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考古親體驗——李濟獎臺灣行Day6、Day7

2021-01-14 李濟考古學獎學金

臺南科學工業園區坐落於臺南市,開發面積有千餘公頃。由於地屬嘉南平原南側,曾文溪及鹽水溪兩溪流間,受河流洪範影響,堆積迅速,以致遺址深埋地下,不易發現。自1995年園區開始籌建之後,或因調查,或因工程監測,或因主動鑽探,考古遺址即不斷被發現。至今園區內共發現68處考古遺址,經過發掘的地點有31處。依據定年資料,南科及其鄰近考古遺址所涵蓋的年代,最早可以上溯至距今4800年左右,至晚則可晚到距今約200年左右,這一期間可以大概分為六期考古學文化:大坌坑文化,牛稠子文化,大湖文化,蔦松文化,西拉雅文化,漢人文化。



中研院史語所考古學門召集人李匡悌先生全程帶領我們參觀了位於園區內的文物陳列室,詳細講述了南科遺址發現和發掘的經過以及陳列室的緣起,同時針對有代表的藏品進行細緻介紹。


史語所為了更好的整理、研究南科遺址的遺物遺存,在善化火車站租用了一個大型倉庫作為史語所南科考古隊善化工作站。在李匡悌老師的帶領下,我們有幸近距離參觀,深入了解南科遺址考古的工作內容和流程。南科考古工作實現了考古發掘出土——遺存分類整理——數字記錄信息——文物典藏展示的完整體系,同行的王仁湘先生還稱讚南科的文物整理工作堪比是「精耕細作」。

正在整理出土物品的工作人員。


工作人員在將出土的物品進行分類。


工作人員在演示如何確定陶罐的顏色。



李老師在為大家介紹標本。


大家到繪圖室進行參觀。


工作人員在演示繪圖的流程。



工作人員建立了各種屬的動物標本庫。這些標本用來比對出土的動物骨骼,從而確定動物的種類。


史語所南科考古隊荷園工作站存放著南科遺址所有墓葬發掘出土的相關遺物,很多工作人員在對墓葬出土人骨進行整理和研究。南科考古工作不僅建立了完備的科學的文物整理體系,並且注重考古遺址與當地人的關係,除了站內許多工作人員是來自於本地經過培訓的普通民眾以外,還向當地單位、學校開放並開展了許多公眾考古活動。

體驗石膏翻模複製陶偶。


李匡悌老師在講解出土人骨。



臺史博所在位置「臺江內海」曾是臺灣歷史重要的舞臺,從17世紀以前就陸續吸引東,西方人前來貿易。該博物館常設展採用文物、擬真造景、人物模型及多媒體影片等多樣化的展示手法,呈現了臺灣歷史時期的方方面面。


如今的南科園區已經被各種現代建築覆蓋,多家企業、單位的年輕人在這裡開始了他們的職業生涯。然而這片土地之下,同時也是臺南先民最早開創燦爛文化的地方。


最後的分享會,大家紛紛談論了自己的收穫和感想。王仁湘先生在分享會上動情地談到他此行的所感所想,他說這一行20餘人能夠相聚於寶島臺灣,這是千年的緣分。此行首先是進一步認識了李濟先生,其次也認識了臺灣考古學的發展,其中有一個震撼點就是南科的荷園工作站將2000多具人骨整體提取到室內整理;第三認識大家,認識這些後生,有學識有仁德,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成長有父母師長的心血,有這樣的一個實際的活動能夠有一個學習與鍛鍊的機會;第四是認識臺灣的美食,美食的知識,臺灣的美食如同老子所說的味無味,味品清淡,講究原味;第五點是臺灣的公眾考古活動以及博物館發展建設等。在南科考古文物整理現場都開展公共考古活動,這是一種觀念,做得非常認真。


王先生個人判斷,公共考古是考古學的一個出路,考古學的革命性的變化,然而目前大陸整體工作和觀念還沒有太重視,雖然有開放發掘現場,但開放整理現場的還沒有。他舉例海昏侯的考古發現,藉由社會關注進行公眾考古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如同羅泰近期發表的訪談中提到,可以把學者之間的討論也可以公之於世,讓公眾看到討論和貢獻;


第六點,王仁湘先生向說考古是社會擔當,不完全是個人的,應該說是個苦行僧的事業;最後王先生對同學們說個人的視野要寬,不要只注意到一個點幾個點,但具體得工作做要由一個點做起,胳膊也要長一點,臂距要大,不能眼高手低,看的寬廣也要看的纖細。


無論在海峽哪一端,考古學的發展都有著李濟先生打下的重重印記。作為年輕一代的考古人,我們要放開眼界,堅定的把這條路走下去。就讓我們帶著這幾天的所學所想,回到各自的學習工作崗位,繼續努力,開啟我們人生的新篇章。


