朋友圈,問大家政策改了,如果畢業之時,你沒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你們會選擇將就嗎?

95%的人選擇了「會」,因為要吃飯,要養活自己,這個答案沒有出乎我的意料。我以前和舍友談論過,我問他:「如果你考研沒考上,你會做什麼?」 他說:「先找一份工作吧,然後繼續考。」

我的答案和他一樣。

如果是我,我會選擇一份工資不用很高,但是要有比較多屬於自己的空閒時間或者可以有時間提升自己的工作。

我當時是想著能去書店做店員就好了。

因為在我的印象裡,書店裡的店員和圖書館的管理員比較相似,如果工作日人不是很多的時候,可以忙裡偷閒看看喜歡的書。

我的好朋友維安,她是一個公眾號博主,她在大四的時候申請了英國留學,成功了,不過她選擇了延期1年,她準備給自己一個間隔年,用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她雖然有自己的公眾號,但是她也去了一家新媒體公司工作,寫策劃做文案,跟她相比,我好像又缺乏一點學習精神。

因為很多人都說,千萬不要畢業後就立即創業,很難成功的,你最好先去大公司積累一些經驗,過幾年再去創業。

我覺得挺對的,因為我現在會時常感覺到自己的知識跟不上,如果公眾號要真正做大起來,就需要去發掘些比較好玩新鮮的事物。

我前段時間和搭檔說:「再過個一兩年,公眾號做起來了,要不要和我一起去國外留學?」 他知道我開玩笑,就說:「好啊。」

我為什麼會有這個想法?

其實在大一的時候,我是有考慮過留學的,但是家庭不允許,沒錢,哈哈哈哈哈。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如果有錢,會很想去國外或國內讀研 ,可以接觸到很多好玩新鮮的事物。

我有一個留學英國的表哥,他是在北京讀的大學,後來去了英國讀了兩年,畢業後他還一個人去非洲玩了一圈,我特別佩服他。

我很羨慕可以出國留學的朋友,雖然真的很辛苦,但是他們普遍都變得很自立也很自律,而且眼界變得完全不一樣。

如果真的有這樣的一天,我會很想每天跟你們更新我的留學生活,可以邊提升自己邊做自媒體,我覺得很棒,但前提是,我現在得好好賺錢。( 嗯,我會的 )

