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和「花神」咖啡館的不了情

2020-12-20 金臺資訊

「花神」咖啡館位於巴黎第六區聖日爾曼大街172號,建於1887年,因當時門前裝有一尊古羅馬女神Flore的雕像而得名。(資料圖片)

口述歷史

口述人:法國歐華歷史學會會長葉星球

周恩來上世紀20年代在巴黎13區義大利廣場附近的戈弗魯瓦街15號一家小酒店住了兩年多,一面讀書,一面寫文章兼做社會調查。其間,到咖啡館喝咖啡成了周恩來了解社會、發展社會關係的重要手段。

「花神」咖啡館,是巴黎著名三大咖啡館之一,1865年開始營業,它以接待文化藝術界人士而聞名於世,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畢卡索、薩特、布雷東還有政治人物託洛斯基都在那裡喝過咖啡。

上世紀20年代,年輕的周恩來也常去居住的小旅館附近的「花神」咖啡館喝咖啡,寫文章。店內的侍應生帕斯卡爾,性格開朗,對那些熱血沸騰的窮書生,充滿同情,而且喜歡和他們交往。

中國青年周恩來,也成了他的朋友,他很佩服這位黑頭髮黃皮膚的年輕人。為尋求真理,離鄉背井,來到法國。有一段時間,周恩來手頭拮据,帕斯卡爾總是借錢接濟他,周恩來始終沒有忘記帕斯卡爾的友情和對他的幫助。

周恩來就任總理之後,在日理萬機中也沒有忘記這位老朋友,曾多次寄去中國香菸和茶葉給帕斯卡爾,帕斯卡爾每次總是分給同事品嘗。一直到今天,「花神」咖啡館還有許多人知道中國有一位很重感情的總理。帕斯卡爾今已作古,但是「花神」咖啡館現在還流傳著他與中國總理交往的故事。「花神」咖啡館現在屬於巴黎文化遺址保護單位。文物保護的盾形金屬牌上,清晰留著周恩來的名字。

除了「花神」咖啡館,周恩來還到巴黎火車東站附近的咖啡館喝咖啡。

鄧小平在哈金森橡膠工廠的檔案卡。(資料圖片)

鄧小平在法國:6年勤工求學

口述人:法國歐華歷史學會會長葉星球

1920年10月22日,16歲的鄧小平和黃濟生、鄧紹聖等23名中國學生,在「法華教育會」的安排下,正式在諾曼第地區巴約中學註冊,開始在法國的求學生涯,當時在法國能夠接納不會說法文的外國寄宿學校,只有巴約一家,學校為這批中國學生特地開闢學習法文的課程。

巴約中學,上世紀60年代改建,現名叫阿蘭·沙巴梯耶中學。在校園的東側,有一座三層樓的古老建築,正是當年巴約校舍的舊址。現在巴約中學留有鄧小平唯一的一張史料,那是一張當年學生的費用單據,上面排列著19個中國學生的姓名,左邊是外文拼音,右邊是繁體漢字。第十八位是「鄧希賢」(即鄧小平原名),上面開列了1921年3月每個學生交納的生活費清單。鄧小平的零用開支一項總額是18.65法郎。

5個月後,由於當時的中國政府中斷了這批學生的財政資助,鄧小平和他的同學被迫中斷學業,離開巴約中學。輟學之後鄧小平經同鄉介紹到克魯梭當皮革工人,後來再到施奈德鋼鐵廠當軋鋼工人。

離巴黎不遠的蒙達日是當年接納中國留學生最多城市。根據該城檔案記載:「1920年至1927年之間,蒙達日市等幾個城市特別對華開放。當時這些城市的學校招收了幾百名中國學生,並且都是領取助金的學生,哈金森橡膠廠就招收了兩百多名學生打工。」哈金森工廠現在依然存在,共有員工1500人。

