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2588 字
預計閱讀時間: 7 分鐘
也許你還記得,我在《技術型和權術型管理者》這篇文章中做過一個投票:
結果和大家分享一下:
參與投票的人不多,但過半數的人表示,自己的領導屬於權術型。
五千年的官本位畢竟餘威猶存哪。
技術型的領導,只有不到20%。
卻有接近30%的人覺得自己的上司是「有個屁術型」,看來是不學無術的典型了。
你好好看看我這篇文章:
向上管理,你必須建立的一些觀念
再給你一次機會想想,你對上司的評價要修改嗎?
如果還是「有個屁術」,那說明他也許既不懂技術,又不懂權術,但一定某個方面有過人之處。
既然權術型領導佔了多數,我們以後就著重講講權術型領導。
今天就來聊聊權術型領導的一個常用套路,隔山打牛和借題發揮。
《大明王朝1566》中的嘉靖皇帝,是個典型的權術型領導。
權術型領導愛製造信息不對稱,愛故弄玄虛。沒辦法嘛,不讓你覺得他高深莫測,他業務又沒你懂,還怎麼掌控你?
嘉靖就是這樣的領導,話不愛說清楚,經常語帶雙關,沒事就來個影射,正面理解反面理解都能說得通。有時候他連批示「朕知道了」都懶得說,敲個磬就代表同意了。
話不說清楚底下怎麼辦事?你自己揣摩。
你辦好了,領導指導有方。你辦砸了,是你會錯了領導的意思,他放放馬後炮,領導英明不減,都是你的責任。
海瑞進京,要根除弊病,劍鋒直指嘉靖。嘉靖讓嚴嵩給醬菜鋪子題寫的「六必居」牌匾,海瑞強行加了註解。
怎麼註解的呢?
產地必真,時令必合,瓜菜必鮮,甜醬必醇,盛器必潔,水泉必香。
六個「必」,端的好文案。
這文案有問題嗎?沒有啊,說的多對啊。
但嘉靖皇帝明白,醬菜鋪子原本叫「六心居」,他為了強調「天下一心」,才改成「六必居」。這是有政治意味的。你海瑞強行解釋,偏偏寫成了商業文案,是何居心?
但海瑞做的註解又沒錯,在商業上堪稱完美。也就是說,海瑞的說法,是一種「合理、正確」的說法。
他沒法動怒。
注意了,權術型領導的「隔山打牛、借題發揮」,出現了。
我說政治,你海瑞說商業。我堂堂天子,你海瑞一個小小的戶部主事。我不可能出來大大方方跟你撕,也沒法就事論事的批評你。那好,我就在其他的事情上,表明態度,讓你感受到壓力。
海瑞被皇帝視為裕王和清流一黨。於是他就開始打壓裕王。先是罰裕王抄書,把六個「必」抄一遍,刻匾送去醬菜鋪子,讓政見分歧隱蔽化。然後藉口做了不該做的事,放逐了裕王府中的太監馮保。
內閣首輔徐階感受到了壓力,他要求主管戶部的學生趙貞吉,做做海瑞的思想工作,別再捅婁子了。
就這麼迂迴,向海瑞施加了壓力。
這就是「隔山打牛」。
技術型領導者,一般不會這麼迂迴曲折。他會更傾向於就事論事。如果海瑞對六個「必」的註解不對,那好啊,拿到桌面上,大家討論。
權術型管理者說不。沒有討論空間,我說的就是對的。你如果認為我不對,我會通過別的法子拿住你,迫使你說我對。
有個同事跟我抱怨,說他們新任的女領導不好伺候。
女領導掌控欲很強,就連中午休息吃飯的時間,都要管。
同事說,他出去吃個飯,領導都不樂意,仿佛中午時間就活該給她加班一樣。
但午間休息,不在我們八小時的勞動時間內。休息和休假,又是《勞動法》賦予勞動者的合法權利。
中午休息,是「合理、正確」的。
政治不正確的話,權術型領導不會說。比如「你中午不應該出去吃飯,到食堂吃個二十分鐘,趕緊給我上來幹活」這種話,說出來容易被員工拿住告狀,她永遠不會說。但她心裡真的這麼想。
所以她的招數也是「隔山打牛、借題發揮」,你中午要出去吃飯,去吧。回來後,找個別的由頭批評你,讓你也不痛快。比如一個事,明明來得及,非說你辦晚了,耽誤工作。潛臺詞呢?——你中午為啥出去浪了?中午為啥不加班把這事幹了?
是的,權術型管理者,喜歡用權力強迫你,扭曲你的意志。
但政治不正確的話,又不能說。所以,只能祭出「隔山打牛、借題發揮」大法了,傳統上又稱為「穿小鞋」。
很多新人,深受權術折磨,有時候被領導批的莫名其妙,一般不都這麼做麼,大家不都這麼做麼,為什麼批評我呢?
這時候也不要一直懷疑自己的能力。你仔細想想,是不是有其他地方讓領導不爽了,他又沒法說你,就開始「借題發揮」了。
有次會上,我就被批評了,非常無釐頭。如果年輕幾歲,也許會上我就跟領導爭起來了。但我仔細一想,一周前有次領導非讓我加班,我有事沒加,也跟他說清楚了。看來這哥們心眼小,這是找補來了。
想想就釋然了,我的做法沒錯,無非是他在借題發揮,打壓打壓我。
沒關係,只要我做事沒問題,您隨意。
但有的時候,「隔山打牛、借題發揮」大法,我們還必須用,效果也不錯。
畢竟,技術不能解決你面臨的所有問題。
有一陣子,部門的業務都集中在我的團隊裡,恨不得我們兩三人的團隊就完成了10個人的考核任務。
這時還有客戶要求我們辦理零星繁瑣的業務。我去爭取人手,但領導也為難啊,畢竟也不能把休產假的同事叫回來幹活啊。
我傻實在,就跟客戶實話實說,現在實在沒有時間,您可能得等等,過個十天半月,抽出時間再處理。
我能怎麼辦呢?部門就給我們配了這麼有限的人力資源。我已經天天加班加點。對不起,你確實排不上號。
客戶嘴上不說什麼,但心裡肯定有受冷落的感覺。
後來請一個大哥來幫忙。
大哥是老司機了,上來也不提我們人手不足,就挑對方業務的毛病,提了一堆要求,說,這些要求落實了,我們才能辦。
明眼的你看到了,這又是「隔山打牛、借題發揮」。畢竟「人手不足」的理由,跟說「因為你不重要」幾乎等同。對於我們一線業務人員,說客戶不重要,那是極端政治不正確的(事實上肯定有不重要的客戶,但不能說出口)。
所以只好挑業務本身的瑕疵,借題發揮。
客戶能不能消除瑕疵,兩說。但在他們彌補的過程中,我們贏得了轉圜的時間。
以前就覺得這大哥死要面子,在客戶面前經常嘴硬,絕不承認我們的困難。後來想想,他是有智慧的人,「隔山打牛、借題發揮」,是一種迂迴的智慧。
智慧本身無善惡,它可能被權術型領導利用,用來扭曲我們的意志,也可能作為我們參與博弈的手段。
是的,領導可以借題發揮,你也可以。
但請你記住,手段無善惡,但若你心術不正,終難以走遠。隔山打牛也要講究基本法啊。
如果職場上社會上的一切都是光天化日朗朗乾坤,自然無需用這樣拐彎抹角的小手段。但就如我當時面臨的人力資源不均的局面,本身就是一種扭曲。既然社會現實如此,既然無法改變扭曲,那也只能用迂迴的手段應對了。
皮球研究所 主業研究政商(PQ),業餘研究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