今天寫這篇文章呢,是想鼓勵大家,永遠要把提升自己放在第一位,並保持不斷學習的習慣,有了一技之長,並保持進步,再過多少年你也不會被淘汰。

有些時候,我們可能沒辦法一下子就達到自己的目標,但是我們可以一步一步來,缺錢,我們就賺,賺夠了錢,我們再去實現這個目標。

共勉,周二快樂。

音樂:Julie Peel - OK


- End -

相關焦點

  • 那個做公眾號掙了錢的大學生後悔了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雲木說,ID:yunmushuo】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在你心中做公眾號的大學生是一群什麼樣的人?似乎各個平臺上都會把這一群體渲染得特別厲害。可是,做公眾號真的有那麼爽嗎?作為一個有三萬多讀者的號主,很想來說說我的看法。以及「光鮮亮麗」背後的那些不為人知的苦惱。我一個剛工作不久的號主朋友跟我講:「雲木,我感覺做自媒體久了心好難靜,我都後悔了,當初老老實實讀書多好。」
  • 如果回到高考後那個暑假,我會做些什麼?
    02.想想未來的出路如果現在有高考生問我,這個暑假我該做些什麼?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想清楚未來想做什麼?認識的一些同學,大一就已經弄清楚了未來的發展方向,保研、出國……他們一進校就開始準備雅思,了解各類保研條件,早早地贏在了起跑線上。
  • 寫給我的訂閱者們:我做公眾號的初衷.
    就在此刻,我的訂閱者達到了1586位。沒錯,我不是一個大V,因為我就是一個普普通通、你我他中的一員,默默無聞、無人知曉。我接受平凡,但拒絕平庸依舊記得我剛建立公眾號的時候,每寫一篇文章都在自己的朋友圈做廣告,渴望被更多的人關注;也記得我的訂閱者第一次達到100名的時候的興奮不已;還有當我的訂閱者在8個月中漸漸增加到165位,而我還在堅持著、默默寫著自己的故事;每天拼命刷新、關注著訂閱者數量,為每一個退訂者的離去傷心不已。
  • 公眾號分析器:做有價值的個人區域公眾號,從這四步開始
    她是民辦大學畢業的,高中時是藝術生——這裡絕沒有貶低民辦院校或者藝術生的意思,只是為了強調「英雄不論出處」——她文筆不錯,出文手速一流,一天能寫兩篇半原創稿。面試的時候,我們想看她以往的作品,她直接拿出一個自己運營了半年多的公眾號。 那個號粉絲不到1k,但每篇的閱讀量達到三四百。更有價值的是,這公眾號定位很清楚,就是市內一個行政區的相親號,還組織過線下見面活動。
  • 大學公眾號的頭圖底圖不會做? 我全給你打包好了!
    復旦大學——底圖同時採用新的語言句式,復旦大學官方公眾號用「你關心的復旦人,剛發生的復旦事」更加契合復旦官微的美好期許。相較於復旦校訓「博學而篤志 切問而近思」顯得更加具有媒體素養。這也就是為什麼絕大多數高校公眾號採用校訓作為自己的頭圖文字。因為校訓是一個學校的靈魂,是人們認識學校的第一文字。長期使用配套的頭圖底圖等識別系統,會讓閱讀者對高校有著更加深刻的認識和認可。第二,頭圖的存在可能干擾到整體文字的調性。在前文中我已經提到,活潑的動圖會與嚴肅的內容起到衝突作用。所以建議在特殊推送裡,備用新的靜止圖。如「風景+校訓」、「會議精神」等。
  • 公眾號是做什麼的
    窗外雨沙沙,好比當年我最喜歡的「相伴到黎明」的主持人葉沙一樣。你是風兒我是沙,我之所以像今天這樣,上百次上千次地在凌晨碼字,做著時下和一段時間以來,大家每天都會看的公眾號,原因無非兩點:成就自己、成就他人。或者說,發現價值,成就夢想。和往年一樣,昨天我發表了自己撰寫的高考作文,這個習慣已經起碼公開了三年。
  • 「做公眾號半年以來,我賺了多少錢?」(下)
    5、做引流之前最重要的一點是什麼呢?我們不妨這麼去想,假如你現在剛剛開通了公眾號,通過小範圍引流有了幾百的粉絲基礎,然後你應該去做什麼呢?6、跨平臺引流需要注意什麼?我做公眾號前期胃口就像老虎那麼大,同時開始運營簡書、微博、知乎、頭條和小紅書,我以為自己啥都會,也啥都能做好,沒想到理想是大象,現實是螞蟻,到最後啥也沒做好。
  • 夢校Berkeley全獎:如果一切能重來,我會選擇更早加入世畢盟
    雖然對結果很滿意,但我有時候也在想,如果重新讓我讀本科四年,重新準備申請,我會如何安排。於是就有了下面這篇回憶錄。 如果一切能重來,我會選擇更早對畢業後的去向有清晰定位。 本科的確是一個讓人很迷茫的階段,不像高中的時候大家都只為了考好高考能進一個好大學。
  • 一個人做公眾號,有你看不到的辛酸
    其實啊,想要很閒也是很簡單的,只要你有足夠的資本,不說一天花一個小時寫一篇文章,哪怕一周只工作一小時,也是完全可以的——有錢,你想做什麼都沒人管!但是,既然選擇做一件事,我們當然是想要做好的,難不成,要像「一個有錢人去租住城中村裡簡陋的出租屋就是在體驗生活」那樣的心態嗎?
