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了一輩子《心經》,無眼耳鼻舌身意是什麼意思?悟透受用一生!

2020-12-11 慧光雲聚

《心經》,只有二百六十個字,卻道理深深。人們所有苦惱都是因為我們執著所帶來的,執著自我,執著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執著自己所認識的一切,讀《心經》就是要破除執著,在自己得到覺悟的同時,幫助他人醒來。喝的都是茶,來的都是客,今天我們就從「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的角度,一起來聊一聊「《心經》中所講到的空性」。

《心經》裡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意思是說,因為遠離了一切戲論,所以空性的本體既沒有色,也沒有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不成立。有些人認為,《心經》中說:「無眼耳鼻舌身意」,但明明我們的眼睛、耳朵等等就是客觀存在的,這怎麼能說得通呢?以前有個良介禪師,他從小出家,天天跟師父一塊讀《心經》,有一次念到「無眼耳鼻舌身意」時,他突然問:「我明明有眼耳鼻舌身意,為什麼《心經》說沒有呢?」師父猛然一驚,無從解答,說:「我回答不了你的問題,當不了你的師父,我介紹你去一個地方,請某某禪師度化你……」可見,受無自性的道理,一般人接受起來比較困難。

既然空中沒有這些,為什麼從我們的角度來看,這一切都是有的呢?這些都是從世俗諦的角度而言的。雖然從本體的角度來說是虛幻的,但從凡夫的角度而言,卻是真實不虛,而不是虛幻的。這些虛幻物質對我們的作用,也和真實的物質所產生的作用是完全一樣的。因為我們有了執著,隨之便有了對境。在因緣和合的時候,對境與執著合在一起,就會產生一些實為虛假,卻仿佛真實的作用。

然而,這一切都只能在虛幻、無明的狀態下存在。當我們還被無明迷惑的時候,才會產生這些現象。在我們脫離了虛幻世界以後,一切都是空性。在空性當中,根本就沒有什麼色、受、想、行、識。這就像電腦顯示屏或電視機螢光屏上面所顯示的完整圖像一樣,雖然從遠處看來,是一個人的臉部、手臂,一座山或者一條河等等,但實際上卻只是由一些紅、黃、綠等顏色的螢光點所組成的而已,除了這些光點以外,並沒有什麼人、山、水等等。

《心經》中說:「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這句話是說,六根、六境、六識這十八界都不存在。五蘊、六根等萬法都是剎那性,都是生滅法,唯一是以迷亂力無而顯現,諸佛照見萬法皆空,消歸法界,所以是「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有一種解釋是這樣的,「界」是種子的意思,因為持各自不同種類的種子,所以取種種界的名稱。比如眼界、耳界等等,在還執著生滅的期間,仍然是在識田當中薰習生滅種子,從而變現十八界的顯現。而佛已經證入不生不滅的法界,沒有生滅,沒有以分別心薰習,又哪裡會有諸界呢?所以是不具諸界。

有些人很想挑《心經》的過失,他們認為一切法空性的話,世間上千差萬別的法全部不容有了,但實際上,真正以正理觀察時,他們所認為的一切見聞,比如我見的白色與他見的黃色、悅耳的聲音和不悅耳的聲音等,全部都是空性的。世間上所安立的種種差別,其實全部是世俗中虛偽的一種觀念而已,真正了知這一點,在學佛過程中非常重要。否則,很多人認為:《心經》中為什麼說眼耳鼻舌身全部不存在?為什麼說色聲香味全部沒有呢?如果都不存在,世間上的眾多差異難道都不合理嗎?這些人其實就是分不清勝義諦與世俗諦才會這樣說的。

