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哲理故事一直是國家公務員面試題型中的「寵兒」。以往哲理故事題目多以寓言故事為載體來命題,諸如 「小蝸牛與媽媽」、「猴子撈月」、「牛吃草」等故事,「借物喻人」是這類故事的典型命題特徵。但是,你以為哲理故事這一題型就一成不變了嗎?不!結合近幾年出現的一些題目,我們發現哲理故事不僅常考而且常新,甚至有一些讓你意想不到的命題形式。接下來,中公教育跟大家一起來看看這些不一樣的「哲理故事」。
第一種:結合社會現象型。
例題:當乘客搭乘計程車正發簡訊、思考問題或者想安靜一會,偏偏遇到一位喋喋不休的司機。從司機角度,認為主動攀談,是為乘客提供優質服務。而乘客只希望計程車司機能專心開車,優化行車路線,及時安全將自己送到目的地。假如你是一名窗口服務工作人員,從以上情況對窗口服務工作有什麼啟示。
中公解讀:相較於編造的寓言故事,題幹中描述的現象更貼近實際生活,沒有「借物喻人」,而是「以事喻事」。本題在談啟示時,需要我們將「計程車司機對乘客」與「窗口工作人員對群眾」的兩種服務聯繫起來,在分析題幹現象過程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總結得出符合窗口服務工作要求的理念、原則、經驗等。
第二種:結合政策方針型。
例題:夏天乘坐地鐵時,有的人嫌溫度太高覺得熱,有的人嫌溫度很低覺得冷。於是,北京地鐵實行冷暖車廂,推出車廂試行強冷、弱冷分區設置。強冷車廂溫度設置在23℃或24℃,弱冷車廂溫度設為26℃或27℃,分別為標註為藍色和綠色。此舉滿足不同乘客的出行需求,受到了市民的好評。請談談這一做法對你未來工作的啟示。
中公解讀:題幹主要描述了北京地鐵實行冷暖車廂的政策,要求從政策得出對未來工作的啟示。一方面我們可以從政策本身借鑑科學經驗,如關注細節、循序漸進等;另一方面可以總結出政策背後反映出的先進理念,如精細化服務、以人為本、創新意識等。在此基礎上,再去談談對工作的啟示。
第三種:完全腦洞大開型。
例題:土水戈內區文士十已幾巨九圭月及夭開丫公廣力卞火個上井什工子鬥日木王父入甲不古田弓今午乙可己夫一下尺貝化比三葉幣斤戶犬千豐車小才仁五人毛介申與牙刀天幹廠寸門心牛窯飛勾句。儘可能展開聯想,結合團隊建設工作,談談你的啟示。
中公解讀:本題題乾沒有實質性內容,光看這些雜亂無章的漢字難以得出結論,但只要按照題幹要求的「結合團隊建設工作」進行思考,充分展開聯想,就不難聯繫到團隊合作中要具備規則意識、包容差異、合理分工等內容。
哲理故事題本是指用生動的故事來闡述人生哲理的一種題型,但是生活處處皆哲學,「哲理故事」題目的載體自然也可以千變萬化。即使故事不在了,題幹中蘊含的哲理還在。面對「哲理故事」題目的創新,我們必須要建立現實工作與題幹信息之間的聯繫,運用發散思維,大膽展開聯想,才能多角度得出結論,並談好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