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情到深處淚自彈

2020-12-14 黨史頻道

秘書遭槍擊, 難過哭訴

1945年九十月間,周恩來陪同毛澤東赴重慶談判。就在重慶談判這段高度警惕小心的日子裡,一件意外的不幸事件還是發生了。10月8日,也就是毛澤東回延安前二天,周恩來的英文秘書(廖夢醒的丈夫)李少石不幸遭到槍擊。

那天,柳亞子來辦事處找周恩來,周恩來因為要陪毛澤東去參加張治中為歡送毛主席回延安而舉行的酒會,沒有空,就由李少石陪他聊聊。柳亞子和李少石談詩論文很投機,柳亞子告辭時,李少石送他走。李少石住曾家巖周公館,柳亞子住沙坪南壩。李少石就用辦事處的汽車送柳亞子。辦事處過去只有一輛車,司機姓段,是位老同志。毛澤東到重慶來談判,一輛車不夠,又買一輛車。司機是位回國參加抗日的華僑,剛僱來不久。

送柳亞子回來車經過紅巖村時,路旁有幾個鋪子,遇到幾個國民黨傷兵在那裡休息。汽車經過時,碰傷一名士兵。有一個兵喊:「停車!」還罵了句粗野話。

司機也許沒聽見或怕停下來惹事,繼續朝前開去。於是,喊叫的士兵開了槍,子彈從背後打中李少石。司機立刻把他送到七星崗市民醫院的急診室裡搶救。

司機沒經驗也不熟情況。市民醫院又遠又不好走,比市民醫院近一些的還有個療養院,若送療養院急救也許有救活的希望。結果李少石因流血過多而去世。

司機把李少石送到醫院後,把車鑰匙掛在車上就跑了。直到醫院打來電話,大家才知道李少石遇槍擊了。

這時,酒會已結束,周恩來正陪毛澤東看戲。龍飛虎趕去附耳小聲報告:「周副主席,出事了。李少石同志遇刺。」

周恩來的身子觸電似地抖了一下,對毛澤東輕聲說:「有點事,我出去一趟。」一出來,他頭一件事就是找國民黨憲兵司令張鎮。他嚴厲地說:「毛主席在這裡,你必須馬上來。」當時情況不明,大家都很緊張,都認為是一起嚴重的政治暗殺事件,是想刺殺毛澤東與周恩來,刺錯了人。周恩來當時也說這是嚴重的政治暗殺事件。

張鎮立刻趕來了,這位憲兵司令顯然也很緊張,臉都白了,立刻隨周恩來趕到市民醫院,可是李少石已經因為流血過多而去世。

周恩來看著急救室裡一盆盆的血水和一團團的血棉,難過地哭了,聲音顫抖地喃喃:「20年前,在同樣的情況下,我看到你的嶽父(廖仲愷)……如今我又看到你這樣……」

周恩來輕輕抹去淚,銳利的目光轉向國民黨憲兵司令:「我要求你必須嚴加偵察,緝兇歸案。現在毛主席的安全你必須負全責,你必須坐他的車,親自把他送回去。」

張鎮忙不迭地全都答應了。周恩來迅速安排了各項事宜,又輕輕地走回劇場,在原來的位置上一坐下,立刻恢復了往日的寧靜,仿佛什麼事也沒發生過一樣,默默地坐到京戲散場。毛澤東看完戲和張治中握手道別,周恩來始終對槍擊事件保密,不漏一字,以免驚動主席。張鎮親自護送毛澤東回到紅巖村。

毛澤東在重慶期間,國民黨憲兵司令張鎮確實盡了努力,負責毛澤東的安全。後來查明李少石遇槍擊的原因後,周恩來還去醫院看望了那位被汽車撞傷的傷兵,表示:願負擔一切醫療費用。

周恩來和宋慶齡都參加了李少石的葬禮。當時毛澤東也堅持要參加,但所有人都堅決反對,毛澤東只好送去一副輓聯表示哀悼。

毛澤東回延安後,周恩來一直以來緊懸著的一顆心總算落了地,他專門在桂園設宴,款待了國民黨憲兵司令張鎮,敬酒時還說:「共產黨不會忘了你。」

戰友病逝,深情大哭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機關在中共五大常委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的率領下,離開西柏坡,向北平挺進。由於勞累過度,任弼時在延安時已患上嚴重的高血壓。這通向最後勝利的一段行程,身受病痛折磨的任弼時大多是躺在中型吉普車中完成的。

