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獨居老人」從心開始

2020-12-13 中國文明網

關愛「獨居老人」從心開始

發表時間:2014-12-30   來源:紹興文明網

  2014年9月,紹興市上虞區在崧廈鎮雀嘴村舉行「聖奧·獨居老人暖巢行動」啟動儀式。該鎮雀嘴村、金中村、杭郭村、呂家埠村、祝家街社區等5個村(社區)共同參與開展「聖奧·獨居老人暖巢行動」。這5個村(社區)總人口1.8萬餘人,其中6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4000餘人。通過組織老年人參與「銀齡互助」,開展志願服務,動員社會組織、村(社區)黨員幹部、志願者、老人親屬鄰裡為獨居老人提供服務。「銀齡互助」助什麼?村裡向老人們集思廣益,再結合實踐,志願者們也逐漸找到了章法:早晨敲門探望;白天安排活動,代購生活用品,所需藥品;傍晚陪聊解悶……在關心生活的同時,同樣關懷老人內心。(2104年12月30日《紹興晚報》)

  獨居老人一般泛指與子女分開居住和無子女的老年人。在經濟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關愛的老年養老三個維度中,空巢老人的心理關愛研究一直以來是一個常被忽視的問題。很多人只關注於經濟支持和生活照料兩方面,其實獨居老人可能內心深處最需要的就是精神關愛。早晨敲門探望;白天安排活動,代購生活用品,所需藥品;傍晚陪聊解悶等諸如此類的行為無疑是對獨居老人最好的心理慰藉。如何對獨居老人進行心理關愛,筆者建議如下:

  一是繼續大力弘揚「孝」文化的傳統與功用。「孝」文化在中國傳統社會是非常重要的核心文化。長期以來「孝」被中國傳統社會尊為鑑定一個人道德修行的重要指標。「孝」文化的踐行不是像父母之慈出於天性,而是靠一個人後天在思想、道德、倫理等方面的培育與內省。一個人的「孝」行可以在狹小的家庭中施行,從自己最親的父母身上施行,然後推及旁親最後到社會。當然也可以從社會上的孝行學習中得到內省,然後再應用到自己的家庭父母及長輩中。不過,這樣的傳統美德在現代化進程中或多或少被侵蝕,外部世界的誘惑和城市化變遷中群體壓力的增大成為年輕一代孝道缺失的主因。心理學家羅爾認為,空巢老人問題之所以是問題,主要責任應該在子女方面,他們在社會壓力的多重因素幹擾下不知道怎樣才能與父母融洽相處。加強「孝」文化的弘揚應該說是緩解和解決獨居老人心理關愛的一個重要路徑。

  二是強調應對獨居老年心理健康問題的政府及社會責任多樣性是當今世界與時代的基本特徵,在一個地球村內人們可以依照合適和喜歡的方式進行生活與思考。轉型時期的獨居老人也不例外,它已經從一個窄小的家庭空間延伸到大社會的視野。將獨居老人心理健康問題提升到政府與社會層面來研究確實是一個不可迴避的重要話題。西方的經驗告訴我們,獨居老人問題已經不僅是家庭問題,同時也是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甚至是一個政府實施政治目標的價值取向問題。因此,我們應該在政府強勢的主導下,研究制定和出臺更加有效的養老社會保障政策,才能有效可持續地實施獨居老人的心理關愛。

  三是挖掘和發揮獨居老年人主體優勢,構建針對獨居老人心理健康的社會支持體系。優勢視角的理論概念框架是基於對缺陷模式的挑戰而建構起來的,它的核心概念是圍繞洞見服務對象的優勢和資源形成的。實際上,幾乎所有的人在任何境遇中都有優勢存在,人們不僅是從成功中獲取經驗,還會從困難和失望中獲取成長的動力。我們對待獨居老年人的照顧都是一直在重視和建構他們的問題,也就是常常給了他們麻煩與無用的定義。一些獨居老年人在自己離開工作崗位之前是各行各業非常優秀的人才或社會有用之人,即使是一些表面看起來沒有任何能量的人都有可能隱藏著天賦」。一些好的特徵有時恰恰是空巢老年人在與困難的鬥爭中鑄就而成,因為品質來源於生活、來源於經驗,而這些品質正好可以轉化為幫助獨居老年人積極老化能量與動機的來源,並形成優勢。還有,借鑑西方經驗,構建針對獨居老人心理健康的社會支持體系也是十分重要的,國外獨居老人一樣會面臨親屬支持的缺失,但政府及社區提供的各類社會服務項目可以說是全面和周到的。(蘇健庭)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2377463&encoding=UTF-8&data=ACRG9wAAAAcAAADzAAAAAQAk5YWz54ix4oCc54us5bGF6ICB5Lq64oCd5LuO5b-D5byA5aeLAAAAAAAAAAAAAAAuMCwCFGDeEb8qOBRJm-QV0t_WEu8fOfOuAhR2eZsOGLHw1uq7B-cvMYf61Nl3qw..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2377463&encoding=UTF-8&data=ACRG9wAAAAcAAADzAAAAAQAk5YWz54ix4oCc54us5bGF6ICB5Lq64oCd5LuO5b-D5byA5aeLAAAAAAAAAAAAAAAvMC0CFFABfMUcGSqmMhuS5uYnfrWKa_EzAhUAjlW3BfWTVEbuYvYwumBKJ3Xb93I.&siteid=7

