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綜合廣播《1004圈兒生活》
【奇樂的會客廳】
奇樂:
聽眾朋友、藍鯨FM的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我的會客廳。
中國人很講究家族傳承,無論是珍奇異寶,還是詩書名畫,必定要有留給後代緬懷或指引他們的傳家之物。但是,也有那麼一群人,他們的傳家之寶並不是什麼古董珍寶,而是手工技藝。
從穿針引線到縫衣置服,在五千年的華夏文明歷史中,紡織和服飾一直大放異彩,而與之相關的女紅,也是歷史悠久。女紅,也稱為女事,舊時指女子所作的針線、紡織、刺繡、縫紉等事。今天在我的會客廳裡要帶大家來認識一位非物質文化遺產「蕪湖章氏傳統女紅技藝」傳承人——章慧老師。聽一聽章老師給大家描述的慢手工、慢生活是怎樣的一種新生活。
(嘉賓 章慧)
奇樂:章老師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蕪湖章氏傳統女紅技藝」傳承人,現任蕪湖市文化館手工教師、蕪湖市老年大學工藝美術教師。章慧老師自幼學習傳統女紅製作技藝,2009-2014年開始系統地學習「日本手芸普及協會」手縫本科及高等科,並在此基礎上加上自己的創作設計,使得女紅技藝有了創造性傳承。真沒想到傳統的女紅技藝也能做到如此精湛的地步。真是只有你想想不到的,沒有人做不到的。能不能跟大家說說「章氏傳統女紅技藝」的故事?
章:我是父母最小的女兒,父母親給了我很大的自由空間,允許並鼓勵我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寬鬆的環境讓我對生活充滿熱情和好奇心,也讓我的手工愛好得以繼續。我的外公是私塾先生,博學多才的外公成為了我的啟蒙老師,除了日常所學的傳統禮儀和文化,還教會我繪畫、書法、園藝等課程。我自幼跟隨母親學習女紅的基礎針法和一些製作技巧,成年後又系統地學習「日本手芸普及協會」拼布專業手縫本科及高等科,在後來的製作加以設計創作,使得女工技藝有了創作性的傳承。
奇樂:能說說您創辦立早慢慢文創的經歷嗎?
章:我的創業之路是從公益教學開始的,我在文化館從事公益教學近十年,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創新,設計一些新的手工教學課程,起初就是要有新的教學內容,讓學員們感覺到有新奇,才能有興趣繼續學習。這些原創的手工作品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適合普通大眾的日常使用,都是我們平時生活中隨身需要的一些布藝小物件。後來課程越來越多,我設計製作的布藝成品也漸漸多了起來,於是我就開了一家網店,把自己製作的布藝成品上架銷售,結果很多人喜歡,手工成品很快銷售一空。
文化館的公益教學課堂每期只能收30位學生,滿足不了大家的學習需求,很多人沒法進入課堂學習,為了讓不能進教室學習的學生也能有機會學習,我開始開始拍攝教學視頻,搭配課程製作所需要的材料,這樣就有了新的商品「手工材料包」,手工小白購買「手工材料包」後,通過網絡觀看視頻教程,可以獨立完成一件手工成品,輕鬆在家就可以學習女紅製作技藝。這種新的商品—「手工材料包」又開始大賣。就這樣,我這個佛系賣家的生意越來越好,淘寶網店已經是兩個王冠的信譽了。我沒有刻意的想去出售產品,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發生了。
淘寶店鋪名叫「立早慢慢」,註冊了商標,有了屬於自己品牌的文創旅遊商品。「立早」是因為我姓章,也是章氏女紅技藝傳承。「慢慢」代表慢手工、慢生活。「慢」也是對手工製作的一個精緻追求,「慢工才能出細活」嘛。
奇樂:您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傳承的項目是蕪湖章氏女紅製作技藝,以保護、挖掘、開發、研究、傳承傳統女紅製作技藝為己任。那你們的創意手工產品都有哪些呢?
章:創意手工商品分為兩大類,一是布藝成品。二是手工材料包。
一、布藝成品分為:
1、日常隨身收納系列。如:手提袋,手機包,零錢包等等。
2、家居系列。如:靠墊、紙巾盒、百納被等。
3、車載系列。如:頸枕、香包車掛等。
二、手工材料包分為:
1、香包材料包。如:葫蘆材料包、粽子材料包等。
2、收納包材料包。如:姨媽巾收納袋材料包,筆袋材料包等
3、刺繡(拼布)材料包。如:圍巾手套材料包、化妝鏡材料包等。
奇樂:你們是如何將傳統的手工工藝融入到現代布藝產品中的?你們嘗試了哪些革新?市場反應如何?
章:布藝作品作為產品銷售,產品製作時有別於參加展覽的作品,很多製作工序需要簡化,採取機縫和手縫相結合的方式製作。機縫可以縮短我們的製作時間,手縫讓我們的產品更細緻,手縫部分有藏針、疏縫、釘珠、繡花。這些是機器替代不了的。我們產品都是精選的布料,質地和花色都有嚴格要求。我們產品投放市場後,很受歡迎,因為我們控制了製作成本,產品售價不高,質量上乘,是普通大眾可以買得起的日常輕奢產品。
奇樂:立早慢慢文創目前的建設規模如何?你們都有了哪些收穫?
章:現公司固定員工有30多人,都是經過培訓的技術師傅。帶動就業人數100多人,年產值200多萬元。產品銷往首部博物館、北京南鑼鼓巷、上海田子坊、杭州河坊街、蘇州平江路等旅遊景點。在生產過程中,我們不斷創新,從產品布料的配色開始,到塑形,選購的配飾,一直都做整體的升級。下一步我們要設計面料和配飾,在生產銷售過程中不斷創新不斷完善。
奇樂:2010年至今章老師一直在市文化館開設免費公益教學課堂,關愛留守兒童,給外來務工人員免費教學。還成立了「蕪湖市文化館女紅社團」,並連續9年在蕪湖市文化館舉辦「蕪湖市『婆婆媽媽』手工作品展」。所以從你們創業初始也承擔著重要的社會責任。您是怎麼想的?
章:剛開始在文化館教授手工課的時,並沒有想太多,只是簡單地想讓教會大家做一些舊物改造,低碳環保。後來發現學生們的學習熱情高漲,都想學習更多的女紅技藝,那麼我就開始編寫系列的教學課程。再後來,就有了一定責任,要傳承和傳播非遺女紅針線技藝,將這種母親的藝術發揚光大,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參與到手工製作的樂趣。
奇樂:最後,說說您的願景吧?
章:手工製作的布藝產品將大大加深布藝產品的附加值,不再簡簡單單是一種商品,而是一種傳統文化的傳遞、手工製作的溫度和慢生活的理念。我們不斷挖掘和開發市場,帶動更多手工愛好者能夠開展自己的手工創作,打造慢手工、慢生活的新理念。
結束語:聽了章老師的講述,我想對您而言,從過去到現在所付出的每一分努力和堅持,不僅是一個對針線無比熱愛的手藝人的初心,更是對傳統女紅技藝的敬畏和執守。
章老師您通過自己的不斷實踐和努力,不僅為自己的原創手工布藝品牌,開拓了線上線下市場,且擁有多項原創手工產品的設計專利。章老師目前在南鑼鼓巷,首都博物館等知名文創景點都擁有自己的品牌專櫃。
衷心地祝願您用那些看似平淡的飛針走線,繼續讓自己所傳承的傳統女紅技藝,綻放出更加鮮活和美好的生命力!
(與主播奇樂合影)
FM100.4
蕪湖新聞綜合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