1950年10月,任弼時抱病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了國慶一周年的慶典。這時,該不該向朝鮮出兵,一連幾日的政治局會議常常討論到深夜,儘管醫生再三強調到睡眠之時即應退席,然而,任弼時早已忘記了自己的病痛。就在中國軍隊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戰爭打響的第二天,1950年10月26日晚間,他的病情突然惡化。

得悉這一消息後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等都於百忙之中抽空來看望他。第二天中午12時36分,任弼時去世,年僅46歲。毛澤東親筆題寫墓碑:「任弼時同志之墓」。至今刻有毛澤東手書的那七個大字的石碑,仍赫然在八寶山任弼時的墓前。任弼時是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央領導層中第一個因病去世的創業者。

任弼時逝世一周年時,周恩來趕到任弼時家。他和任弼時的夫人陳琮英親切握手,又拉著他們的幾個孩子,看看這個、摸摸那個。他安慰著陳琮英,又叮嚀著孩子們,不由自主地深情回憶著任弼時的過去。

任弼時的女兒任遠志站在一旁,專心聆聽,低著頭默默垂淚,只聽見周恩來動情的話語裡夾雜著難以抑制的哽咽。突然,任遠志被一陣放聲號啕的哭聲震驚了!她抬起頭來,循聲看去,卻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向來善於抑制自己的周伯伯會號啕大哭!

見此情景,任遠志真為他擔心,她撲到周伯伯身上幫他擦眼淚,連連喊著:周伯伯別哭了!周伯伯別哭了!安慰他,卻又不知說什麼好。她的小弟也拉著周伯伯的手大哭起來。

陳琮英畢竟是大人,他們又是多年來同甘共苦過的老戰友,急忙擦乾自己的眼淚對周恩來總理勸慰道:「不要這樣,不要這樣傷心,國家大事那麼多,要注意自己的身體……」

百姓窮苦,自責淚泣

熟悉周恩來的人都知道,周恩來是個爽朗愛笑的人。可是,當人民群眾遇到災苦的時候,作為總理的周恩來卻忍不住灑淚自責和歉疚。

「文化大革命」期間的1970年3月,周恩來把陝西省和延安的領導同志叫來北京開會,參加會議的還有北京市的領導。總理要求陝西省要關心延安人民的生產和生活,要求北京市支援延安地區,派科技人員,幫助延安發展5小工業。總理心情沉重地說:「延安老區,對中國革命作出了特殊貢獻。我們進城了,延安還那麼苦,我還是從我身邊一個同志的小孩子口裡知道這個事……」

原來,這個孩子15歲就下鄉去延安地區插隊勞動。非常喜歡孩子的周恩來和鄧穎超聽說孩子下鄉回來,特意把她接到家裡來吃飯。其間,周恩來特意詢問了孩子延安地區群眾的生活狀態。孩子說了實話。

當說到延安人民群眾的一些窮困現狀時,周恩來聽著聽著,停住了吃飯,放下了筷子,難過地垂下頭,默不作聲,但見幾滴淚水緩緩地流出他的眼角。周恩來長長地嘆息一聲,帶著哭音說:「看,我這個總理沒當好呵……」

1972年到1973年夏天,被稱為「貧瘠甲天下」的甘肅省定西地區已連續22個月沒有下過透雨了。數百萬人缺糧,數十萬人和家畜缺飲用水。1973年5月末,在北京召開的一次中央工作會議上,周恩來聽取甘肅新的省委領導同志匯報工作,當時任甘肅省委書記的宋平在中央工作會議西北小組會上,如實地反映匯報定西地區的旱災,講到了甘肅省中部定西等十幾個縣有200萬人口的地區許多人沒飯吃、沒衣穿、沒被子、有的不能出門等生活極端困難的情況。

周恩來聽了後非常難過,情不自禁地淚眼婆娑。他深表自責地泣言:「我們解放都幾十年了,搞了20多年還是這樣,甘肅老百姓還這麼困難,國務院有責任,我當總理的有責任,對不起老百姓啊。甘肅農村的這些情況,我們過去都不清楚,沒有派人下去調查了解,我們國務院有官僚主義。」說到這裡,周恩來禁不住傷心落淚。

為了了解受災地區的具體情況,統籌救濟災區的群眾,中央工作會議結束後,周恩來立即從國務院8個部委抽調幹部,奔赴甘肅幫助救災。周恩來說:「過去不知道,現在知道了就要解決問題。」在這個高規格的工作組中包括林業部部長羅玉川、商業部副部長劉忍、水電部副部長王英憲及一大批司局級幹部。