1923年,鄧小平曾在橡膠工廠木鞋部當工人。當時的檔案記錄著:鄧希賢,進廠編號5370,出生日期1904年7月12日,入廠日期1923年2月2日,離廠日期1923年3月7日,車間:鞋業部。

鄧小平經歷了長達4年的勤工生涯,直到1926年1月離開法國,前往莫斯科。

1997年5月16日,法國總統席哈克訪華時,向江澤民贈送了鄧小平在法國工作的工卡原件,以表達對這位偉人的緬懷。

相關焦點

  • 花神咖啡館與周恩來早期旅法革命活動
    周恩來旅歐歷時三年半,其中2/3以上的時間是在法國度過的。     周恩來在旅法期間,應該是經常光顧花神咖啡館的。巴黎市政府為花神咖啡館所立的紀念牌上寫到:「……政治家如託洛茨和周恩來經常在這裡做客……」現在,人們已經無從考證出周恩來一共去了多少次花神咖啡館,在花神咖啡館做了些什麼,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花神咖啡館見證了周恩來由一位愛國青年轉變為共產主義者,並積極投身革命活動的歷程。
  • 姜昆:巴黎的「花神咖啡館」
    當然,這裡最多的還是咖啡館。巴黎的咖啡館有露天和室內兩種,但即使是室內咖啡館,也是一半在屋裡,一半在人行道上,頭上面有可以活動的篷,天氣不好時,活動篷不打開,就是室內咖啡館;天氣好時,活動篷打開,就是露天咖啡館了。一般不露天的咖啡館,有大的落地玻璃窗,我在道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屋裡看我。在香榭麗舍大道上看見的咖啡館,幾乎都是這樣的。
  • 在花神咖啡館溫習薩特
    &nbsp &nbsp我計劃中要去拜訪的雙偶咖啡館和花神咖啡館就在這裡——它們因薩特、波伏娃等存在主義哲學家及其他著名思想家經常光顧而聞名。 &nbsp &nbsp據說,薩特、波伏娃等存在主義哲學家最初更多地是在雙偶咖啡館寫作與聚會,後來轉到花神咖啡館。
  • 巴黎的「花神咖啡館」(行天下)
    當然,這裡最多的還是咖啡館。巴黎的咖啡館有露天和室內兩種,但即使是室內咖啡館,也是一半在屋裡,一半在人行道上,頭上面有可以活動的篷,天氣不好時,活動篷不打開,就是室內咖啡館;天氣好時,活動篷打開,就是露天咖啡館了。一般不露天的咖啡館,有大的落地玻璃窗,我在道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屋裡看我。在香榭麗舍大道上看見的咖啡館,幾乎都是這樣的。
  • 在花神咖啡館遇見波伏娃,很意外!
    走過小橋,離開西岱島,我堅持著,要尋到聖日爾曼大道,要去花神咖啡館,喝一杯咖啡。這間著名的咖啡館,便是當年薩特與波伏娃以及更多文人、藝術家時常聚會暢聊的地方,是存在主義最著名的論戰之地。古老的教堂在一街之隔的地方,而花神咖啡館,就這麼清晰冷靜地闖入了視線。一樓的露天咖啡館都已坐滿了人,天氣冷,頂蓬的暖氣都打開了。好容易找到一個狹小的座位,與3個時髦的歐洲女子擠在一個角落,卻絲毫不影響我沉默而執著的四下張望。
  • 全球最美咖啡館福裡安花神咖啡店首入臺灣
    全球最美咖啡館福裡安花神咖啡店首入臺灣來源:聯商網2017-04-07 13:26聯商網消息:3月10日,Caffè Florian福裡安花神首次在臺灣亮相,入駐新光三越臺北信義新天地,成為全球第六家分店。
  • 《花神咖啡館的情人們》講述的,是兩個了不起的浪漫靈魂!