  • 斯坦福畢業的我,回國做心理諮詢三年了,如果再讓我選擇一次
    我是誰?我為什麼在這裡?我在幹什麼?我是一名個案心理諮詢師,幾年前從美國史丹福大學博士畢業後,就回到了中國,因為我想幫助中國的來訪者。但是現實狀況讓我很困惑,諮詢行業派系林立,我都不知道該怎麼找到隊伍。而我在實際的工作中發現,普羅大眾更加困惑,什麼是心理諮詢?喝喝心靈雞湯能解決心理問題嗎?
  • 大學畢業後的兩個月,你要做的3件事....
    然而等到畢業的時候,別人告訴你,你已經畢業了,你不用在學校裡面待著了,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事,你終於也可以獲得你想要的自由。當你知道這一點,然後你突然明白現在你要和學校告別,那會兒我都會覺得這是我人生中,重要的時刻。很多人會問,母校是什麼?
  • 有些事畢業前沒做,畢業後就不可能再做了
    寢室的很多複習資料本來可以保留下來留作紀念,但想想沒那個必要就直接扔掉了。 如果現在問問自己,高中最遺憾的事情是什麼,我一定會回答是高考沒把數學考好。以致畢業晚會那會,團支書跟我道歉說自己大一那會做的不好,我也用體面的語言回答她,如果再回到過去,你還是那樣做,我也還是那樣做,並沒有誰對誰錯。 我想大學四年就是一個零成本救贖過程,不管你之前犯了什麼錯誤,掛了多少科,最後畢業都能被原諒或者說得到解決。
  • 如果有一天我不做護士了……
    我開始思考,如果有一天我不做護士了,會是哪些原因:如果有一天我不做護士了,可能是因為我的身體不允許,反覆鋪床已經讓我的腰不能再負重,半夜痛醒,淚水溼了一片。如果有一天我不做護士了,可能是因為我真的怕了,害怕全心全意的付出換來的是自己生命的終結。
  • 如果大學可以重新來過,我會把這兩件事做得更好
    這篇文章,想寫給或許在經歷迷茫和焦慮的你:我的家鄉在河南小城,我的本科是雙非一本,專業是財經相關。我是19屆畢業生,2018年考研失敗後,選擇了在家二戰考研,中間沒有實習工作。回看大學四年和考研的經歷,如果給我一次大學重新來過的機會,我會把這兩件事做得更好。
  • 做公眾號賺錢,不需要做哪些努力?
    而我個人的公眾號,從大學到現在已經運營了三年有餘,雖說沒讓我大富大貴到能去知乎回答教人公眾號月入過萬,但也能每個月穩定變現。作為一個普通人,把公眾號做到幫你交房租,某種意義上已經PK掉了80%的人。>,就能獲得平臺的流量扶持或者激勵。
  • 這是什麼公眾號
  • 公眾號運營|通過號外導流做公眾號運營
    什麼是微信公眾號的「號外導流」?筆者給它的定義是:通過搜尋引擎,網站,App,社區等其他產品向用戶推薦公眾號的過程,稱作微信公眾號的號外導流。為什麼說微信公眾號運營絕不能忽略號外導流?因為幾千粉絲做到幾十萬傳播的文章是需要實力與運氣的,對於大部分公眾號運營人員來說可望而不可及,當你煞費苦心寫了一篇文章後,由於自己目前公眾號的粉絲數與傳播能力有限,在沒有站外倒流的情況下,這篇文章很可能給他人做了嫁衣。
  • 「 我那麼喜歡你,卻和你什麼也沒做 」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胡hu蘿蔔須,ID:huluoboxu11】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大家好,這裡是胡hu蘿蔔須。我那麼喜歡你,卻和你什麼也沒做。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暗戀無果的經歷,我好像有過。1 高中的時候,喜歡一個隔壁班的男生,一直堅持到了大學畢業工作後。
  • 如果重返大一,你會做什麼?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學習那點兒歪門邪道,ID:youxiaoyu009】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又見面了,我是小遊。小遊和舒某人一樣,都是今年大二。所以對於這一題材有時候會處於一種「有心無力」的情況。他會說——我也剛大二,你說我能有什麼給新大一的經驗。
  • 95後做公眾號2年漲粉600萬:什麼樣的內容容易在朋友圈傳播?
    你只看到了公眾號打開率下降,但有沒有想過留下來的都是什麼人?這個年代,我看1分鐘的視頻都想兩倍速。但有這樣一群人,仍然願意花5分鐘以上的時間,閱讀2000字以上的文字信息。這是多麼高貴的一種精神!除了公眾號,如今還有哪個平臺能聚集這麼一群高貴的人?所以,我堅信公眾號的商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