調查的結果讓所有人都感到事態的嚴重。不久以後,連續3封關於甘肅災情的特急電報和國務院工作組的7份調查報告擺在了周恩來的案頭。情況已經十分清楚,周恩來立即批示有關部門迅速解決,並指出,救災就是救人,他要求甘肅半年內解決生活問題,兩年半解決生產問題。周恩來進一步具體強調說:「200萬人口的問題,為什麼不解決,軍隊倉庫裡有東西,為什麼不救濟,聽了很讓人難過,知道了就要去解決。」

之後不久,周恩來立即通知軍隊和有關部門組織救濟,幫助定西地區發展生產。

1973年秋冬,國家救災的大批糧食和解放軍後勤倉庫拿出來的大批舊軍服,源源不斷地運到甘肅,逐步分發到災區人民手中。一時間,定西地區流傳起這樣的歌謠:「吃著救濟糧,穿著黃軍裝,今年還比往年強。」

一年以後,已查出癌症的周恩來對甘肅的災情仍放心不下,他指示商業部、財政部再一次到甘肅調查災區群眾生活安排落實情況。當工作組的報告放到了病床邊時,剛做過手術的周恩來在報告上連續寫下9個不夠和3個感嘆號:「口糧不夠,救濟款不夠,種子留得不夠,飼料飼草不夠,衣服缺得最多,副業沒有,農具不夠,燃料不夠,飲水不夠,打井配套都不夠,生產基金、農貸似乎沒有按重點放,醫療隊不夠,醫藥衛生更差,等,必須立即解決。否則外流更多,死人死畜,大大影響勞動力!!!」

