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早上是叱詫商海、光鮮亮麗的老闆,中午是分析用戶需求的產品經理,晚上是數據分析大師,一天下來活沒少幹,但困難險阻依舊多。這是不少外貿和跨境電商賣家的真實寫照。
部分外貿企業自身擁有強大競爭力,也具備一定的供應鏈管理能力,但在鏈條末端是否還能強勢到底,挺著腰杆不跟工廠妥協,將話語權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呢?
供應鏈管理做不到極致化,弊端顯露得就會愈發明顯,模糊不清的前景會直接影響企業戰略決策。
那麼,完整的供應鏈到底應該包含哪些流程?SCM管理為啥讓老闆們壓力山大?質量安全問題需要從哪些維度去規避?品牌企業增值方向該往哪兒走?……楓火跨境特邀從業23年實戰派供應鏈專家Jeffrey為各位破解迷思。
內含大量供應鏈管理乾貨,收藏備用哦~
完整供應鏈長啥樣?避開誤區!
「只要還能擰出水來,就說明企業還有發展潛力和競爭空間。」著名的「毛巾擰水」企業管理理念,相必大家早有所耳聞。各行業各平臺競合和進化,內外重壓之下,競爭激烈,供應鏈管理如何幫助企業提升生存競爭實力成為重要課題。
大部分企業老闆理解的供應鏈管理是片面的,會習慣性地認為SCM管理範疇僅限於採購、質檢以及財務,而供應鏈管理應該是由2B或2C市場側或銷售端研究分析提供到的客戶需求開始,反饋給計劃部和物控部,根據目標群體需求研發滿足產品,再將需求指令下達給技術、採購、質量、財務以及物流倉儲部門,接下來才是多級供應商工廠生產交付。但很多人都自動忽略計劃這一模塊。
*「牛鞭效應」示意圖
Jeffrey老師在這裡提到了一個有趣且形象的概念——「牛鞭效應」,簡單理解就是在供應鏈這一鏈條上,消費群體需求信息在各級傳遞過程中被逐漸放大的現象,經過層層流程的衝刷,真正的用戶需求被扭曲,到末端供應連結受到的信息是失真的,沒辦法真正匹配,波動較大像牛鞭,就稱為牛鞭效應。
就好比給人傳話,傳到第100個人的時候,原話意思就完全大變樣了。這時候及時的溝通和各項合同的制定等細節顯得極為重要。
除了產品需求研究之外,還有大家都關心的平臺渠道數據分析、競品研究、受眾用戶畫像分析以及產品研發設計這些微觀維度的要素也很重要。
外貿與跨境電商,如何制定供應鏈管理策略?
在本次沙龍課上,Jeffrey老師和參會的老闆及高管朋友們就「您企業是如何制定供應鏈管理戰略?」的話題進行互動,不少朋友認為供應鏈管戰略就是——根據銷售端銷售計劃與需求出發,要求採購對供應商工廠進行商務談判、成本降價等管理工作。
為此,Jeffrey老師首次向大家提出了「供應鏈戰略雙維度管理」方法論,即完整的供應鏈在制定時,必須同時考量宏觀和微觀兩大方面。
除了上面提到的平臺渠道數據分析、競品研究、受眾調研、用戶畫像、產品設計等微觀層面外,作為企業掌舵人,我們還更需從產業政策、法律法規政策等宏觀層面進行相應的關注、了解、分析並判定哪些政策與法規會對自身供應鏈條上的行業帶來是鼓勵發展還是限制發展.從而使我們在制定產品戰略、供應鏈管理戰略時,才能真正看清與看透產業鏈條上的一些表面現象與事件帶給我們自身的成本壓力、交期壓力、合規壓力等等風控問題;才能使我們制定的戰略是有具備了一定的瞻前性、可持續性的規劃與發展,而絕不能停留在我們現有大多數外貿與電商企業的「costdown」的交易層面!
如何診斷供應鏈管理在哪一環出現了問題?
