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類型的滅火器使用年限從6年到12年不等,達到年限的滅火器必須報廢,這些滅火器都去哪裡了?手中有報廢滅火器該如何處理?日前,記者調查發現,多數報廢滅火器流入廢品收購站,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對此,消防部門提醒市民,報廢滅火器應交送具有維修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理。
廢品收購站成回收報廢滅火器主力
家住高新區的陳先生經營著一家餐館,滅火器在店裡放了好幾年,一直沒派上用場。「對於報廢滅火器怎麼處理不是很清楚,有時當垃圾扔了,或賣給收廢品的。」陳先生說。記者走訪發現,很多店主以及車主對於報廢滅火器的處理方法基本一致,就是找收廢品的賣掉。
8月19日下午,在寶通東街與鳶飛路交叉口附近的幾家廢品收購站內,記者以物流公司物管人員的身份叫賣報廢滅火器,除一家拒收外,兩家表示「有多少收多少」,每斤0.7元。如果留有乾粉的話,按容量大小回收,從2元一個到5元一個不等。記者問一名收購人員是否懂得如何卸掉抖粉,他表示:「我收了10多年廢鐵,滅火器少說收了幾百個,怎能不會?」而當記者提出要看看處理好的滅火器時,這名男子警覺地說,已經被送到別的地方了。
在交談中,一名男子告訴記者,滅火器瓶頸部是100克重的黃銅,黃銅價格每公斤在40元左右,是廢鐵的很多倍,拆下來單獨賣比較划算。對於回收的滅火器,廢品收購站也會進行挑選,品相好一些的會找人再加工,將鋼瓶噴漆、加壓、填充新的乾粉或二氧化碳氣體,當作新的出售。
專業處理成本高,回收價格相對低
8月19日,記者走訪了城區幾家消防器材銷售部,發現市售滅火器有乾粉ABC、BC、二氧化碳氣體滅火器等,銷路基本是一些企事業單位、賓館酒店、學校及個人。多家銷售部工作人員表示,滅火器報廢后究竟歸哪個部門管理,他們也說不清。
一名經銷商告訴記者,若在檢測過程中發現必須報廢的滅火器,他們會向用戶發放報廢通知單,然後進行卸壓、打孔、徹底拆除鋼瓶等方面的處理,「以維修為例,都是需要專業操作的,所以我們的成本會比較高,回收價格可能比廢品收購站低一些,不少私企和個人為了省事或多掙點錢,就把報廢滅火器直接賣給廢品收購站。」
從事消防器材銷售、維修多年的賈經理表示,很多商戶對報廢的滅火器只是簡單地打開保險,噴完剩餘的乾粉或氣體,這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一旦放置、處理不當,或者環境發生變化,就好比一顆隱形炸彈,隨時可能發生爆炸。」賈經理提醒。
沒有強制性報廢 回收管理成真空
記者了解到,2003年以前,公安部規定報廢的滅火器須經消防部門回收後卸壓,對乾粉回收處理。但2003年以後,「國家職能部門不得從事經濟行為」的規定出臺,消防部門便與下屬經濟組織脫鉤。此後,消防器材的檢測、經營、報廢、回收等改由工商、質監部門批准的具有相關資質的企業進行檢測、維修。
目前,公安部對於報廢滅火器只出臺了一套技術指導規範,要求對出現異狀的滅火器進行報廢處理,並建議送生產廠家。但對企業或個人自行出售、收購未經處理的報廢滅火器,沒有明文禁止,也沒有規定廠家的回收義務。因為不是強制措施,所以目前滅火器回收處於監管真空狀態。
濰坊市消防支隊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滅火器應避免放置在高溫、潮溼和有嚴重腐蝕的場所,以免在檢查或使用時發生意外。若發現滅火器不噴藥劑、變形或在地上跳動,都是爆炸的徵兆,人員要立即避開。「滅火器的報廢是一項專業性較強、危險性較大的工作,其程序包括洩壓、拆卸、滅火劑的回收、在筒體上打孔等解體處理和帶壓操作,應由具有維修資質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處理。」工作人員表示。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