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接受BBC採訪,竟稱臺灣已經「獨立」和中國是兩個國家,1月15日,外交部對此作出回應。
問: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接受了BBC的採訪。她表示臺灣已經「獨立」,臺灣和中國是兩個國家。你對她有關言論作何評論?
答:兩岸關係的問題,你應該向國臺辦詢問。我可以告訴你,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
延伸閱讀:
蔡英文連任,「武統臺灣」聲音高漲,國臺辦霸氣回應:民進黨逼的
國臺辦1月15日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馬曉光回答記者提問。馬曉光在答問環節表示,臺灣的前途在於國家統一,臺灣同胞福祉繫於民族復興。
此外,針對蔡英文勝選之後,網際網路上主張「武力統一臺灣」聲音迅速升高的情況,馬曉光表示,這是被民進黨當局和「臺獨」勢力倒行逆施逼出來的,他們應該認真思考,到底要把臺灣和兩岸關係帶向何方。
記者:在近期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蔡英文獲得連任,請問這一結果對兩岸關係的未來走向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在民進黨繼續執政的情況之下,大陸對臺政策的總體考慮是什麼?
馬曉光:1月11日晚,國臺辦發言人已就臺灣地區選舉結果發表了談話。在這裡,我再強調3點:
第一,臺灣地區選舉,改變不了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無論臺灣地區選舉結果如何,我們的對臺大政方針不會改變;無論臺灣地區政局如何變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仍是島內廣大臺灣同胞的呼聲和民意。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就會改善和發展,臺灣同胞的利益和福祉就會得到維護與增進。反之,兩岸關係就會遭到破壞,臺海形勢就會出現動蕩,臺灣同胞的利益和福祉就會受到損害。
第二,民族復興、國家統一是大勢所趨,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阻擋不了的。我們願為和平統一創造廣闊空間,但絕不為各種形式的「臺獨」分裂活動留下任何空間。搞對抗沒有出路,搞「臺獨」更是絕路。我們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圖謀,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
第三,我們對貫徹落實中央對臺大政方針保持高度的戰略自信和戰略定力。我們將繼續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繼續團結廣大臺灣同胞,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記者:蔡英文在勝選之後提出所謂「和平、對等、民主、對話」是兩岸重啟良性互動、長久穩定發展的關鍵,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馬曉光:2016年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單方面破壞兩岸關係發展的共同政治基礎,支持縱容「臺獨」分裂活動,阻撓限制兩岸交流合作,挾洋自重,不斷拋出充斥「兩國論」的分裂言論,肆意攻擊大陸,煽動兩岸敵意,升高兩岸對抗,這是導致兩岸關係惡化、協商對話中斷、臺海形勢更趨複雜嚴峻的根本原因。在這裡,我作出4點回應:
第一,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穩定不可動搖的基礎。「撼山易,撼『九二共識』難」。
第二,「臺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是臺海和平穩定的最大威脅,是兩岸同胞利益福祉的最大禍害,必須堅決予以遏制。
第三,臺海形勢走向和平穩定,兩岸關係向前發展的時代潮流,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的。
第四,臺灣的前途在於國家統一,臺灣同胞福祉繫於民族復興。臺灣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臺灣,臺灣的前途由全體中國人民共同決定。
記者:蔡英文勝選後聲稱,這次選舉彰顯了拒絕「一國兩制」,堅持所謂「主權及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馬曉光:40年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我們始終堅持的對臺基本方針。在這一基本方針指引下,我們打破了兩岸的隔絕狀態,開啟了兩岸的協商談判,實現了兩岸「三通」,形成了兩岸同胞大交流大合作的局面,兩岸關係的歷史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制度不同,不是統一的障礙,更不是分裂的藉口。「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和平統一,最符合兩岸同胞和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一國兩制」最能照顧現實、尊重差異、保障臺灣同胞的利益福祉。「一國兩制」在臺灣的具體實現形式會充分考慮臺灣的現實情況,會充分吸收兩岸各界的意見建議,會充分照顧到臺灣同胞的利益和感情。
民進黨當局領導人在這次臺灣地區的選舉過程中,蓄意栽贓抹黑大陸,煽動對大陸的敵意,在兩岸同胞之間製造隔閡、對立和對抗,謀取政治私利,損害的是臺灣同胞的發展機遇和利益福祉。
記者:蔡英文勝選之後,大陸網際網路上主張「武力統一臺灣」的聲音迅速升高,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馬曉光:剛才我已經多次重申,我們的對臺大政方針是一貫的、明確的,不會改變。
我倒是要提醒,民進黨當局和「臺獨」勢力應該嚴肅思考一下,為什麼近些年來大陸民間會出現越來越多的「武統」聲音?這是被他們的倒行逆施逼出來的,他們應該認真思考,到底要把臺灣和兩岸關係帶向何方。
蔡英文第二任期加大打擊力度,將效法川普,建造兩岸高牆?
蔡英文的第二任期除了會在政治領域不斷為兩岸關係「吹冷風」,打退堂鼓;在經濟和文化領域,蔡英文及其民進黨當局也有不少「反動操作」的可能。
首先,在經濟領域,蔡英文會更強調與大陸「脫鉤」。事實上,在蔡英文的第一任期,就已經開始進行相關議題的操作。但臺灣對大陸的經濟依賴局面,不僅沒有改變,依賴度反而不斷增加。
蔡英文及其背後勢力不會甘於這樣的結果,所謂的「新南向政策」恐怕還會繼續推行。同時鼓吹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呼籲臺商從大陸撤資;甚至採用更極端的方式,對在大陸就業的臺灣青年和相關人士,進行阻撓和處罰,切割兩岸交流。
其次,在文化方面,「臺獨」教科書將會禍害更多臺灣中小學生和年輕人;且蔡當局還會在此基礎上續推「去中國化」政策,以期培養「天然獨」,讓以中老年為主的藍營基本盤不斷凋零,而以年輕人為主的「綠色板塊」實現批量更新。
對於兩岸社會融合越來越密切的現狀,蔡英文會加大打擊和報復力度,繼續將抹黑進行到底,並把懲罰的大棒揮向臺灣民眾。
總體來看,蔡英文的第二任期,要效法川普,在海峽兩岸建造起一道無形的高牆,阻絕兩岸交流,尤其是兩岸民間、兩岸青年之間的互動。但這些作為能夠改變兩岸融合發展的大勢嗎?能夠改變越來越多的臺灣年輕人「用腳投票」的事實嗎?
也許蔡英文希望她有這樣的能力,但兩岸在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的不斷融合,會給她一記響亮的耳光。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外交部網站 長安街知事 中國臺灣網
流程編輯:TF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