多年後,周恩來的這個批示被中央檔案館作為檔案收藏。翻開這份檔案,人們仍能感受到共和國總理將災區群眾的安危冷暖繫於心中的一片赤子情懷。

相關焦點

  • 農夫話教育之——情到深處自感人
    教育的藝術無須演技有多高,往往情到深處自感人。但自認為能結合中年生活見聞,感同身受,情感是較投入的。愚以為,情到深處自感人。記得當時聽讀後,同學們淚眼汪汪,一度心塞。雖無法像專業演員那樣做到抑揚頓挫、輕重緩急、聲情並茂、催人淚下,但自己朗讀時能將情感投入,融入自身理解體驗,與作者情感共鳴,先感動自己,再去撥動聽眾的心弦。那麼即便面對成百上千的聽眾,也可任淚水流淌。
  • 《因為風就在那裡》:情到濃時,男兒有淚也輕彈!
    簡單的幾個場景,便將我們帶入到一個純淨美好的世界。如果再來一個充滿民族風情的客棧,一個高大帥氣的男老闆,那什麼都不用寫,絕對滿滿的故事感。1.周遙周遙,A大地質系研究生。LAND項目小組成員。她和同學們一起到亞丁地質勘查,住進了駱繹開的客棧。沒想到卻開啟了一段生死之旅。周遙是個貓一樣可愛的妹子,她漂亮、活潑。被英俊帥氣的駱老闆吸引,開啟了各種少女花式撩法:賣萌、討好、沒話找話、耍心機讓駱老闆載她去鎮上、故意把奶沫留在嘴角。可駱老闆是誰啊?他是一隻冷淡散漫的老狐狸。
  • 愛到深處是無言,情到濃時是眷戀,不求彼此擁有,只願一生相守
    愛到深處是無言,情到濃時是眷戀,不求彼此擁有,只願一生相守,不求海枯石爛,只願心靈相伴,最真的愛,是心靈深處的語言,愛,不求繁華三千,只求一心一意,愛,不求轟轟烈烈,只求不離不棄,今生,心有眷戀,唯你是念,亦是幸福,人之幸福,可以享受,人之幸運,可以灑脫,人之快樂,可以隨性,生活需要一點點悟,那悟叫順其自然。
  • 情到深處人孤獨,愛到深處是掛念
    情到深處孤獨,愛到深處是掛念,願你在遠方,過得幸福。那些傷心的事,要學著忘記;那些與你的曾經,是我一個人的紀念。有一個地方,只有你我知道,我們曾經真心相待過,也是一種美好。曾經你是最懂我的人,如今,你是我所有的回憶,回憶不肯停歇,只因為你還在我的心裡。
  • 鄧穎超和周恩來的書信展:情長紙短,還吻你萬千!-廣西新聞網
    情長紙短,還吻你萬千! 鄧穎超和周恩來的書信展在南寧市博物館展出 書信大多簡短,卻深刻展現出兩人對彼此的深深愛戀 這是鄧穎超和周恩來書信來往中的一些片段。近日,南寧市博物館舉辦「鄧穎超與周恩來的書信展」,展出的書信內容主要是鄧穎超寫給周恩來的信。儘管這些信的內容較為簡短,但卻深刻展現出兩人對彼此的深深愛戀和因革命分隔兩地的相思之情。 據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開展後這幾天,不少年輕人前來觀看兩人的書信,兩人在革命年代裡矢志不渝的愛情帶給年輕人很多啟示。
  • 北大女生鍾芳蓉,留守兒女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情深處
    父母在她剛8個月的時候,就離開老家南下到廣東打工,也就每年春節回家,短暫的停留之後繼續外出,鍾芳蓉從小跟爺爺奶奶長大,雖然對父母回家有所期待,也會站在門前的路上巴巴地等,但父母真的出現在眼前的時候,自己又會有一點不好意思,甚至都不會叫爸爸媽媽,因為一年只能見一次,對爸爸媽媽的印象就停留在照片裡,感覺不熟,自己不好意思,甚至在心裡對爸爸媽媽也不是那麼親,比起來爺爺奶奶更像是父母。
  • 情到深處死亦生——評《情裡夢裡湯顯祖》
    朱虹先生的《情裡夢裡湯顯祖》,是一部難得的傳記佳作。一部好傳記,最動人心魄處,往往是其深刻揪人的精神歷險,能夠使一個人的精神歷險跌宕起伏、次第展開,直達其靈魂深處,那是寫作者的功力。作者須得有力量打入傳主的精神深處,以自己的生命體驗和情感方式,燭照歷史的幽暗,將他筆下的人物照亮。
  • 多肉:天使之淚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美園小語,ID:meiyuanjingy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這是海玲妹妹送給我的多肉:天使之淚。我開始記不住名字,稱她為淚美人。但是我一直不理解為什麼她叫天使之淚這個名字。今天給花澆水,澆完後一看,咦,這垂下來的水滴真的像一顆眼淚。而下面的葉瓣間,好似也有一顆眼淚。此刻,感覺起名為天使之淚還是很有道理的。天使的眼淚,想必是最純淨,最純潔的。一滴淚落下來,美人的魅力大增。
  • 情到濃時永不言情,愛到深處永不言愛
    警幻亦曾問及,灌溉之情未償,趁此倒可了結的。那絳珠仙子道 :他是甘露之惠,我並無此水可還。他既下世為人,我也去下世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償還得過他了。」凡讀《紅樓夢》者,都會或多或少的評價這對前世情債。今天我也和大家分享下,我對寶黛愛情故事的看法。
  • 11月,惟願君心如我心,不負相思意,舊愛伊人,情到深處難別離
    11月,君心如我心,不負相思意,舊愛伊人,愛到深處難分離的射手座。射手座的心情是豁達大度的,她們的布局素來都較為大,對一些事兒的目光也擺得較為長久,拿得起放得下擺得下,由於她們一切都如我所願。11月,君心如我心,不負相思意,舊愛伊人,愛到深處難分離的金牛座。金牛座對情感的認知能力實際上非常簡單,她們感覺兩人在一起,可以造成滿足感是最重要的。愛情的定義不就是1+1=2嗎?因此 ,對金牛座而言,兩人交往,獲得要比喪失的多,就意味著彼此有原因再次走下來。並且,金牛座自身是很憨厚老實的人,對感情忠誠,對情侶傾心。
