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問講座‖苑舉正教授——哲學與希臘羅馬世界『預告』

2022-01-10 思問哲學

一、人物經歷

1981年畢業於臺灣東海大學政治系,後於1983年赴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院攻讀哲學,獲得哲學學士(1984)、哲學碩士(1988)以及哲學博士(1995;博士論文題目: Considering Science on Cultural diversity: A Critical Analysis of P. Feyerabend’s Philosophy of Science))。同年返國服務,曾任新竹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所副教授、東海大學哲學系副教授、並於2005年轉任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迄今(2009年升等正教授,2011-2014年擔任系主任)。

 

二、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科學哲學、社會科學哲學和政治哲學等。

三、任教科目

科學哲學、英美哲學、政治哲學、社會科學哲學、斯多噶哲學與哲學概論。研究的專長集中於科學哲學、社會科學哲學、政治哲學、科技反思哲學、西洋哲學史與哲學教育。

 

四、主要成就

目前出版研究論文40餘篇。擔任多項社會服務工作,是考試院文官學院「經典研析」課程的講師,負責公務員哲學素養的訓練。另外,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後EMBA講座教授。臺灣電視媒體,財經臺,第57頻道之「57金錢爆」的節目評論人。主要的社會服務工作,是利用演講與撰文的方式,推廣哲學教育,提升社會素質。

五、人物語錄

我最在意的問題,是哲學教育的活用,並希望透過各種普及哲學的方式,讓國人發現哲學的重要性。

六、課程著作

最近臺大參與史丹佛大學的第一批Coursera課程中,就有「活用希臘哲學」的課程。有興趣者,可以在下列臺大網站中收視簡介視頻,以及課程內容。此課程之內容已經出版,題目為《求真》(臺北:究竟,2015),在大陸出簡體字版,題目:《哲學六講》(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另外,有在網路固定發表之時事評論專文(大陸:「苑文其詳」(每三天一篇);臺灣:鉅亨網之「苑舉正專欄」(每兩週一篇)。近期著作有,書籍:《索羅斯的投資哲學》(臺北:法意,2016;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苑文其詳一》(臺北:法意,2016)。