    我總是對那些描繪作家故事的電影抱有一種難以抗拒的喜歡之情,哪怕電影本身拍得並不怎樣,但只要其故事主體講述的是與作家有關的,我都會耐下心來趣味盎然地看完。比如看《午夜巴黎》的時候,看著海明威、菲茨傑拉德這些文豪悉數登場,著實令人激動,更是對他們那種瀟灑不羈的生活心生羨慕;比如看《最後一站》的時候,會因為偉大的作家列夫託爾斯泰的故事而不願挪動屁股,即便電影講述的故事布滿悲情,也還是覺得很有價值;這種喜歡之情同樣出現在觀看《花神咖啡館的情人們》的時候。
  • 列儂洋子愛情將登大銀幕 《花神咖啡館》導演執掌
    列儂洋子愛情將登大銀幕 《花神咖啡館》導演執掌 時間:2018.10.2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 花神咖啡 巴黎人的歸宿
    花神咖啡館都是最著名的,它的影響力之大不僅僅在於讓-保羅-薩特和西蒙娜-德-波伏娃的愛戀,不僅僅是畢卡索和阿爾貝-加繆的才華,在更多的時候,花神咖啡代表的左岸自由主義精神,這才是人們所追求的。幾乎所有的巴黎人都曾遇見過相似的局面,習慣性地和朋友約好在花神咖啡館見面,但等到了聖日耳曼大街的拐角處卻發現,從屋裡到屋外早已都是滿座狀態,這時候兩個人會相視一笑,其中一個會問「我們為什麼不去雙叟或者阿瑪尼咖啡
  • 巴黎的露天咖啡館
    由西西里廚師ProcopioCutò,以他的義大利名字和他的法國名字組合成咖啡館的名字。 花神咖啡館以古羅馬女神Flore為名,是巴黎三大咖啡館之一,位於巴黎第六區聖日耳曼大道和聖伯努瓦街轉角處。
  • 海南周刊 | 海島沙龍方興未艾 期待海南版的「花神咖啡館」
    文\海南日報記者徐晗溪  方外空間的「文藝沙龍」、拾渡的「人文會客廳」、鳳凰九裡書屋的「文化分享會」、知和行書局的「小資風格沙龍」、省圖書館的「文化藝術沙龍」……近年來,海南沙龍活動日益豐富,從咖啡館、茶館到書店、圖書館,很多休閒文化空間都會定期舉辦沙龍活動,豐富了海南民眾的文化生活。
  • 這12家百年咖啡館,最年輕的也118歲了
    「不在家裡,就在咖啡廳裡。不在咖啡廳裡,就在去咖啡廳的路上。」如果你去歐洲旅行,不能錯過歐洲的咖啡文化。花神)。 徐志摩和他的朋友們常在這裡品味詩歌、旅法學習時期的周恩來也時常光顧……紅色的座椅、牆上的鏡子、銀質餐具和咖啡壺,讓這裡別具優雅風格。如今巴黎左岸的這家咖啡廳常常是人滿為患,有時需要排很長的隊才能品嘗到這裡的咖啡。
  • [一起探店]在義大利花神咖啡館偶遇尼古拉斯凱奇、卓別林、安迪沃霍爾、拜倫……
    威尼斯聖馬可廣場上,人們正在圍觀的滑稽劇講的是他的風流韻事,他們並不知道,這位不曾蒙面的情聖此刻正潛伏在旁邊的福裡安花神咖啡和一個美麗的紅頭髮姑娘調情。 法國女明星凱薩琳.德納芙一如既往點了自己最愛的cheese蛋糕,配一杯雙份espresso的美式。
  • 一月花神是什麼花神?女花神天姿國色,男花神浪漫多才
    中國的花朝節由來已久,一年十二個月,每個月都有專屬花神。一月是一年之中的第一個月,這個月的花神就是蘭花花神屈原了。自古以來的詩人中,屈原恐怕是最喜歡寫蘭花的了。他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家,開闢了「香草美人」的傳統,被譽為「辭賦之祖」「中華詩祖」。屈原喜歡將自己一腔愛國熱情寄託於蘭花,他時常身佩蘭花,讚美蘭花「幽而有芳」。蘭花因此被視為「花中君子」和「國香」。