  • 周恩來和「花神」咖啡館的不了情
    (資料圖片)口述歷史口述人:法國歐華歷史學會會長葉星球周恩來上世紀20年代在巴黎13區義大利廣場附近的戈弗魯瓦街15號一家小酒店住了兩年多,一面讀書,一面寫文章兼做社會調查。其間,到咖啡館喝咖啡成了周恩來了解社會、發展社會關係的重要手段。「花神」咖啡館,是巴黎著名三大咖啡館之一,1865年開始營業,它以接待文化藝術界人士而聞名於世,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畢卡索、薩特、布雷東還有政治人物託洛斯基都在那裡喝過咖啡。上世紀20年代,年輕的周恩來也常去居住的小旅館附近的「花神」咖啡館喝咖啡,寫文章。
  • 《媽祖回家》周五上映 有笑有淚訴說兩岸融情時刻
    視頻中不少影迷都表示「是一部很歡樂的影片」「前半部挺喜劇搞笑,後半部比較感人」「這是一部有笑有淚的電影」,觀眾的共鳴也正源自於電影對於兩岸同胞在那個特定年代下悲歡離合的表達。文化精神的信仰與信念電影《媽祖回家》講述了在特殊年代背景下,隔海相望的兩個家庭的故事。
  • 人到中年,男人情到深處的3種表現,中一條就代表他忍不住了
    尤其是到了中年的男人,對待感情會更加小心翼翼,比起用言語去表達,男人更多的是在行動上去表現,當男人情到深處的時候,不太會說一些哄人的甜言蜜語,而是在行為舉止上都是很明顯的愛你的表現,有些男人光會耍嘴皮子,實際上根本沒有什麼實際表現,根本就不是真心愛你,真心愛你的男人,對你愛意根本忍不住。
  • 一個女人,情到深處,可能會有這些「表現」
    而當她真的愛上一個人時,會有一些「表現」,當她有這些「表現」時,就證明她已經離情到深處不遠了。比如說,她會越來越離不開你,會特別的黏你,一天不見都會覺得特別地想念,一有點時間就想立馬奔到你的身邊。其實愛情有的時候真的會讓人情不自禁,一個女人愛你愛到深處時,她就會有這些「表現」。
  • 抱歉打擾你了,只因情到深處難自禁
    文/昕月藍殤當天空又下起了雨,又為你惦記,將想你的念埋藏在時光裡,輕輕擦去眼角的淚滴,不忍再看一眼你留下的相片,那些美好的片段,到這裡斷了線,我隔著思念遙望你,無奈與你的對白,珍重是最後一句。情到深處難自禁,總想看一眼你的狀態,想知道你過得好不好,哪怕你給我一個微笑的表情,我也可以高興好幾天。想要跟你說上一句話,我知道,分開後,我再也不是你的誰,不能夠再打擾你,遠遠的看著你,心生痛惜。勸自己要走出回憶,走出自己編織的牢,學會照顧好自己,但每當夜深人靜時,又躲在角落靜靜的想你。
  • 王寶強醉酒照表情茫然,他的朋友「心疼」:男兒有淚不輕彈
    6月26日,有網友曝光了一組王寶強醉酒後的照片,並稱「寶強離婚兩年後頭一次看到他喝多的樣子,照片上從劉總哪裡複製來的,男兒有淚不輕彈。」「男兒有淚不輕彈」這是朋友對王寶強的「評價」,也許能在酒桌上看到王寶強的苦衷、王寶強的「痛苦」,看到王寶強喝醉照片中的「茫然」,忽然想起網絡那句話:寶寶心裡苦啊!照片中,王寶強應該是與眾位友人在類似於韓料日料的餐館裡聚餐,王寶強身穿白色體恤,外面套了個黑色休閒馬甲,頹然的倚靠在身後的牆上,頭髮垂落在額前,鬱鬱寡歡,兩頰紅潤,大概是酒精的作用。
  • 一段感情裡,男人若情到深處,會是什麼樣子?
    從初識時的喜歡,到後來的深愛,感情的起伏,皆有痕跡。初識時,男人對女人,多是試探,撩撥,以及厚臉皮的追求。深愛後,男人對女人,則多了牽掛,付出,以及堅定的責任心。到最後,他會把想你當作習慣,寵你當作責任,有你當作幸福。一段感情裡,男人若對你情到深處,多會有這些表現。情到深處,若不見面,便是思念張小嫻說:孤單不是與生俱來,而是由你愛上一個人的那一刻開始。
  • 高亦吾:周恩來總理一生感念的啟蒙老師
    1979年11月,為紀念開國總理周恩來逝世三周年,周總理的啟蒙老師高亦吾先生之女高肇申應邀遠赴瀋陽東關模範學校(周總理少時在此就讀)參觀、訪問。出於對偉人的真情摯愛,高肇申一邊默默觀看,一邊悄悄抹淚,循著周總理生前的步履,進行了一次刻骨銘心的紅色「尋蹤」……  走訪期間,總理當年在本校的同學、時任遼寧省副省長的陸廣勳追憶說:「1936年西安事變時,我任張學良將軍的機要秘書。
  • 中年女人,情到深處時,才敢這樣「稱呼」男人
    人到中年的女人,其實更加的深情,時光並沒有帶走她的愛情,而是讓她越愛越深。只是不再如年輕時一般衝動,她把自己的感情沉澱了下來,默默的展現她愛的那個男人而已。-02-其實,夫妻之間,往往到了中年,才是最恩愛的。有的夫妻,經歷不過那段磨合期,會選擇分開。
  • 撩女人,多說這些「肉麻話」,會讓她情到深處
    而多說這些「肉麻話」,來撩女人,會更容易讓她對你情到深處。「想做你的頭上枕,手中茶,意中人」女人都是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安全範圍的,如果示愛不當,不僅會引起對方的警覺,嚴重的還會讓對方反感。所以,從她的身邊進行觸及,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