相關焦點

  • 苑舉正教授:哲學透鏡看世界【好課分享】
    苑舉正教授:哲學透鏡看世界【好課分享】                   總結的來說, 經過上述討論, 這是不可避免的. 問題的關鍵究竟為何? 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非常尷尬的事實, 那就是, 對我個人而言,不僅僅是一個重大的事件,還可能會改變我的人生. 赫爾普斯說過一句富有哲理的話, 有時候讀書是一種巧妙地避開思考的方法。這句話語雖然很短, 但令我浮想聯翩.
  • 分享苑舉正教授:哲學透鏡看世界課程
    專注知識付費六年市面上過去幾年的網課都有彷佛一座浩瀚的圖書館你的所有困難都一定會過去只要你肯學習會員免費看所有課程終身永久免費 持續穩定更新每周新增50-100個新課老團隊值得信賴我剛好有《苑舉正教授:哲學透鏡看世界》這個課程想要分享給你 請加微信:jojoboy020 領取 也可加QQ:694579664(小君老師)如何免費領取:轉發本文到朋友圈,集贊20-40個,即可免費領取本課程。
  • 讀《世界哲學史》3-3——古希臘哲學之希臘羅馬哲學
    霍拉茲言說:「希臘雖然被戰勝了,但是它又反過來徵服了那些粗野的勝利者。」這個時期希臘文化在羅馬達到的統治地位基本上和它在希臘化的東方世界達到的水平相當,尤其在哲學領域。這個時期希臘羅馬哲學和文化的特點:宇宙,作為對有秩序的世界整體的總稱;邏各斯,統轄一切的理性,世界的原始現象;厄洛斯,沉醉於與道德的善緊密相關的美的事物。
  • 學術講座|曹羽菲:西班牙語的歷史與傳播
    活動提要講座提要西班牙語的歷史與傳播  西班牙語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前後經歷兩千餘年,其發展歷程包括前羅馬時期、羅馬化時期、西哥特王朝時期、阿拉伯人統治時期、卡斯蒂利亞語形成時期、古西班牙語時期、日不落帝國時期、文學黃金時代和現代西班牙語時期。
  • 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苑舉正:投資是最好的哲學修煉
    巴菲特哲學是以投資為主,哲學是成就投資的工資。索羅斯投資是以哲學為主,投資是彰顯哲學的工具。索羅斯對於哲學是情有獨鍾。而索羅斯提出了一整套哲學,巴菲特是道德智慧賺大錢,索羅斯是用反向哲學思考。索羅斯還寫過一本書《金融鍊金術》,這本書有名的難讀。巴菲特哲學是以投資為主,哲學是成就投資的工資。索羅斯投資是以哲學為主,投資是彰顯哲學的工具。索羅斯對於哲學是情有獨鍾。巴菲特說,股市就是把急躁人手上的錢轉到有耐性的人手上。巴菲特的哲學講起來很簡單,就是理性的語言,道德的智能,以及自製的意義。
  • 臺大教授苑舉正接受專訪 ——「臺灣青年應該走出『小確幸』」
    【人物介紹】苑舉正,祖籍山東,1960年出生於臺北,比利時魯汶大學(荷語區)哲學博士,臺灣大學哲學系專任教授,著有《哲學六講 》等。2020年10月,他因在課堂上表示愛國而走紅網絡。 近日,一段視頻將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苑舉正送上了熱搜——他在講授「懷疑論」哲學專題課時,詢問一名女生:「你是哪裡來的?」
  • 「祖國」與「中國」是不同的:為苑舉正教授在臺灣說「祖國來的...
    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苑舉正 講授「懷疑論」哲學專題課程時 詢問一女學生 「你哪個系的?外校的?」 女同學回答道:「生工系的」 苑舉正追問:「哪裡來的?」
  • 講座預告 | 巴得勝:歐洲佛學研究:從語言學到哲學與社會學
    講座預告歐洲佛學研究:從語言學到哲學與社會學European Buddhist Studies:From Philology to Philosophy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學東方哲學與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2019年5月20日(周一)19:00-21:00南京大學仙林校區哲學系314室
  • 4.12-4.15 | 分析哲學論壇;馬克思哲學發展論壇;衛生經濟與政策論壇;哲社文化周系列講座等講座十二則
    趙懷忠教授曾主持負責多項英國皇家學會和倫敦數學學會科研項目,曾多次訪問中國,與中科院、山東大學及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國內高校有緊密的學術合作。題目:哲學與我們嘉賓:吳童立教授摘要:一、分析的利刃: 理性思維與形式認知系統二、人性的幽深: 非理性與進化標記三、世界的維度: 老子的盒子與組織的算法
  • 古希臘羅馬哲學、米利都學派
    公元前八至六世紀,古代希臘奴隸制社會形成,隨著奴隸制經濟以及航海交通的發展,奴隸和奴隸主兩大對立階級的鬥爭日益激烈。古希臘哲學在這一基礎上產生並發展起來。公元前三世紀,羅馬城邦日趨興盛,公元前二世紀中葉徵服了希臘,成為一個龐大的奴隸制強國,在這一基礎上形成的古羅馬哲學,接受了希臘哲學的廣泛影響。