活動簡介


1926年的西陰村,1927年的殷墟,

中國考古人的百年夢想,就此起航。

「傳說」與「信史」,被他用鋤頭連結在了一起,

他就是李濟,國立清華五大導師之一,

當之無愧的中國考古學之父。


五年以來,已經有近百名優秀考古學子,

榮獲了以李濟先生命名的考古學獎學金,

他們堅持用自己的行動,在田野間延續著李濟先生的考古夢。


2016年,是李濟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

我們希望前往臺灣,為先生獻上心香一柱,

同時探尋相隔海峽的珍貴文化遺產。

在那裡,與先生親手創建的科研機構和院校的師生們對話,

將我們的考古軌跡,與先生留下的腳步相印合。

無論您是不是考古人,只要心中充滿著對歷史的溫情與敬意,

便真誠期待您能與我們:

一起開啟、一起銘「濟」這段尋古旅程。


活動主辦:發現中國李濟考古學獎學金評審辦公室

活動承辦:北京行知探索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活動協辦:考古資訊小站

聯繫郵箱:maolu@exploring.cn


發現中國基金由玄奘之路戈友王海榮先生發起,先後舉辦「最早的中國」、「商之路」等公眾考古活動,並創設了李濟考古學獎學金,至今已發放五屆。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為本次交流活動付出努力的人們~