相關焦點

  • 關愛「空巢獨居老人」 倡議書
    關愛「空巢獨居老人」 倡議書 發布日期:2014-11-20 09:17 瀏覽次數: 字體:[ 大 中 小 ]
  • 關愛獨居老人,讓"會報警"智能水錶更多一些
    近日,上海市給一些獨居老人的家裡,安裝了「會報警」的智能水錶。如果水錶12小時內讀數低於0.01立方米就會自動報警,社區居委會收到警報後上門探視老人,能夠及時發現老人異樣並施救。  獨居老人,家裡沒「伴兒」照應難免感到孤獨,但更危險的是,如果突然犯病昏迷或在家摔倒跌倒,手邊沒電話,腿腳不靈便,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過去,獨居老人在家中發生意外後,因為無人發現而耽誤搶救的新聞,並不少見。
  • 上海市「陽光關愛」三措施溫暖申城單身獨居老人
    像吳德輝這樣的獨居老人的「守護神」,目前正活動在上海的各個社區,為16.6萬「單身獨居老人」送去生活照料、疾病醫護和精神慰藉三大保障。      巡視報告員帶來生活照料    面對單身獨居老人的迫切需求,目前在上海的各個社區,都成立了單身老年生活護理援助分中心,各種形式的助老服務員正活動在每個居民小區。
  • 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低於0.01立方米自動報警感謝政府對老人的關愛
    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為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若12小時內讀數低於0.01立方米會自動報警,居委會幹部會第一時間上門探視老人,並將核實情況上報街道責任科室。城市獨居老人日益增多,他們在家裡面臨摔倒,突發疾病等風險,每次看到那樣的新聞總會覺得無助難過。關愛他們的安全,政府這個做法真心溫暖,真的用心。家有空巢獨居老人,子女最擔心什麼?一是怕老人出現意外發現不及時,二是長時間一個人在家孤獨寂寞。
  • 《關愛老人從心開始》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關愛老人從心開始》,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簡單的說課。從學生生活切入、設計多種活動方式,讓學生在體驗交流與探究中培養關愛老人的傳統美德 五、說教學設計思路      由於自家老人對孩子無條件、無限的付出,使孩子較難體會老人的心態與情感。
  • 如何更好地為獨居老人服務
    [嘉賓陸梅珍]答:各位網友,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就獨居老人這一話題進行聊天,非常高興,對網民提出的一些問題,我們共同探討。  [嘉賓王振華]答:各位網友好。非常高興和大家一起來探討獨居老人關愛的問題。老年人是我們國家和社會的寶貴財富,獨居老人更需要我們全社會來關愛,也真誠的希望通過今天的網聊來更進一步推進上海獨居老人的關愛活動。
  • 如何老有所依成世界難題 看看各國如何關愛獨居老人
    英國:不放棄獨居老人一名老人在倫敦-布萊頓老爺車比賽開始前參觀參賽車輛。(新華社)根據英國政府2018年發表的研究報告,英國有900萬人(約佔總人口的14%)感到孤獨。五分之一的英國老年人抱怨孤獨,20多萬老年人一個月以上都沒有與親友聯繫。
  • 義安區愛心之家公益協會開展「銀色港灣」關愛空巢獨居老人志願...
    11月29日,義安區愛心之家公益協會組織志願者來到西聯鎮看望獨居老人。志願者們首先來到官上村,看望65歲葉芽子老人,大家詢問老人的家庭情況和身體情況。志願者們將愛心企業四洋集團公司捐贈的米和藕粉等物品交到了老人手中。
  • 獨居老人、空巢老人護理服務體系與對策
    獨居老人和空巢老人現狀獨居老人:獨居老人不僅子女離家,而且喪偶,是比空巢老人更弱勢的群體。4—2—1式家庭結構導致家庭規模日趨小型化,打破了傳統上的三代人甚至四代人同居的家庭模式。同時,現代社會中老人和子女都要求有自己的「自由空間」,因此純老家庭和獨居老人的社會現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 市老齡委:高溫天子女多回家看看 獨居老人抑鬱達95%
    與此同時,個別區縣近日也召開緊急會議,特別提高了高溫天獨居老人的關愛級別,從昨天起通知到老人子女,督促他們高溫天特別要關心老人,關愛員也會做好告知子女的記錄,並增加子女關心父母的社會記錄檔案。要求再次梳理各社區內的獨居老人情況,不留下死角。
  • 空巢老人、獨居老人與日俱增,老年人如何健康養老