  • 咖啡館回來了,你期待的生活還遠嗎?
    早上7點半,位於巴黎塞納河左岸的花神咖啡館開門營業。儘管只有室外露臺區域開放,這依然如同鑲在烏雲上的銀邊,向尚處疫情中的巴黎人投下光芒。「一些顧客早早就來了,他們想恢復生活的儀式感。」花神咖啡館經理亞歷山大·希列戈維奇說。6月2日,在法國巴黎,戴面罩的人們在花神咖啡館露天就餐區域喝咖啡。
  • 巴黎最有名的咖啡館,畢卡索生前常去的咖啡館是什麼樣的?
    去巴黎看艾菲爾鐵塔,去香榭裡舍大街喝咖啡,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一家巴黎人氣最旺的咖啡館,位於聖日耳曼大道、塞納河左岸,它叫:雙叟咖啡館(法文名:LES DEUX MAGOTS)。具有左岸咖啡館特有的藝術氣息,因為畢卡索生前經常來這裡喝咖啡而逐漸出名,很多的遊客也是慕名而來。在塞納河左岸,除了花神咖啡館之外,最有名的就屬雙叟咖啡館了。
  • 香蜜沉沉燼如霜裡的花神梓芬:為情所傷的她,究竟是誰傷了她的心
    香蜜沉沉燼如霜裡的花神梓芬,我們當時只知道她很有可能是因為自己為情所傷,所以當她拼命全力生下女兒錦覓以後,才會給錦覓服下隕丹,想讓自己的女兒斷情絕愛,免受情愛之苦。很多觀眾都覺得,都是因為花神的隕丹,才讓後來的鳳凰和錦覓,還有潤玉他們小一輩人,受了那麼多的苦。
  • 直擊巴黎宵禁首日:花神咖啡館也停止營業,地鐵站空無一人
    當地時間10月17日,法國巴黎正式實施宵禁,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反彈。圖為巴黎艾菲爾鐵塔附近的咖啡館在17日晚的宵禁時段停止營業。法式夜生活的重要場所——咖啡館和餐館在宵禁中關閉了大門。而往常的夜晚這些場所的營業時間可以持續到午夜甚至次日凌晨,總會聚集著喝咖啡、享美食、談生活的人們。在香榭麗舍大街、裡沃利大街等巴黎標誌性地點,記者看到的都是相似的場景——幾乎所有公共場所關閉,街頭很難看到行人。商家不可避免會遭受損失,民眾除了留在家中似乎也別無選擇。
  • 成都IFS開啟浪漫法味聖誕季 巴黎左岸花神咖啡首臨中國
    法味聖誕」主題活動,在全球範圍內首次將久負盛名的花神咖啡(Café de Flore)以快閃店形式帶至成都,復刻了這間具有百年歷史的傳奇咖啡館,這也是花神咖啡首次在國內亮相。花神咖啡全球首家快閃店亮相中國咖啡館是巴黎人生活和這座城市文化的縮影,其中代表了左岸自由主義精神的花神咖啡無疑是最具影響力的。它的名字取自春天的創造者——花神Flore,自1887年創立以來,不僅成為巴黎經典的文化符號,更因深厚的藝術底蘊聞名於世界。
  • 芒種餞花神
    其實送花神是一件有趣的快樂事。母親說她小時候和姐妹們祭餞花神,是將五顏六色的絲綢帶系在果樹上,或是將落地的花瓣製作成花朵掛於枝頭,意謂永不凋謝。大戶人家的女孩子們,芒種節都會打扮得花枝招展,喜笑顏開地去餞花神。這在《紅樓夢》第二十七回描寫的比較詳細:「……閨中更興這件風俗,所以大觀園中之人都早起來了,那些女孩子們,或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的,或用績錦紗羅疊成幹旄、旌幢的,都用彩線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