相關焦點

  • 佛教:師父教你如何利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去入如來藏真如性?
    因為待會我們要用到這裡面只能算一千二,是什麼呢?就是因為雖然有三千個時空,但是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中,我們只取東西南北就夠了,其它的六個是虛的,這四個是實的,所以這裡只取六個,就是四數必明,還沒離開那句話,四數必明。由於這四個實的乘以三千,剛才算出來的三千,三四是多少?十二,只有一千二就夠了。鎖定這一千二,先把這個數字成立在那裡,為什麼?
  • 心經原文譯文,感恩轉發
    意念一動,萬裡之外,心之光當下即至。 心光之速為神速,超過物質之光速。孫悟空一個筋鬥十萬八千裡,即是此意。 心在人身來說,也不在體內,也不在體外,無在無不在,心為萬靈機,用到那兒,那兒就靈,眼、耳、鼻、舌、身、意六種器官,六種功能,用那個,那個靈,同時用,同時靈,所以妙明心又叫「六根之性」。
  • 《心經》釋疑:念心經前先念什麼
    念誦心經的時候,大家除了要好好念誦心經全文之外,還要念誦心經的開經偈等等。但是有的人對念誦心經的步驟知道的不是很多,也就不知道在念誦心經之前自己還要念誦什麼。其實在我們不知道怎麼念誦心經的時候,可以看心經的儀軌念誦,這樣的話,也能夠幫助我們自己對心經全文有更好的理解,讓自己從經文中得到更多的感悟。
  • 如何念心經?【佛經誦讀】
    一個人常常行衰運,必定心神恍惚,心經可以攝住一個人的心神,轉而行好運。心經是正極靈能的經文,可以將不吉陰邪的東西驅去。念誦「般若心經」可以使人行運,甚至致富,其原因可以從消極及積極兩方面來分析:從消極一方先談。心經可以使你行運,致富。最直接地,是能令你「心中富有」。無論你家財千萬,還是貧無立錐,都必須追求心中富有,一個人心中富有,才真正擁有快樂。
  • 這大千世界,紅塵有情眾生是迷是悟?《心經》能告訴我們答案
    當心中產生「般若」,自性心一下子活動起來,心中福田長生般若智慧照見一切迷惘,這個時候就是「悟」,一瞬間的事情,然而這個「一瞬間」對於我們這些娑婆世界的有情眾生而言也許是一輩子。一輩子「迷惘」,為了那身外的功名利祿,勞累身體,用盡心思,最終什麼東西都帶不走,還得入那「輪迴」繼續受苦受難。人間太苦啦,這是很多人一生的感慨。
  • 《心經》全文、心經譯文解釋
    心經原文: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渡一切苦厄。  舍利子!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心經》教您怎麼念,及常誦心經的好處功德無邊,轉者增福!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多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 無掛礙故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磐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
  • 心經 注音版
    誦持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功德: 《般若心經》篇幅雖小,卻濃縮了整個般若類經典的精華,受持讀誦此經功德無量無邊。《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介紹:玄奘大師在四川時曾遇一病人,身瘡臭穢衣服破汙。大師憐憫此人,施與衣服飲食,病者乃授大師《般若心經》。大師取經途中,經過一八百餘裡之荒漠,逢諸惡鬼奇狀異類繞人前後,雖念觀音不能令去。
  • 心經、普賢行願品、地藏經,告訴我們什麼
    《普賢行願品》從一開篇兒就要禮敬三世諸佛,「所有十方世界中 三世一切人師子 我以清淨身語意 一切遍禮盡無餘」,那兒的開篇兒落到《心經》裡正好是《心經》的結束。《心經》的結束告訴我們「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告訴我們必須得消除是非善惡這種主觀意識的思維方式,如果我們沒有這種訓練,沒有這種智慧的增進,那我們還是在業道當中的業力凡夫。
  • 心經全文及回向.......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常誦心經的好處,心經念誦的正確方法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修悟人生  根據我的一些同修的經驗,心經可以幫你相當大的忙,你可以三遍心經21遍心咒(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娑婆訶)反覆的求觀世音菩薩幫你達成你心中的好的願望!一般而言,觀世音菩薩絕對會聞聲救苦,幫你達成你的善願,關鍵就是看你去不去念。其次你要注意的是:你是念心經,不是首先要去理解其中的深奧意思的。我的意思就是說:什麼都不管,念就是了!!!
  • 《心經》是如何對人的心靈產生效用的(附白話翻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 《心經》的六大好處
    《心經》在中國可謂家諭戶曉,婦孺皆知,也是中國人最喜歡誦讀抄寫的佛經之一,第二估計就是《金剛經》。前面幾次,我們已經說了《心經》的重點和精華要義。那麼,學習《心經》或者誦讀《心經》、抄寫《心經》,究竟有什麼神奇的效用呢?
  • 《心經》中說「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明」究竟是什麼?
    本文為蓮荷居士首發/獨家稿件《心經》被稱為大乘般若部的心髓,全文僅二百六十餘字,卻短小精悍,每一句經文,都包含無窮深意。學佛人念心經,當讀到「無無明,亦無無明盡」時,心中多有疑惑,此處的無明,究竟指什麼?
  • 《心經》全文及譯文,值得抄寫背誦,功德無量
    心經全文: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磐。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注音,詳細注釋,白話.
    舍 利 子,是 諸 法 空 相,不 生 不 滅,不 垢 不 淨,bù zēng bù jiǎn shì gù kōng zhōng wú sè wú shòu xiǎng xíng shí wú yǎn ěr不 增 不 減,是 故 空 中 無 色,無 受 想 行 識,無 眼 耳bí shé shēn yì wú sè shēng xiāng wèi chù
  • 《心經》解釋:21遍心經怎麼讀
    21遍心經怎麼讀讀心經的時候,許多人都是會讀誦二十一遍的,一般的情況下,自己在讀誦心經的時候,可以看心經的讀誦儀軌進行,那麼自己讀誦心經的時候,也不至於做的不好。而且在心經的讀誦儀軌中,讀誦心經最後的時候,讀誦心經的心咒是二十一遍的。 心經讀誦儀軌:(1)上香香贊爐香乍爇,法界蒙燻,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 《心經》到底在說什麼?(語音解說版)
    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諸方達道者,鹹言上上機。」這個公案,應該大部分人都知道的,我來揣測一下這個公案的涵義。「啪」的一聲!「啪」是什麼?!「啪」是什麼呢?!「啪」是什麼呢?!我說完了。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通過耳根可以見道,或者說見性,見了性即通其他五根,就不會執著任何一根。
  • 《心經》視頻文字版全文及譯文,超震撼!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