由SCOR(即供應鏈流程參考模型)再發展到Jeffrey老師多年工作實踐並總結出適合絕大多數外貿與跨境電商企業的B.V(Brands』Value)+QCDS(Quality-Cost-Delivery-Service)管理實踐方法,企業可以根據自身實際出現的狀況,對應相應的模塊分析、排除、確認問題所在,並採用有效措施填補環節漏洞。
*QCDS模型(非完整版)
究其根本,供應鏈管理最終是為產品戰略服務的,在所處賽道發生的每個動作都是為企業整體戰略服務的,而賽道是否賺錢,要時時刻刻注意競爭對手的變化和市場環境的改變,跟上趨勢。
供應鏈管理壓力山大,苦不堪言?
工廠的壓力大部分來自疫情黑天鵝,比如說團隊人員招聘和組建、物流倉儲,加上原材料成本高漲、稅務合規以及安全質量問題等都是現在大多數供應商工廠普遍存在的問題。
講到招人這個難題,就不得不提到十幾二十年前打工人的狀態,當時追求的是極度穩定的工作,中介給自己工作機會就已經感天謝地了,但如今像深圳廣州這種大城市裡的大工廠招人,都是盼星星盼月亮,人才稀缺是一回事,但這也和00、05後新興消費群體的出現、年齡層工作風格息息相關。廠子招進來的年紀偏大的大叔大媽明顯比年輕人多,這些都是供應鏈管理需要思考的人才崗位問題之一。
* 某工廠工人正有序作業中
還有,物流難題。運費貴出天際,甚至有段時間一個柜子的費用誇張到從2千漲到了2萬美金;一櫃難求,人力不足,即使是給出超級高的薪資也招不到員工,還是一樣的招人難,人工成本不斷飆升。
再來就是,原材料漲價。除了疫情囤貨抬價,引起恐慌,影響流通這個大家都知道的理由之外,還有一個可能大家會忽略但又很重要的原因——政策變化。深圳某家家居公司無視環保政策,粗放發展嚴重損害環境,加上不做任何創新改革,產品跟不上趨勢變化,最終企業做不下去以倒閉告終。
每個賣家都需要關注國家方針政策變化,要明確自己所處的出口產品行業是不是國家鼓勵發展的,產品供應鏈工廠是否在國家側供給的淘汰行列,這是最為基礎的。
倘若採購員、供應鏈管理員以及負責人等這些重要崗位執行者都沒有密切關注這些行業大方向的話,就全然不知石油等原材料價格上漲對供應鏈的影響,同時對策略的制定和執行造成阻礙。比如說做服裝行業的賣家,化纖材質的就需要了解石油等原材料相關政策變化。
牢固質量防線,致命失誤可以避免!
廣州、深圳、杭州以及寧波跨境電商發展速度走在全國前列,部分企業也成為資本青睞的對象。隨著規模的擴張和產品線的增加,供應鏈管理弊端凸顯,比如商品質量安全不合規引發一連串來自前端的負面效應,加上產品滯銷,回款乏力,流程混亂等問題疊加,最後造成企業倒閉的案例不在少數。
「如果連你這個供應鏈管理員都不清楚產品生產標準、質檢要求,還怎麼保障商品在平臺營銷和售賣動作的順利進行?」 估計這是不少老闆想吐槽供應鏈管理中與產品息息相關的崗位人員的話,不僅限於負責人、採購員,還包括產品研發以及財務等。不為別的,就為這個質量合規和安全合規。
因為質量問題遭投訴、要賠償及被強制下架的產品可以說不在少數,質量安全並非無關痛癢,也不是小打小鬧,這同樣牽涉到供應鏈,不單純是產品生產這一環節的漏洞,更深一層的原因是企業規模和認知都比較低,沒有一個人清楚產品質量和技術標準,比如不知道版型圖,改模判斷失誤等等,和工廠對接就會存在很嚴重的溝通問題。
跨境電商算是異軍突起的典型代表行業,催生了很多能夠接小批量訂單的小廠子,殊不知這也是隱患之一,因為小廠子缺乏標準化規模化的流程,容易忽略制度框架,可能連你需要生產的產品標準工廠都一知半解,但還是會接單,最後因為生產製造經驗受限,沒有沉澱,生產就會存在不少的問題,比如質量安全。當你想要和工廠對峙,這時你可能會發現工廠並沒有可以提供給你想要的產品認證資料,被投訴連平臺申訴都走不了,苦不堪言。
如何去避免工廠生產產生的質量安全問題?