相關焦點

  • 李濟獎臺灣行擷芳:1949年後臺灣考古學發展梗概
    本文作者李博(考古資訊小站站長)為本次李濟獎學金臺灣交流活動提供了最初創意,同時為活動的成行付出了大量努力,再次向他表示感謝!
  • 從國立歷史博物館到臺大人類學系——李濟獎臺灣行Day1
    2016年4月21日,由李濟考古學獎學金評審辦公室主辦,北京行知探索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出資支持並承辦的「發現中國李濟考古學獎學金臺灣交流活動」
  • 臺灣省資訊|臺灣從臺南到北之行——Day4
    臺灣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臺灣從臺南到北之行——Day4玩轉臺灣,從南到北的第四天行程來咯。高美溼地被國際網站譽為一生必遊一次的景點,而且是世界6大天空之鏡之一。臺電公司集思廣益下為了解旅客喜愛的拍照景點,近環港北路、面海第一排十支風機,給高美夕照布景打光,讓旅客多了一處拍照打卡景點。造景橋點綴了燈光後,浪漫情境,景致迷人。而為了延續日落餘暉,活動重頭戲要點亮面海前排風車,從風車底部向上點燈照明,為照相布景打光,締造新的夜景地標,讓這塊溼地增添浪漫情懷,晚上也有看頭。
  • 去過臺灣15次的人總結攻略:短行長途環遊,N種方法教你如何玩轉寶島!
    當時對溫泉的印象就是那種北京小湯山大家穿著遊泳衣泡大池子,還以為那種私湯溫泉只有在日本可以泡~後來和那位同行一起泡完溫泉,又去淡水看海,然後又去貓空坐了纜車,到現在一直都是幾乎每星期都要見面的好朋友~可見那天的體驗有多妙~再後來,每次去臺灣,都會抽一晚上或一下午時間,到北投去泡溫泉。
  • 英語day after day 和 day by day 的區別
    英語中,day after day 和 day by day 是兩個非常相似的詞組,意思也很相近,都有「逐日」的意思,但是它們的用法並不相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1.day after day:這個詞組側重表示無變化的「日復一日」,每一天都是老樣子。例句1:Tom hates doing the same work day after day.湯姆討厭日復一日做同樣的工作。
  • day的意思是一天,day in, day out是什麼意思呢?
    day是一個非常高頻的單詞,意思也比較豐富。day可以做名詞、形容詞和副詞。今天我們主要來看一下day做名詞的用法。1、I saw Tom three days ago.我三天前見過湯姆。這句話中的days是day的複數形式,意思是天、幾天。句子中三天前的表達方式是three days ago。
  • 7天7夜!2017年全新臺灣考察活動,帶你領略臺灣休閒農業的魅力!
    7天7夜!2017年全新臺灣考察活動,帶你領略臺灣休閒農業的魅力!7天7夜,經典線路,精品考察!帶你領略臺灣休閒農業的魅力,深挖休閒農業的真諦! 新線路、新考察、新視覺7天7夜,經典線路,精品考察!帶你領略臺灣休閒農業的... 新線路、新考察、新視覺!7天7夜,經典線路,精品考察!帶你領略臺灣休閒農業的魅力,深挖休閒農業的真諦!
  • 【帶娃遊臺灣】三大名湯+歡樂世界+臺南小吃!8天7晚臺灣西部行
    所以,這一次,我們特別定製了臺灣西部泡湯行。我們到少帥禪園一邊泡湯一邊享受三層下午茶;到臺南泡稀有的泥漿溫泉;到原住民文化園區深度體驗臺灣原始生活;還要用雙腳去森林公園夜觀......好吧,在冷到沒朋友的寒假開啟暖乎乎的臺灣行吧。
  • 高中英語:another day/the other day/some day/one day
    如:She is coming another day instead of today. 她今天不來,改天來。You may do it another day.你可以改天做這件事。He stayed there (for) another day/another two days after I lift.我離開後他在那又待了一天/兩天。
  • 都是「每天」day by day,day to day,day after day有什麼區別
    (不用說,反正罐頭菌是還沒準備好的....)今天罐頭菌看見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提問,問題來自於2016年的國慶節(剛好過了三年)問題大概是這個意思:「day by day,day to day,day after day這三個詞組有什麼區別?他們是否可以互換呢?」
  • 都是「每天」,day by day,day to day,day after day有什麼區別
    問題大概是這個意思:「day by day,day to day,day after day這三個詞組有什麼區別?他們是否可以互換呢?」後面還分別給三個詞組附上了例句:I couldn’t stand sitting at a desk day after day.Her health was improving day by day.A baby's need for food can vary (from) day to day.
  • 6天5夜帶你玩轉臺灣一路向南玩耍3000遍都不夠
    臺灣的地圖形狀就是一個非常的大的番薯,怎麼吃,吃什麼,一個番薯通過一條回歸線的切割,臺東,臺南,臺北,有人說臺灣的地圖標誌倒過來就是一隻在海裡遊動的魚,說一每次來臺灣的視角不一樣,所看到的人文景色也是不同,這次選擇臺灣最南端,一路向南的行程。
  • 一位去過15次臺灣的樓主精心總結的臺灣攻略!!!Mark
    有一些塗鴉和告示確是很有愛,但各種關於臺灣行的豆瓣相冊已經反覆出現了,我不認為在親自去拍那些在別人的相冊裡告示有什麼意義可言。貓們都很瘦,眼神有些敵意的樣子,我想我寧願去玩我們小區裡肥美的流浪貓。在菁桐寄明信片,在平溪看火車,造作的懷舊感,且懷的是與我們無關的舊,無聊無趣。放天燈或許值得小情侶們一去吧。一日不限次車票不過50多臺幣,但也真的就值這個價錢了。
  • 亞馬遜秒殺新功能——7 Day Deal
    2019-12-04 15:53 Deals選項裡新增了一項促銷活動——「7-day Deals」,另外還包含了原有的「Lightning Deals」。最終7月31日推出了7-Day Deals。
  • Bikeday古典自行車嘉年華活動閃亮登場
    人民網臺北11月9日電 2014第五屆臺灣自行車節之日月潭Come!Bikeday古典自行車嘉年華,11月9日上午在日月潭向山遊客中心盛大舉行,近5,000位國內外遊客共襄盛舉,其中近500位來自韓國、日本、大陸等各國組團參加。 據統計,兒童滑步車組計558人報名,可愛指數破表;經典的古典自行車讓人大開眼界,為2014年臺灣自行車節掀起高潮。
  • 英語one day 與 some day 和 the other day 的區別
    英語中,我們經常用到 one day, some day 和 the other day。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下這幾個短語的用法區別。1. one day:意思為「有一天」,常常用於過去時或將來時。2. some day:意思為「日後某一天,將來某一天」,只用於將來時。例句3:Your dream will come true some day in the future.你的夢想會在將來的某一天實現。
  • 臺灣旅行必備攻略!!!
    歡迎你來臺灣,臺灣並沒有不安全,來臺灣旅遊注意別半夜出門就好了,少去聲色場所。我想這是到世界各多都應該注意的。如果可以結伴同行更好,一起分享的感覺更好,住宿車資費用也可以分攤。臺灣看山看海感受臺灣的人情味是很棒的事。
  • 英語by day 和 by the day 的區別
    英語中,by day 和 by the day 是兩個常用且相似的詞組,但它們的意思並不相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1. by day:這個詞組的意思是「在白天」。例句1:Lions sleep by day and hunt by night.獅子們白天睡覺,夜晚捕獵。例句2:The sun shines by day, and the moon shines by night.
  • 把「我哪天都行」說成Every day is ok for me!
    Peter問毛毛哪天有空一起吃飯 毛毛想說: 我哪天都行!看你時間! 結果說成了: Every day is ok for me! Watch your time!
  • 一個去過臺灣15次的人總結的臺灣旅遊攻略,收藏!
    當時對溫泉的印象就是那種北京小湯山大家穿著遊泳衣泡大池子,還以為那種私湯溫泉只有在日本可以泡~後來和那位同行一起泡完溫泉,又去淡水看海,然後又去貓空坐了纜車,到現在一直都是幾乎每星期都要見面的好朋友~可見那天的體驗有多妙~再後來,每次去臺灣,都會抽一晚上或一下午時間,到北投去泡溫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