    社會把子女外出就業、留守故居的老人稱為空巢老人;把喪偶、離異、長期無子女陪伴或無子女的老人稱為獨居老人。這兩類老人面臨著類似的養老困境,他們的生活水平、心理健康、衣食住行都需要關注。智研諮詢研究表明,據2016年的中國空巢老人和獨居老人數據推測,預計到2020年年底中國獨居老人和空巢老人的數量將達到1.5億,佔到全國人口的12.5%。數據的背後不僅是沉重的養老負擔,更是老年人們難以言喻的無奈與孤獨。
  • 上海獨居老人達23.35萬 政府購買服務致電關懷
    去年盛夏,一名68歲的上海老人倒在家中,直到鄰居聞到臭味才被發現。滬上獨居老人猝死家中而無人知曉的悲劇一再發生,申城獨居老人面臨怎樣的養老難題?  今天上午,市民政局老齡工作處處長袁俊良透露,上海目前已有23.35萬獨居老人,自2004年市民政局就發動各區縣開始「織網」建立獨居老人信息庫並進行「結對關愛」工作。
  • 「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報警」,全國都該學學上海這份心
    文|彈劍 「上海獨居老人家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報警」近日引發熱議。 「我最害怕的,是死後沒人知道」,這是很多獨居老人的終極噩夢。我們也在新聞報導中看過太多「空巢死」的悲劇。如何守護獨居老人的生命安全,向來是城市治理中的痛點問題,而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這一問題變得越來越突出。 以往,我們常常呼籲建立「新型鄰裡關係」,希望重新回歸鄰裡之間相互照應的「舊時光」。這當然是一種解決方案。
  • 情暖中秋 城陽區海鷗服務隊開展走訪社區獨居老人活動
    工作人員陪同裴大爺包餃子合影留念合影留念大眾網·海報新聞青島9月6日訊(記者 李孝堙)為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在中秋節來臨之際,白沙灣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海鷗服務隊與青島公交集團城陽巴士第六分公司攜手前往白沙灣社區獨居老人家中走訪慰問
  • 天元區:「敲心門愛心餐」送給獨居老人
    紅網時刻株洲12月22日訊(通訊員 曠昆紅)近日,天元區馬家河街道新馬社區志願者、市愛心志願者聯合會的社工在獨居老人嚴奶奶家的廚房裡忙開了:清潔廚具、準備食材、洗菜、切蒜、剁肉、剖魚……互相配合,分工協作。
  • 溫暖獨居老人心 臺南市佳裡區東寧裡派送養生饅頭
    華夏經緯網6月2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為關懷裡內獨居老人,臺南市佳裡區東寧裡照顧關懷據點志工們在裡長林育如帶領下,25日製作2000粒養生饅頭,分送給裡內70歲以上老人、獨居老人、中低收入戶等,每戶發送10粒,溫暖獨居老人們的心。
  • 南雅中學學生攢下「零花錢」給獨居老人「拜年」
    長沙南雅中學C1507班的志願者寒假看望社區獨居老人 大年十二的早上,老人見到活潑可愛的孩子,臉上笑成了一朵花。長沙南雅中學C1507班的志願者早早來到中南院社區南玉英老奶奶家裡,給這位84高齡的獨居老年人拜年。簡陋的小房子裡傳出陣陣歡聲笑語,為喜慶的春節更增添了融融暖意。
  • 獨居老人水錶自動預警 貼心做法值得全國推廣
    「智能水錶」和「老人安全」看似沒有關聯,但在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一網統管」平臺,二者相關的邏輯清晰可見——當獨居老人家中超過12小時用水不足0.01立方米時,智能水錶系統會判斷老人家中有事,並及時向居委會預警。居委會幹部接報後立刻上門走訪,確認情況。
  • 獨居老人更易抑鬱 自我情緒調節最重要
    如今年輕人生活壓力大,每天都非常忙碌,家中的長輩難免被冷落,尤其是一些獨居老人。那麼,獨居老人有什麼心理特徵,我們又該如何關愛獨居老人呢?孤獨和單調容易讓老人的生活空虛事實上,獨居老人的身心健康是最值得關注的。因為「孤獨」兩個字,會壓得人喘不過氣來,並漸漸使人失去了生活的樂趣。
  • 獨居老人的福利到了,家裡水錶12小時不動,立馬就有人上門探望
    我們看新聞,有獨居老人在家摔倒一天無人知;還有獨居老人去世幾天,有惡臭傳出才被人知道已去世,讓人很心痛。所以,獨居老人,最讓人操心的就是安全問題。對此,江蘇一地推出了智能水錶,提升轄區智慧養老服務水平。即,街道把智能水錶和門磁「一網統管」,獨居老人若12小時用水低於0.01立方米,或者是老人24小時沒開門,後臺就會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