  • 世界哲學大會開幕!這些著名學者都來了!
    伊藤教授主要的研究領域為分析哲學、美國哲學以及皮爾斯的哲學理論,主要著作包括《皮爾斯的實用哲學——可謬論的知識論展開》(『パースのプラグマティズム――可謬主義的知識論の展開』)《人類合理性的哲學——從帕斯卡爾到現代》(『人間的な合理性の哲學――パスカルから現代まで』)《皮爾斯的宇宙論》(『パースの宇宙論』)《詹姆斯的多宇宙論》(『ジェイムズの多元的宇宙論』)等。
  • 希臘哲學的偶然與天意
    而三哲作為希臘哲學的頂峰,在此之前有過一個前智者時代(公元前585——5世紀中),活動地區是在希臘的殖民地地區伊奧尼亞、南義大利和西西里。這個時期的哲學主要是自然主義的,代表的學派是米利都學派,像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米尼以及畢達哥拉斯學派,是米利都學派的代表;以及埃利亞學派,而赫拉克利特和巴門尼德屬於這一學派。自然主義關心的問題主要有兩個:基本實體是什麼(自然對象是由什麼構成的)?
  • 【重磅推薦】苑舉正:哲學六講
    《哲學六講》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呈現作者在臺灣大學上「活用希臘哲學」課的精彩內容。本書文筆流暢,意簡言賅,是國內針對希臘哲學基本內容所作的簡易讀本,適合一般對哲學有興趣者閱讀。——孫向晨教授,復旦大學哲學院院長在《哲學六講》中,作者展現學術功力,表達技巧,以及生活智慧,讓本書深具吸引力。哲學是一門需要下工夫的學問,但若沒有流暢的表達方式,也是枉然。理解哲學內容之後,若不能活用於生活之中,難免局限於象牙塔中。作者能夠以簡易的文字,解說希臘哲學的內容,並不時地引用生活實例講解哲學理念,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 希臘文化走向衰落,羅馬文化接著走下去
    希臘化時代的哲學家們繼續了希臘哲學的理性傳統,但為了適應世界化了的社會需要,他們進一步把理性的關注點主要集中於人的處境和狀況。因此,哲學的出發點不再像希臘哲學那樣是公民與城邦的關係,而是孤獨的個人與擴大的世界的關係。它試圖解決個人因削弱了與城邦的聯繫而產生的離異感,減輕人的精神憂慮和危機感。
  • 【日劇情報】22年冬季TBS日9『DCU』新預告解禁
    近日 22年TBS冬季劇『DCU』解禁了 新的 劇集預告
  • 羅馬文明脫胎於希臘,而希臘是如何被羅馬徵服的?
    嚴格來說,希臘文明不僅孕育了羅馬,也影響了此後數千年的西方世界,不過希臘本身卻最終滅亡於羅馬之手。在亞歷山大大帝通過一系列東徵建立起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之後,希臘文明逐漸在地中海沿岸和中亞的廣大徵服區傳播開來。
  • ​金觀濤 | 科學與現代性:再論自然哲學和科學的觀念
    ,中國美術學院南山講座教授、中國思想史與書畫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席。曾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訪問研究,任中國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講座教授、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著有《系統的哲學》《系統醫學原理》(與凌鋒、鮑遇海、金觀源 合著)《興盛與危機》(與劉青峰 合著)《開放中的變遷》(與劉青峰 合著)《中國思想史十講(上卷)》(與劉青峰 合著)等。
  • [講座直播預告]12月5日哈佛媽媽吳敏蘭在線講座『輕鬆培養孩子的英語好感度』預告
    > Bella媽媽留言方式個人微信號:ShanghaiGraceZhu 由於吳敏蘭老師大陸之行奔波勞累,以致頸錐病復發,微信群講座時間一延再延
  • 致思考者們(一)——尼採(上)『上帝已死』?
    理解它捷徑就是搞清楚馬克思·韋伯的『祛魅』到底指什麼?很大程度上,這兩者是一體兩面的。一言以蔽之,就是理性對一切牛鬼蛇神的取代。這裡有一個問題值得我們思考——為什麼世界上幾乎任何地方任何原始部落或人類種族的人類都會有各種各樣千奇百怪卻又大同小異的神明、或曰『超自然力量呢?』個人的看法是:人類對於『自我』的無法理解。
  • 講座回放 |「中國外語戰略研究中心講壇」8月學術講座
    凡屬「中國外語戰略研究中心講壇」公開回放的講座等相關活動,均為公益性免費學術資源。即將推出9月份講座內容預告,敬請期待!講座信息8月6日外語教育政策及教師的情景性認知:以英語教師的評估素養為例主辦單位上海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戰略研究中心機構簡介◎ 首家國家語委科研基地◎ 首批國家語言文字智庫◎ 負責『上海市一流研究生創新引領計劃』子項目◎ 擁有『語言政策與語言教育』學科碩、博士點◎ 主辦學術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