首先,供應鏈合同管理。關於合同商務條款的談判必須要有,明確關於產品交付、質量、規格以及售後退貨等相關內容,並籤署相應的合同嚴格執行。同時,企業自身要明確供應鏈生產的各種標準和質量可控制,這才好進行監控和檢測,以防出現質量不過關問題。
還有看廠考量,審核供應商資質,深入工廠調查工藝質量;多溝通洽談,多備兩家同類產品供應鏈增加選擇的可能性。比方說當遇到限電,這家工廠和你說客觀原因,交付需要推遲兩天,那麼就要思考延遲的後果是什麼?斷貨,交期、物流時間差和上架時間差,隨時會打亂原來的計劃,有備選供應商的話可以有PlanB可選,也可得到一定的緩衝,壓力減少。有賣家表示:「如果有些廠子生產的產品品質可以,讓人放心的話,願意付錢,也願意將這一個認定了的供應商納入自己的戰略供應商,這樣就和自己的工廠一樣,可以通過成本控制,優化生產工藝。」
為什麼別人品牌能成功,你不行?
Jeffrey老師提到說,如果一家公司第一年銷售額做到了5千萬,利潤是5百萬,第二年做到了5個億,利潤是5千萬,看似進步成長,實際上投入產出比是一樣的,沒有增值,價值沒有提升,只是把銷售額和數字做大了而已。
具有溢價能力的企業和品牌,在工廠面前腰杆子很直,也很硬氣。小企業小品牌沒有做到一定規模的時候,訂單量小,在供應商面前並沒有話語權,就別說給工廠提各種生產要求了。不妨試試抱團取暖,兩家公司一起用量一下子就上來了,也能爭取到一定的話語權。
但大部分跨境電商賣家做法大體一致,那就是放寬要求,妥協退步。有賣家表示如果是做傳統外貿的話,對於不符合要求的產品,會對工廠SAY NO,堅決拒收,但做跨境電商就不敢了,因為這邊一旦拒收,那邊就面臨斷貨風險,對工廠強勢是不可能的;再者考慮開模做新產品,投入太大就會覺得不值得,覺得勉強用工廠生產的滿意度大概70%的專利產品,銷售200萬也可以接受,但再用這個錢去開模研發新品,則會感到不值,還不如繼續用這個產品再賺一筆再撤退。
這裡可以從另一個角度考慮,那就是產品研發。不可否認,跨境電商賣家做得還不錯的是大家都具備了賣貨的能力,但產品能力依舊是很多賣家欠缺的,這是需要思考的方向維度。關於未來的規劃,需要找到值得投入一大筆的類目,組建屬於自己的一支研發、供應鏈團隊,突破專利。
除了上面提到的質量合規和安全合規之外,一個品牌想能在海外做大做強,還需要具備什麼樣的能力?還需要緊貼市場發展趨勢,細分市場,堅持技術創新以及試驗設計,把產品做到極致,就能發光發亮,被市場發現、接受、認可和喜愛。
這幾年,我們也接觸了不少來自全國各地的跨境電商賣家,但極少有企業能夠真正理解並掌握SCM管理精髓,甚至有些企業依舊停留在最原始最基礎的狀態!不懂供應鏈連結的企業,其實已經輸在起跑線了。供應鏈管理比想像中更重要。
* Jeffry老師正在講解供應鏈戰略
11月23日、24日,我們特邀供應鏈管理大佬Jeffrey和華東40多家外貿和電商企業跨境電商老闆、股東及高管等在中國(杭州)5G創新谷舉辦了兩場專題沙龍《全面精效之產品供應鏈SCM管理》,Jeffrey和到場的華東賣家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大家收穫和感想良多,活動結束後表示通過Jeffrey老師的講解,自己對SCM管理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 賣家專屬交流群-沙龍真實反饋
如果你現在對供應鏈管理還是懵懵懂懂,企業組織管理一盤散沙,各種問題窟窿得不到填補!那麼,你可以報名參加12月17日-12月19日由從業23年的實戰派Jeffrey老師主講的《產品供應鏈之增效降本實踐管理》線下課程,為期3天,將分享SCM管理精髓和細緻化講解名企供應鏈管理案例,問題一網打盡。
點擊圖片,了解課程亮點和大綱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